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运明 吴凡 +3 位作者 郑驰 侯凯文 王魁英 孙年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成都地区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分布特征,为医院门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成都军区总医院2010—2013年门诊患者数据,采用医院管理统计方法,分析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季度、月、周及日)分布... 目的全面了解成都地区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分布特征,为医院门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成都军区总医院2010—2013年门诊患者数据,采用医院管理统计方法,分析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季度、月、周及日)分布情况。结果 2010—2013年,累计接诊303.6万门诊患者,第四季度门诊患者挂号量所占构成比最高(82.1万次,占27.0%),第一季度所占构成比最低(61.9万次,占20.4%)。7、11、10月门诊患者挂号量居前三位,分别为28.7、28.3、27.4万人次;2、1、6月居后三位,分别为17.5、19.1、24.9万人次。一周内,星期一门诊患者挂号量最高(占19.5%),星期日最低(占7.6%)。一日内,门诊患者挂号量呈现大小两峰分布,上午8~9时挂号人数最多(占22.3%),下午14~15时挂号人数最多(占8.0%)。结论一年内该医院门诊患者挂号量第四季度最多,12个月中7月份挂号量最多,一周内星期一挂号量最多,一日内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高峰。采集医院信息系统门诊诊疗信息,全面调查门诊患者挂号时间分布特征,可为预测年度门诊量、引导患者错峰就诊等门诊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病人 流行病学监测 门诊部 医院 挂号时间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文春 王倩 +7 位作者 庞日朝 江玥 王彧 罗绯 田恬 刘鹏远 杨孝光 张安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88-990,共3页
目的本文介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构建,包括总体构思,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设计,系统实现所采用的训练数据形式化描述、人机交互控制、训练过程仿真控制和虚拟环境模块开发等关键技术等。该系统适合我国国情和军... 目的本文介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构建,包括总体构思,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设计,系统实现所采用的训练数据形式化描述、人机交互控制、训练过程仿真控制和虚拟环境模块开发等关键技术等。该系统适合我国国情和军队环境,将为认知康复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认知康复 虚拟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及康复需求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春 秦慧慧 +9 位作者 田恬 庞日朝 董超 王彧 吴凡 苟翔 郭栋梁 蔡文军 呼永河 张安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4-1085,共2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自2013年4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本院共收治芦山地震伤员92例。现将收治的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和康复需求报告如下,旨在为指导今后救灾中人力、物力及...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自2013年4月20日—2013年5月20日,本院共收治芦山地震伤员92例。现将收治的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和康复需求报告如下,旨在为指导今后救灾中人力、物力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降低灾害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伤员 伤情特点 康复需求 需求分析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合理配置 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巧利 王文春 +1 位作者 姜涛 卢家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41-194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肌力水平、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后肌力水平好于治疗前,观察组肌力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中应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强患者患肢肌力水平,提高运动功能,减轻偏瘫对中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偏瘫 针灸 康复疗法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肯基疗法配合针灸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和强度-时间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文春 张安仁 +4 位作者 田恬 柏玲 赵娟妮 郑文超 卢家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95-2097,共3页
目的探讨麦肯基(Mckenzie)疗法与针灸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Mckenzie疗法并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推拿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 目的探讨麦肯基(Mckenzie)疗法与针灸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Mckenzie疗法并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推拿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颈椎功能和强度-时间曲线的康复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功能改善指数、最短反应时、时值有无差异。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改善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最短反应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时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Mckenzie疗法与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功能和神经电生理改善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MCKENZIE疗法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颈椎功能量化评定 强度-时间曲线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肌运动点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文春 宋庆军 +7 位作者 王倩 周祖刚 尹帮兵 赵娟妮 田恬 康健 柏玲 张安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运动点和腧穴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其中治疗组41例,予以拮抗肌运动点电针刺激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运动点和腧穴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其中治疗组41例,予以拮抗肌运动点电针刺激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拮抗肌常规腧穴电针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拮抗肌运动点电针结合Bobath康复技术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疗效优于电针常规腧穴+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 偏瘫 痉挛 拮抗肌运动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治疗结合眼针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宇 何川 +5 位作者 孙年怡 李开元 李超 罗佳 刘丰润 李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50,共2页
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超过5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长期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者只能以健侧肢体活动或借助其他辅助器具进行代偿.上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复杂和精细的动作,上肢功能障碍能够直接影... 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超过5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长期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者只能以健侧肢体活动或借助其他辅助器具进行代偿.上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复杂和精细的动作,上肢功能障碍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脑卒中恢复期采取适当的治疗及康复措施,可把偏瘫肢体的功能障碍程度降低,尽早地进行系统的治疗和功能恢复锻炼,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生存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 疗效观察 治疗 上肢功能障碍 眼针 脑卒中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柯晓华 葛杜鹃 +8 位作者 王文春 庞日朝 袁青 秦慧慧 李蓓 刘素贞 刘建成 崔银洁 张安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运动点电针组;B组:非运动点电针组;C组:模型组;D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 目的:探讨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运动点电针组;B组:非运动点电针组;C组:模型组;D组: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A、B组分别于术后立即开始下肢运动点和非运动点进行电针治疗;C、D组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大鼠分别于1、4、7d行BBB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观察各组caspase-3和CGRP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60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BBB评分结果显示:A组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caspase-3的表达:损伤后各组均可见阳性细胞表达,D组仅见少量的阳性细胞。其中A、B组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5);而A组的表达又明显低于B组(P<0.05);2CGRP的表达:各组均可见阳性细胞表达,A、B组明显高于C组(P<0.05),而A组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运动点电针可抑制caspase-3和促进CGRP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运动点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复合rhBMP-2骨水泥制作猕猴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凌泽莎 贾功伟 +3 位作者 谭波涛 郑晓 张安仁 虞乐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5-780,共6页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微创、可信的构建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高频超声监测正常猕猴(6只.雌雄各半,年龄3.5-5.5岁。体质量4~6kg)的椎动脉血流状况,在高频超声的引导下通过骨穿针在猕猴颈C5-6左侧椎动脉旁注...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微创、可信的构建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高频超声监测正常猕猴(6只.雌雄各半,年龄3.5-5.5岁。体质量4~6kg)的椎动脉血流状况,在高频超声的引导下通过骨穿针在猕猴颈C5-6左侧椎动脉旁注射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磷酸钙骨水泥1.5mL来制作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并用高频超声监测造模后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vs)、舒张期末峰值血流(VD)、阻力指数(RI)、血管内径(D)并评价猕猴椎动脉血流的改变是否符合临床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的改变。【结果】发现在造模2个月后猕猴椎动脉的血流变化较明显,且趋于稳定,造模2月后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高,血管管径变窄,VS(6.30±1.52)cm/s、VD(2.41±0.66)cm/s、RI(0.71±0.04)、O(0.084-0.01)cm,同造模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椎动脉代偿性的血流速增加,管径增粗。RI减低,VS(8.87±0.98)cm/s、VD(4.31±O.12)cm/s、RI(0.57±0.41)、D(0.09±0.01)cm,同造模前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高频超声引导注射骨水泥制作猕猴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高频超声 RHBMP-2 磷酸钙骨水泥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年怡 何宇 +2 位作者 王文春 柏玲 张安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其应用范围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求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限制 间断禁食 神经系统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左手材料设计
11
作者 陈华 贾佳 +1 位作者 贾媛媛 陈喆思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98,102,共4页
为了寻找一种设计出特异媒质单元结构的可行方法,利用分形理论中的文法构图法,采用不同的公理和改写规则,设计出两种全新的分形图案,之后将其周期性地分别蚀刻在介质板两面,通过电磁仿真软件HFSS得到其散射参数的幅值和相位,利用等效参... 为了寻找一种设计出特异媒质单元结构的可行方法,利用分形理论中的文法构图法,采用不同的公理和改写规则,设计出两种全新的分形图案,之后将其周期性地分别蚀刻在介质板两面,通过电磁仿真软件HFSS得到其散射参数的幅值和相位,利用等效参数提取软件提取其等效参数,成功构造出特异媒质中的一类,即左手材料,且在5.5~6 GHz频率下其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均为负。利用分形理论构造特异媒质单元结构的方法是方便可行的,且图形有无穷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左手材料 等效介电常数 等效磁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表达节律紊乱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鑫 时皎皎 +3 位作者 陈卡 易龙 朱俊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956-1961,共6页
目的探讨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的昼夜节律变化在二氢杨梅素改善高脂喂养小鼠肝脏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50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普通饲料组(CON)、高脂饲料组(HFD)和高脂饲料+二氢杨梅素100 mg/(kg·d)干预组(HFD... 目的探讨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的昼夜节律变化在二氢杨梅素改善高脂喂养小鼠肝脏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50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普通饲料组(CON)、高脂饲料组(HFD)和高脂饲料+二氢杨梅素100 mg/(kg·d)干预组(HFD+DHM)。干预12周结束后,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根据给予光照时刻(zeitgeber time,ZT; 8:00给予光照记为ZT0)分别在ZT18、ZT6两个时间点按照两步灌注法提取小鼠肝细胞,立即检测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每隔4 h分别提取ZT0、ZT4、ZT8、ZT12、ZT16、ZT20共6个时间点的小鼠肝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钟基因(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CLOCK),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 (brain and muscle-arnt-like1,BMAL1),周期蛋白2(period2,PER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HFD组肝脏油红O染色见组织间隙有大量脂肪滴蓄积,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高(P <0. 05),ZT18和ZT6肝细胞的基础OCR和最大OCR均显著降低(P <0. 05),肝脏组织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 mRNA和蛋白表达在ZT0、ZT4、ZT8、ZT20显著降低,PER2在ZT4、ZT8、ZT16、ZT20显著降低(P <0. 05)。二氢杨梅素干预显著抑制了高脂喂养诱导的肝脏脂肪蓄积、甘油三酯的升高以及肝细胞ZT18和ZT6的基础OCR和最大OCR的降低(ZT18显著高于ZT6),并且明显拮抗高脂诱导的肝脏生物钟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二氢杨梅素干预可部分恢复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生物钟相关基因表达节律紊乱,进而改善肝脏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物钟基因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