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西南郊区冬季大气颗粒物中典型新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1
作者 张芸 唐冲 +3 位作者 颜廷昱 刘伟 孙静 方淑红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83-2991,共9页
选取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和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典型新污染物,研究其在成都地区大气中的污染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成都地区大气中25种PFASs和9种PPCPs浓度水平,对PFASs进行源解析并将其浓度与总悬浮... 选取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和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典型新污染物,研究其在成都地区大气中的污染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成都地区大气中25种PFASs和9种PPCPs浓度水平,对PFASs进行源解析并将其浓度与总悬浮颗粒物(TSP)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共检出10种PFASs和1种PPCPs.Σ_(10)PFASs的浓度范围为4.58~647.59pg/m^(3),平均值为140.81pg/m^(3),其中PFBA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33.18pg/m^(3)).ΣPPCPs的浓度范围为34.98~474.00pg/m^(3),平均值为189.88pg/m^(3),其中可替宁(CTN)是唯一检出物质.主成分分析表明成都地区大气中PFASs主要来源于表面活性剂、纺织业和皮革业等行业生产使用后排放至大气中形成的面源污染.成都市大气PFASs的物质中除了6:2氟调磺酸(6:2FTSA)和全氟丁酸(PFBA),其余检出物质均与TSP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与大气颗粒物中含有Fe_(2)O_(3)氧化物以及有机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全氟化合物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 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冠层方案和局地气候分区的成都市城市夏季气象场模拟
2
作者 杨陈卉子 张驹 +4 位作者 张洋 孙磊 康雪 夏瑞丰 刘志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6,共12页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分别使用2021年成都市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LCZs)下垫面和由MODIS数据生成的传统下垫面,结合单层城市冠层方案(Urban Canopy Model,UCM)及多层城市冠层方案(Building Environment Parameterization,...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分别使用2021年成都市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LCZs)下垫面和由MODIS数据生成的传统下垫面,结合单层城市冠层方案(Urban Canopy Model,UCM)及多层城市冠层方案(Building Environment Parameterization,BEP),通过4种组合方案对成都城市夏季气象场进行模拟,利用不同城市LCZ下垫面类型的气象测站资料评估模拟结果。研究发现:温度对于下垫面改变更加敏感,风速对城市冠层方案改变响应更强。采用LCZ下垫面和BEP方案结合的案例在城市的气温和风速日变化上更接近实测,能更好模拟出成都主城区向外温度降低、风速增大的空间分布;BEP方案对于城市冠层的较好描述使其改善了UCM方案模拟的夜间温度偏高、风速偏大的问题,能更准确地预测温度和风速的变化;LCZ下垫面对紧凑低层、开敞中层、开敞低层气温模拟结果有显著优化,且改善了传统下垫面模拟风速偏大的结果,特别是在建筑分布紧凑的地区。这表明LCZ分类对传统下垫面城市划分的空缺有较好补充,并能精确刻画建筑形态特征,增大城市冠层内的粗糙度。LCZ分类的城市下垫面结合WRF中多层城市冠层模式BEP可以明显提高成都市城市夏季气象场的模拟精度,可以为城市气候预测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城市气象 城市冠层模式 局地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成都市NO_(2)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NO_(x)排放反演
3
作者 蹇良珍 何敏 +5 位作者 肖永昕 张宇阳 滕佳豪 李媛 何雨明 杨皓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2-1742,共11页
为研究成都市NO_(2)柱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及NO_(x)排放变化趋势,利用TROPOMI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了NO_(2)柱浓度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结合风速数据,采用二维高斯函数反演各月份NO_(x)排放,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9-2023年... 为研究成都市NO_(2)柱浓度时空演变特征及NO_(x)排放变化趋势,利用TROPOMI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了NO_(2)柱浓度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结合风速数据,采用二维高斯函数反演各月份NO_(x)排放,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9-2023年成都市NO_(2)柱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8.4%,2020年NO_(2)柱浓度最高,2023年最低。NO_(2)柱浓度高值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及二圈层的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呈由中心城区向四周扩散递减的趋势。冬季NO_(2)柱浓度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小。②2019-2023年成都市NO_(x)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152.1、133.6、131.7、116.4、105.0 mol/s,反演结果与其他类似研究及MEIC清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019-2023年NO_(x)排放量年均下降率为9.0%,2020-2023年分别同比下降11.6%、1.8%、11.7%和10.4%,大气污染减排是NO_(x)持续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抵消了经济活动增长对NO_(x)排放的提升。③受移动源排放季节性变化、模型反演精度以及气象要素的影响,夏季NO_(x)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他季节。2020年2月NO_(x)排放量同比下降60.4%,主要归因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尤其是机动车减排。2019-2023年秋冬季NO_(x)排放量总体下降34.2%,扣除疫情影响后,秋冬季NO_(x)排放量仍呈下降趋势。研究显示,2019-2023年成都市化石燃料消耗增长,但NO_(x)年排放量及秋冬季排放量显著下降,反映出近年来大气污染管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NO_(2)柱浓度 时空分布特征 排放反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林业资源信息化研究——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许辉熙 何政伟 +3 位作者 杨存建 双志云 吴明生 陈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299,共5页
“数字林业”的提出,为新世纪林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GI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研究旨在利用GIS技术,建立石棉县林业GIS,以促进石棉县林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为石棉县电子政务服务。系统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数... “数字林业”的提出,为新世纪林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GI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研究旨在利用GIS技术,建立石棉县林业GIS,以促进石棉县林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为石棉县电子政务服务。系统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林业专题数据库以及各自的元数据库三大类。以ArcView GIS软件为平台,集成各类数据库成果,开发了石棉县林业GIS。系统除了具有基本GIS功能外,还设计了一些高级功能。目前,已在该系统上进行了退耕还林小斑作业设计、制作了石棉县1998-2003年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图、评估了某水电站的淹没损失。实践证明,石棉县林业GIS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林业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充分展示了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管理 GIS数字林业 石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典型湿地公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雷梦真 何锦秋 +2 位作者 张洪利 刘伟 方淑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43-3053,共11页
全氟化合物(PFASs)因其潜在的危害性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国内鲜有关于湿地公园中PFASs的研究报道.本文以青龙湖湿地公园水体、沉积物和水生植物(芦苇、美人蕉和香蒲)为研究对象,设置18个采样点位,对12种典型PFASs的污染特征和潜在... 全氟化合物(PFASs)因其潜在的危害性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国内鲜有关于湿地公园中PFASs的研究报道.本文以青龙湖湿地公园水体、沉积物和水生植物(芦苇、美人蕉和香蒲)为研究对象,设置18个采样点位,对12种典型PFASs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样中全氟丁烷羧酸(perfluorobutanoic acid,PFBA)、全氟己烷羧酸(perfluorohexanoic acid,PFHxA)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100%和94.4%,其中PFOA含量最高(47.9 ng·L^(-1)),为青龙湖湿地水相中的主要PFASs.S4和S8点位PFASs浓度最高,分别为455 ng·L^(-1)和467 ng·L^(-1),且存在餐饮旅游设施和建筑施工,说明人类活动对青龙湖PFASs的分布起到重要影响.沉积物中PFASs长碳链物质检出率较高如全氟壬烷羧酸(perfluorononanoic acid,PFNA)为100%,PFOA为94.4%,全氟癸烷羧酸(perfluorodecanoic acid,PFDA)为83.3%,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的总检出浓度最高,为19.5 ng·g^(-1),占∑12PFASs的26.9%.PFOA和PFBA是植物中主要PFASs,含量分别为58.7 ng·g^(-1)和15.5 ng·g^(-1).芦苇对PFASs吸收能力最强,PFASs总含量为45.7 ng·g^(-1),富集系数为3.13,可作为青龙湖湿地全氟化合物生态修复的备选植物.青龙湖水相中PFOA和PFOS的风险熵(RQ)均小于0.01,处于低风险状态,但沉积物中PFOS的RQ值最高达0.184,属于中等风险,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湿地公园 污染特征 植物富集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长距离带状GNSS控制网高精度解算 被引量:4
6
作者 严冬 李剑锋 +2 位作者 梅熙 冯威 黄丁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铁路工程控制网三网合一,采用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方式建网是发展的趋势,但其长距离、带状布设的控制网要确保高精度且连续均匀,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特点,分析影响GNSS控制网解算的影响因素,引入IGS站点坐... 铁路工程控制网三网合一,采用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方式建网是发展的趋势,但其长距离、带状布设的控制网要确保高精度且连续均匀,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特点,分析影响GNSS控制网解算的影响因素,引入IGS站点坐标的松弛约束,筛选出优化解算策略:融合多星座卫星观测数据,基于电离层约束模型求解宽巷模糊度,当控制网的基线长度小于100 km时,对流层延迟采用站间差分改正、电离层延迟采用差分或模型改正,并结合环境条件顾及其他负荷改正。实际铁路工程带状控制网解算测试表明,优化策略控制网处理精度相较于常规策略在Y和Z方向上提升2~5 mm。通过对复杂地形环境下长距离带状控制网的解算质量分析,进一步表明该策略可优化铁路工程长距离带状控制网高精度解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带状控制网 高精度解算 优化策略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某工业园区及周围表层土壤中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温祥洁 王若男 +4 位作者 钟亚萍 陈朝辉 李钰涛 黄语 方淑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2-1303,共12页
综合型工业园具有工用和民用生产的双重功能,多领域的生产活动导致产生的污染物混杂且难以全面处理,可能造成更为广泛和严重的影响.本研究以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及周围表层土壤环境为对象,分析其13种全氟化合物(PFASs)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 综合型工业园具有工用和民用生产的双重功能,多领域的生产活动导致产生的污染物混杂且难以全面处理,可能造成更为广泛和严重的影响.本研究以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及周围表层土壤环境为对象,分析其13种全氟化合物(PFASs)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12种PFASs被检出,Σ12PFASs含量平均值为104.84 ng·g^(−1)(dw).在检出的12种PFASs中,含量较高的为PFHpA(平均值为72.99 ng·g^(−1),占比70%,下同)与PFOA(29.25 ng·g^(−1),28%)是该地区主要PFASs污染物.普通克里金插值法(OK)结果显示,PFASs向园区北面方向有递增趋势,浓度偏高,呈现大范围高污染的带状分布特征.通过差异性和主成分分析,该地区土壤中PFASs污染来源主要为园区内的PFHpA相关工业生产活动通过烟囱进行的扩散排放和大气沉降,其次为日常生活中PFASs的产生和排放.基于CSOIL模型的风险评估分析表明,该地区PFOA和PFOS风险值较小,但PFHpA人体暴露量较高,需对其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土壤 工业园区 分布特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的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谭显东 陈星颖 +3 位作者 王浪 邹健 蔡坤佑 陈香楚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44-151,共8页
为提供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的过程控制和发酵反应器的设计、放大的理论基础,该研究对发酵过程中灵芝生物量、次级代谢产物、基质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微分法获得了菌体生长速率、次级代谢产物... 为提供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的过程控制和发酵反应器的设计、放大的理论基础,该研究对发酵过程中灵芝生物量、次级代谢产物、基质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微分法获得了菌体生长速率、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速率和基质降解速率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属于产物形成与菌体生长相耦联的类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动力学适合采用对数模型进行描述,基质降解动力学适合采用四参数对数模型进行描述。这些模型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_(adj)^(2)分别为0.9869、0.9952、0.9885和0.9959。发酵过程中灵芝最大生物量为46.76%,比生长速率常数为0.4138/d,灵芝生长速率最大值为4.834%/d;灵芝三萜与灵芝多糖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0.4172%、3.935%,比合成速率常数分别为0.6517/d、0.6070/d,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最大合成速率分别为0.06796%/d、0.5971%/d;总糖半衰期为9.243 d,降解速率最大值为3.576%/d。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和发酵反应器的设计、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渣 固态发酵 灵芝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QDs/BiOBr光催化净化微污染景观水体的研究
9
作者 张雪乔 肖利 +4 位作者 魏于凡 黄俊文 杨潇 张虹 张仕豪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9-1978,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溴氧化铋(Bi OBr)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响应,以柠檬酸为碳源,利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GQDs)改性Bi OBr复合光催化材料(GQDs/Bi OBr),以研究其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对微污染景观水的净化效果。通过... 为进一步提高溴氧化铋(Bi OBr)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响应,以柠檬酸为碳源,利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GQDs)改性Bi OBr复合光催化材料(GQDs/Bi OBr),以研究其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对微污染景观水的净化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瞬态光电流和光致发光光谱等方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GQDs/Bi OBr复合材料在模拟可见光照射4 h后,对校园景观水中化学需氧量、UV_(254)、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9.23%、64.26%、62.00%、79.76%和37.77%,且水质可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改善至Ⅲ类。研究制备的GQDs/Bi OBr复合光催化剂可显著提高Bi OBr的光催化性能,有效改善景观水水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石墨烯量子点 溴氧铋 光催化 景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在CW-MFC深度处理养猪废水中的作用:污染物去除、产电性能及微生物群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泉宏 郭俊元 高启帆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3-2450,共8页
采用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CW-MFC)深度处理养猪废水,评估了污染物去除效果、产电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种植旱伞草的实验装置(PCW-MFC)对NH_(4)^(+)-N、TP、磺胺嘧啶(SDZ)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升约5%、10%和3%,输出电压... 采用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CW-MFC)深度处理养猪废水,评估了污染物去除效果、产电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种植旱伞草的实验装置(PCW-MFC)对NH_(4)^(+)-N、TP、磺胺嘧啶(SDZ)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升约5%、10%和3%,输出电压、库仑效率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到415.93mV、49.10%和51.12mW/m^(3).旱伞草增加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的相对丰度,这些微生物在污染物去除和生物产电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生物燃料电池 养猪废水 磺胺嘧啶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66
11
作者 汪嘉杨 翟庆伟 +1 位作者 郭倩 陶韵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79-1987,共9页
构建"驱动力D(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压力P(水资源问题与污染排放)-状态S(水质变化)-影响I(自然生态、水土资源)-响应R(污水处理、用水普及)-管理M(绿化、投资)"(DPSIRM)评价模型,并从社会经济、水资源、水质状态、投资管理等... 构建"驱动力D(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压力P(水资源问题与污染排放)-状态S(水质变化)-影响I(自然生态、水土资源)-响应R(污水处理、用水普及)-管理M(绿化、投资)"(DPSIRM)评价模型,并从社会经济、水资源、水质状态、投资管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建立具有3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变异系数法进行各指标权重赋值,计算太湖流域2005~2014年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数,获得相应评价等级.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有明显好转,评价等级从2005年的Ⅲ级转变为2014年的Ⅱ级.压力指标所起作用最为显著,状态指标紧随其后,其次是驱动力指标、影响指标和响应指标,管理指标作用相对较小.10年间,驱动力子系统指数明显呈上升趋势,影响和管理子系统的指数出现波动,压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的指数均随年份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压力子系统指数上升幅度最大,表明2005~2014年太湖流域水环境对工农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在增强.对水环境承载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中,万元GDP水耗和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都属于压力子系统指标,表明压力子系统指标所起作用最为显著.研究表明,构建的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DPSIRM模型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以为区域水环境规划与综合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M模型 变异系数法 水环境承载力 评价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OPOMI数据的湖北省O_(3)生成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淳棉 黄宇 +2 位作者 黄海滨 何泽煌 成海容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基于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站点监测的地面臭氧(O_(3))数据,TROPOMI对流层HCHO和NO_(2)柱浓度数据,运用O_(3)生成敏感性的指示剂法,研究了2019~2023年湖北省O_(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前体物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湖北省O_(3)浓... 基于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站点监测的地面臭氧(O_(3))数据,TROPOMI对流层HCHO和NO_(2)柱浓度数据,运用O_(3)生成敏感性的指示剂法,研究了2019~2023年湖北省O_(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前体物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湖北省O_(3)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季节上,O_(3)和HCHO柱浓度呈夏高冬低,NO_(2)则相反;空间上,O_(3)柱浓度值从南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NO_(2)和HCHO柱浓度值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升高.O_(3)控制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6~9月湖北省大部分地区O_(3)生成受NO_(x)控制,VOCs控制区面积占比较少;湖北省东部的武汉市及周边城区属于VOCs控制区,鄂西地区主要为NO_(x)控制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协同控制区.2019年后,湖北东部地区O_(3)生成由VOCs控制区向NO_(x)-VOCs协同控制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OMI O_(3)生成敏感性 HCHO N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PM_(2.5)中有毒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6
13
作者 李友平 刘慧芳 +3 位作者 周洪 范忠雨 张智胜 邹长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5-2232,共8页
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在成都市城区采集PM2.5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20种元素,并重点分析As、Cd、Cr、Mn、Ni、Pb和Sb 7种有毒重金属元素.采用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法、相关性分析法和美国环保局暴露模型分别讨论了有毒重金属... 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在成都市城区采集PM2.5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20种元素,并重点分析As、Cd、Cr、Mn、Ni、Pb和Sb 7种有毒重金属元素.采用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法、相关性分析法和美国环保局暴露模型分别讨论了有毒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成都市PM2.5中有毒重金属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分别是:As(40.5±30.3),Cd(9.5±13.2),Cr(17.9±10.5)、Mn(137.6±84.3),Ni(5.1±4.1),Pb(320.5±186.0)和Sb(11.0±16.0)ng/m3.As严重超标,Cd和Pb也有超标现象.多数元素均在冬季达到最大值,夏季达到最小值.Cr、Mn、Ni污染程度较低,属于轻微污染,As、Cd、Pb、Sb的污染程度极高.PM2.5中有毒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尘及其扬尘,机动车排放和煤燃烧,冶金及机械制造和刹车磨损.Mn对儿童、成人均产生较严重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分别为6.01、2.59、2.46,As、Cd、Cr、Ni、Pb、Sb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健康影响较小.As、Cr对人体有致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毒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来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PM_1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林瑜 叶芝祥 +2 位作者 杨怀金 张菊 朱羽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20-3226,共7页
为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中PM_1污染特征,分别于2015年各季节典型月对中心城区大气PM_1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2015年中心城区PM_1的年均质量浓度为51.97μg/m^3.水溶性离子总量(TWSI)占总PM_1质量浓度的44.56%... 为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中PM_1污染特征,分别于2015年各季节典型月对中心城区大气PM_1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2015年中心城区PM_1的年均质量浓度为51.97μg/m^3.水溶性离子总量(TWSI)占总PM_1质量浓度的44.56%,是PM_1的主要成分.NO_3^-/SO_4^(2-)年均值为0.66(<1),表明中心城区固定源污染大于移动源的污染.PM_1的硫氧化率(SOR)(0.34)远远大于氮氧化率(NOR)(0.07),说明成都市硫的转化比氮的转化要快很多.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夏季相关性最弱(R^2=0.66),其他各季相关性较好(R^2=0.89),说明夏季OC、EC来源差异较大,其他各季来源相同.源解析结果显示PM_1主要来源有6类: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燃烧源、燃煤尘、扬尘源以及冶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PM1 有机碳和元素碳 水溶性无机离子 无机元素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5
作者 谭显东 王向东 +3 位作者 黄健盛 刘建英 羊依金 叶芝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7-849,共3页
对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环保生物制剂,进行食用菌栽培等方面对其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中药渣在蛋白饲料生产、新药研发、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促... 对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环保生物制剂,进行食用菌栽培等方面对其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中药渣在蛋白饲料生产、新药研发、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促进中药渣资源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资源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朋曲流域地貌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16
作者 黄艳茹 朱利东 +4 位作者 杨文光 麦源君 褚永彬 曹志超 曹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4-658,共15页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地质作用控制了地壳近东西向伸展构造与一系列近南北向正断层,对高原地貌的演变具有极大影响。位于高原南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前缘的朋曲,其干流切穿喜马拉雅主脊带后汇入恒河,成为印度洋水系的一部分,直...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地质作用控制了地壳近东西向伸展构造与一系列近南北向正断层,对高原地貌的演变具有极大影响。位于高原南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前缘的朋曲,其干流切穿喜马拉雅主脊带后汇入恒河,成为印度洋水系的一部分,直观地记录着构造作用对高原地貌和水系的塑造过程。本文基于ASTER GDEM V3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河流Hack剖面、坡降指标(stream length-gradient index,SL)以及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ic integral,HI)、面积高程积分曲线(hypsometric curve,HC)等河流地貌参数,定量化分析流域地貌构造特征,探讨构造活动对流域地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流中上游HI值多介于0.05~0.36,HC多呈下凹形态,表明侵蚀作用、构造活动性均较弱,流域地貌演化已进入壮年期—老年期阶段;干流下游HI值多介于0.37~0.67,HC多呈上凸形态,表明构造活动性强,地表侵蚀严重,河流下切强烈,流域地貌演化处于幼年期—壮年期。这表明下游比中上游构造活动性更强,可能与卡达断裂、定结断裂现今的构造活动性较强有关。总的来看,朋曲流域整体构造活动性较强并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期。综合区域地质背景、降水、岩性等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强烈的断裂活动主要控制着藏南朋曲流域水系地貌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河流地貌 地貌参数 朋曲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春节成都市郊大气PM_1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瑜 叶芝祥 +2 位作者 杨怀金 张菊 王碧菡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1-728,共8页
为研究西南郊区春节期间气象条件和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PM_1的影响,本文于2015年2月1日至28日期间,对大气PM_1进行了膜样品采集,并分析了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大气PM_1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76.67μg·m^(-3),大气PM_1中无机元素... 为研究西南郊区春节期间气象条件和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PM_1的影响,本文于2015年2月1日至28日期间,对大气PM_1进行了膜样品采集,并分析了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大气PM_1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76.67μg·m^(-3),大气PM_1中无机元素平均占比为19.9%.2月1日至17日期间,大气PM_1中无机元素平均占比为12%,2月18日至28日期间,大气PM_1中无机元素平均占比为28%,说明烟花爆竹的燃放大幅度增加了大气PM_1中的无机元素.2月9日至14日期间的重污染现象表明,高空500 hPa受弱高压脊控制,高空形势稳定,850 hPa的较高温度(8℃)对逆温层的形成和维持有重要作用,且四川盆地无明显变压,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后向轨迹分析表明,PM_1浓度累积与来自东南和东北低空气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春节 大气 PM1 无机元素 重污染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载体内循环一体式MBR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健盛 郭勇 +1 位作者 谭显东 杨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了研究一体式MBR对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设计并建设了规模为80 m3/d的颗粒载体内循环一体式MBR用于处理某化工厂废水,系统运行了约100 d。结果表明,系统运行90 d后达到稳定,系统出水水质良好,当进水CODCr、NH3-N及TP浓度分别为153.20~5... 为了研究一体式MBR对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设计并建设了规模为80 m3/d的颗粒载体内循环一体式MBR用于处理某化工厂废水,系统运行了约100 d。结果表明,系统运行90 d后达到稳定,系统出水水质良好,当进水CODCr、NH3-N及TP浓度分别为153.20~594.68 mg.L-1、2.02~23.79 mg.L-1和3.36~13 mg.L-1时,出水CODCr、NH3-N及TP浓度分别低于50 mg.L-1、3 mg.L-1和1 mg.L-1,去除率分别为80.25%~87.15%、73.32%~99.78%和87.09%~93.82%。出水色泽透明、无刺激性气味,pH值在6.79~7.83之间。投加颗粒载体可对膜表面进行不断的冲刷和撞击,减轻膜污染,同时还能强化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颗粒载体 内循环 好氧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酸酯在成都市市/郊区剖面土壤及农作物中的分布及迁移 被引量:9
19
作者 邓旭 印红玲 +4 位作者 何婉玲 罗怡 吴迪 罗林 谌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9-685,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了成都市区/郊区土壤和农作物中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OPEs)的浓度及分布.成都市市/郊区采土壤中Σ7OPEs的浓度范围为91.24—544.97 ng·g^(-1),郊区比市区OPEs污染严重.磷酸三丁酯(TnBP)、磷酸三丁氧...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了成都市区/郊区土壤和农作物中7种典型有机磷酸酯(OPEs)的浓度及分布.成都市市/郊区采土壤中Σ7OPEs的浓度范围为91.24—544.97 ng·g^(-1),郊区比市区OPEs污染严重.磷酸三丁酯(TnBP)、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和磷酸三异辛酯(TEHP)含量较高,而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DCPP)和磷酸三苯酯(TPhP)均未检出.OPEs在剖面土壤中存在纵向迁移,且迁移程度有差异.蚕豆易富集磷酸三氯丙酯(TCPP),芹菜对TBEP和TEHP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牛皮菜易富集TE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阻燃剂 分布 土壤 农作物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渣酸浸提铁工艺优化及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20
作者 蒋莉萍 张雪乔 +4 位作者 钟晓娟 魏于凡 肖利 郭旭晶 羊依金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8-548,共11页
钒渣来自转炉钒渣,含有大量铁元素,它的二次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H2SO4为酸浸液,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酸浸工艺参数,后通过煅烧-水热法成功制备出ɑ-Fe_(2)O_(3)/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可见光作用下光降解染... 钒渣来自转炉钒渣,含有大量铁元素,它的二次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H2SO4为酸浸液,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酸浸工艺参数,后通过煅烧-水热法成功制备出ɑ-Fe_(2)O_(3)/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可见光作用下光降解染料废水甲基橙(MO)。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酸浸实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2SO4浓度2.8mol/L、酸浸温度98℃、酸浸时间138min、固液比1∶4.2,钒渣中Fe的浸出率为71.0%;以钒渣为铁源,采用沉淀-煅烧法制备出α-Fe_(2)O_(3)后,通过水热法合成VS-Fe_(2)O_(3)/Bi_(2)WO_(6),其光降解性能明显优于商业Fe_(2)O_(3)/Bi_(2)WO_(6),VS-Fe_(2)O_(3)的最佳掺杂量为10%,当H2O2投加量为19.58mmol/L、p H=6.5、催化剂投加量为0.4g/L、MO初始浓度为10mg/L、光反应6h时,MO去除率达96%,COD去除率为88.4%,出水COD为13.34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光反应速率常数为纯相Bi_(2)WO_(6)的4.8倍;MO的降解机理主要为H2O2协同VS-Fe_(2)O_(3)/Bi_(2)WO_(6)作用下的光芬顿反应。本文可为钒渣高效、清洁的资源化利用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酸浸 响应面 光催化 钨酸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