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卵石地层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实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涛 钱霄 +2 位作者 宋常军 刘波 吴云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城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其稳定性至关重要。为研究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采用FLAC3D对其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桩锚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以及基坑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与实测结果... 在城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其稳定性至关重要。为研究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采用FLAC3D对其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桩锚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以及基坑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土体压力、桩体内力、锚索拉力与桩体水平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在一定深度处存在"自立拱"效应,同时,可以对锚索进行有效的锚固,从而对桩体内力、变形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说明数值计算模型合理,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砂卵石地层 桩锚支护结构 现场监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开挖过程的FLAC^(3D)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亚辉 张玉洁 +1 位作者 万龙 于许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3,共4页
针对山西某矿竖井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问题,以该矿竖井检查孔资料为地质背景,以地下300~400 m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竖井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分别计算出未开挖前和每步开挖3 m后的应力和位移状态,进行井... 针对山西某矿竖井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问题,以该矿竖井检查孔资料为地质背景,以地下300~400 m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竖井开挖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分别计算出未开挖前和每步开挖3 m后的应力和位移状态,进行井筒侧壁和底部变形规律的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竖井在开挖过程中底鼓的竖直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开挖深度约为60 m处的低强度砂质泥岩,竖直位移最大值为12.99 mm;竖井开挖过程中侧壁变形在泥岩段明显大于砂岩段,侧壁变形的最大位移出现在开挖深度24 m的泥岩处,水平位移最大值为2.48mm。在泥岩和砂岩接触部位易出现应力集中,建议在泥岩和砂岩分界处和泥岩段的井壁提高永久支护的强度。研究结果对该矿竖井的开挖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开挖 三维数值模拟 应力 井筒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某公路侧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3
作者 徐磊 王启智 周泽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69,共3页
文章以泸州市灯杆山公路旁公安局段滑坡为例,在现状调查基础上对滑坡进行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并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联合支护措施。经过治理,该滑坡已趋于稳定,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抗滑桩 剪力墙 预应力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离层水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庆 乔伟 +1 位作者 乐建 郭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66,70,共4页
基于海孜矿745工作面特大离层水突水事故勘查成果,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离层水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空腔型"、"可积水"离层及补给水源。结合具体实例,依据离层水的形成条件对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离层水的危险性进... 基于海孜矿745工作面特大离层水突水事故勘查成果,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离层水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空腔型"、"可积水"离层及补给水源。结合具体实例,依据离层水的形成条件对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离层水的危险性进行初步判别,判别结果与实际相符,可为离层水的勘查及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水 空腔型 可积水 补给水源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