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动物园朱鹮展区改造效果分析
1
作者 梁尧 杨悦 +2 位作者 徐珍 鲜丽萍 刘洋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1期56-59,共4页
城市动物园周边高楼林立且游客量偏大,由于朱鹮胆小易惊,嘈杂的声音和突然出现的光线容易对朱鹮造成惊吓,因此鲜有朱鹮的饲养展示。成都动物园作为西南地区首家引进朱鹮的城市动物园,希望既能保证朱鹮的动物福利和展出效果,又能让游客... 城市动物园周边高楼林立且游客量偏大,由于朱鹮胆小易惊,嘈杂的声音和突然出现的光线容易对朱鹮造成惊吓,因此鲜有朱鹮的饲养展示。成都动物园作为西南地区首家引进朱鹮的城市动物园,希望既能保证朱鹮的动物福利和展出效果,又能让游客了解朱鹮的更多科普知识。因此,通过学习其它野生动物园和繁育基地的饲养管理经验,并基于朱鹮的生活习性和野外生境进行展区设计,既保证满足朱鹮的生活习性,又尽可能还原其栖息环境。成都动物园于2023年9月引进5只朱鹮,目前已成功适应新环境。现将展区改造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其它面积有限的城市动物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展区 生态化 野生动物保护 城市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的实践和总结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洋 陈红卫 《广东园林》 2018年第5期38-41,共4页
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是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的有力措施,现阶段宣传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为保护区从业人员,必须吸纳更多专业机构与人员支持和参与。通过介绍成都动物园参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的实践和... 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教育是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的有力措施,现阶段宣传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为保护区从业人员,必须吸纳更多专业机构与人员支持和参与。通过介绍成都动物园参与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教的实践和经验,例如与保护区一起为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座谈等;指导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业务学习;整合动物园教育经验和保护区自然资源开展夏令营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报道保护区环教情况,扩大影响力;于保护区周边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等,阐述了动物园参与保护区周边社区教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 自然保护区 社区 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魈糖尿病的诊治与分析
3
作者 高艳凤 王利勤 +8 位作者 陈维刚 邓家波 余星明 严慧娟 屈羽 李玉飞 李燕 杨发玲 郝克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40,共4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野生动物的发病症状不易被察觉,兽医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论文报道了1例患病山魈,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被确诊为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调整为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野生动物的发病症状不易被察觉,兽医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论文报道了1例患病山魈,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被确诊为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调整为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病例报告可为灵长类动物糖尿病的诊治和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魈 糖尿病 诊断 治疗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同饲养环境下正强化训练对阿拉伯狒狒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施雨洁 杨发玲 +3 位作者 蒲阳 邓欣 张祥林 蒋金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2期48-51,61,共5页
正强化训练能够让动物保持积极的动物福利状态,提高处理新刺激源的能力,展示更多的期望行为。成都动物园2只共同生活的雄性阿拉伯狒狒,1只经过正强化训练,1只未经过正强化训练,2只雄性阿拉伯狒狒分别与相同4只雌性合笼过程中,表现出完... 正强化训练能够让动物保持积极的动物福利状态,提高处理新刺激源的能力,展示更多的期望行为。成都动物园2只共同生活的雄性阿拉伯狒狒,1只经过正强化训练,1只未经过正强化训练,2只雄性阿拉伯狒狒分别与相同4只雌性合笼过程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接受过正强化训练的个体表现更为积极。这表明正强化训练一方面能够提高动物处理压力的能力,减少合笼后的攻击行为,并对整个群体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饲养管理效率,快速完成转运动物的工作交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强化训练 阿拉伯狒狒 合笼 行为管理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竹类主要害虫识别系统在森防场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非非 张笑谦 +3 位作者 徐杰 赵波 汪海霞 陈其兵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5期10-18,共9页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林草业重点建设领域的重要支撑和业务创新增长点。在四川省竹产业大发展背景下,邛崃市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竹类主要害虫识别系统应用于竹产业基地森防场景,实现了对竹产业基地的害虫智能识别,并衍生出...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林草业重点建设领域的重要支撑和业务创新增长点。在四川省竹产业大发展背景下,邛崃市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竹类主要害虫识别系统应用于竹产业基地森防场景,实现了对竹产业基地的害虫智能识别,并衍生出害虫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管护员巡护管理等智慧化管理手段,促进了当地竹产业基地的精细化管理,探索了竹产业现代化的新途径,为竹产业建设迈入智慧化目标提供了支撑。文中介绍了该系统采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实际应用,并对相关成果在森防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后续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竹类害虫 识别系统 森防应用 四川邛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