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胶原酶加压灌流提高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效率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德 唐兵 +2 位作者 杨大春 马双陶 杨永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0-15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效率更高的成熟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升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对照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流;实验组在Langendorff装置基础上加压匀速灌流。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杆状细胞比率... 目的探讨效率更高的成熟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升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对照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流;实验组在Langendorff装置基础上加压匀速灌流。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计算杆状细胞比率及产量;通过台盼蓝染色和局部场剌激评价心肌细胞活性。结果分离即刻,实验组杆状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3±4.4)%νs.(53.4±5.2)%,P<0.01】;实验组活细胞产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6±0.7)×107νs.(1.9±0.6)×107,P<0.01]。复钙过程中,实验组发生自发性收缩的细胞比率及变圆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1)%νs.(18.9±4.5)%,P<0.01;(5.3±1.3)%νs.(8.6±1.7)%,P<0.05】。实验组台盼蓝染色阴性的杆状细胞比率和局部场剌激条件下收缩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3±8.2)%νs.(90.6±9.8)%,P<0.05;(92.2±7.6)%νs.(85±6.4)%,P<0.01】。结论Ⅱ型胶原酶加压灌流可获得高产量、高活性的心肌细胞,提高了成熟心肌细胞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细胞 细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永健 张鑫 +1 位作者 朱文玲 孙梅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号通路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机制。方法:选择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9例,分为心功能Ⅱ级组12例,心功能Ⅲ级组15例,心功能Ⅳ级组12例;正常对照组38例(其...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号通路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机制。方法:选择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9例,分为心功能Ⅱ级组12例,心功能Ⅲ级组15例,心功能Ⅳ级组12例;正常对照组38例(其中8例来自意外伤亡的器官捐献者,30例为健康体检者)。苏木素-依红染色检查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沉淀法测心肌组织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L)、锌指转录因子(GATA4)磷酸化及蛋白表达以及α-骨骼肌蛋白(α-skeletal-actin)表达,RT-PCR检测肌球蛋白重链信使核糖核酸(β-MHC mRNA)表达。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呈典型的重塑心肌的病理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组织CaN磷酸化、GATA4磷酸化、α-skeletal-actin蛋白表达及β-MHC tu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心功能恶化,其表达逐渐增加(P <0.05或0.01);NFAT3磷酸化随心功能恶化而减弱(P<0.05或0.01)。结论:CaN信号通路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肌重塑 钙调神经磷酸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心脏11种元素的分布及与血液中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兴文 何意亭 +4 位作者 刘世玉 邹宗富 刘映雪 张鑫 南柏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30例正常心肌中11种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左室硒含量最高,右室、室间隔次之,左、右房最低。红细胞钾、钙、硒含量及钾/钠比值和血浆钠、镉、钢、锌、锰含量及镉/硒、钢/锌比值可作为估算心肌中相应元素含量和比值的指标。
关键词 元素 心肌 血浆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鲍丹 徐凯 +16 位作者 邱健 丁世芳 曹雪滨 浦奎 宫剑滨 李俊峡 杨永健 胡桃红 周建华 张孝忠 陈韵岱 张占修 李慧芳 黄丛春 吴朝晖 柏书轶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8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137例,女性1741例,对其数据进行比对,... 目的探讨性别对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军心血管介入诊疗管理系统中接受PPCI治疗的8878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137例,女性1741例,对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倾向评分校正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及合并症的基线资料差异后,进一步分析性别差异对院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P<0.05),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的比例较高(P<0.05),既往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较低(P<0.05),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较高(P<0.05),血管开通时间较晚(P<0.05),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比例较高(P<0.05),且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4%vs 2.4%,P<0.001)。采用倾向评分配对方法校正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及合并症数据资料后,不同性别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差异消失(男性vs女性:4.0%vs 4.4%,P=0.610)。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女性并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心功能不全、慢血流、术后出血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可能不是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一结论还需要大规模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脂肪堆积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莉 何洪波 +2 位作者 倪银星 杨永健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腹内脂肪堆积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4月448例心血管代谢疾病住院患者,男235例,女213例,年龄20~85(55±12)岁,超声测量腹内脂肪厚度,动态血压仪监测24h动态血压。根据腹内脂肪厚度切点(男性≥38.5mm,... 目的探讨腹内脂肪堆积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4月448例心血管代谢疾病住院患者,男235例,女213例,年龄20~85(55±12)岁,超声测量腹内脂肪厚度,动态血压仪监测24h动态血压。根据腹内脂肪厚度切点(男性≥38.5mm,女性≥34.7mm)将患者分为腹内脂肪厚度超标组和正常组,再按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五分位数亚组,观察动态血压各指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腹内脂肪厚度超标组全天、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正常组(P<0.05);随腹内脂肪厚度增加,动态血压并不是单纯的逐渐增加,而是呈近似"U"形的变化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厚度与24h动态血压的各指标(全天、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呈显著正相关,校正性别、年龄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厚度与全天收缩压、全天平均压、日间平均压、夜间平均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腹内脂肪厚度与动态血压呈"U"形曲线关系,可能为临床通过减肥控制血压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腹内脂肪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单纯肺动脉狭窄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德 李刚 +3 位作者 陈劲松 唐兵 张鑫 杨永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3-1273,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莉 杨永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1期76-78,共3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δ和PPARγ,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肠内营养失败1例
8
作者 黄蕾 张继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67-767,共1页
患者男,36岁。因“脑胶质瘤术后20d”入院.入院诊断:(1)小脑胶质瘤术后:(2)继发性脑干损伤。入院时患者为昏迷状态,上消化道出血,腹软,肠鸣音6次/min。营养相关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色泽正常、弹性好,无水肿。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脑胶质瘤 继发性脑干损伤 入院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昏迷状态 相关检查 皮肤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8例射频消融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固定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9
作者 岳健 邓世钰 黄卫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6年第1期30-31,共2页
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肯定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新疗法。术后对其穿刺点进行有效的止血固定,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作者对218例行股动脉穿刺的病人,采用了不同的止血固定方法,结果表明:股动脉拔管后立即以绷带卷加压、“8”... 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肯定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新疗法。术后对其穿刺点进行有效的止血固定,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作者对218例行股动脉穿刺的病人,采用了不同的止血固定方法,结果表明:股动脉拔管后立即以绷带卷加压、“8”字绷带包扎腹股沟部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股动脉穿刺 射频消融 效果观察 护理体会 绷带 治疗 作者 方法 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缓解球囊损伤致大鼠颈动脉狭窄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耀雷 李昆 +4 位作者 杨炯 冯亚星 黄伟 吴祥云 张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并对狭窄变化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72只SD大鼠(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24)、损伤组(n=24)、大黄素+损伤组(n=24)。损伤组及大黄素+损伤组利用球囊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并对狭窄变化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72只SD大鼠(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24)、损伤组(n=24)、大黄素+损伤组(n=24)。损伤组及大黄素+损伤组利用球囊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假手术组除无球囊抽拉损伤外其余处理与其他两组一致。术后大黄素+损伤组灌胃大黄素(70 mg/kg);其余两组灌胃等体积溶剂(生理盐水含二甲亚砜)。于第14天取下3组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另取第14天3组颈总动脉行二氧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测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Ki67及c-myc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3组胞浆MEK1/2、p-MEK1/2、ERK1/2、p-ERK1/2及核内c-myc含量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颈动脉狭窄模型建立成功,14 d新生内膜增殖速度为3个时间点最快(P<0.01)。新生内膜成分主要为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组ROS表达量急剧升高(P<0.01),大黄素+损伤组显著下调ROS水平(P<0.01)。与损伤组比较,大黄素+损伤组显著下调增殖蛋白Ki67表达(P<0.01),抑制新生内膜中VSMCs的增殖(P<0.01),降低MAPK-ERK通路活化(P<0.01),减少核内c-myc活化(P<0.01)。结论大黄素能够缓解大鼠颈动脉狭窄,其机制可能是大黄素下调ROS/MAPK/ERK/c-myc通路活化,降低增殖蛋白Ki67表达,从而抑制新生内膜中VSMCs的过度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活性氧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激酶 大鼠颈动脉狭窄
全文增补中
预激综合征患者的12房室传导及机制三例
11
作者 赵龙生 刘世玉 +2 位作者 周兴文 刘映雪 杨永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预激综合征患者的12房室传导及机制三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赵龙生刘世玉周兴文刘映雪杨永键预激综合征患者的12房室传导少见,其发生率约为3.4%。我们从104例患者中检出3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例... 预激综合征患者的12房室传导及机制三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赵龙生刘世玉周兴文刘映雪杨永键预激综合征患者的12房室传导少见,其发生率约为3.4%。我们从104例患者中检出3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诊断为A型预激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房室传导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NGF对转基因CGRP干细胞移植治疗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林海 庄宁 +6 位作者 刘成龙 罗瑜 李松建 杨少华 赵海军 刘建休 黄世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5-1450,共6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转基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骨髓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构建CGRP基因表达载体,转染制备转基... 目的研究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转基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骨髓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构建CGRP基因表达载体,转染制备转基因CGRP-MSCs靶细胞;60只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MSCs移植治疗组(B组)、CGRP-MSCs移植治疗组(C组)、CGRP-MSCs+NGF移植组(D组)。在治疗1w、2w、3w后,实时定量荧光PCR和Western blot检测3个时间段每组大鼠股骨骨组织中CGRP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评价各组疗效。结果与A组比较,3个时间点,C组和D组中CGRP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治疗1w后,C组和D组上调水平差异明显(P<0.01),D组低于C组;治疗2w后,C组和D组之间仍保持显著差异(P<0.05),D组仍低于C组;治疗3w后,C组和D组上调水平差异明显缩小,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RP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在各组检测结果差异一致,同上。结论在转基因CGRP-MSCs移植治疗骨质疏松大鼠中联合应用外源性NGF,无累计效应,并可能抑制大鼠股骨骨组织中CGRP的表达,表明外源NGF于转基因CGRP-MSCs移植治疗骨质疏松症中可能并无促进作用,至少在CGRP表达层面无促进作用,而单纯的转基因CGRP-MSCs移植治疗骨质疏松大鼠疗效优于联合应用外源性NGF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骨髓干细胞移植 神经生长因子 骨质疏松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