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tokeratin和CD133在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联合检测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鑫 王一星 +4 位作者 李冠宏 束金华 张鹏博 徐文漭 赵玺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004-2009,共6页
目的联合检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肺腺癌循环肿瘤细胞阳性)和CD133基因(肺癌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评估肺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昆明总医院心胸外科和宣威市第一人民医... 目的联合检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肺腺癌循环肿瘤细胞阳性)和CD133基因(肺癌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评估肺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昆明总医院心胸外科和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178例未化疗的肺腺癌手术患者,中位年龄59岁,其中男性78例,女性100例。收集患者术前外周血标本10 m L,细胞块法和CK(免疫细胞化学法)用于检测CTC,PCR法用于检测CD133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CK、Vimentin(Vim)、TTF-1、Ki-67、CD133的表达,并分析与外周血CK和CD133表达的关系。根据外周血CK和CD133的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CK/CD133双阳性组和非双阳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结果 178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CTC(CK阳性)的检出率为48.3%(86/178),与癌组织中Ki-67、Vim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的CD133阳性表达率为66.9%(119/178),与癌组织Vim、CD133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CK/CD133双阳组53例(29.8%),双阳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肺腺癌组织学分化级别显著降低,临床分期显著提高,转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与CD133双阳性表达提示外周血存在干性特征的循环肿瘤细胞,表明预后不良,联合检测CK与CD133可用于肺腺癌患者预后监测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CD133 外周血 预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取安瓿及密闭瓶药液操作细节改进 被引量:4
2
作者 于萍 秦江丽 +1 位作者 黄丽花 扬湘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3期56-56,共1页
护士在准备注射用药过程中如细节不到位,可能导致微生物和微粒污染。鉴此,笔者于2010年3月改进常规操作,并在本病区(80张床位)采用改进后的方法配药,有效避免了微生物及微粒污染,抽吸无余液,且明显提高了配液速度,具休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药物 安瓿 密闭药瓶 抽吸药液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切除并管状胃代食管术后患者留置管道的护理
3
作者 于萍 汪萍 秦江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切除并管状胃代食管术后患者留置管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收治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并以管状胃代替食管,在术后护...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切除并管状胃代食管术后患者留置管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收治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并以管状胃代替食管,在术后护理中均注重管道护理,并从细节上规范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操作。结果从细节上规范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使得老年食管癌切除术后带管患者的脱管率、堵管率均明显降低,97%的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从细节上规范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可提高术后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后 留置管道 护理细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