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重返工作岗位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76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目的探讨重返工作岗位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76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rief,BSHS-B)、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等对其身心健康进行测评。结果 76例重度烧伤患者中,54例重返工作岗位,未返工作岗位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及社会功能得分均低于四川省常模和重返工作岗位组,重返工作岗位组IES-R得分、BSHS-B各维度(除体像、人际关系及性生活外)得分明显低于未返工作岗位组(P<0.05或P<0.01),两组HA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返工作岗位有助于促进重度烧伤患者的身心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比较重度骨质疏松腰椎中不同剂量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分析螺钉稳定性与骨水泥剂量间的相关关系及初步探索注射PMMA的合适剂量。方法:18个新鲜腰椎标本来自4具新鲜尸体(男性1名和女性3名,平均年龄65±9岁),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后将18个腰椎标本的36侧椎弓根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A^F组)。相同方法制备钉道后,从A组到F组中,依次向钉道内注入0ml、1.0ml、1.5ml、2.0ml、2.5ml、3.0ml PMMA后拧入普通椎弓根螺钉。待骨水泥硬化后进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周围骨水泥的分布情况,随后进行轴向拔出实验并测量最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axial pullout strength,Fmax)。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各组中的BMD和Fmax的差异。Fmax和PMMA剂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腰椎的BMD均小于0.6g/cm2,T值均小于-3.5,根据WHO的标准均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各组中BM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9)。A组中,螺钉周围未见任何PMMA;B^F组中,PMMA相对均匀地分布于螺钉周围的骨质中。所有腰椎中螺钉位置良好,均未见明显PMMA渗漏。A^F组的Fmax分别为358.50±86.00N、442.67±96.02N、532.00±103.18N、740.67±120.90N、841.50±133.42N和1111.50±158.57N。与A组相比,B^F组的Fmax的提高程度分别为23.48%、48.40%、106.60%、134.73%和210.04%。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E组和F组之间Fmax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30,P=0.203,P=0.152),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x与PMMA剂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877,P<0.05)。结论 :PMMA可以提高重度骨质疏松腰椎中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螺钉稳定性与PMMA剂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注射PMMA和增加PMMA的剂量并不能显著增加螺钉的稳定性。生物力学研究表明,重度骨质疏松腰椎中提高螺钉稳定性时注射PMMA的合适剂量是3ml。
文摘目的探讨重返工作岗位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76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rief,BSHS-B)、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等对其身心健康进行测评。结果 76例重度烧伤患者中,54例重返工作岗位,未返工作岗位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及社会功能得分均低于四川省常模和重返工作岗位组,重返工作岗位组IES-R得分、BSHS-B各维度(除体像、人际关系及性生活外)得分明显低于未返工作岗位组(P<0.05或P<0.01),两组HA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返工作岗位有助于促进重度烧伤患者的身心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