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性及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及Th1/Th2免疫平衡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凡瞿明 张国元 +4 位作者 刘剑平 严明生 刘彦华 唐中 何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49-1752,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免疫应答平衡在结核性和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24例治疗前结核性胸腔积液以及28例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标本进行有核细胞计数、分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3+CD4+、... 目的探讨Th1/Th2免疫应答平衡在结核性和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24例治疗前结核性胸腔积液以及28例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标本进行有核细胞计数、分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并计算CD4+/CD8+值;利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胸液标本中INF-γ、IL-18、TNF-α以及IL-10的浓度。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T辅助淋巴细胞以CD3+CD4+细胞为主,其CD3+细胞比例、CD3+CD4+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值均高于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组(P<0.01)。2组研究对象INF-γ、IL-18、TNF-α以及IL-10的浓度分别是(中位数):结核性胸腔积液组942.0、1 526、62 pg/ml和153 pg/ml;恶性胸腔积液组10.35、1 763、8.85 pg/ml和66.85 pg/ml。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NF-γ、TNF-α以及IL-10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中的水平(P<0.01),且平均分别高约90倍、7倍和2倍。IL-18在2组胸腔积液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IL-18/IL-10明显低于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组(P<0.01)。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表现为Th1免疫应答为主;而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这种低下可能主要以T辅助淋巴细胞受损、Thl免疫应答降低以及Th2免疫应答升高为主。IFN-γ可作为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特异性和敏感度较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腔积液 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 1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 2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曼 胡启飞 +2 位作者 文阳安 周义文 涂植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4,共4页
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观察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且3组白细胞计数... 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观察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且3组白细胞计数均减少。14 d后对照组存活率为30%,明显少于磺胺米隆组90%(P<0.05)和抗菌肽组80%(P<0.05)。对照组小鼠的重量在第6 d开始下降,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而无菌对照组无死亡,重量持续增加。因此,超声处理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ICR小鼠创面有较强抗感染作用,能明显增加其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肽 超声诱导 铜绿假单胞菌 伤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曼 文阳安 +2 位作者 刘银河 周义文 涂植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30-1433,共4页
目的:观察抗菌肽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方法: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实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取ICR小鼠30只,切除背部1cm×1cm全层皮肤,涂抹阴沟肠杆菌菌液作为感染模型,随机分为3组... 目的:观察抗菌肽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方法: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实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取ICR小鼠30只,切除背部1cm×1cm全层皮肤,涂抹阴沟肠杆菌菌液作为感染模型,随机分为3组。伤后2h和每天各组分别用等渗生理盐水、100g/L的磺胺米隆或0.1g/L抗菌肽滤纸湿敷,伤前和伤后3d抽血观察白细胞变化;伤后3d痂下肌肉组织细菌定量和计算存活率。结果:抗菌肽纯化蛋白对阴沟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术后3组白细胞记数均减少,对照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痂下肌肉组织细菌定量抗菌肽组(99±32)×102CFU/g和磺胺米隆组(87±31)×102CFU/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4±338)×103CFU/g(P<0.01);对照组伤后3d存活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超声处理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其对阴沟肠杆菌感染的ICR小鼠创面有较强抗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肽 超声诱导 伤口感染 阴沟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R-1介导多黏菌素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勇 李亚鑫 +3 位作者 王亚瑄 梁露洁 冯思源 田国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出现为临床感染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自其发现以来,已有6大洲61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报道了mcr-1的流行。为了遏制mcr-1的流行,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了禁用多黏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禁令。尽管已有研究指出停用多黏... 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出现为临床感染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自其发现以来,已有6大洲61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报道了mcr-1的流行。为了遏制mcr-1的流行,我国农业农村部颁布了禁用多黏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禁令。尽管已有研究指出停用多黏菌素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可有效降低动物源、环境源和人源样本中mcr-1阳性菌的检出率,但是mcr-1在临床上仍呈低流行性的状态。截至目前已经发现34种mcr-1突变体和9种不同的MCR家族蛋白,未来是否会进化出流行率更高的MCR亚型也有待观察。关于mcr-1介导多黏菌素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影响细菌细胞壁的机制也有新的成果不断出现。本文将对mcr-1的流行性、耐药机制及其对细菌适应性影响的分子机制3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遏制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传播提供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mcr-1 多黏菌素 耐药性 质粒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血管变异伴非完全性双输尿管1例
5
作者 冯巧灵 刘鸿 +3 位作者 谢拥军 张喆人 刘思琦 刘兴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34-2435,共2页
一般而言,人体肾动脉为1支,平第1~2腰椎间盘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面,于肾静脉后上方横行向外,经肾门入肾。腹腔干为短而粗的动脉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迅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及脾动脉,并在走行过程中发出细小... 一般而言,人体肾动脉为1支,平第1~2腰椎间盘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面,于肾静脉后上方横行向外,经肾门入肾。腹腔干为短而粗的动脉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迅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及脾动脉,并在走行过程中发出细小分支于腹部脏器,起到营养和血供作用;输尿管左、右各一,起自于肾盂,下端终于膀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输尿管 腹腔干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高通量突变文库的构建
6
作者 陈勇 冯思源 +1 位作者 徐霖 田国宝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4-641,共8页
【目的】建立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高通量突变文库。【方法】通过同源重组和L5 attB噬菌体整合位点交换构建耻垢分枝杆菌ΔrpoB attB::rpoB菌株;基于L5 attB质粒交换系统和抗性选择培养基,挑取48个克隆以验证质粒替换的效率;针对利福平耐... 【目的】建立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高通量突变文库。【方法】通过同源重组和L5 attB噬菌体整合位点交换构建耻垢分枝杆菌ΔrpoB attB::rpoB菌株;基于L5 attB质粒交换系统和抗性选择培养基,挑取48个克隆以验证质粒替换的效率;针对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区域内以每3个碱基为单位设计简并性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该区域81个碱基的全覆盖式突变文库;文库片段与载体进行无缝克隆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形成大肠杆菌突变文库;基于质粒交换原理,将突变质粒库转化至耻垢分枝杆菌ΔrpoB attB::rpoB菌株中,替换原有L5 attB位点质粒,形成耻垢分枝杆菌突变文库;通过基因组提取、建库和高通量测序明确文库的基因型种类。【结果】与野生型rpoB基因(5600 bp)相比,敲除株的扩增片段为2200 bp,证明耻垢分枝杆菌ΔrpoB attB::rpoB条件性敲除株构建成功;质粒替换的成功率为100%;大肠杆菌文库和耻垢分枝杆菌文库中单氨基酸突变类型均为540种,大肠杆菌文库多点突变5301种,耻垢分枝杆菌文库多点突变853种,大肠杆菌文库和耻垢分枝杆菌文库相关系数为0.84。【结论】开发了一种针对分枝杆菌必需基因rpoB突变体文库的构建策略,成功建立了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的突变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利福平耐药 突变文库 RP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新功能的发现:催化水的氧化作用
7
作者 彭克军 黄玉珊 王树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9-650,653,共3页
关键词 抗体 单线态氧 过氧化氢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涛 刘桦 王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8-31,共4页
将胰蛋白酶偶联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N-琥珀酰壳聚糖上,制备得到水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并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60℃,Km值为0.28mg/mL;该酶在pH6.0以上能够完全... 将胰蛋白酶偶联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N-琥珀酰壳聚糖上,制备得到水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并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60℃,Km值为0.28mg/mL;该酶在pH6.0以上能够完全溶解,在pH4.0左右基本不能溶解;可溶性固定化胰蛋白酶在60℃条件下,保温8h,仍有55%的活性;在4℃条件下,30d后活性保留达98%;在4℃下保存72h,活性没有明显降低。pH8.0~10.0稳定性最好(相对活性〉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固定化酶 胰蛋白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