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MR成像在脾脏荷VX2肿瘤动物模型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阳红艳 许乙凯 +3 位作者 吴元魁 刘文源 吕国士 曹国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0-715,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VX2肿瘤模型,分析大鼠脾VX2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图像上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SPIO增强MR在大鼠脾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制作8只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注射SPIO后行MR扫描,扫...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VX2肿瘤模型,分析大鼠脾VX2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图像上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SPIO增强MR在大鼠脾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制作8只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注射SPIO后行MR扫描,扫描序列采用T1WI(450/12ms)和T2WI(4000/128ms)。分析SPIO增强扫描前后MR图像上不同组织的信号特点。结果:SPIO增强T2WIMR图像上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为55.04%;脾脏VX2肿瘤PSIL为0.87%,与正常脾实质的信号强度下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脾VX2肿瘤的CNR较增强前显著提高(P<0.001)。结论:SPIO增强T2WIMR图像上脾脏-肿瘤的对比显著,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改善了病灶的影像学特征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模型 动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术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2
作者 朱结辉 何乾文 +2 位作者 顾明 牟玮 李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PCNL)术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的价值。方法 2589例患者接受PCNL,46例术后出现明显出血,对其中37例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3...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PCNL)术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的价值。方法 2589例患者接受PCNL,46例术后出现明显出血,对其中37例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37例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期间无再次血尿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PCNL术后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海东 顾建文 +7 位作者 杨春敏 赵凯 匡永勤 林龙 贺伟旗 杨涛 夏勋 张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和总结应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收治8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体/颈比<1.5)患者,均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其中6例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经支... 目的初步探讨和总结应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收治8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体/颈比<1.5)患者,均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其中6例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经支架网孔放入动脉瘤腔填塞弹簧圈进行栓塞,2例在微导管进入瘤腔后再释放支架进行弹簧圈栓塞。术后6~12个月进行临床和DSA随访。结果8例全部技术成功,支架到位满意,载瘤动脉通畅,无手术并发症;其中动脉瘤完全闭塞7例,闭塞95%以上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临床随访6~12个月无再出血及脑血栓形成,其中DSA随访6例无支架狭窄及动脉瘤再通。结论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前交通动脉 支架 弹簧圈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排CT全脑一站式成像技术对颅内高灌注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杜飞舟 顾明 +2 位作者 何次 蒋锐 关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利用320排CT一站式成像技术分析颅内高灌注病灶的灌注特征及血管构筑特征,探讨一站式成像技术对颅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20排CT一站式成像技术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4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集的52例颅内高灌注病灶的影像资料... 目的利用320排CT一站式成像技术分析颅内高灌注病灶的灌注特征及血管构筑特征,探讨一站式成像技术对颅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20排CT一站式成像技术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4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集的52例颅内高灌注病灶的影像资料,以病变对侧正常脑组织灌注值为对照,分析病灶各灌注参数的y变化特征及血管构筑特征。结果 52例中亚急性期脑梗死16例,动静脉畸形9例,血管瘤7例,脑膜瘤12例,胶质瘤8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血容量图(CBV)和(或)血流量图(CBF)的升高,而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延迟时间(delay time)等参数变化不一。亚急性脑梗死表现为MTT、TTP、延迟时间延长;动静脉畸形表现为MTT、TTP、延迟时间缩短;血管瘤表现为MTT缩短和TTP、延迟时间延长;脑肿瘤表现为TTP、延迟时间延长,MTT变化不一。血管成像显示所有病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构筑异常。结论全脑灌注、血管一站式成像分析能够全面反映颅内病灶的灌注特征及血供、微循环变化,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头癌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元昌 赵铁军 +1 位作者 乔占峰 杜军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头癌的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8月,16例胰头癌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胃(10例)或经皮经肝经文氏孔(6例)穿刺胰头癌植入125I粒子,术后1、3个月进行CT随访。结果 16例125I粒子植入全部成功,...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头癌的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8月,16例胰头癌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胃(10例)或经皮经肝经文氏孔(6例)穿刺胰头癌植入125I粒子,术后1、3个月进行CT随访。结果 16例125I粒子植入全部成功,植入粒子12~38颗,平均23.5颗,放射性粒子分布良好,间距均<1.5 cm。穿刺过程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6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120~195 U/L(正常值为25~100 U/L)),未经特殊处理2~3 d后转为正常,无胰漏发生。术后发热4例,体温均<38.0℃,未经处理第2天恢复正常。未发生胃肠道漏,经肝脏穿刺患者未出现肝功能异常,穿刺针道无肿瘤种植性转移。右上腹和腰背部疼痛缓解(术后VAS评分3~7分,平均4.5分),患者食欲增加。术后3个月患者均生存;术后1、3个月行上腹部增强扫描,3个月时肿瘤CR 2例(12.5%),PR 10例(62.5%),SD 3例(18.8%),PD1例(6.2%)。结论对晚期胰头癌失去手术机会者,胰头癌合并有全身性疾病不能承受手术治疗者,以及不能承受化疗和体外放射治疗者,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125I粒子 CT引导 胰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脓肿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量化分析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阳红艳 顾明 +3 位作者 柯振武 关静 田超 谭春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肝脓肿是肝脏较常见的感染性病变,可单发或多发,早期病理学改变为肝脏局部的炎症.然后形成脓眩,不同的个体、不同病理时期,其影像学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临床易发生误诊。MRI具有多序列成像及功能成像的优势,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 肝脓肿是肝脏较常见的感染性病变,可单发或多发,早期病理学改变为肝脏局部的炎症.然后形成脓眩,不同的个体、不同病理时期,其影像学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临床易发生误诊。MRI具有多序列成像及功能成像的优势,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可较敏感地反映肝组织充血、水肿、坏死、液化、脓腔及脓壁形成等多种病理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腹腔神经丛毁损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元昌 赵铁军 +2 位作者 乔赞峰 杜军武 杨筱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6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乙醇毁损联合胰头病灶植入125I粒子治疗,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T检查...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6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乙醇毁损联合胰头病灶植入125I粒子治疗,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T检查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及胰腺病灶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5天、15天、1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疼痛缓解率明显改善,部分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病灶明显缩小,治疗过程和治疗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上腹腔神经丛毁损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癌性疼痛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腹腔神经丛 125I粒子 疼痛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窦内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一例
8
作者 李建浩 柯振武 何乾文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假性动脉瘤 创伤性 蝶窦 右眼视力 进行性加重 病例资料 运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自由联想功能磁共振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王鹏 于红梅 +3 位作者 杜飞舟 顾明 汪洋 何次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82-287,共6页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汉语言自由联想的脑功能磁共振刺激任务,探索汉语言自由联想脑功能区表现。材料与方法对19名健康汉语志愿者进行任务态自由联想语言功能刺激,同时采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数...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汉语言自由联想的脑功能磁共振刺激任务,探索汉语言自由联想脑功能区表现。材料与方法对19名健康汉语志愿者进行任务态自由联想语言功能刺激,同时采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数据,通过SPM8软件分析获取自由联想任务相关主要脑功能区位置,激活大小及最大激活强度。结果汉语自由联想主效应区位于右颞上回(BA21);左颞枕内侧回、左海马旁回在联想任务中没有激活信号,双侧海马的激活程度较低。结论利用该语言任务能激活正常人自由联想语言功能区;同时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可以准确定位激活区,量化激活区大小及最大激活强度,技术稳定可靠,适用于汉语言联想相关脑功能区疾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语言功能 自由联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