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常态下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资管业务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津 赫然 王瓅学 《西南金融》 2016年第5期3-8,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运行轨道,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趋势的冲击下,商业银行传统利差业务已无法带动利润的增长,难以适应创新环境,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势在必行。自2001年以来,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及规模发展迅猛,到201...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运行轨道,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趋势的冲击下,商业银行传统利差业务已无法带动利润的增长,难以适应创新环境,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势在必行。自2001年以来,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及规模发展迅猛,到2014年底机构总数已达665家,资产总额达到115273亿元。然而,农村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劣势明显,服务客户的综合化、创新化手段严重不足,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迫在眉睫。本文根据实务经验提出农商银行在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时需要明确客户群体、设计特色化产品、培养专业团队、拥抱互联网金融、紧跟政策方向推进新常态下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服务、突破区域限制寻求优质资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农村商业银行 资产管理 利率市场化 金融脱媒 互联网金融 经营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之路——兼论成都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西南金融》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市场结构 金融资源禀赋 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集聚 金融创新 区域经济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换GARCH模型的汇率波动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晓芝 宋伟 刘子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7,共4页
文章利用汇率波动状态下的均值方程修正了面向汇率日波动特征测度的GARCH模型,并以动态多维条件修正针对汇率波动特征预测的马尔科夫状态转换GARCH模型,结果证实:汇率波动的动态发展趋势具有左部相对厚尾和一定程度的尖峰特征,汇率波动... 文章利用汇率波动状态下的均值方程修正了面向汇率日波动特征测度的GARCH模型,并以动态多维条件修正针对汇率波动特征预测的马尔科夫状态转换GARCH模型,结果证实:汇率波动的动态发展趋势具有左部相对厚尾和一定程度的尖峰特征,汇率波动的动态特征及过程中更多动态相互干扰造成了汇率影响的参数异方差效应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 改进MRS-ARCH模型 汇率 波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财富效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清华 李帅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33,共11页
并购的财富效应包括并购的财富创造效应和并购的财富分配效应。本文试图回答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是否创造财富、让谁富有的问题,选取了201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49起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并购新... 并购的财富效应包括并购的财富创造效应和并购的财富分配效应。本文试图回答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是否创造财富、让谁富有的问题,选取了201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49起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不产生财富创造效应,没有给公司股东带来财富,相反会给股东带来损失;第二,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存在财富分配效应,个人投资者受损而机构投资者获利,财富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移。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新三板公司并购监管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减少新三板公司并购现金支付,延长并购获得股份锁定期;强化信息披露制度,释放新三板市场制度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板 并购 财富效应 财富创造 财富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互作强度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根系分布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平 杜青 +8 位作者 庞婷 付智丹 杨燕竹 刘佳 帅鹏 孙丽霞 张瑞娣 杨文钰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7,59,共11页
【目的】为探究玉米/大豆套作地下根系互作强度对作物根系分布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根箱土培试验研究了5种玉米大豆根系互作强度(玉玉间距60 cm:MM60;豆豆间距60 cm:SS60;玉豆间距75 cm:MS75;玉豆间距60 cm:MS60;玉豆间距45... 【目的】为探究玉米/大豆套作地下根系互作强度对作物根系分布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根箱土培试验研究了5种玉米大豆根系互作强度(玉玉间距60 cm:MM60;豆豆间距60 cm:SS60;玉豆间距75 cm:MS75;玉豆间距60 cm:MS60;玉豆间距45 cm:MS45)下作物根系分布、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共生期间MS玉米根系干重低于MM60,随着根系互作强度的增加,套作玉米根系在主茎基部纵向20~100 cm土层和横向邻近大豆侧土壤中的分布量逐渐增加;玉米伤流液重量及其磷含量MS75和MS60较MM60分别低28.92%和17.09%、12.00%和11.97%,而MS45较MM60低1.23%和高25.62%,玉米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并无显著差异。玉豆共生期间的大豆根系在横向邻近玉米侧的分布量随玉豆根系互作强度的增加而降低,SS60的大豆伤流液重量及其可溶性糖、无机磷含量显著高于套作,而MS45较MS60和MS75分别降低47.89%、12.78%、18.36%和54.88%、25.11%、20.18%,且互作强度的增加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R2期,随着玉米竞争抑制作用的解除,套作大豆根系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量增加,但地上部生物量仍显著低于SS60,且生物量SS60>MS75>MS60>MS45。R5期,SS60伤流液重量及组分含量高于套作,与MS75相比,MS45的大豆伤流重量及其氮、磷含量和叶片SPAD值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收获期MS75、MS60及MS45的玉米产量和百粒重较MM60分别高出17.25%和6.74%、21.66%和9.43%、21.61%和11.58%;适宜的根系互作可提高套作大豆产量,MS75、MS60产量较SS60高出13.61%和3.71%,而MS45则降低3.92%,大豆产量降低主要是因为共生期间较强的种间根系互作不利于大豆后期恢复生长,造成收获期分枝数、分枝荚数减少。【结论】玉米/大豆套作种间根系互作强度的增加有利于玉米的根系分布和地上部植株的生长,但不利于共生期大豆根系的水平分布,影响后期大豆的恢复性生长,降低成熟期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根系互作 根系分布 产量 光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必要性、障碍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谢红玫 《西南金融》 2017年第11期16-21,共6页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力量是中性的,金融对实体经济正由依赖向排斥方向发展,对预算软约束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房地产领域供给过度,而对中小微企业、三农以及贫困人口表现出较强的金融抑制。本文以新常态下的普惠金融为出发点,对当前推...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力量是中性的,金融对实体经济正由依赖向排斥方向发展,对预算软约束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房地产领域供给过度,而对中小微企业、三农以及贫困人口表现出较强的金融抑制。本文以新常态下的普惠金融为出发点,对当前推行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及传统金融体系下金融与普惠之间的本质矛盾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技术条件与政策环境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金融与普惠的耦合,进而实现商业可持续原则下的效率与公平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实体经济 长尾客户 金融抑制 金融资源需求 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 商业可持续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