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运用动力原理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彦 张树荣 查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9期51-52,共2页
提出在医院感染管理活动中 ,动力原理具有极大的能源推动作用。管理的基本动力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信息动力两种。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目标的保证 ,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常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法。信息动力... 提出在医院感染管理活动中 ,动力原理具有极大的能源推动作用。管理的基本动力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信息动力两种。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目标的保证 ,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常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法。信息动力起着决定管理成效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只有不断获取信息 ,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原理 医院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循证医学原理对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临床试验文献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彦 张树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原理了解国内无菌持物钳保存方法的研究现状 ,为科学保存无菌持物钳提供线索和信息。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 ,对关于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检索 ,参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手...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原理了解国内无菌持物钳保存方法的研究现状 ,为科学保存无菌持物钳提供线索和信息。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 ,对关于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检索 ,参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Cochrane手册随机对照研究标准及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对文献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共检出 10篇有效文献。其随机化方法的正确使用率为 0 % ;7篇文献设立了对照组 ;所有文献均未提及盲法使用和样本含量确定的依据 ;有 4 0 %文献有细菌培养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 ;5 0 %的文献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论 国内对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虽有一定研究 ,但文献少、研究质量不高、没有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支持。应规范研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持物钳 循证医学 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学评价 临床试验文献 保存 盲法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研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巍 张树荣 徐贵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12-914,共3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用药分析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重症胰腺炎 消化道大出血 应性疾病 多脏器受累 自身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高浓度含氯消毒剂挥发气体致呼吸道痉挛伴休克患者一例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发发 李绕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27-28,共2页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出血热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该病毒是迄今为止传染性最高、致命性最强的病毒之一。我军第二批援助利比亚医疗队在利比里亚执行抗击EHF任务期间,
关键词 含氯消毒剂 吸入 呼吸道痉挛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病人健康教育形式的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裴丽 魏晓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0期784-785,共2页
目的 探讨适合慢性肝病病人的最佳健康教育形式。方法 将213例慢性病病人随机分为3组进行健康教育,其中A组(集体形式)87例,B组(小组形式)69例,C组(单人形式)57例。完成教育计划后比较3种健康教育形式的教育效果。结果 教育后3种教育形... 目的 探讨适合慢性肝病病人的最佳健康教育形式。方法 将213例慢性病病人随机分为3组进行健康教育,其中A组(集体形式)87例,B组(小组形式)69例,C组(单人形式)57例。完成教育计划后比较3种健康教育形式的教育效果。结果 教育后3种教育形式得分分别为集体形式(61.78±12.35)分、小组形式(74.61±18.65)分、单人形式(91.32±20.29)分,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慢性肝病病人开展单人形式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教育形式 肝疾病 健康教育 单人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弹头自动导航射频治疗肝癌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裴丽 严毓芬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6期350-351,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近距离放射疗法 护理 多弹头自动导航射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输液反应的病例讨论
7
作者 张彦 张树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64-65,共2页
目的了解和认识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输液反应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病例讨论的方法,对1 例血管导管相关性输液反应进行探讨。结果该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细菌在置管处定植而未出现明显感染,输液时随液体人... 目的了解和认识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输液反应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病例讨论的方法,对1 例血管导管相关性输液反应进行探讨。结果该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细菌在置管处定植而未出现明显感染,输液时随液体人血,出现一过性菌血症,临床表现为一次输液反应。结论当行深静脉插管的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后,必须注意插管处,以排除由插管部位细菌定植造成的输液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 输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时给药条件下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丽春 贺建昌 +8 位作者 冯恩富 刘苗 李文锋 龚媛媛 余崇静 吕安安 李星仪 杜鹏 徐贵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67-672,共6页
目的:阐明健康志愿受试者经单次和多次餐时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后,原型药伊伐布雷定、代谢产物去甲伊伐布雷定(S-18982)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心率和心率-收缩压乘积的影响。方法:(1)采用随机、开放、自身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法。12名... 目的:阐明健康志愿受试者经单次和多次餐时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后,原型药伊伐布雷定、代谢产物去甲伊伐布雷定(S-18982)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心率和心率-收缩压乘积的影响。方法:(1)采用随机、开放、自身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法。12名受试者交叉单次餐时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5、10和15 mg,采集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0.75、1、1.5、2、2.5、3、4、6、8、12、24、36和48 h血样。单次给药结束后12名受试者分别于早、晚餐时用药各5 mg,连续5 d(共9次),采集第3~5天早上用药前、第5天早上用药后(按单次给药时间点)血样。用LC-MS/MS法测定伊伐布雷定和S-18982血药浓度,DAS 3.0计算药代参数并评价药物蓄积性。(2)采集单次给药各周期和多次给药第5天给药前及给药后24 h内心率和血压,进行药效分析。结果:(1)单次给药5、10和15 mg后,原型药及S-18982的C_(max)分别为(18±7)、(36±18)和(45±24)μg/L,(2.6±0.8)、(4.9±1.9)和(6.9±1.7)μg/L;AUC0-48 h分别为(55±20)、(124±47)和(186±79)μg·h·L^(-1),(15±4)、(35±9)和(57±15)μg·h·L^(-1)。原型药和S-18982的t_(max)、t1/2分别在1.5~1.9 h、2.3~2.9 h和1.8~2.4 h、8.0~9.3 h范围内。多次给药5 mg后原型药和S-18982的C_(max)、AUC_(0-48 h)分别为(21±9)、(78±31)μg/L和(3.6±1.3)、(34±14)μg·h·L^(-1)。(2)药物对受试者心率和心率-收缩压乘积都有降低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给药后约3 h(比t_(max)延迟约1~2 h)时作用最强,可持续至9~12 h。结论:(1)餐时给药条件下单次给药伊伐布雷定及其代谢产物S-18982的吸收程度C_(max)和AUC_(0-48 h)在5~15 mg剂量范围内呈线性规律;原型药吸收达峰较S-18982略快,消除较S-18982快。多次给药后两物质血浆浓度与单次给药相比有所提高,但均无明显蓄积情况发生。(2)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可降低健康受试者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对收缩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S-18982 餐时给药 药动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