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玉龙 胡巧凤 +2 位作者 刘瑞峰 张华敏 陈建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调查成渝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及政府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6-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成渝医学院校10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成渝... 目的调查成渝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及政府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6-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成渝医学院校10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成渝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水平为46.9%;具有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的学生比例为54.3%,具有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学生比例为47.0%,具有健康技能的学生比例为33.4%;6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为安全与急救(67.3%)、科学健康观(66.9%)、慢性病防治(50.4%)、基本医疗(41.2%)、传染病防治(40.6%)和健康信息(29.9%)。生源地、年级、家庭月收入、自评健康等级存在差异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总水平不同(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高年级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P<0.05)。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在健康技能、传染病防治、健康信息素养等方面较低,成渝医学院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医学院校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四川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夏爽 赵玥莹 +2 位作者 燕军阳 黄渝杰 张红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12-114,130,共4页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现状与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在四川省某医学院校就读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对该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意向进行分...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现状与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在四川省某医学院校就读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对该校医学生创新创业意向进行分析。结果是否关注“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与该校学生创新创业意向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不足”和“没有渠道”与该校学生创新创业意向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是否关注创新创业与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医学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一般,仍需培养提升以及加强宣传。同时应当鼓励该医学院校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培养其创新创业意向及合理运用资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学生 创新创业 意向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后医学院校学生返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赵叶茂 胡巧凤 +3 位作者 唐嘉阳 杨晓虹 陈建 魏常友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后医学院校学生的返校意愿,探索影响返校的因素,为高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返校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成都医学院全体在校入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选择早返校、晚...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后医学院校学生的返校意愿,探索影响返校的因素,为高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返校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成都医学院全体在校入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选择早返校、晚返校的比例分别为49.5%、5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年级、地区、身份、返校风险是否清楚、返校需要时间、个人防护知识以及学校寝室、食堂和教室是否安全等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返校意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OR=0.709,95%CI:0.540~0.931)、高年级学生(OR=0.623,95%CI:0.556~0.698)、清楚返校风险学生(OR=0.525,95%CI:0.467~0.590)是影响晚返校的阻碍因素;女性学生(OR=1.371,95%CI:1.222~1.538),实习基地学生(OR=1.499,95%CI:1.264~1.779)、四川省外学生(OR=1.302,95%CI:1.078~1.572)、返校需要5~h(OR=1.343,95%CI:1.180~1.528)、返校时长>10 h(OR=1.696,95%CI:1.696~2.101)、担心寝室安全(OR=1.762,95%CI:1.573~1.974)、担心教室安全(OR=1.931,95%CI:1.708~2.183)等是影响学生晚返校的促进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学生产生恐慌等负面情绪,导致学生选择晚返校。学校应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学校重点区域消毒与管理、提供心理帮助和咨询,落实好学生返校的各项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返校意愿 影响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岗位胜任力要素认同现状及关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青龙 郑新燕 +4 位作者 叶佳妮 陈慧婷 曾子倩 陈卫中 冷言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了解基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简称从业人员)与公共卫生学院在校学生(简称在校学生)对公共卫生岗位胜任力要素的认同现况及要素间的关联,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自编岗位胜任力要素认同问... 目的了解基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简称从业人员)与公共卫生学院在校学生(简称在校学生)对公共卫生岗位胜任力要素的认同现况及要素间的关联,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自编岗位胜任力要素认同问卷,收集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4个要素信息,共收集679份有效问卷,其中从业人员187份,在校学生492份。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岗位胜任力要素间的复杂关联,并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2个群体作用路径的效应差异。结果在校学生对岗位胜任力4个要素的认同评分均高于从业人员(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专业知识对科研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有直接正向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927、0.549及0.235。综合能力对职业素养有直接正向作用,效应为0.950。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科研能力对综合能力正向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的路径效应分别为0.363、0.325。结论强化医教协同和职业教育,保持在校学生对胜任力要素认同的稳定性,对从业人员加强引导,采取针对性策略改善4要素中的弱指标,有助于促进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能力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胜任力 结构方程模型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县牦牛肉与成都市黄牛肉基本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
5
作者 赵晨煜 阿呷布为 +2 位作者 蒋思敏 王文杰 韩琴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4期40-43,共4页
为了解四川省甘孜县冷冻鲜牦牛肉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以成都市黄牛肉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按照随机采样的原则,采集甘孜县多个乡镇冷冻鲜牦牛肉样品和成都市多个地区农贸市场的新鲜黄牛肉样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法、直接干燥法及... 为了解四川省甘孜县冷冻鲜牦牛肉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以成都市黄牛肉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按照随机采样的原则,采集甘孜县多个乡镇冷冻鲜牦牛肉样品和成都市多个地区农贸市场的新鲜黄牛肉样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法、直接干燥法及索式提取法分别对两种牛肉中的蛋白质、水分和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孜县牦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3.58%±0.94%,高于成都市黄牛肉蛋白质含量21.33%±0.47%(p<0.05);牦牛肉的脂肪含量为2.10%±0.34%,低于黄牛肉中脂肪含量2.70%±0.33%(p<0.05);牦牛肉的水分含量为71.40%±10.04%,低于黄牛肉中水分含量74.20%±9.16%(p>0.05);牦牛肉中3种营养成分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3%、10.20%、0.3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3%、0.15%、0.173%;黄牛肉中3种营养成分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25%、8.33%、0.3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8%、0.15%、0.208%。甘孜县牦牛肉中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含量高于成都市黄牛肉,而牦牛肉的水分和脂肪含量较成都市黄牛肉低,两种牛肉方法学评价中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黄牛肉 营养成分 四川省甘孜县 四川省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轨迹模型的全球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模式研究
6
作者 蒙镜羽 蒋炬希 +5 位作者 蒋昊林 杨青龙 曾子倩 曾亚莉 陈卫中 何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基于组轨迹模型分析全球与中国1990-202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感染者的疾病负担现状及趋势变化情况,为我国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数据获得1990-2021年HIV/AIDS感... 目的基于组轨迹模型分析全球与中国1990-202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感染者的疾病负担现状及趋势变化情况,为我国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数据获得1990-2021年HIV/AIDS感染者的疾病指标,利用Joinpoint模型描述全球及中国1990-2021年HIV/AIDS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探索潜在转折点并拟合基于疾病负担指标的单组轨迹模型。结果Joinpoint回归趋势分析显示,1990-2021年全球和中国标准化发病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全球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ALYs)与标准化死亡率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而中国标准化死亡率与DALYs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组轨迹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可分为低水平上升组、中水平上升组和高水平下降组3组轨迹,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与DALYs可分为低水平上升组、中水平上升后下降组和高水平上升后下降组3组轨迹。结论HIV/AIDS的疾病负担整体趋势在地区间存在差异。针对低水平上升组,可通过加强预防教育,增加检测机会,确保感染者得到尽早管理;针对中水平上升后下降组,可通过定期评估现行防控措施,确保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干预效果;针对高水平下降组,应推动加强基础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减少新发感染人数,以期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疾病负担 组轨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拷贝数与肺腺癌发病风险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7
作者 李红越 吴思淇 王孟樵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83-286,353,共5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MR)探讨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CN)与肺腺癌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统计数据,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对mtDNA-CN与肺腺癌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同时使用肺...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MR)探讨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CN)与肺腺癌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统计数据,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对mtDNA-CN与肺腺癌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同时使用肺腺癌的工具变量反向重复分析。此外,考虑到吸烟这一混杂因素的影响,将其纳入暴露,进行了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VMR)。结果mtDNA-CN与肺腺癌发病风险相关(OR=1.303,95%CI:1.021~1.664);反向分析中,没有证据表明肺腺癌会对mtDNA-CN产生影响(β=0.011,95%CI:-0.001~0.024);排除吸烟的混杂后,mtDNA-CN与肺腺癌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依然稳定(OR=1.679,95%CI:1.016~2.774);敏感性分析表明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mtDNA-CN增加会提高患肺腺癌风险,肺腺癌的遗传易感性与mtDNA-CN水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线粒体DNA拷贝数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斛质量标准建立研究进展
8
作者 杜彦锋 邓晓东 +5 位作者 赵志伟 魏玉颖 蒋璐遥 燕文柏 黄德莲 张薇薇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石斛为我国道地中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并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入菜历史,也是当今功能性食品市场的重要原料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药食同源产品认证能促进石斛产业发展。标准化是石斛药食同源产品认证与产业... 石斛为我国道地中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并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入菜历史,也是当今功能性食品市场的重要原料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药食同源产品认证能促进石斛产业发展。标准化是石斛药食同源产品认证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但目前我国石斛质量标准暂无系统性的整理与归纳,极大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壮大。该文从已纳入标准的石斛种、质量标准建立现状以及质量技术要求三个维度对我国石斛质量标准进行综述,探讨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石斛质量标准的建立与修订以及健康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质量标准 药食同源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达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舒璟茜 薛清萍 +2 位作者 曹恒浩 刘鑫 陈朝琼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达标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1802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全...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达标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1802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全部指标(血糖、血压和血脂)的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部指标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人群中,仅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全部指标均达到目标;BMI较高、教育水平较低、血脂异常、有高血压史、使用降糖药物的人群全部指标达标率较低;而女性和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全部指标达标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教育水平、血脂异常史、高血压史及降糖药物使用史是影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部指标达标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全部达标率较低,尤其是BMI较高、教育水平较低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临床应重点关注这类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血压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少丹联合太极拳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及机理研究
10
作者 李其琪 费禹哲 +1 位作者 陆莉 李茂全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还少丹联合太极拳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MCI患者31例,实施12周还少丹联合太极拳干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量患者的... 目的探讨还少丹联合太极拳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MCI患者31例,实施12周还少丹联合太极拳干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量患者的认知功能;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测定睡眠质量;单分子超灵敏蛋白质检测技术(SIMOA)分析血浆Aβ40、Aβ42、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丝蛋白轻链(NFL)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鸢尾素含量。结果干预12周后,MoCA评分提高,PSQI评分降低,血浆Aβ40、NFL水平下降,血清BDNF及鸢尾素水平上升(P<0.05)。结论还少丹联合太极拳干预能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降低血浆Aβ40及NFL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BDNF及鸢尾素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还少丹 轻度认知障碍 鸢尾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74@AuAg纳米花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循环肿瘤DNA的检测
11
作者 谢林芝 何林欣 +1 位作者 付杨 陈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92-196,201,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MOF-74@AuAg纳米花(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循环肿瘤DNA(ctDNA)。方法采用还原法制备AuAg NFs;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74;利用壳聚糖的黏附性和成膜性制备AuAg ... 目的构建基于MOF-74@AuAg纳米花(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循环肿瘤DNA(ctDNA)。方法采用还原法制备AuAg NFs;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74;利用壳聚糖的黏附性和成膜性制备AuAg NFs与MOF-74的复合材料;采用电子显微镜对AuAg NFs、MOF-74@AuAg NFs进行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评估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定量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ctDNA,并采用加标回收法评估其在临床样本中的应用潜能。结果基于MOF-74@AuAg 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被成功构建,其对突变的ctDNA线性检测为10 fM~1 nM,检测限低至0.392 fM,加标回收率为92.22%~118.2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ctDNA,其灵敏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AuAg纳米花 循环肿瘤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艾滋病双阳家庭夫妻双方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雅莹 何勤英 +4 位作者 刘芳 朱彦锋 代珍 段振华 朱彩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43-748,754,共7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艾滋病双阳家庭夫妻双方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艾滋病信息系统中筛选1997年9月至2014年及现住址为成都市的双阳家庭夫妻双方,采用寿命表法分析艾滋病双阳家庭病例的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拟合不同状态下的生... 目的分析成都市艾滋病双阳家庭夫妻双方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中国艾滋病信息系统中筛选1997年9月至2014年及现住址为成都市的双阳家庭夫妻双方,采用寿命表法分析艾滋病双阳家庭病例的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拟合不同状态下的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双阳家庭夫妻双方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1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1、3、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71%、84.82%、81.11%、72.45%。Cox回归模型显示:男性艾滋病患者死亡风险是女性的1.39倍,95%CI(1.14,1.99),40~、50~、≥60岁年龄组艾滋病患者死亡风险分别是17~岁组的3.81倍,95%CI(2.25,6.48);3.34倍,95%CI(1.96,5.70);4.29倍,95%CI(2.51,7.35)。患者到医院就诊时被发现被动检测较主动检测发现的死亡率高。艾滋病患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越小,死亡风险越大。艾滋病患者首次CD4+T<200个/μL死亡风险是CD4+T≥350个/μL组的4.21倍,95%CI(2.76,6.44)。未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的死亡风险是已治疗的12.01倍,95%CI(8.38~17.20)。配偶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是配偶未接受治疗的3.08倍,95%CI(2.24,4.24)。结论双阳家庭普遍存在年龄大,被发现HIV阳性时间较晚,生存时间较短,需继续扩大HIV筛查覆盖面,尽早发现双阳家庭并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双阳家庭 生存分析 COX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某城区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玲 张睿 +2 位作者 高博 邹佳洋 张敏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城区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HRB)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6月随机抽取成都市某城区1048名≥60岁老年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HRB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3...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城区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HRB)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6月随机抽取成都市某城区1048名≥60岁老年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HRB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3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1%。老年人促进健康行为得分为(8.30±1.56)分,其促进健康行为受文化程度、罹患慢病状况、就业状况、居住方式和年龄5个因素影响(P<0.05)。结论调查地区老年人群有较好的促进健康行为,可从宏观-微观-个体不同层次对老年人群的HRB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行为 影响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成都某农村地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欣怡 景小凡 +2 位作者 程道梅 朱琳 石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735-740,共6页
目的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成都市某农村地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某农村地区参与2021年度社区体检的老年人,对其进行膳食调查并运用DBI-16对其膳食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 目的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成都市某农村地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某农村地区参与2021年度社区体检的老年人,对其进行膳食调查并运用DBI-16对其膳食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共纳入1275例老年人。被调查老年人中,1214例(95.22%)存在推荐“常吃”、“多吃”或“适量”进食食物的摄入不足,中、高度摄入不足有465例(36.47%);1049例(82.27%)存在推荐“少吃”、“不吃”或“适量”进食食物的摄入过量,中、高度摄入过量有202例(15.84%);处于膳食失衡状态的老年人数高达1272例(99.69%),中、高度失衡老年人有725例(56.86%)。对各个食物组摄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老年人存在主食摄入不均衡、蔬菜水果、奶类豆类食物摄入量较少,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过多,食物多样性程度低,同时纯能量食物(酒和糖)摄入超过推荐量等问题。结论该地区老年人群中膳食失衡比例高,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奶类豆类等食物的摄入量,增加食物多样性,减少纯能量食物如酒的摄入量,将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控制在适宜范围。应对该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该地区老年人膳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膳食质量 膳食平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污染所致青少年健康风险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依章 李燃 +1 位作者 张艳 陈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市大气污染物所致青少年健康风险,并对未来5年健康风险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利用2020年1月至12月成都市大气污染物资料,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测算不同大气污染物对成都市青少年健康造成的风险值,利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健康... 目的探讨成都市大气污染物所致青少年健康风险,并对未来5年健康风险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方法利用2020年1月至12月成都市大气污染物资料,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测算不同大气污染物对成都市青少年健康造成的风险值,利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健康风险进行预测。结果2020年成都市大气污染物所致青少年健康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PM_(2.5)>PM_(10)>O_(3)>CO>NO_(2)>SO_(2),范围在0.73×10^(-9)~2.76×10^(-6);预测2025年成都市大气中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所致青少年的健康风险比2021年分别下降了34.4%、40.1%、60.7%、78.0%、61.8%和11.6%,其中NO_(2)降幅最大,PM_(2.5)、PM_(10)和O_(3)降幅较小。结论成都市2020年大气中PM_(2.5)、PM_(10)和O_(3)所致青少年健康风险较严重;颗粒物和O_(3)污染防治是成都市未来5年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应进一步关注大气污染物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健康风险评价 灰色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成都市气象因素对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燃 陈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究气象因素与成都市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影响程度,为政府制定预防性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成都市感染性腹泻每月发病数和同期气象数据,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纳入广义相加模型的因... 目的 探究气象因素与成都市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影响程度,为政府制定预防性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成都市感染性腹泻每月发病数和同期气象数据,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纳入广义相加模型的因素,定量分析气象因素对感染性腹泻发病人数造成的危险度。结果 1)2012—2021年成都市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呈上升趋势,存在夏季与冬季两个发病高峰期。2)感染性腹泻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23∶1.00;0~6岁儿童发病最多(62.00%);散居儿童发病最多(61.77%);地区主要集中在武侯区、金牛区、金堂县。3)月均湿度、月累积降水量、月均温与感染性腹泻发病存在相关关系(P<0.001)。当月均湿度在77%左右时,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最高;月累积降水量接近500 mm时,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最高;当月均温为8℃时,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最高。结论 政府可提前制定保护性策略应对洪涝、低温和高湿天气,减少气象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也可通过改善卫生设施、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卫生意识等策略降低感染性腹泻造成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感染性腹泻 相关性分析 广义相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某乡镇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海燕 杨晓虹 +2 位作者 曾莉萍 范方仕 陈建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市乡镇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全民健康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方法以成都市某乡镇为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018名研究对象,采用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表,面对面调查获得基线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成都市乡镇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全民健康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方法以成都市某乡镇为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018名研究对象,采用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表,面对面调查获得基线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该乡镇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好,高于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5%的水平。性别方面,男性健康素养水平为39.3%、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42.3%,男性高于女性;年龄方面,16~3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6.2%、35~4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5.9%、45~6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2.7%、65~72岁健康素养水平为35.3%,16~3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高,65~7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低。不同性别(χ^2=12.774,P<0.001)、不同年龄间(2=32.329,P<0.001)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乡镇居民总体健康水平较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部门应继续针对乡镇居民健康素养存在的不足加强健康干预,力争早日实现全民健康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居民 现况调查 健康素养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与行为态度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佩杰 张晓婧 +6 位作者 简蕊霖 陈悦 李剑华 唐靖 张靖 辛军国 杨晓虹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态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成都市某3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艾... 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态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成都市某3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进行分层抽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艾滋病基本知识及相关行为态度水平。结果共纳入大学生960名,其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8.20%(847/960),不同专业类型、性别、月生活费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类型(OR=3.122,95%CI:1.951~4.995)、性别(OR=1.703,95%CI:1.119~5.593)可能是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评分呈高等水平的占76.3%,呈中等水平的占23.7%,无低等水平人群。不同专业类型、性别、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的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3.922,95%CI:2.826~5.442)、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OR=3.228,95%CI:2.084~4.998)可能是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成都市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态度水平较低,专业类型、性别等因素是艾滋病知识和行为态度水平的影响因素。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开展相应的艾滋病宣教活动,以提高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态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行为态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焦虑抑郁影响因素和社会支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宏宇 贾梦龙 +6 位作者 张丽云 彭廷春 赵海利 蒋佩杰 唐嘉阳 辛军国 杨晓虹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69-774,共6页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的心理状况,探究其相关因素及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为促进该人群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于2017—2018年在成都地区部分大学和男同组织中选取521名大学生MSM进行现场...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的心理状况,探究其相关因素及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为促进该人群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于2017—2018年在成都地区部分大学和男同组织中选取521名大学生MSM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使用Excel2016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地区520名大学生MSM的焦虑和抑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6%、81.3%,而同时患有焦虑和抑郁的被调查对象占44.4%。同性伴侣年龄<20岁、拒绝回答最近1年是否患过性病、拒绝回答是否做过HIV检测、拒绝回答是否接受HIV干预措施的焦虑得分更高;而在同性性行为中,对方不愿意带安全套和不拒答性病问题的抑郁得分更高。抑郁得分与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家庭支持得分、其他支持得分呈正相关。焦虑、抑郁阳性研究对象的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总分、他人支持得分偏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性伴侣年龄、接受HIV干预措施情况对焦虑水平有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其他支持对抑郁水平有影响。结论成都地区大学生MSM人群中的焦虑和抑郁所占比例较大,且可能与同性伴侣的年龄、是否患有性病,是否做过HIV检测、是否接受HIV干预措施等因素有关,社会支持程度得分较低,社会支持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医疗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云 曾斌 +4 位作者 田雯虹 吴博生 艾禾 杨晓虹 辛军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84-788,793,共6页
目的探讨区域性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开发区类地区区域医疗质量的评价效果。方法以成都高新区为例,抽取区域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9家)和专科医院(8家)共计28家机构,采用自行开发和设计的《区域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目的探讨区域性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开发区类地区区域医疗质量的评价效果。方法以成都高新区为例,抽取区域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1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9家)和专科医院(8家)共计28家机构,采用自行开发和设计的《区域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三类机构进行评价,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安全与行风建设、处方点评方面得分高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P<0.05),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疗安全与行风建设、处方点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住院业务的机构多项评分高于有住院业务的机构,但护理管理和检验管理得分较低,其中护理管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主开发的区域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较为客观、准确地获取了辖区内多类机构的医疗质量水平,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发现了住院业务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为区域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类似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区域性 评价指标体系 成都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