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常规生物透射电镜无污染手工制样和染色的要点
- 1
-
-
作者
郑翔
傅涛
毕文杰
-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电子显微镜室
成都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发育与再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4-886,共3页
-
基金
发育与再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金(SYS19-03)
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SSCU202126)。
-
文摘
生物常规透射电子显微镜超薄制片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技术[1]。制样过程中,预防和减少染色污染不容忽视。染色污染常见于制样的最后环节。文献报道的关注点是减少或避免铅污染或铀污染[2-4],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近年随着染色仪的应用[5],切片全自动化染色的污染现象基本排除。但全自动染色仪消耗试剂多,导致成本高、危害大[6]。相同条件下全自动染色的反差偏低。采用阵列缝硅胶染色板行批量手工染色,染色速度更快,反差更好,节省试剂的同时也减少了危害。为进一步避免手工制样的染色污染,本实验以小鼠组织为例,针对污染的主要环节,依次实验排除,总结出避免染色污染的理想条件,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生物超薄切片
染色污染
乙酸铀
柠檬酸铅
四氧化锇
-
分类号
R-331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