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水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核转录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旭东 姜建青 +5 位作者 赁常文 刘宝玉 姜大春 顾大勇 王小平 李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 -再灌注时心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对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及与核因子 κB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新西兰兔 15 2只分为缺血 -再灌注组 (IR )、吡咯基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预处理组 (IR +PDTC)和假...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 -再灌注时心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对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及与核因子 κB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新西兰兔 15 2只分为缺血 -再灌注组 (IR )、吡咯基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预处理组 (IR +PDTC)和假手术对照组 (Sham )。每组又分缺血前 (0 ) ,再灌注后 3 0、60、90、12 0、2 40、3 60min时相点。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ICAM 1的表达 ,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心肌组织NF κB的活性 ,髓过氧化酶法 (MPO)定量测定心肌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结果 :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早期心肌组织的NF κB活性即明显增高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心肌ICAM 1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 12 0min开始增高 ,并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升高有相关性 ;而PDTC能抑制NF κB的活化、心肌ICAM 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心肌缺血 -再灌注时心肌组织NF κB被活化 ,启动ICAM 1的表达而参与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l 核因子-ΚB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缺血对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华 叶世铎 +1 位作者 张友荣 张丕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和方法:体外循环过程用高钾冷晶体停搏液诱导狗心脏停搏,观测了心室肌β受体系统的变化。结果:心脏冷缺血过程,心肌膜β受体密度升高,但腺苷酸环化酶基础活性及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和forskolin)刺激活性均明显减低。... 目的和方法:体外循环过程用高钾冷晶体停搏液诱导狗心脏停搏,观测了心室肌β受体系统的变化。结果:心脏冷缺血过程,心肌膜β受体密度升高,但腺苷酸环化酶基础活性及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和forskolin)刺激活性均明显减低。结论:心肌膜β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之间的脱偶联改变及腺苷酸环化酶催化单位本身的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缺血 受体 肾上腺能β 腺苷酸环化酶类 心脏冷缺血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与血液动力学、左室功能及心肌病理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冯滨 李法荫 +3 位作者 林尚清 李朝先 李良彬 温剑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7期400-403,共4页
心房颤动是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随机选取4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其中21例有心房颤动(房颤),探讨其与血液动力学和左室功能参数,以及心肌病理损害程度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房... 心房颤动是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随机选取4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其中21例有心房颤动(房颤),探讨其与血液动力学和左室功能参数,以及心肌病理损害程度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房颤与3个方面改变密切相关:①心脏泵血功能;②心肌病理损害程度;③心脏解剖大小,尤其是左房和左室大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 血液动力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俞永康 姜建青 +2 位作者 郑轶峰 杨列 毛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食管癌病人在术中经鼻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给予EN治疗。结果:所有食管癌病人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EN的病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食管癌病人在术中经鼻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给予EN治疗。结果:所有食管癌病人术中均顺利留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行EEN的病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的病人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EEN,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是病人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十二指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滨 刘迎龙 +2 位作者 冯凯 龚茹 陈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和向内皮细胞(ECs)定向诱导分化,开辟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方法:采用Percoll(1073g/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s,纯化和扩增后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和向内皮细胞(ECs)定向诱导分化,开辟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方法:采用Percoll(1073g/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s,纯化和扩增后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MSCs向ECs分化,Ⅷ因子(vWF)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TEM)鉴定细胞性质。结果:5·0×105个MSCs在体外扩增15代后,获得8·0×1012个MSCs,扩增了约1·6×107倍;MSCs在加入VEGF诱导培养大约14-21d,80%-90%的诱导细胞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TEM可观察到胞浆内有Weible-palade小体,证实为ECs。结论:成人骨髓MSCs在体外具有定向诱导分化为ECs的潜能,这为心脏组织工程瓣体外构建,尤其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来源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