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颗粒剂制粒工艺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启飞 杨继东 +2 位作者 陈曼 兰虹 欧阳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12-2216,共5页
目的:介绍中药颗粒剂的制粒工艺现状并做简要展望。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主要从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速剪切与旋转挤压制粒结合方式和干法制粒对于中药颗粒剂而言具有很好的优势... 目的:介绍中药颗粒剂的制粒工艺现状并做简要展望。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主要从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高速剪切与旋转挤压制粒结合方式和干法制粒对于中药颗粒剂而言具有很好的优势。结论:高速剪切与旋转挤压制粒结合方式和干法制粒两种制粒方式是中药颗粒剂制粒方式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 制粒工艺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家兔血管插管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鸿 谢拥军 +5 位作者 万刚 刘秀卿 冯巧灵 李通 李鹏昊 刘思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85-1886,共2页
目的评价改进组和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的效果。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实验组采用新型引导式家兔血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并对两组家兔插管... 目的评价改进组和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的效果。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实验组采用新型引导式家兔血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并对两组家兔插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常规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70.0%、75.0%,所用时间分别为8~18(12.0±0.5)min、6~15(10.0±0.8)min;改进组行家兔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插管术,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2.5%、90.0%,所用时间分别为5~12(8.0±0.4)min、4~14(7.0±0.7)min,2组插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规组和改进组行家兔插管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组比常规组不但提高了实验动物血管插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颈总动脉 颈外静脉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苯乙醇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成 戚南昌 +3 位作者 彭果 姜青贵 陈铭 王丹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苯乙酮为底物,从成都某化工厂污水池及其附近土壤中分离到224株可将苯乙酮不对称还原成S-苯乙醇的菌株。经过多次复筛,最终获得了1株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酵母菌bs5-1。在以该菌株的静息细胞为催化剂不对称苯乙酮合成S-苯乙醇的反应中,... 以苯乙酮为底物,从成都某化工厂污水池及其附近土壤中分离到224株可将苯乙酮不对称还原成S-苯乙醇的菌株。经过多次复筛,最终获得了1株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酵母菌bs5-1。在以该菌株的静息细胞为催化剂不对称苯乙酮合成S-苯乙醇的反应中,当底物浓度为80 mmol/L、静息细胞量为0.1 g/mL、添加的辅助底物葡萄糖浓度为2%、转化体系初始pH值为6.8、转化温度为30℃的条件下,转化48 h获得的底物转化率为43.02%,产物S-苯乙醇的e.e.值为96.84%。通过对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其26S rDNA D1/D2区域的分析表明,bs5-1为胶红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 筛选 S-苯乙醇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