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选信息熵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敏 曾晓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9期170-174,共5页
为提高噪声环境中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检测方法。将分帧语音信号按照不同阶数重新量化,选择其中波动范围大的信息熵作为该信号的优选信息熵,通过多次仿真实验确定较优门限,设计状态机对多段带噪语音进行端点检测... 为提高噪声环境中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检测方法。将分帧语音信号按照不同阶数重新量化,选择其中波动范围大的信息熵作为该信号的优选信息熵,通过多次仿真实验确定较优门限,设计状态机对多段带噪语音进行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在同等环境中的检测误判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点检测 波动范围 信息熵 门限 状态机 误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os Ⅱ和“北斗”一代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设计
2
作者 文斌 李佶学 +1 位作者 赵建 陈爱萍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6-789,共4页
为了解决广大偏远山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的"盲区"和供电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ios Ⅱ和"北斗"一代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设计方案。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EP1C12Q240和一体化的"北斗"... 为了解决广大偏远山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的"盲区"和供电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ios Ⅱ和"北斗"一代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设计方案。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EP1C12Q240和一体化的"北斗"一代射频单收芯片RNC2410,有效降低了终端的成本、体积与功耗。同时利用Nios Ⅱ软核处理器,通过软件设计实现终端正确接收预警信息和报警。该方法已成功运用于山区洪灾与泥石流频发地区预警信息的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一代 灾害预警 信息接收终端 NIOS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的光保密通信系统
3
作者 蔡炬 白秋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9-61,共3页
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原理的光保密通信方案。首先对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的保密通信原理进行阐述,根据给出的光保密通信系统结构原理图对整个系统构成及各部分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搭建了一个高速仿真系统,对其可行性和... 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原理的光保密通信方案。首先对基于动态强色散控制的保密通信原理进行阐述,根据给出的光保密通信系统结构原理图对整个系统构成及各部分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搭建了一个高速仿真系统,对其可行性和系统性能进行了验证。最后展望了该方案在保密通信领域的应用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保密通信系统 强色散控制 动态 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铁氧体/陶瓷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聂海 凌味未 张怀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014-2017,共4页
采用MgCuZn铁氧体(MCZF)分别与少量CaTiO3(CT)和BaTiO3(BT)复合,以Bi2O3为助熔剂,通过标准陶瓷工艺在900和950℃烧结得到适合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两类复合材料MCZF/CT和MCZF/BT。对比研究铁氧体与两类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发... 采用MgCuZn铁氧体(MCZF)分别与少量CaTiO3(CT)和BaTiO3(BT)复合,以Bi2O3为助熔剂,通过标准陶瓷工艺在900和950℃烧结得到适合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两类复合材料MCZF/CT和MCZF/BT。对比研究铁氧体与两类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发现,与陶瓷复合后材料的截止频率可以从13.9MHz提高到136.5MHz,而1MHz处的介电损耗可以从0.741降低到0.012。对比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发现,950℃烧结的样品比900℃烧结时有更高的起始磁导率、Snoek产量、介电常数及更低的介电损耗,其中MCZF/CT的起始磁导率达到51.8,明显高于MCZF/BT,但后者有更优良的介电频率特性。此外,结合微结构分析讨论了950℃烧结样品的电磁性能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陶瓷复合材料 LTCC 磁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高速长距离非线性光传输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蔡炬 孙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3-87,共5页
通过分析光孤子传输系统(包括恒色散孤子、色散管理孤子)和准线性传输系统的概念及其传输特性,对这两种非线性光传输系统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明确的观点.指出恒色散孤子利用色散效应和自相位调制达到平衡时实现脉冲的保形传输,但其高脉冲... 通过分析光孤子传输系统(包括恒色散孤子、色散管理孤子)和准线性传输系统的概念及其传输特性,对这两种非线性光传输系统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明确的观点.指出恒色散孤子利用色散效应和自相位调制达到平衡时实现脉冲的保形传输,但其高脉冲功率的特点使定时抖动性能严重劣化.色散管理光孤子则通过在传输线路上周期性交替采用正负色散系数的光纤,在保持较高的本地色散的同时,降低了路径平均色散,很好地解决了恒色散孤子系统的问题,但由于在传输过程中始终将脉冲宽度限制在一个比特时隙内,相邻信道脉冲间的频谱重叠将造成系统性能急剧下降.增加信道间隔虽然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其带宽利用率将明显降低,因而更适用于单信道的高速超长距离传输;与光孤子传输系统不同,准线性传输系统将非线性效应作为一种有害因素来进行控制,并通过强色散管理将路径平均色散保持在0值附近,使其频谱宽度戏剧性地降低,信道间的非线性作用也大大降低,因而非常适用于波分复用的高速超长距离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孤子 准线性 非线性 色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S与PLL的C波段全相参雷达频综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才 陈昌明 黄刚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8-539,共2页
提出了一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与锁相环(PLL)相结合的全相参频率合成方案。运用HMC704控制压控振荡器(VCO)设计高性能锁相本振源,将AD9910在基带产生的线性调频(LFM)脉冲调制信号经二次变频搬移到C波段,改善了输出信号的相噪和杂散,... 提出了一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与锁相环(PLL)相结合的全相参频率合成方案。运用HMC704控制压控振荡器(VCO)设计高性能锁相本振源,将AD9910在基带产生的线性调频(LFM)脉冲调制信号经二次变频搬移到C波段,改善了输出信号的相噪和杂散,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实现了低相噪,低杂散,窄步进的C波段全相参雷达频综。结果表明,该频综在C波段输出LFM信号的幅度大于10dBm,频率步进为1kHz,相位噪声优于-103dBc/Hz@1kHz,各项指标均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 全相参频综 PLL+DDS 线性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化MBH微波传输误码率劣化研究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捷 鲍剑飞 +2 位作者 魏长林 李连涛 卢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8-40,45,共4页
讨论了基于微波传输的IP化回传网络(MBH)在现行的CES包处理方式下可能导致的支路误码率劣化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两点改进措施。推导了改进后的支路误码率计算公式,验证了这些措施对支路误码率劣化的有效性。这种改善将有助于I... 讨论了基于微波传输的IP化回传网络(MBH)在现行的CES包处理方式下可能导致的支路误码率劣化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两点改进措施。推导了改进后的支路误码率计算公式,验证了这些措施对支路误码率劣化的有效性。这种改善将有助于IP化的MBH网络能可靠地实现微波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回传网络 支路误码率 群路误码率 BCH纠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中一种MPLS-TP环共享保护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捷 蒋杰 杨岱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介绍了MPLS-TP环保护倒换(MRPS)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种共享保护隧道的MRPS方案,详述了其保护倒换原理,给出了基于此原理的多环互联时的共享保护方法。此外,还针对共享保护环的LSP标签限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给出了消除该限制的方案。
关键词 MRPS WRAPPING 共享保护隧道 L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部分分层式粒子滤波重采样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晓辉 师奕兵 练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56-3659,共4页
粒子滤波算法由于其处理非线性非高斯的能力优势,目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然而粒子滤波中存在的粒子退化、样贫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采样粒子滤波算法。该方法借鉴了部分分层重采样和残差重采样的思路,通... 粒子滤波算法由于其处理非线性非高斯的能力优势,目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然而粒子滤波中存在的粒子退化、样贫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重采样粒子滤波算法。该方法借鉴了部分分层重采样和残差重采样的思路,通过对粒子权值大中小分类,在兼顾粒子多样性的情况下用不同策略分层次复制三个集合样本,从而优化了重采样算法。最后通过与经典粒子滤波重采样算法和其他部分重采样(PR)算法相比,以一维非线性跟踪模(UNG)和二维纯角度跟踪模型(BOT)两个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滤波性能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粒子权值 层次集合 多样性 部分重采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中一种快速建立1:1保护路径的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捷 蔡炬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介绍了分组传送网PTN的技术特点及其保护需求,提出了一种使用双路径OSPF路由算法在PTN网络中同时建立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方法,并以PTN在3G回程网络的应用为例,给出了该算法的详细工作过程和流程图。定性分析了采用该算法对网络阻塞率... 介绍了分组传送网PTN的技术特点及其保护需求,提出了一种使用双路径OSPF路由算法在PTN网络中同时建立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方法,并以PTN在3G回程网络的应用为例,给出了该算法的详细工作过程和流程图。定性分析了采用该算法对网络阻塞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PF PTN 保护倒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ZnO薄膜制备及其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祝 聂海 +1 位作者 杨成韬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87-2091,共5页
利用固相反应制备的ZnO-Li2.2%陶瓷靶和RF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ZnO薄膜,XRD和电性能分析表明掺杂Li离子改善了ZnO靶材的结构和性能,同时研究了不同RF溅射温度对ZnO薄膜结构与取向的影响;然后采用sol-... 利用固相反应制备的ZnO-Li2.2%陶瓷靶和RF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ZnO薄膜,XRD和电性能分析表明掺杂Li离子改善了ZnO靶材的结构和性能,同时研究了不同RF溅射温度对ZnO薄膜结构与取向的影响;然后采用sol-gel前驱单体薄膜制备方法,以ZnO为过渡层淀积PZT薄膜,探讨高度c轴(002)择优取向ZnO薄膜对PZT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PZT/ZnO异质结构中,致密、均匀和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ZnO可作为晶核,促进PZT钙钛矿结构转化、晶粒(110)择优取向生长,相应降低PZT薄膜的退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择优取向 PZT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空间结合的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谱聚类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小燕 付克昌 +1 位作者 文展 周光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7-1920,共4页
为了解决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特征融合问题,针对高光谱数据的维数高、信息量繁杂冗余、非线性而且数据量庞大特点,利用图谱理论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降维方法,提出基于光谱空间结合的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谱聚类进行样本的标记算法,有效地利用... 为了解决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特征融合问题,针对高光谱数据的维数高、信息量繁杂冗余、非线性而且数据量庞大特点,利用图谱理论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降维方法,提出基于光谱空间结合的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谱聚类进行样本的标记算法,有效地利用空间信息和原有光谱信息,提高分类的精度。该算法在引入非负稀疏表示的同时,利用样本的光谱与空间相关信息构建Laplacian图,嵌入投影到低维的子空间,然后再用经典的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分类。算法能够有效保持样本的几何稀疏结构,而且光谱空间信息的结合使得图像的边界像素点得到了更好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稀疏 降维 谱聚类 高光谱图像 拉普拉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电容临近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钰 陈向东 +1 位作者 姚尧 谢睿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3,共3页
建立了电容临近传感器的三维仿真数学模型,用FEA对不同参数的传感器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了被测物距离、电极宽度、电极长度间隙比等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与电极宽度和电极长度间隙比近... 建立了电容临近传感器的三维仿真数学模型,用FEA对不同参数的传感器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了被测物距离、电极宽度、电极长度间隙比等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与电极宽度和电极长度间隙比近似成正比,与被测物距离近似成反比。该研究对电容临近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临近传感器 有限成分分析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线性传输系统级联光栅色散补偿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炬 白秋剑 苏鑫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5,共4页
用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对级联啁啾布喇格光纤光栅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个大带宽、高反射率、大色散、低时延波纹的级联啁啾光纤光栅,并将其应用到一个8信道160Gb/s的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中进行色散补偿。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各个信道的... 用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对级联啁啾布喇格光纤光栅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个大带宽、高反射率、大色散、低时延波纹的级联啁啾光纤光栅,并将其应用到一个8信道160Gb/s的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中进行色散补偿。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各个信道的Q值均在7.15~8.74之间,实现了级联啁啾光纤布喇格光栅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啁啾光纤光栅 准线性传输 色散补偿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QoS保障的ASON保护/恢复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德昊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提出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生存性机制及GMPLS保护模式,并以快速重路由故障恢复为背景,结合缓存技术和SBBP机制提出一种网络保护和故障恢复模型,该模型提供了流量的QoS保证并解决了流量切换所带来的报文丢失及失序问题。
关键词 自动交换光网络 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 基于段的备份路径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井口监控系统移动侦测新算法
16
作者 张杰 郑郁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90-2493,共4页
以监控野外无人值守天然气井口设备为目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图像移动侦测新算法。根据野外天然气井口监控的特点,在井口监控图像经过灰度处理、平滑滤波、背景差分提取背景函数后,将图像分为兴趣区和非兴趣区使用不同的权值进行综合计算,... 以监控野外无人值守天然气井口设备为目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图像移动侦测新算法。根据野外天然气井口监控的特点,在井口监控图像经过灰度处理、平滑滤波、背景差分提取背景函数后,将图像分为兴趣区和非兴趣区使用不同的权值进行综合计算,最后采用双重判决门限进行移动侦测判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很高的正确侦测率并且误侦测率极低,可有效减低天气因素对野外移动侦测结果的影响,同时该算法具有高效率、较低运算量等特点,可以为野外特定设备监控提供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天然气井口 移动侦测 兴趣区 加权 双重判决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ON中一种嵌套LSP的建立和删除方法
17
作者 孙捷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4,共4页
LSP嵌套是ASON的一个重要特性,但GMPLS相关标准中缺乏对嵌套LSP的建立、拆除和维护过程的论述。首先分析了LSP嵌套关系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用GMPLS RSVP-TE信令协议建立和删除嵌套LSP的方法,给出了详细的信令过程,并分析了删除嵌套LSP... LSP嵌套是ASON的一个重要特性,但GMPLS相关标准中缺乏对嵌套LSP的建立、拆除和维护过程的论述。首先分析了LSP嵌套关系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用GMPLS RSVP-TE信令协议建立和删除嵌套LSP的方法,给出了详细的信令过程,并分析了删除嵌套LSP时屏蔽传送平面告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P嵌套 RSVP-TE GMPLS AS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管理对高速准线性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秋剑 蔡炬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
非线性效应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高速光通信的一种优选方案,准线性光纤传输技术通过精细的色散管理设计,可将非线性效应降低到可忽略的程度。对160Gb/s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设计了预补偿、... 非线性效应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高速光通信的一种优选方案,准线性光纤传输技术通过精细的色散管理设计,可将非线性效应降低到可忽略的程度。对160Gb/s高速准线性光传输系统设计了预补偿、后补偿和对称补偿三种色散管理方案,并对这三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和优化,最后根据各方案的Q值为依据得出优选方案,为实际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管理 色散补偿 准线性传输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ODN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鲍剑飞 孙捷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共4页
为解决光分配网络(ODN)面临的光纤错综复杂、故障定位低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标签、光纤检测笔和智能光时域反射仪(OTDR)故障监测的智能ODN解决方案,并重点讲述了智能ODN系统的核心——新一代智能OTDR故障定位系统。通过对ODN的... 为解决光分配网络(ODN)面临的光纤错综复杂、故障定位低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标签、光纤检测笔和智能光时域反射仪(OTDR)故障监测的智能ODN解决方案,并重点讲述了智能ODN系统的核心——新一代智能OTDR故障定位系统。通过对ODN的研究,结合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研究和设计了一套用于各种光纤问题的智能ODN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分配网络 电子标签 光时域反射仪 故障定位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交叉节点降低光网络阻塞率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长林 孙捷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0,共3页
通过引入马尔科夫链相关性理论建立了网路模型,分析了光网络阻塞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叉节点,该交叉节点按优先级对数据包进行优化配置,改善了网络的抗阻塞性能。分别在环形网络和随机拓扑网络中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 通过引入马尔科夫链相关性理论建立了网路模型,分析了光网络阻塞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叉节点,该交叉节点按优先级对数据包进行优化配置,改善了网络的抗阻塞性能。分别在环形网络和随机拓扑网络中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交叉节点确实能有效降低网络阻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网络 马尔科夫链 交叉连接 阻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