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
作者 谭显东 王向东 +3 位作者 黄健盛 刘建英 羊依金 叶芝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7-849,共3页
对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环保生物制剂,进行食用菌栽培等方面对其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中药渣在蛋白饲料生产、新药研发、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促... 对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环保生物制剂,进行食用菌栽培等方面对其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中药渣在蛋白饲料生产、新药研发、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促进中药渣资源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资源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金属矿开采集中区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仙巍 武锦辉 +2 位作者 孙小飞 向芷莹 邵怀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3S"技术已成为研究地表资源环境最有利的手段之一。基于"3S"技术,利用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其他数据获取攀西裂谷成矿带的遥感、地质、地理、气象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矿... "3S"技术已成为研究地表资源环境最有利的手段之一。基于"3S"技术,利用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其他数据获取攀西裂谷成矿带的遥感、地质、地理、气象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差:①矿山开采对地表景观的破坏较严重,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未进行有序恢复。②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规模大,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③研究区个铜矿、铁矿、铅锌矿等金属矿尾矿库数量较多,雨水冲刷易造成地表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钒钛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常仕镭 叶芝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5,共6页
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娱乐区、居民区、商业区和城市广场等日常活动区域代表点的地表灰尘中的重金属进行监测,分析其污染分布特征,并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地表灰尘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表灰尘重金属污... 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娱乐区、居民区、商业区和城市广场等日常活动区域代表点的地表灰尘中的重金属进行监测,分析其污染分布特征,并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地表灰尘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Pb、Zn、Cu、Ni、Cr、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成都市土壤背景值的1.18—77.57倍,其中cd的富集因子大于10,污染极强且富集在颗粒物中。暴露模型计算表明,重金属慢性每日平均暴露量为手.口摄入量〉皮肤吸收量〉吸入空气量,经手一口接触行为是人体地表灰尘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儿童重金属非致癌风险Cr〉Pb〉Cd〉Cu〉Zn〉Ni,成人重金属非致癌风险Pb〉Cr〉Cd〉Cu〉Zn〉Ni,且均小于非致癌风险阈值1,不会对城市人群造成明显伤害。重金属致癌风险Cr〉Cd〉Ni,均低于致癌风险阈值,表明不具有致癌风险,但潜在生态危害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灰尘 重金属 暴露量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短链氯化石蜡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封永斌 陈来国 +3 位作者 黄玉妹 叶芝祥 姜国 王小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47,共6页
为了解成都地区土壤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征,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源一低分辨质谱仪(GC-ECNI-LRMS)测定了成都46个表层土样和5个剖面土样中SCCPs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同族体组分的分布模式... 为了解成都地区土壤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污染现状和分布特征,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源一低分辨质谱仪(GC-ECNI-LRMS)测定了成都46个表层土样和5个剖面土样中SCCPs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同族体组分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成都表层土样中SCCPs的含量范围为0.22-3.26ng/g,均值为1.40ng/g;剖面土样中SCCPs的含量范围为0.42—2.29ng/g,均值为0.77ng/g;不同类型土壤中SCCPs的各同系物的分布模式有所异同,氯原子的同系物以低氯取代的(Cl6-Cla)的SCCPs为主,碳原子的同系物在不同类型土壤中C10、C11、C12和C13-SCCPs的分布则有很大不同。土壤中SCCPs的浓度位于已有研究数据的较低端水平,且和有机质含量不存在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SCCPs) 土壤 含量水平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中心和航空港秋、冬季大气PM_(10)中特征有机污染物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印红玲 叶芝祥 +2 位作者 邱长燕 李世平 梁金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5-1616,共2页
选取成都市新气象宾馆(市区采样点)和下风向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郊区采样点)为采样点,同时采集2009年秋、冬季大气PM10样品,分析其特征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和二元羧酸)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探讨其污染来源,... 选取成都市新气象宾馆(市区采样点)和下风向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郊区采样点)为采样点,同时采集2009年秋、冬季大气PM10样品,分析其特征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和二元羧酸)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探讨其污染来源,为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PM10 GC-MS 多环芳烃 正构烷烃 二元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无车日期间PM_(2.5)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小燕 叶芝祥 +3 位作者 杨怀金 杨松 杨德容 吕维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26,共5页
2013年9月20-24日,通过采集成都市无车日前后禁行区域内PM2.5样品,分析样品中主要的可溶性无机离子、碳组分和金属元素,研究无车日期间PM2.5污染特征变化并评估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成都市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车日期间,可溶性无... 2013年9月20-24日,通过采集成都市无车日前后禁行区域内PM2.5样品,分析样品中主要的可溶性无机离子、碳组分和金属元素,研究无车日期间PM2.5污染特征变化并评估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成都市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车日期间,可溶性无机离子中二次离子NO3-、SO42-、NH4+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9.2%、21.6%、20.5%;有车日期间,OC/EC的平均比值为2.64,而无车日OC/EC比值为1.95,表明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助于减少二次有机碳的转化;PM2.5中Pb、Cs、Ni、Cu、Zn、Cr、As富集因子大,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Pb、Cu和Zn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无车日质量浓度分别下降3.7%、16.3%和19.4%。机动车对PM2.5中的二次离子(NO3-、SO42-、NH4+)、碳组分和重金属(Pb、Cu、Zn)均有较大贡献。因子分析表明,机动车排放源对成都市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贡献量达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车日 PM2.5 机动车尾气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鞋工业区环境空气中BTEX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林瑜 叶芝祥 杨怀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45-448,共4页
研究制鞋工业区空气中BTEX的污染特征以及健康风险评价。于2012年10月份,对某制鞋工业区周围环境空气中的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浓度进行监测,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空气中苯的人群癌症风... 研究制鞋工业区空气中BTEX的污染特征以及健康风险评价。于2012年10月份,对某制鞋工业区周围环境空气中的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浓度进行监测,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空气中苯的人群癌症风险以及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制鞋工业区空气中BTEX的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一次污染物日变化特征,即早晚较高,中午较低。BTEX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在0.01~0.80之间,危害指数为0.95,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风险;而苯的癌症风险值为1.90×10-4,超出了美国EPA制定的1.0×10-6的安全限值,对周围居民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鞋工业区 空气污染 BTEX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田文鑫 李祚泳 +1 位作者 刘伟 余春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715-11717,共3页
[目的]采用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介绍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法,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目的]采用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巢湖流域为例,介绍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法,并将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将同级标准规范值相近的指标归为一类,同属一类的指标只需设计为相同的白化函数,从而大大减少了白化函数的设计个数。将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用于巢湖流域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除流域总体相差一级外,合肥、巢湖、六安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别属于3级(及格)、4级(较差)、5级(差),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 灰色聚类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妃甸近岸及周边海区碎屑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祝贺 衣华鹏 +5 位作者 孙志高 孙万龙 孙文广 王伟 王苗苗 任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83,共8页
为探讨曹妃甸近岸及周边海区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特征以及曹妃甸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对其影响,作者对2013年10月采自曹妃甸及周边海区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轻重矿物分离的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在改变曹妃甸岸线形态的... 为探讨曹妃甸近岸及周边海区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特征以及曹妃甸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对其影响,作者对2013年10月采自曹妃甸及周边海区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轻重矿物分离的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在改变曹妃甸岸线形态的同时也改变了其冲淤环境,使得碎屑矿物组分在大规模围填海前后发生一定变化。研究区的沉积物整体以轻矿物为主,平均含量为97.83%,其中曹妃甸近岸平均含量为95.57%;重矿物平均含量为2.17%,其中曹妃甸近岸平均含量为4.43%。研究区的重矿物优势矿物主要有普通角闪石、绿帘石和自生黄铁矿,其中普通角闪石所占比例在曹妃甸近岸达到最高值(36.41%);轻矿物的优势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和风化碎屑,其中石英所占比例也在曹妃甸近岸达到最高值(62.72%)。研究发现,曹妃甸近岸沉积物碎屑矿物相对含量增加而重矿物基本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规模人工围填海工程对曹妃甸近岸及周边海区沉积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碎屑矿物 组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投影动态聚类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源 王丹 黄成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1-246,共6页
针对现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不足,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且通过频度分析-理论分析-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评价的指标因子;同时,基于对当前方法的反思,引入投影寻踪技术,建立了基于曲... 针对现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不足,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且通过频度分析-理论分析-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评价的指标因子;同时,基于对当前方法的反思,引入投影寻踪技术,建立了基于曲线投影动态聚类的定量分析模型,以探索建立新的可持续性描述框架。四川省乐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应用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精度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区域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评价 曲线投影动态聚类 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粒度思想的遥感特征信息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富贵 张燕平 +2 位作者 蒋锦刚 叶明泉 张铃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0-628,共9页
为了快速分析遥感图像特征信息,结合覆盖分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商空间理论方法,其中灵活运用商空间理论的分解方法和合成技术来指导遥感图像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覆盖算法能快速精确地挖掘出有限信息的本质,为分类提取提供保障.以汶川特大地... 为了快速分析遥感图像特征信息,结合覆盖分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商空间理论方法,其中灵活运用商空间理论的分解方法和合成技术来指导遥感图像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覆盖算法能快速精确地挖掘出有限信息的本质,为分类提取提供保障.以汶川特大地震后的高级星载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ASTER)遥感图像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是快速、精确有效的,可以大大减少遥感图像信息处理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商空间 粒度计算 覆盖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丹 赵源 倪长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034-10037,共4页
回顾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着重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上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基础理论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
13
作者 余春雪 李祚泳 田文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410-17412,共3页
[目的]采用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适当设定典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各指标参照值和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规范变换后的标准规范值差异很小,从而可以认为用规范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 [目的]采用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适当设定典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各指标参照值和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规范变换后的标准规范值差异很小,从而可以认为用规范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等效"于某个"规范"指标。在满足一定优化目标准则条件下,应用免疫进化粒子群混洗蛙跳算法,对参数化组合算子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结果]采用优化后适用于任意m(1≤m≤23)项指标组合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对山仔水库周边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即山仔水库周围5个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均属于4级。[结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具有形式简洁、直观、计算简便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参数化组合算子 普适指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冬季辐射雾生消过程的无机阴离子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伟 印红玲 +4 位作者 杨迎春 叶芝祥 邱长燕 唐文龙 信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分别在成都市市区和郊区采集冬季辐射雾雾水样品,pH值范围在4.58—6.39之间,平均值为5.57.离子色谱分析其无机阴离子(SO42-,NO3-,Cl-)浓度水平.结果显示,雾水中的阴离子以SO42-浓度最高(3.11mg.l-1),NO3-(0.20mg.l-1)和Cl-(0.25mg.l-1)... 分别在成都市市区和郊区采集冬季辐射雾雾水样品,pH值范围在4.58—6.39之间,平均值为5.57.离子色谱分析其无机阴离子(SO42-,NO3-,Cl-)浓度水平.结果显示,雾水中的阴离子以SO42-浓度最高(3.11mg.l-1),NO3-(0.20mg.l-1)和Cl-(0.25mg.l-1)相对较低;雾生消过程中市区和郊区雾水样品阴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有显著差异.雾水中的阴离子浓度普遍低于此期间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离子色谱 雾水 无机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BiVO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蕾 叶芝祥 +3 位作者 杨浩 徐成华 杨怀金 曲兵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以Bi2O3和V2O5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BiVO4;并采用浸渍法对BiVO4进行Ag掺杂,制备具有较好可见光催化活性的Ag-BiVO4。采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比表面分析仪对所制得的Ag-BiVO4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g掺杂不... 以Bi2O3和V2O5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BiVO4;并采用浸渍法对BiVO4进行Ag掺杂,制备具有较好可见光催化活性的Ag-BiVO4。采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比表面分析仪对所制得的Ag-BiVO4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g掺杂不会引起BiVO4的晶型变化,可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光性能;在Ag掺杂量为4%、溶液pH为7.0、Ag-BiVO4加入量为7g/L的条件下,光催化反应6min后碱性品红的脱色率最高,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光催化剂 掺杂 可见光 碱性品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总糖和淀粉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谭显东 王君君 +2 位作者 段娅宁 羊依金 刘建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61,156,共6页
在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过程中,考察了总糖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产品收率和pH值随时间的变化,并建立了总糖和淀粉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总糖和淀粉的降解动力学适合采用四参数对数模型进行描... 在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过程中,考察了总糖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产品收率和pH值随时间的变化,并建立了总糖和淀粉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总糖和淀粉的降解动力学适合采用四参数对数模型进行描述,该模型能准确预测发酵过程中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情况。在发酵过程中总糖和淀粉的半衰期分别为58.32 h和42.47 h,其降解速率分别在发酵后46.1 h和29.1 h到达峰值。总糖和淀粉在快速降解阶段的平均降解速率是其慢速降解阶段的平均降解速率的2倍以上。在快速降解阶段,淀粉的平均降解速率大于总糖的平均降解速率,但在慢速降解阶段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发酵 蛋白饲料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USLE的汶川地震后理县土壤侵蚀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郭兵 陶和平 +1 位作者 刘斌涛 姜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8-126,F0004,共10页
为了较准确地评估汶川地震后理县的土壤侵蚀状况,该研究结合GIS、RS、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定量地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理县的潜在土壤侵蚀和实际土壤侵蚀状况,并对地震前后土壤侵蚀量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并且从坡度、坡向... 为了较准确地评估汶川地震后理县的土壤侵蚀状况,该研究结合GIS、RS、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定量地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理县的潜在土壤侵蚀和实际土壤侵蚀状况,并对地震前后土壤侵蚀量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并且从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高程4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不同侵蚀强度区的面积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震后理县全年土壤侵蚀量达844.46万t/a,平均侵蚀量为1957.79t/(km2·a),属于轻度侵蚀,相比地震前轻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区域面积都有很大增长,有林地、坡度≥30°~50°、海拔≥2000~3000m、坡向为南坡、西坡的地带土壤侵蚀比较严重。该研究为理县震后土壤侵蚀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震后灾区 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53
18
作者 刘志红 郭伟玲 +3 位作者 杨勤科 郭艳芬 朱小祥 李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16-23,共8页
植被覆盖是控制或加速水土流失最敏感的因子。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05年NOAA/AVHRR植被指数(NDVI)月最大值合成的7月份资料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区NDVI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NDVI值与同期降雨量的相关系数分析降雨量对... 植被覆盖是控制或加速水土流失最敏感的因子。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05年NOAA/AVHRR植被指数(NDVI)月最大值合成的7月份资料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区NDVI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NDVI值与同期降雨量的相关系数分析降雨量对不同地貌类型区NDVI的影响,探讨黄土高原典型区县退耕还林政策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度较低,NDVI多年平均值为0.29,平原区、石质山地、黄土低山、黄土塬及其周围地区NDVI值在0.30~0.40之间,梁、卯、片沙黄土丘陵区NDVI值在0.18~0.22之间,其余地貌类型区均低于0.15;2)1998年之后8年NDVI的平均值比前10年的NDVI平均值略有增加,整体增加幅度为4.5%,不同地貌类型区NDVI值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呈东北西南走向,黄土高原主体部分中的黄土塬、黄土破碎塬、梁状黄土丘陵均增加10%以上,峁状黄土丘陵、风蚀沙化丘陵略有减少,减少的区域没有增加的区域大;3)除石质山地、黄土低山和平原地区外,其他地貌类型区7月最大NDVI值与5—7月累计降雨量存在很好的相关性,R2在0.60以上;4)地处梁状黄土丘陵区的吴旗县,1998年后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以县为边界的NDVI值增长区,增幅达40%,远远高于该地貌类型区的平均增长值14%。初步结论:除平原地区外,降雨量决定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1998年前后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决定因素是降雨量;吴旗县的实例证明,只要水土保持资金到位、林草建设因地制宜、管理保护措施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将会对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地貌类型区 降雨量 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锰矿改性城市污泥基活性炭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羊依金 陈红燕 +3 位作者 信欣 谭显东 叶楠 刘凤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3-227,共5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掺杂一定量的软锰矿,采用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一种新型活性炭,并运用比表面积测定、电镜扫描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新型活性炭及纯污泥活性炭进行了结构特性的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软锰矿改性...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掺杂一定量的软锰矿,采用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一种新型活性炭,并运用比表面积测定、电镜扫描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新型活性炭及纯污泥活性炭进行了结构特性的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软锰矿改性制备的新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354.198m2/g,相对于纯污泥活性炭的232.526m2/g提高了52.33%,这是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软锰矿催化了污泥中有机质的分解,促进了积炭反应的发生。新型活性炭和纯污泥活性炭对废水中Cu2+的吸附试验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Cu2+初始浓度为30mg/L、pH=5.5、活性炭用量为2g/L、吸附时间为80min时,新型活性炭对废水中Cu2+去除率可达93.077%,效果明显优于纯污泥活性炭对Cu2+的吸附。常温下新型活性炭对Cu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锰矿 城市污泥 活性炭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TiO_2介孔光催化剂降解腐殖酸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蕾 叶芝祥 +3 位作者 徐成华 杨怀金 钟傅 卢远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5-38,共4页
以甲酰胺为氮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TiO2,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BET、分子荧光(PL)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TiO2主要以锐钛矿型存在,加入适量模板剂可使N-TiO2具有介孔结构,比... 以甲酰胺为氮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TiO2,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BET、分子荧光(PL)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TiO2主要以锐钛矿型存在,加入适量模板剂可使N-TiO2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达到111.767m2/g,并能使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降低,采用5%P123制备的N-TiO2催化剂(10g/L),对腐殖酸钠(5mg/L)光催化降解,2h后其降解率可达98%,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氮掺杂 介孔 光催化降解 腐殖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