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彦 冷琼芳 +1 位作者 查红 朱姝嫒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 了解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的相关性 ,探讨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的意义。方法 对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10月全院病房治疗室共 70 2次的空气微生物培养结果报告和同期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档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治疗... 目的 了解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的相关性 ,探讨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的意义。方法 对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10月全院病房治疗室共 70 2次的空气微生物培养结果报告和同期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档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无相关性 ,空气细菌主要为微球菌属和G+ 杆菌 ,而医院感染细菌主要是深部真菌、G- 杆菌及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结论 治疗室作为医院病房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空气消毒是必须和有益的 ,但对于治疗室每月 1次的空气细菌监测 ,应把它作为室内消毒效果监测的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室 空气 细菌 医院感染 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HBV感染的免疫学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悦 王惠萱 +1 位作者 陈忠明 耿美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HBV感染血清模式的分布特征,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方法调查2000-2006年昆明地区的98462例血清"两对半"检测结果,并选取其中涵盖了全部HBV感染模式的426份血清,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同时检测血清AL...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HBV感染血清模式的分布特征,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方法调查2000-2006年昆明地区的98462例血清"两对半"检测结果,并选取其中涵盖了全部HBV感染模式的426份血清,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同时检测血清ALT及AST活性。以50份HBV血清标志全部阴性血清为对照。结果共发现12种HBV感染血清模式,其中4种模式:"HBeAg(+)","HBeAg(+)、抗-HBe(+)、抗-HBc(+)","HBeAg(+)、抗-HBc(+)","HBsAg(+)、HBeAg(+)、抗-HBe(+)、抗-HBc(+)"模式检出率均较低(P<0.05),属于少见模式;在其余8种模式中,"HBsAg(+)"模式检出率低于另外7种模式(P<0.05);在12种模式中,"大三阳"模式、"HBsAg(+)、抗-HBc(+)"模式及4种少见模式HBV-DNA阳性率、复制水平及血清ALT和AST活性异常增高率均较高(P<0.05);"抗-HBs(+)、抗-HBe(+)、抗-HBc(+)"模式及"抗-HBe(+)、抗-HBc(+)"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0%(3/50)、8.0%(4/50),HBV-DNA平均含量为1.074×103copies/ml,同时伴有2.0%(1/50)及6.0%(3/50)的血清ALT或AST异常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昆明地区HBV感染血清模式丰富,以7种模式较常见;近年来随着少见模式的出现,临床应加强对HBV复制及肝功能指标的观察以监测病情的活动性;一些被认为仅是既往感染而非"乙肝"标志的血清模式也可能出现HBV复制和肝功能异常,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监测 免疫学 肝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HBV感染免疫学特征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悦 王惠萱 +1 位作者 李云 陈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40-2442,共3页
目的:调查本区域HBV感染血清模式的分布及病情活动状况特征,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方法:调查我科2000年以来血清"两对半"检测标本,选取涵盖了全部HBV感染模式血清426份,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 目的:调查本区域HBV感染血清模式的分布及病情活动状况特征,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方法:调查我科2000年以来血清"两对半"检测标本,选取涵盖了全部HBV感染模式血清426份,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50份HBV血清标志全部阴性血清为对照。结果:HBV感染血清模式12种,其中5种模式:"HBeAg(+)","HBeAg(+),抗-HBe(+),抗-HBc(+)"和"HBeAg(+)、抗-HBc(+)"以及"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HBsAg(+)"模式检出率亦显著较低(P<0.05),属于本室的少见模式。在12种模式中,"大三阳"模式、"HBsAg(+)、抗-HBc(+)"模式及4种少见模式均伴有显著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复制水平(P<0.05);且血清ALT及AST活性异常增高率也显著较高(P<0.05);发现"抗-HBs(+),抗-HBe(+),抗-HBc(+)"模式组及"抗-HBe(+)、抗-HBc(+)"模式组亦有6.0%(3/50)及8.0%(4/50)的HBV-DNA阳性率,HBV-DNA平均含量为8.74×102copy/mL,同时伴有2/6及2/8的血清ALT或AST异常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区域内HBV感染血清模式丰富,以7种模式较常见;随着近年来临床少见模式的出现,临床应注意对患者血清HBV复制及肝功能指标的观察以监测病情的活动性;一些被认为仅是既往感染而非"乙肝"标志的血清模式也可能伴随出现血清中HBV的复制和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实质现象,此应引起相关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感染 肝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生对肺癌化疗期间外周血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继营 高珊 +1 位作者 王玲 朱玉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高聚生对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降低的影响。方法:将同期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化疗组及化疗并用高聚生(高化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外周血IgG、IgM、IgA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WB... 目的:观察高聚生对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降低的影响。方法:将同期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化疗组及化疗并用高聚生(高化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外周血IgG、IgM、IgA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WBC3.0~4.0×109/L、IgG、IgM、CD3+、CD4+、CD4+/CD8+单化疗组下降非常显著(P< 0.01),高化组则下降不明显(P >0.05)。结论:高聚生可显著改善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对体液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高聚生化学疗法 骨髓抑制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云 王惠萱 +1 位作者 张悦 李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16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痰液(38.4%)、分泌物(26.2%)、脓液(19.5%)为分离率...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16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痰液(38.4%)、分泌物(26.2%)、脓液(19.5%)为分离率最高的3种标本。在11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耐药率最低为9.8%,其次为阿米卡星19.5%和环丙沙星26.8%。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分析 药物敏感性试验 感染 临床合理用药 亚胺培南 耐药情况 临床标本 环丙沙星 阿米卡星 首选药物 分离率 分泌物 抗生素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云 王惠萱 +2 位作者 李忠涛 夏正武 瞿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840-84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CN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32例前列腺液中共检出CNS64株,阳性率为27.59%(64/232),其中耐甲...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CN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32例前列腺液中共检出CNS64株,阳性率为27.59%(64/232),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38株,占CNS的59.38%(38/64)。药敏结果显示,CNS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中万古霉素、磷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性最低,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MRCNS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中CNS的感染率较高,耐药性较严重,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前列腺液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不动杆菌属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云 夏正武 +2 位作者 王惠萱 李雪梅 瞿良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不动杆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呼吸道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3 914份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细菌1 649株,其中不动杆菌属227株,占13.8%,总...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不动杆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呼吸道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3 914份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细菌1 649株,其中不动杆菌属227株,占13.8%,总分离率为5.8%(227/3 91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构成比最高164株,占72.2%(164/227)。分离到不动杆菌最多的3个科室分别为:ICU病房27.8%,呼吸内科26.0%,老干部病房16.7%。在11种抗菌药中,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细菌耐药率最低,为8.4%,其次为阿米卡星18.5%、环丙沙星27.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8.6%。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不动杆菌属感染的首选药物。下呼吸道标本中不动杆菌属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性较严重,不宜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下呼吸道 耐药性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贾雄飞 贺伟峰 +9 位作者 罗高兴 甘成军 黄正根 袁顺宗 王小娟 彭旭 程文广 谭江琳 胡婕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67-2271,共5页
目的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严格筛选的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尿液标本中,寻找急性排斥反应早期标志物。方法在pH值为4~7范围,采用Sypro-Ruby染色,对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的不同时间点(-3,-2,-1,7,14,21d)的... 目的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严格筛选的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尿液标本中,寻找急性排斥反应早期标志物。方法在pH值为4~7范围,采用Sypro-Ruby染色,对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的不同时间点(-3,-2,-1,7,14,21d)的患者尿液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进行比较,挑选了30个有上调或者下调趋势的蛋白点。将这些蛋白点进行切胶、胰酶消化后用MALDI-TOF-MS/MS分析。结果得到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肾移植术后尿蛋白2-DE图谱。30个差异蛋白点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了16个蛋白点,对应13种蛋白质。根据蛋白功能查询结果,发现了3个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的蛋白,分别是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lpha-1-antichymotrypsin,AACT)、肿瘤排斥抗原gp96(tumor rejection antigen gp96)和锌-α2糖蛋白(Zn-Al-pha-2-Glycoprotein)。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不同时间点尿液2-DE图谱存在明显差异。AACT、肿瘤排斥抗原gp96和锌-α2糖蛋白可能作为临床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标志物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二维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云 王惠萱 张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77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77例共检出支原体感染37例,阳性率为48.1%。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77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77例共检出支原体感染37例,阳性率为48.1%。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7.3%(21例)、1.3%(1例)、19.5%(15例)。支原体药敏结果显示:可乐必妥(97.3%)和泰利必妥(94.6%)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司帕沙星(89.2%)、美满霉素(86.5%)、强力霉素(78.4%)。而乙酰螺旋霉素(21.6%)、红霉素(24.3%)、四环素(27.0%)的敏感性最差。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支原体阳性率高达48.1%,不容忽视。男女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Un+Mh混合感染增强了耐药性。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可乐必妥、泰利必妥,其次为司帕沙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率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泰利必妥 可乐必妥 美满霉素 强力霉素 耐药性分析 结论 显著性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pre-C区段变异患者血清前S_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悦 王惠萱 +1 位作者 陈忠明 吕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49-951,共3页
目的 :探讨HBV pre C区段 (nt1896)变异阳性患者血清HBV pre 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病毒复制为阳性的乙肝血清 76份 ,其中 ,HBeAg( -)且HBV pre C区段 (nt1896)变异阳性的 46份 ;HBV pre C区段(nt1896)变异阴性的 3 0份 ;... 目的 :探讨HBV pre C区段 (nt1896)变异阳性患者血清HBV pre 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病毒复制为阳性的乙肝血清 76份 ,其中 ,HBeAg( -)且HBV pre C区段 (nt1896)变异阳性的 46份 ;HBV pre C区段(nt1896)变异阴性的 3 0份 ;体检正常对照 3 0例。以ELISA法检测其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 (HBV pre S1) ,同时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活性。结果 :HBV pre C区段 (nt1896)变异阳性血清中 82 6% ( 3 8/4 6)HBV pre S1检测为阳性 ,其中 92 1% ( 3 5 /3 8)伴血清ALT活性异常增高 ;HBV pre C区段 (nt1896)变异阴性的血清中 83 3 %( 2 5 /3 0 )HBV pre S1检测为阳性 ,92 0 % ( 2 3 /2 5 )伴血清ALT活性异常增高 ;正常对照组中HBV pre S1检测为阴性 ,血清ALT活性均正常。HBV pre C区段 (nt1896)变异阳性组与阴性组 ,HBV pre S1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P =2 13 87,P >0 0 5 ) ,HBV pre S1阳性血清中伴ALT异常增高率在两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 (P =3 42 11,P >0 0 5 )。结论 :当HBV发生基因变异时 ,HBeAg不能正常表达 ,血清中HBV pre S1抗原的检测可基本避免基因变异的干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pre-C区段 基因变异 血清前S1抗原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云 王惠萱 +1 位作者 张悦 李雪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5-445,439,共2页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鉴别诊断 艾滋病 真菌感染性疾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高温环境 双相性 致病力 致病菌 深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玉琨 张悦 +2 位作者 陈忠明 杨光辉 吉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228-1229,共2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抗原 (LTA)测定的临床价值 ,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早期检出率。方法 :采用结合细胞外基质蛋白乳胶定量以测定LTA含量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癌中癌胚抗原 (CEA)含量。结果 :LTA及CEA测定 ,肺癌患者与...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抗原 (LTA)测定的临床价值 ,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早期检出率。方法 :采用结合细胞外基质蛋白乳胶定量以测定LTA含量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癌中癌胚抗原 (CEA)含量。结果 :LTA及CEA测定 ,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差异。LTA的测定有助于NSCLC及小细胞肺癌(SCLC)的鉴别 (P <0 0 0 1) ,在转移性NSCLC及无转移性NSCLC中 ,两者水平均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LTA测定 ,有助于NSCLC的及早确诊 ,有利于临床疗效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LTA 抗原 临床应用 NSCLC 放射免疫分析法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真菌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云 李雪梅 陈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82-583,共2页
目的 :明确并检出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病原菌为马尔尼菲青霉 (penicilliummarneffei ,PM )。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皮损分泌物等接种于沙保培养基 ,分别置于 2 5℃和 3 7℃孵育 ,观察PM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 ,并涂片、固定、染色 ,显... 目的 :明确并检出引起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病原菌为马尔尼菲青霉 (penicilliummarneffei ,PM )。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皮损分泌物等接种于沙保培养基 ,分别置于 2 5℃和 3 7℃孵育 ,观察PM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 ,并涂片、固定、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 :PM为双相性真菌 ,于 2 5℃为青霉相 ,在含糖培养基中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红色色素 ,镜下可见典型的帚状枝 ;于 3 7℃及人体为酵母相 ,无色素产生 ,镜下可见酵母样细胞 ,形似腊肠。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马尔尼菲青霉。确诊时须排除组织胞浆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真菌培养 鉴定 马尔尼菲青霉菌 菌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B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免疫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悦 朱玉琨 +2 位作者 王惠萱 陈燕 陈忠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77-2578,共2页
目的:调查本区域内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EB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探求其免疫相关规律及机制。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76例RA患者,检测其血清EB抗体(IgG/VCA)、INF-γ、IL-4、IL-8、RF、ANA及外周全血中CD3+、CD4+及CD8+;以40例体检健康者为... 目的:调查本区域内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EB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探求其免疫相关规律及机制。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76例RA患者,检测其血清EB抗体(IgG/VCA)、INF-γ、IL-4、IL-8、RF、ANA及外周全血中CD3+、CD4+及CD8+;以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结果:76例RA患者血清中IgG/VCA阳性率(33/76)显著高于对照组(4/40)(P<0.01);血清中INF-γ、IL-8、RF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A患者血清ANA阳性率(36/76)亦高于正常对照(3/40);在RA患者,血清IgG/VCA阳性率显著高于RF异常增高率(20/76);与对照组比较,RA患者外周血中CD3+计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患者血清IL-4平均含量及外周血CD4+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发病可能有关,血清IgG/VCA检测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EB病毒可能参与患者体内异常免疫调节,引发自身免疫的病理变化;RA患者体内存在Th1细胞(主要分泌INF-γ)与Th2细胞(主要分泌IL-4)激活紊乱现象,并伴血清IL-8含量增高,可能与RA患者持续的关节炎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疱疹病毒科感染 疱疹病毒4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血清Clara细胞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悦 陈忠明 +2 位作者 王惠萱 杨光辉 陈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83-2084,共2页
目的:探求哮喘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蛋白CC16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2例哮喘患者血清中CC16蛋白的含量,以30例不吸烟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平行检测。结果:(1)哮喘病人组血清CC16平均含量为5.48ng/mL,对照组血清C... 目的:探求哮喘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蛋白CC16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2例哮喘患者血清中CC16蛋白的含量,以30例不吸烟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平行检测。结果:(1)哮喘病人组血清CC16平均含量为5.48ng/mL,对照组血清CC16平均含量为17.6ng/mL。经t检验,哮喘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C16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哮喘组中病程较长(≥10年)的患者较病程较短者(<10年)血清中CC16含量进一步降低,分别为4.32ng/mL和7.41ng/mL,经t检验,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Clara细胞蛋白CC16显著降低是哮喘病患者的临床检测特征之一;Clara细胞合成CC16可能是气道慢性炎症的下调因子,其减少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加重哮喘,延长病程,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清检查 CLARA细胞 蛋白检测 气道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PSA、F-PSA及比值变化对前列腺疾病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玉琨 张悦 +2 位作者 杨光辉 权彤彤 瞿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66-86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 )比值 (F/T)在鉴别前列腺增生 (BPH)及前列腺癌 (Pca)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探讨BPH不同年龄段T PSA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对 2 2 9例BPH患者及 3 5例Pca患... 目的 :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 )比值 (F/T)在鉴别前列腺增生 (BPH)及前列腺癌 (Pca)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探讨BPH不同年龄段T PSA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对 2 2 9例BPH患者及 3 5例Pca患者血清T PSA、F PSA进行测定 ,并计算F/T值。比较T PSA <4 0 μg/L ,4 1~10 0 μg/L、10 1~ 72 0 μg/L各域值范围内两组间T PSA、F PSA含量及比值 ;另观察了BPH患者五个不同年龄段T PSA含量的变化。结果 :总体比较两组间T PSA及F/T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 <0 0 5 )。文章强调在重叠灰区 ,F/T比值显示了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P <0 0 1)。在 2 2 9例BPH患者各年龄段比较显示T PSA及F PSA含量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 (r =0 2 3 ,P <0 0 1;r =0 2 1,P <0 0 1)。F/T比值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 (r =0 15 ,P <0 0 1)。结论 :血清T PSA含量的增高为前列腺癌的重要标记。但在早期前列腺癌F/T比值是关键。由于T PSA随年龄增大有增高的趋势 ,建议正常参考值应以年龄段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现象与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悦 朱玉琨 +1 位作者 王惠萱 李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67-1268,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与疾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5 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 (ANA) ,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多肽抗体谱 (ENA谱 ) ,以散射免疫比法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 (RF...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与疾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5 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 (ANA) ,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多肽抗体谱 (ENA谱 ) ,以散射免疫比法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 (RF)。以 2 0例慢性乙型肝炎为病人对照 ,2 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伴ANA、ENA谱、RF(IgM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也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1) ,其中RF的检出阳性率最高 (2 6/5 4) ,ENA谱中以抗SS B或抗SS A阳性为主要反应 (15 /17)。结论 :慢性HCV感染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现象 慢性丙型肝炎 比较研究 自身免疫疾病 C型肝炎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gged1过表达促进老龄大鼠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向成熟内皮细胞分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光旭 潘兴华 +4 位作者 宋明宝 余争平 庞荣清 阮光萍 康华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9-974,共6页
目的:探讨上调Jagged1表达对内皮培养条件下老龄大鼠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脱臼处死1~2月龄和19~26月龄SD大鼠,PBS冲洗股骨和胫骨骨髓,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以... 目的:探讨上调Jagged1表达对内皮培养条件下老龄大鼠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脱臼处死1~2月龄和19~26月龄SD大鼠,PBS冲洗股骨和胫骨骨髓,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以差速贴壁法进行体外培养,DiI-ac-LDL与FITC-UEA-1荧光双染进行EPC特性鉴定。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PIRES2-EGFP转染组、PIRES2-EGFP-Jagged1转染组和未转染的年轻大鼠来源EPC组。荧光显微镜下计数GFP阳性细胞数并计算转染效率;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Jagged1 mRNA和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vW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酶插入区受体(KDR)mRNA表达,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检测EPC的血管形成能力。结果:转染后Jagged1在EGFP-Jagged1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Jagged1过表达显著促进老龄大鼠EPC vWF与KDR mRNA表达(P<0.01)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P<0.01);vWF与KDR mRNA表达以及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在Jagged1转染组与年轻大鼠EPC组间未见有显著差别。结论:Jagged1过表达促进内皮培养条件下老龄大鼠来源EPC向成熟内皮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gged1蛋白 内皮祖细胞 血管发生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张悦 朱玉琨 +2 位作者 陈忠明 王惠萱 杨光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56-1957,共2页
目的:调查本区域内Ⅱ型糖尿病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状况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以ELISA法对临床确诊的7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HAV-IgM、乙肝两对半、HCV-IgG、HDV-IgG及HEV-IgM检测。以血糖浓度正常的50例检样为对照。结果:... 目的:调查本区域内Ⅱ型糖尿病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状况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以ELISA法对临床确诊的7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HAV-IgM、乙肝两对半、HCV-IgG、HDV-IgG及HEV-IgM检测。以血糖浓度正常的50例检样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检样中HAV-IgM(+)为1/72(1.4%),HBsAg(+)为2/72(2.8%),HBeAg(+)为0/72(0.0%),抗-HBe-IgG(+)为2/72(2.8%),抗-HBc-IgG(+)为2/72(2.8%),HCV-IgG(+)为15/72(20.8%),HDV-IgG(+)为1/72(1.4%),HEV-IgM(+)为2/72(2.8%)。其中,HCV-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指标(P<0.01),糖尿病组检样HCV-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CV感染可能是Ⅱ型糖尿病的致病因子之一,抗HCV-IgG阳性检出率显著增高是Ⅱ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Ⅱ型 肝炎病毒 感染 Ⅱ型糖尿病患者 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调查 HBSAG(+) HBEAG(+) 抗HCV-IgG HAV-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肿瘤患者血清SIL-2R含量及CD亚群检测的应用观察
20
作者 朱玉琨 刘芳 +2 位作者 唐红 王丽颖 张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1期809-810,共2页
对96例乳腺癌、胃癌、直、结肠腺癌等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及CD亚群的检测。结果:SIL-2R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1或<0.05。而CD亚群... 对96例乳腺癌、胃癌、直、结肠腺癌等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及CD亚群的检测。结果:SIL-2R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1或<0.05。而CD亚群测定则为肿瘤患者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例较正常组低,而CD8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CD亚群各组间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定期检测肿瘤患者的SIL-2R亚群间的变化有一定价值,特别对病人如何使用化疗、放疗及免疫调节剂作为疗效观察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清 SIL-2R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