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血管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亚清 程晓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5期417-418,共2页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要求。北京天坛医院在血管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引入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教学...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要求。北京天坛医院在血管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引入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与转换,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血管神经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模式 血管神经病学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表位肽免疫微球诱导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2
作者 陈玮 潘克检 +1 位作者 蔡美英 魏大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考察两种载肽聚乳酸((polylatic acid,PLA)免疫微球M1(hAFP158~166)和M2(hAFP218~226)在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制备分别荷载表位肽hAFP158~166、hAFP218~226的PLA免疫微球M1和M2... 目的:考察两种载肽聚乳酸((polylatic acid,PLA)免疫微球M1(hAFP158~166)和M2(hAFP218~226)在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制备分别荷载表位肽hAFP158~166、hAFP218~226的PLA免疫微球M1和M2,体外刺激HLA—A2^+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效应细胞,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hAFP表达组和hAFP阴性组。采用标准^(51)Cr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结果:两种免疫微球在体外均能刺激人PBMC增殖,形成大量可见克隆;两者诱导的效应细胞对hAFP^+的荷肽他细胞、HepG-2和Alexander的杀伤率均达75%以上,均显著高于不表达hAFP的膀胱癌细胞BTT和未荷肽的他细胞,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两者杀伤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载肽聚乳酸免疫微球均能在体外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并对表达靶抗原的肝癌细胞有较强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聚乳酸微球 AFP CTL表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卵黄抗体IgY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敏惠 邹强 +4 位作者 杨淑霞 何建荣 刘阳 黄雅琳 常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0-82,共3页
采用水溶稀释法结合硫酸钠二次盐析沉淀法分离纯化鸡卵黄中蛋白IgY,实验中比较了不同pH值的水溶稀释液对卵黄除脂效果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对提取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H值5.2水溶稀释液除脂效果最好,IgY得率最... 采用水溶稀释法结合硫酸钠二次盐析沉淀法分离纯化鸡卵黄中蛋白IgY,实验中比较了不同pH值的水溶稀释液对卵黄除脂效果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对提取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H值5.2水溶稀释液除脂效果最好,IgY得率最高。实验优化了鸡卵黄抗体IgY分离纯化技术,得到的IgY产量高、纯度高,特异性强;此外,水溶稀释法制备IgY具有利用小体积样品获得大量蛋白及纯化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Y 分离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衍生物BM935抑制T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进 余小平 +5 位作者 舒茂 罗兴燕 郭波 刘阳 林治华 邹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衍生物BM935抑制人T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CD25表达及细胞周期。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结果 BM935能抑制PHA或anti-CD3/CD28活化的T细胞增殖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BM935不抑制anti...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衍生物BM935抑制人T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CD25表达及细胞周期。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L-2含量。结果 BM935能抑制PHA或anti-CD3/CD28活化的T细胞增殖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BM935不抑制anti-CD3/CD28活化的T细胞产生IL-2和表达CD25,但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结论 BM935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抑制T细胞增殖。BM935可以作为一种先导化合物用于开发新型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衍生物 T细胞增殖 免疫抑制剂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白细胞介素-2 CD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卵黄抗体Fab′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强 李敏惠 +4 位作者 杨淑霞 何建荣 刘阳 李腾飞 常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鸡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Y,IgY)的活性片段Fab′免疫原性低,可口服用于预防胃肠道感染。文中制备并鉴定IgY Fab′片段。方法采用胃蛋白酶水解法制备Fab′,对酶与IgY混和质量比、pH值、酶解时间进行优化;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目的鸡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Y,IgY)的活性片段Fab′免疫原性低,可口服用于预防胃肠道感染。文中制备并鉴定IgY Fab′片段。方法采用胃蛋白酶水解法制备Fab′,对酶与IgY混和质量比、pH值、酶解时间进行优化;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酶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胃蛋白酶∶IgY的质量比为1∶40,缓冲液pH4.2,酶解时间9 h的条件下,可得到无pFc片段的特异性抗体Fab′片段。结论获得制备IgY Fab′的最佳条件,得到的Fab′产量高、纯度高,特异性强,是规模化制备特异性Fab′片段的良好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卵黄抗体 酶解 F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汉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IL-27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晓刚 金虹 +4 位作者 朱精强 陈玮 罗丹 单娟 徐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679,683,共4页
目的探索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7(IL-27)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11例PTC患者和216例健康对照组IL-27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PT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索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27(IL-27)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11例PTC患者和216例健康对照组IL-27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PT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IL-27基因rs153109、rs17855750和rs181206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与PTC患者中rs153109 A/A基因型相比,PTC患者中rs153109 G/G基因型更容易出现甲状腺被膜浸润。IL-2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存在GTC组合的个体存在发展为PTC的风险。结论 IL-27基因多态性与PTC的发生并无显著关系,但rs153109 G/G基因型与甲状腺被膜浸润有一定关系,具有GTC单体型的个体较易发生P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IL-27) 多态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苏糖醇和β-巯基乙醇在SDS-PAGE电泳过程中的扩散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平 李敏惠 +4 位作者 常山 何建荣 罗兴艳 刘阳 邹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916-919,共4页
目的:二硫苏糖醇(DTT)和β-巯基乙醇(2-ME)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中最常用的2种还原剂。文中旨在观察这2种还原剂在SDS-PAGE电泳过程中的扩散效应及建立规避扩散效应的方法。方法:将含有还原剂的蛋白样品... 目的:二硫苏糖醇(DTT)和β-巯基乙醇(2-ME)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中最常用的2种还原剂。文中旨在观察这2种还原剂在SDS-PAGE电泳过程中的扩散效应及建立规避扩散效应的方法。方法:将含有还原剂的蛋白样品和未还原蛋白样品间隔上样进行电泳,通过观察未还原样品的电泳条带来判断是否受到邻近泳道还原剂的扩散影响。结果:还原剂DTT或2-ME可扩散到邻近泳道,使未还原蛋白样品发生部分还原,扩散效应的强弱与还原剂的含量成正相关。结论:SDS-PAGE电泳过程中DTT和2-ME均存在扩散效应,在同一块凝胶上同时分离还原蛋白和未还原蛋白时,至少应该在2个泳道间设置一空白泳道,以规避扩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剂 扩散效应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媚 常山 +6 位作者 曹宗锐 罗兴燕 胡松 唐信威 王衍堂 刘阳 邹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9-792,共4页
目的基因敲除小鼠已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研究中。文中探讨小鼠关节处理方式、消化酶种类及胶原酶消化时间3种因素对获取原代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数量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SPF级小鼠,采用打开关节(... 目的基因敲除小鼠已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研究中。文中探讨小鼠关节处理方式、消化酶种类及胶原酶消化时间3种因素对获取原代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数量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SPF级小鼠,采用打开关节(6只)与不打开关节(6只)的方法处理双后肢,使用Ⅳ、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原代细胞,差速消化法逐代纯化FLS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种类、活力与纯度。结果不打开关节处理获得的FLSs数量[(24933±503)个]显著高于打开关节处理获得的数量[(19133±1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收集消化单支后肢1~7h细胞悬液,FLSs数分别为(700±300)、(600±100)、(15200±900)、(5100±800)、(2700±300)、(900±200)、(300±100)个,以3 h的FLSs数量最多。Ⅳ型胶原酶消化所得FLSs细胞总数[(24900±500)个]明显高于Ⅱ型胶原酶[(18100±4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培养小鼠原代FLSs,建议不打开关节,使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取2~6h消化的细胞悬液进行后续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鉴定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重组人单链IL-27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9
作者 程晓刚 张亚清 +5 位作者 叶琬 邹强 陈玮 金虹 徐艳 张绍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单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7(rhscIL-27)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rhscIL-27基因片段从pcDNA3.1载体克隆到腺病毒载体pAdTrack-CMV,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同源重组构建AdIL-27腺病毒... 目的: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单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7(rhscIL-27)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rhscIL-27基因片段从pcDNA3.1载体克隆到腺病毒载体pAdTrack-CMV,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同源重组构建AdIL-27腺病毒载体并转染293细胞包装、扩增腺病毒颗粒。将重组腺病毒感染肝癌细胞株HepG2,荧光显微镜、RT-PCR及ELISA等方法进行检测蛋白表达情况,IFN-γ诱生实验检测rhscIL-27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AdIL-27腺病毒载体,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后感染HepG2细胞观察到有GFP表达,RT-PCR及ELISA检测到细胞有rhscIL-27表达,IFN-γ诱生实验证实表达的rhscIL-27具有诱导产生IFN-γ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利用腺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在肝癌细胞表达有生物活性的重组人单链IL-27(rhscIL-27),并具有诱导产生IFN-γ的生物学活性,为研究IL-27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肝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 基因表达 腺病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促进自身B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玮 胡凡磊 +3 位作者 刘洪江 徐丽玲 李英妮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对自身B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MDSC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对照15例,RA患者38例,按28-关节疾病活动度分值(28-joint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对自身B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MDSC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对照15例,RA患者38例,按28-关节疾病活动度分值(28-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分为高疾病活动度组(DAS28>5.1)、中疾病活动度组(3.2<DAS28≤5.1)和低疾病活动度组(2.6<DAS28≤3.2),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MDSC细胞的比例;同时分选10例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MDSC细胞体外共培养,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SE)法检测B细胞的增殖。结果:高疾病活动度RA外周血MDSC比例(7.13%±2.17%)相对于健康成年人(4.79%±1.02%)、中活动度患者(5.35%±1.36%)和低活动度患者(4.72%±1.08%)明显增加(P<0.05),而中、低疾病活动度RA之间及其二者与健康成年人之间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C比例与患者DAS28分值成正相关(P<0.05),与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等无相关性;MDSC共培养不抑制反而促进B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MDSC在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增加,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并可在体外促进自身B细胞的增殖,提示MDSC可能通过调节B细胞的功能参与RA的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 关节炎 类风湿 B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