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反应法无压烧结制备高光学质量氮氧化铝透明陶瓷
1
作者 胡悫睿 巫江 +4 位作者 匡波 原保平 马赫 胡斌 马荣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0-73,共4页
采用亚微米级的Al_(2)O_(3)和微米级的AlN粉为原料,通过调整两种原料的混合比例及煅烧工艺,制得纯相氮氧化铝(AlON)粉体,经无压烧结后获得具有较高光学质量的AlON透明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分光光度计等测... 采用亚微米级的Al_(2)O_(3)和微米级的AlN粉为原料,通过调整两种原料的混合比例及煅烧工艺,制得纯相氮氧化铝(AlON)粉体,经无压烧结后获得具有较高光学质量的AlON透明陶瓷。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分光光度计等测试设备对粉体物相、粉体及陶瓷微观形貌、粉体粒径分布和陶瓷透过率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发现,当Al_(2)O_(3)与AlN的物质的量比为73∶27时,混合粉体可在1720℃保温2 h条件下发生固相反应得到纯相AlON粉,后经1980℃氮气气氛下无压烧结10 h制得光学性质均一、透明的陶瓷,其在400~4000 nm波段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透明陶瓷 纯相粉体 无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特曼测量大气相干长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德权 周文超 +3 位作者 邱红 张建柱 云宇 田小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6,共6页
研究了利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大气相干长度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测量两个子孔径恒星光波到达角起伏方差的差分像运动法;另一种是测量恒星波前分布,通过波前分布的剩余方差推算得到大气相干长度。试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结... 研究了利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大气相干长度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测量两个子孔径恒星光波到达角起伏方差的差分像运动法;另一种是测量恒星波前分布,通过波前分布的剩余方差推算得到大气相干长度。试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大气相干长度的可靠数据,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互验证,实现了在应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大气波前分布时,同时得到当前的大气信息,对分析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相干长度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差分像运动法 波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位施主掺杂剂对PTC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霍伟荣 李平 +1 位作者 于天来 曲远方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1-403,407,共4页
通过阻温测试、SEM及XRD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A位施主掺杂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b2O3和Y2O3相比,以Bi2O3为A位施主掺杂剂时,试样的温度系数最大,高达46.42×10-2/℃。当升温速度为200℃/h时,试样的PTC效应得到了明... 通过阻温测试、SEM及XRD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A位施主掺杂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b2O3和Y2O3相比,以Bi2O3为A位施主掺杂剂时,试样的温度系数最大,高达46.42×10-2/℃。当升温速度为200℃/h时,试样的PTC效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位施主剂 BATIO3基 PTC效应 烧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过程对NBT/BaTiO_3复合PTC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霍伟荣 于天来 +1 位作者 王伟宾 曲远方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4-257,共4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Na0.5Bi0.5TiO3(NBT)/BaTiO3复合PTC材料,通过对样品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分析研究了工艺过程对NBT/BaTiO3复合PTC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BT的加入方式影响复合PTC材料的半导化,而成型...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Na0.5Bi0.5TiO3(NBT)/BaTiO3复合PTC材料,通过对样品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分析研究了工艺过程对NBT/BaTiO3复合PTC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BT的加入方式影响复合PTC材料的半导化,而成型压力影响试样的气孔率,进而影响材料的PTC效应和室温电阻率,最佳的工艺过程为:NBT在二次料中加入,成型压力为298 MPa,烧结温度范围为1 275~1 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基 Na0.5Bi0.5TiO3(NBT) 加料顺序 成型压力 烧结温度 PT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管现场控制系统设计
5
作者 高荣 罗刚 樊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热工监控系统的改造升级方案。该方案利用现场总线技术,通过工控触摸屏实现了对温度控制仪、可控硅控制器、电量表等各种信号的现场监视控制。F管现场控制系统改造升级方案解决了F管工艺操作的难题,改善了操作...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热工监控系统的改造升级方案。该方案利用现场总线技术,通过工控触摸屏实现了对温度控制仪、可控硅控制器、电量表等各种信号的现场监视控制。F管现场控制系统改造升级方案解决了F管工艺操作的难题,改善了操作人员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效率,提高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目前该系统已在多条生产线上得到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现场总线 F管 硬件及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stOpt求解光学玻璃折射率温度系数经验公式常量的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志远 王鹏飞 +2 位作者 吴志强 吴德林 粟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4,共7页
为了解决ZEMAX软件拟合计算折射率温度系数经验公式常量时,参量回归计算的折射率和折射率温度系数与实验值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用1stOpt差分进化法求解折射率温度系数经验公式常量.以氟冕D-FK61和特种火石H-TF3A光学玻璃为例,用该方法... 为了解决ZEMAX软件拟合计算折射率温度系数经验公式常量时,参量回归计算的折射率和折射率温度系数与实验值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用1stOpt差分进化法求解折射率温度系数经验公式常量.以氟冕D-FK61和特种火石H-TF3A光学玻璃为例,用该方法求解的λtk常量与其通用数值范围0.08~0.33相吻合,参量回归计算的折射率和折射率温度系数与实测值的偏差分别小于1×10^(-5)、2×10^(-7)/℃.该方法作为ZEMAX软件计算光学玻璃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有效补充,计算的准确性高,可为热补偿光学系统设计提供准确的光学参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 折射率温度系数 差分进化法 光学玻璃 回归计算 热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3BZT-xBS-(0.87-x)PT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及其温度稳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志 王一平 +3 位作者 钱派 胡悫睿 王加康 杨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8,51,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0.13Bi(Zn_(1/2)Ti_(1/2))O_(3)-xBiScO_(3)-(0.87-x)PbTiO_(3)[0.13BZT-xBS-(0.87-x)PT](0.28≤x≤0.36)压电陶瓷,研究了陶瓷的微观结构、电学性能及其温度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大,陶瓷由四方相转变为三方...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0.13Bi(Zn_(1/2)Ti_(1/2))O_(3)-xBiScO_(3)-(0.87-x)PbTiO_(3)[0.13BZT-xBS-(0.87-x)PT](0.28≤x≤0.36)压电陶瓷,研究了陶瓷的微观结构、电学性能及其温度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大,陶瓷由四方相转变为三方相结构,当x不低于0.34时,出现了Bi_(38)ZnO_(60)析出相;随着x的增大,陶瓷的剩余极化强度P_(r)、压电常数d_(33)、机电耦合系数k_(p)和相对介电常数ε_(r)均先增大后减小,居里温度T_(c)降低,当x为0.32时,陶瓷的综合电学性能最优,P_(r),d_(33),k_(p),ε_(r)最大,分别为31.5μC·cm^(-2),283 pC·N^(-1),0.37,1 840,T_(c)较高,为380℃。在室温至300℃的温度范围,当x为0.32时,d_(33)随温度的变化率几乎为0,此时陶瓷的压电性能对温度不敏感,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T-BS-PT陶瓷 微观结构 电学性能 温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玻璃折射率精密测量中环境条件修正公式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伯涛 裴春艳 李小春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6-939,共4页
该文指出了在光学玻璃折射率测量中目前使用的气压修正公式在折射率精密测量中的不适应与缺陷。并从空气折射率的最新计算公式入手,着重研究和提出了新的环境条件修正公式。指出在不同测试精度和不同测试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修正公式。
关键词 光学玻璃 折射率 测量 气压修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折射率V棱镜测试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德林 吴志强 +2 位作者 马伯涛 粟勇 马志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V棱镜法对高折射光学材料进行折射率(1.80<nd<2.00)测试过程中,样品和V棱镜间需滴加折射率与样品相等的折射液,以起到消除样品90°角度加工偏差的作用。而现阶段生产使用的折射液nd最高仅能达到1.78,造成了样品折射率测试... 用V棱镜法对高折射光学材料进行折射率(1.80<nd<2.00)测试过程中,样品和V棱镜间需滴加折射率与样品相等的折射液,以起到消除样品90°角度加工偏差的作用。而现阶段生产使用的折射液nd最高仅能达到1.78,造成了样品折射率测试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较大偏离,最大偏离量可达20×10-5。本文通过对V棱镜测试法的光路研究,找到高折射率样品测试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离机理,通过计算折射率偏离量来补偿样品测试值的方式,使补偿后的折射率偏离量在±4×10-5以内,实现了V棱镜法高折射光学材料折射率测试的精度要求(±5×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折射 V棱镜 偏差 数据补偿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玻璃电熔窑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光 郭富强 +2 位作者 陈筱丽 龚财云 粟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2-1307,1313,共7页
采用ANSYS 19.0对小型硼硅酸盐玻璃电熔窑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电熔窑玻璃液区域进行了电流密度分布、温度分布、速度分布的分析研究。电流密度全局最大值8406.45 A·m-2出现在电极表面区域附近,符合行业设计要求。温场分布研究表明,... 采用ANSYS 19.0对小型硼硅酸盐玻璃电熔窑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电熔窑玻璃液区域进行了电流密度分布、温度分布、速度分布的分析研究。电流密度全局最大值8406.45 A·m-2出现在电极表面区域附近,符合行业设计要求。温场分布研究表明,测试点的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相差不到10℃,与现场具有较高符合性。玻璃液在熔化池内受自然对流影响形成多个对流循环,并在主熔化区域的电极上方附近形成四个热点区域。通过结果比对可以看出模拟分析与生产现场具有较高的符合度,模拟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小型电熔窑设计、工艺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窑 硼硅酸盐玻璃 自然对流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色散光学玻璃色散系数测试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志强 马伯涛 +2 位作者 吴德林 周佺佺 马志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6,共5页
针对低色散玻璃H-FK61色散值小,变化范围窄(通常为十万分之六),对测量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推导了三最小偏向角法的数学公式,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最小偏向角法的测量精度情况,得出在同等条件下三最小偏向角法精度优于最小偏向角法的结论,... 针对低色散玻璃H-FK61色散值小,变化范围窄(通常为十万分之六),对测量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推导了三最小偏向角法的数学公式,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最小偏向角法的测量精度情况,得出在同等条件下三最小偏向角法精度优于最小偏向角法的结论,用现有精密测角仪(±1)验证了以上结论,并解决了H-FK61色散的高精度测量问题,同时也为FCD100(色散更低)玻璃的色散测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偏向角 三最小偏向角 低色散 测角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立式丝锥磨方机的设计研究
12
作者 高荣 罗刚 +1 位作者 张青龙 严从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根据对刃具行业加工丝锥四方的工艺要求的调查,通过对丝锥四方加工工艺的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一次装夹同时加工两个工件的立式丝锥磨方机。介绍了该新型丝锥磨方机的传动系统... 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根据对刃具行业加工丝锥四方的工艺要求的调查,通过对丝锥四方加工工艺的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一次装夹同时加工两个工件的立式丝锥磨方机。介绍了该新型丝锥磨方机的传动系统的确定过程、机床总体设计方案和机床加工工件时的加工流程等,该专机很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锥磨方机 传动系统 总体设计 加工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玻璃电熔窑流液洞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富强 何光 +2 位作者 潘再勇 陈筱丽 王乃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1-279,共9页
采用ANSYS 19.0软件对光学玻璃全电熔窑流液洞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运用流场分布、温场分布、局部循环分布对流液洞设计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玻璃液在流液洞中的最大回流位置以及流液洞和上升道区域存在的局部循环数量。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ANSYS 19.0软件对光学玻璃全电熔窑流液洞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运用流场分布、温场分布、局部循环分布对流液洞设计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玻璃液在流液洞中的最大回流位置以及流液洞和上升道区域存在的局部循环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流液洞及上升道区域形成了多个局部循环,流液洞内的回流循环导致玻璃液正方向(z方向)流动的横截面减小而流速增大,同时导致高温区集中在流液洞顶部盖板砖附近位置,该现象加速了盖板砖侵蚀。通过降低流液洞宽度或降低流液洞高度均有利于缩小流液洞的回流循环范围,改善局部区域玻璃液的温度均匀性。曲线拟合近似计算出固定高度为150 mm、宽度为108.14 mm时或固定宽度为250 mm、高度为77.57 mm时流液洞盖板砖覆盖范围内玻璃液无回流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窑 流液洞 上升道 玻璃回流 数值模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对SnF_(2)-P_(2)O_(5)-WO_(3)系统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刁金龙 于天来 +3 位作者 莫大洪 郑涛 郭艳艳 吕景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6-270,279,共6页
封接玻璃具有耐热好、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高的优点,被大量运用在真空微电子技术及航天和汽车等众多行业领域。磷酸盐玻璃具有低成本、低特征温度、低稳定性等特点,常被用于封接玻璃的制备。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60-x)SnF_(2)-xSn... 封接玻璃具有耐热好、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高的优点,被大量运用在真空微电子技术及航天和汽车等众多行业领域。磷酸盐玻璃具有低成本、低特征温度、低稳定性等特点,常被用于封接玻璃的制备。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60-x)SnF_(2)-xSnO-35P_(2)O_(5)-5WO_(3)(x=0%,5%,10%,15%,20%,质量分数)组成的玻璃,研究了SnO含量对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玻璃的微观结构,并测定了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特征温度数值。结果表明,组分中添加SnO可以引入非桥氧来改变O/P原子个数比,从而影响玻璃的结构和性能。随着SnO含量的增加,玻璃的特征温度、封接温度和耐水性能提高,热膨胀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封接玻璃 磷酸盐 结构 特征温度 热膨胀系数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