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4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设教学云平台 构建计算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茂扬
王铁军
+2 位作者
何嘉
方睿
魏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79,86,共5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双循环机制运行的结果得出,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最大的三方面是:系统思维,对社会、企业和商业环境的认知以及系统实施能力。针对问题,我们逐步构建了计算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体...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双循环机制运行的结果得出,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最大的三方面是:系统思维,对社会、企业和商业环境的认知以及系统实施能力。针对问题,我们逐步构建了计算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建设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云平台。这个体系符合CDIO和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运行5年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教学云平台
计算机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混合人工蜂群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
2
作者
沈正林
吴涛
+1 位作者
周启钊
陈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7,共8页
计算卸载是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多用户多MEC服务器场景中计算卸载策略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混合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Reverse Sine-Cosine,ARSC).首先,使用反向学习策略初始化种群,优化种群的...
计算卸载是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多用户多MEC服务器场景中计算卸载策略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混合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Reverse Sine-Cosine,ARSC).首先,使用反向学习策略初始化种群,优化种群的初始解;然后,在雇佣蜂阶段利用正余弦算法的全局最优引导信息,提升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最后,为了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引入动态感知因子对算法的步长因子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卸载策略、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卸载策略,ARSC策略在系统时延、系统能耗、收敛性等指标上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人工蜂群算法
正余弦算法
多用户多M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司南
沈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235,共13页
针对目前移动边缘计算位置隐私保护算法导致用户任务卸载时服务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维诺图机制和-地理不可区分机制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V-Geo。首先,云服务器以地图中的边缘节点作为维诺图的生成元,采用逐点插入法生成维诺图,将...
针对目前移动边缘计算位置隐私保护算法导致用户任务卸载时服务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维诺图机制和-地理不可区分机制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V-Geo。首先,云服务器以地图中的边缘节点作为维诺图的生成元,采用逐点插入法生成维诺图,将地图划分为若干维诺格,并将地图划分数据分发至地图中的用户;其次,用户以自身所在维诺格为安全区域,融合-地理不可区分机制在该维诺格范围内基于自身真实位置生成一个虚假位置用于代替真实位置进行任务卸载;最后提出一种融合时延、能耗和距离损失的服务质量损失模型,该模型根据用户对时延、能耗和距离损失的不同需求评估用户任务卸载时的服务质量高低。以场景内所有用户的服务质量损失模型作为指标,改变时延、能耗和距离损失的权重占比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在同等的隐私保护程度下,V-Geo算法较基于本地差分隐私的改进算法(V-R)用户的服务质量损失平均减少了31.2%。同时证明了在不同用户数量和不同边缘节点数量下,V-Geo算法较其他算法依旧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位置隐私保护
差分隐私
维诺图
地理不可区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缓存机制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姣
沈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203,共10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环境下,用户需求快速增长,但由于移动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受限,时延和能耗问题日益突显。此外,任务的重复卸载和处理也进一步加剧了时延和移动设备的高能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有缓存机制的移动边缘计算...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环境下,用户需求快速增长,但由于移动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受限,时延和能耗问题日益突显。此外,任务的重复卸载和处理也进一步加剧了时延和移动设备的高能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有缓存机制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案来减少任务卸载过程中的时延和能耗。首先,基于任务的流行度、新鲜度、数据大小等因素设计一个缓存机制,根据该机制的结果设计缓存更新策略。然后,针对任务卸载和缓存问题,建立一个联合优化模型,优化模型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考虑了任务卸载和缓存对移动设备时延和能耗的影响。为求解这一复杂的优化模型,通过添加惩罚函数的形式将约束条件加入目标函数,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获得任务卸载和缓存的最优决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无缓存的本地计算、无缓存的任务卸载、使用随机缓存的任务卸载等方案相比,该方案的总时延降低了37.00%以上,缓存命中率提高了7.78%以上,具有较高的缓存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缓存机制
缓存更新
缓存命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病斑精细化分割方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虹
李林峰
+3 位作者
杨昊
文武
陈敏
周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7,共16页
[目的]为解决植物叶中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分割精度差的问题,实现精确的植物叶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任务,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片病斑精细分割方法。[方法]以葡萄叶黑腐病、葡萄叶黑麻疹病、草莓叶斑病组成的数据集Ⅰ,苹果叶...
[目的]为解决植物叶中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分割精度差的问题,实现精确的植物叶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任务,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片病斑精细分割方法。[方法]以葡萄叶黑腐病、葡萄叶黑麻疹病、草莓叶斑病组成的数据集Ⅰ,苹果叶斑点落叶病、苹果叶黑星病以及苹果叶桧胶锈病组成的数据集Ⅱ为例,以Deeplabv3+为基础,提出一种名为MFA-Net的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其使用改进的Xception网络作为主干网络。首先,在编码器部分提出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并用其对主干网络进行改进;该模块通过3个分支提取不同尺度的信息,再通过由坐标注意力机制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组成的双分支注意力部分突出病斑特征信息。其次,在编码器部分提出双残差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其使用2个残差分支对病斑区域信息进行弥补,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捕捉输入图像的细节信息。最后,通过引入2个融合模块组建解码器,有助于减轻信息的丢失问题并维持特征的丰富性。[结果]在评价指标上,2个数据集的mIoU分别为92.07%和91.91%。与Unet、Unet(Resnet50)、Unet++、HRNetV2、Deeplabv3+(Resnet101)和Deeplabv3+(Xception)等模型相比,在数据集Ⅰ上,mIoU分别提高3.73%、5.44%、3.18%、2.79%、5.93%和2.65%;在数据集Ⅱ上,mIoU分别提高3.82%、5.17%、2.92%、2.38%、6.37%和2.13%。[结论]在植物叶病斑区域分割领域中,该方法的分割效果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并改善了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残差结构
小目标病斑分割
病斑边缘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 分层分流培养卓越工程师
被引量:
9
6
作者
魏维
何嘉
+2 位作者
何晋
谢明元
易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2,共4页
同一专业内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专业层面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此,我们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中各个要素,营造了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分层分流的人才培养体系。...
同一专业内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专业层面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此,我们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中各个要素,营造了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分层分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宏观的培养体系分层分流、中观的专业课程分层教学、微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分流
专业建设理念
教学方法
专业环境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VAE-EGAN架构的地震脉冲干扰异常检测
7
作者
严英殊
余贞侠
+2 位作者
文晓涛
王秋成
文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在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脉冲信号作为一种干扰,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的品质,是地震采集现场重点监控的干扰对象。为准确检测脉冲信号,减少地震脉冲信号对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VAE-EGAN架构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
在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脉冲信号作为一种干扰,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的品质,是地震采集现场重点监控的干扰对象。为准确检测脉冲信号,减少地震脉冲信号对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VAE-EGAN架构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的生成稳定性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判别能力,通过权值衰减和谱归一化技术降低模型过拟合的可能。新设计的损失函数结合多个判别器的独特结构,提高了GAN在异常捕捉任务上的竞争力。西部某工区实际地震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异常检测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93.75%和96.77%,异常定位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89.82%和92.73%。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脉冲信号异常检测精度方面的有效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中脉冲信号检测的复杂性,有助于保障地震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脉冲
异常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受腹侧通路启发的脂肪肝超声图像分类方法VPNet
8
作者
丁丹妮
彭博
吴锡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2-669,共8页
考虑腹侧通路在视觉信息处理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腹侧通路的脂肪肝分类方法。通过整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生物视觉认知模型,模拟从初级视觉皮层(V1)到下颞叶皮层(IT Cortex)的层次化信息加工流程,从而构建全新的神经网络架构——...
考虑腹侧通路在视觉信息处理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腹侧通路的脂肪肝分类方法。通过整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生物视觉认知模型,模拟从初级视觉皮层(V1)到下颞叶皮层(IT Cortex)的层次化信息加工流程,从而构建全新的神经网络架构——VPNet (Ventral Pathway Network)。此外,受生物视觉机制中非经典感受野(nCRF)抑制机制在背景噪声抑制方面的启发,模拟该机制以应对超声图像中斑点噪声的挑战,进而增强模型的特征识别能力。在自制数据集上进行四类别的脂肪肝变异程度识别时,VPNet达到88.37%的准确率;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二类别的脂肪肝诊断时,VPNet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的最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已知公开数据集研究中较优的ResNet101-SVM相比,VPNet的准确率分别在自制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上提升了11.63和0.7个百分点,证明了所提方法在脂肪肝疾病诊断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分类
脂肪肝变性
生物视觉
腹侧通路
非经典感受野抑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两阶段修复模型的虚拟视点合成研究
9
作者
张应驰
魏敏
文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78,共7页
在绘制虚拟视点图像后往往会出现空洞、重叠和伪影现象,为了提高虚拟视点图像的合成质量,提出基于两阶段修复模型的虚拟视点修复方法。采用双视点映射合成出虚拟视点图像,通过使用部分卷积的空洞填补网络进行空洞填补,通过图像优化网络...
在绘制虚拟视点图像后往往会出现空洞、重叠和伪影现象,为了提高虚拟视点图像的合成质量,提出基于两阶段修复模型的虚拟视点修复方法。采用双视点映射合成出虚拟视点图像,通过使用部分卷积的空洞填补网络进行空洞填补,通过图像优化网络去除图像中的重叠、伪影和部分卷积带来的局部色差。实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虚拟视点图像在保证原有纹理信息的前提下,能准确地处理图像中的空洞、重叠、伪影等问题,与经典算法对比客观评价指标PSNR和SSIM分别高达31.878和0.9207,具有较高的绘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视点合成
部分卷积
多尺度融合
图像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安全单向信息传输设备研究及设计
被引量:
8
10
作者
赵伯听
李飞
牟鹏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6期98-99,152,共3页
通过修改UDP通信协议,结合光传播的不可逆性,首次实现了安全单向信息传输系统,防止USB设备向目标主机进行文件传输时,盗取目标主机中的资料。系统硬件方面采用了S3C2410芯片(ARM920T内核)、光发送器、光接收器、多模单向光纤以及USB控...
通过修改UDP通信协议,结合光传播的不可逆性,首次实现了安全单向信息传输系统,防止USB设备向目标主机进行文件传输时,盗取目标主机中的资料。系统硬件方面采用了S3C2410芯片(ARM920T内核)、光发送器、光接收器、多模单向光纤以及USB控制芯片等,软件方面设计了自定义UDP通信协议实现ARM芯片上的uCLinux系统向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阐述了自定义UDP通信协议的结构、注释、规则。该系统结合嵌入式USB通信设备和自定义UDP通信协议,不仅传输效率达到2M以上,而且实现传输的单向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传输
S3C2410
光发送/接收器
嵌入式U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可信计算的恶意代码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陈麟
林宏刚
黄元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713-3715,共3页
根据TCG规范中可信传递的思想,提出一种恶意代码防御机制,对被执行的客体实施完整性度量以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对客体的执行权限严格进行控制,防止恶意代码的执行,降低恶意代码的传播速度并限制其破坏范围,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根据TCG规范中可信传递的思想,提出一种恶意代码防御机制,对被执行的客体实施完整性度量以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对客体的执行权限严格进行控制,防止恶意代码的执行,降低恶意代码的传播速度并限制其破坏范围,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不被破坏。利用可信计算技术设计并实现恶意代码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可信传递
恶意代码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层的文本信息隐藏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罗霄峰
富璇
+2 位作者
李蕊
胡月
罗万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5,共5页
针对文本载体冗余度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文本中分层隐藏信息的技术,建立了一个由待藏信息表示层、待藏信息加密层、载体内容层、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五个层次组成的隐藏模型。待藏信息表示层将待藏信息编码成不可读的符号序列,待藏...
针对文本载体冗余度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文本中分层隐藏信息的技术,建立了一个由待藏信息表示层、待藏信息加密层、载体内容层、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五个层次组成的隐藏模型。待藏信息表示层将待藏信息编码成不可读的符号序列,待藏信息加密层则对这些不可读符号序列进一步加密。载体内容层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对前一层的输出进行嵌入隐藏,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分别通过选择载体文字自身的机器编码标准及版式来隐藏信息。每层有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参数,各层各司其职,高度独立。根据不同的隐藏要求,可以选择跳过某层,直接进入下层。介绍了各层的隐藏技术和方法,并在微软的W ord文本中实现了该5层隐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文本信息隐藏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4
13
作者
赵秋云
魏乐
+1 位作者
舒红平
刘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0-235,263,共7页
针对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可复用资源少等问题,基于构件和SOA技术,在Java EE技术框架下,选择Ext JS、DWR、Spring和i Batis技术框架设计开发了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平台提供涵盖基础构件、业务构件在内...
针对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可复用资源少等问题,基于构件和SOA技术,在Java EE技术框架下,选择Ext JS、DWR、Spring和i Batis技术框架设计开发了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平台提供涵盖基础构件、业务构件在内的构件库和大量的使能工具,集成了软件设计、开发、调试、装配、部署、监控和治理等各个环节,支持流程驱动下基于构件装配的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同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搭建了平台体系架构,并对平台部分典型构件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平台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软件开发平台
SOA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神经隐式表面表征的动态可扩展SLAM技术
14
作者
张嘉钏
戈湑
王录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1126,共8页
针对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过程中,受遮挡、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构造地图易出现空洞、断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的三维场景重建方法,提升建图质量,实现无边界场景的重建和地图的动态扩展。基于密度场是由一个定义良好的表面产...
针对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过程中,受遮挡、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构造地图易出现空洞、断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的三维场景重建方法,提升建图质量,实现无边界场景的重建和地图的动态扩展。基于密度场是由一个定义良好的表面产生的这一假设,通过约束表面的不透明度误差,使射线采样点更好地吻合辐射场分布;为实现压缩网格占用的空间的同时,不降低重建分辨率,引入线性插值的方法,获得指定坐标的特征向量集;引入光度约束、深度约束和符号距离值约束,提升复杂几何表面细节恢复能力。多个数据集与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在重建地图的精度、完整度和完整率上都有所提升,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三维重建
神经隐式网络
体渲染
截断有符号距离函数
线性插值
体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无锚框模型目标检测任务的语义集中对抗样本
15
作者
谢云旭
吴锡
彭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18,共7页
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干扰。现有的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对抗样本的研究较为缺乏,导致此类模型更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影响。为改善这种情况,采用一种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的对抗样本通用框架,其基于识别到的类快速进行梯度收集,...
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干扰。现有的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对抗样本的研究较为缺乏,导致此类模型更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影响。为改善这种情况,采用一种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的对抗样本通用框架,其基于识别到的类快速进行梯度收集,其比基于单个候选框生成扰动的方法效率更高。同时提出一个提取语义信息掩码的方法,使得对抗扰动仅集中于图像中语义信息丰富的区域,使得产生的扰动更为稀疏和集中。在两个数据集上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白盒和黑盒实验中都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可为此类网络鲁棒性的改进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语义信息
目标检测
无锚框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特征增强和深度关系感知策略的3D人脸识别方法
16
作者
张龙
胡金蓉
+2 位作者
张艳
黄果
黄飞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针对2D人脸识别方法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3D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人脸几何信息中获取特征,对光照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根据对现有研究内容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双域特征增强模块。该模块分别从通...
针对2D人脸识别方法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3D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人脸几何信息中获取特征,对光照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根据对现有研究内容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双域特征增强模块。该模块分别从通道域和空间域提取出人脸的局部特征,并将其作为全局特征的增强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人脸特征。针对3D人脸数据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3D人脸识别的特征学习策略。该策略旨在使人脸识别模型学习从3D人脸的深度关系中提取身份特征,能够极大缓解三维人脸中噪声对特征计算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在公开数据集Bosphorus和Texas上分别获得了96.32%与98.93%的验证准确率,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并且在复杂情况下的人脸识别也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识别
深度学习
深度关系感知
双域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体场景视觉显著计算
17
作者
魏维
魏敏
程邦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4-1179,共6页
借鉴人视觉系统中一体化的多种显著控制策略,本文建立视频显著内容理解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由控制空间模型和面向实现的网格模型组成.控制空间整合多个控制视频内容理解方式的因素,网格将控制空间的控制策略映射到具体实现技术.接着,本...
借鉴人视觉系统中一体化的多种显著控制策略,本文建立视频显著内容理解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由控制空间模型和面向实现的网格模型组成.控制空间整合多个控制视频内容理解方式的因素,网格将控制空间的控制策略映射到具体实现技术.接着,本文提出一种遵照以上计算模型的多通路场景显著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金字塔分解及中心-环绕差计算得到亮度、颜色和方向3个静态分显著图,采用背景注册技术抽取场景中动态信息及亮度中心环绕差运算得到场景正规化的动态分显著图,用具有自适应链接强度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融合成最终的显著图.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兼顾场景中动静显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视觉局部对比、关键特征、场景全局长时特性、场景语义联系、当前任务等各个因素统一作用控制支配内容显著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计算建模
注意力控制策略
显著图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场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可编程计算架构的诊断超声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18
作者
王录涛
王微
吴锡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1期204-208,共5页
诊断超声信号处理系统的可编程与可重构性对于超声成像技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给出一种基于可编程计算架构的诊断超声成像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实现方法。系统具有48路并行发射通道与回波信号接收通道,可实现128阵元线阵或48阵元相控...
诊断超声信号处理系统的可编程与可重构性对于超声成像技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给出一种基于可编程计算架构的诊断超声成像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实现方法。系统具有48路并行发射通道与回波信号接收通道,可实现128阵元线阵或48阵元相控阵换能器的激励信号的产生、回波信号调理与50 MHz、12 bit同步采集与接收。数字化回波数据在Virtex6 FPGA内经解串、波束合成、正交解调后送入TMS320C64x+DSP进行组织图像重建。在系统软件控制下,DSP通过控制FPGA内的信号处理代码可实现系统功能的重构,以满足新一代成像算法开发与验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可编程计算
波束合成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尺度降噪自编码器的遮挡行人重识别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朱烨
段少茁
+1 位作者
郭艳芬
彭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0-2226,共7页
为了解决行人重识别(ReID)中的遮挡问题,同时减轻遮挡数据集不足的影响,对遮挡行人重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降噪自编码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学生-教师模型采用知识蒸馏学习方法进行联合训练,实现知识从教师模型到学生模型...
为了解决行人重识别(ReID)中的遮挡问题,同时减轻遮挡数据集不足的影响,对遮挡行人重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降噪自编码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学生-教师模型采用知识蒸馏学习方法进行联合训练,实现知识从教师模型到学生模型的转移。利用人工遮挡图像训练自编码器,将输入数据压缩成潜在空间的特征表示,再将其解码为与原始输入最相似的形式,实现数据的降噪重构。基于训练好的自编码器,利用真实遮挡图像进行训练,并嵌入一个注意力模块,用于区分遮挡图像和整体图像的差异特征,从而提高模型对遮挡图像的鲁棒性和识别性能。实验表明,与目前先进的遮挡行人重识别相比,所提方法在Occlude-Duke、Occluded-ReID、Partial-ReID数据集上都取得了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遮挡
降噪自编码器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改进YOLO v8s模型的玉米病虫害图像识别
20
作者
杨骞云
沈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1-243,共13页
针对目标检测模型YOLO v8s在光照变化大和背景杂乱情况下,对玉米病虫害进行识别过程中存在检测漏检率高以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s的玉米病虫害识别模型——DSCGAM-YOLO v8s。DSCGAM-YOLO v8s模型基于YOLO v8s模...
针对目标检测模型YOLO v8s在光照变化大和背景杂乱情况下,对玉米病虫害进行识别过程中存在检测漏检率高以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s的玉米病虫害识别模型——DSCGAM-YOLO v8s。DSCGAM-YOLO v8s模型基于YOLO v8s模型,首先将GAM全局注意力机制加入C2f模块中的Bottleneck之前,构建全新设计的C2f-ATTENTION模块,在充分获取上下文信息的基础上降低复杂背景对病虫害图像识别的干扰;接着在Neck部分网络结构设计并添加DySnakeConv模块,DySnakeConv模块具有自适应调整卷积核的形状特性,更好地捕捉和感知图像中玉米病虫害的目标特征,避免光照和背景杂乱的影响;最后改进了Neck颈部网络结构,建立了160×160尺度的特征融合层以提升检验框对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增强了浅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的融合同时提高了识别精度,在Head网络中增加微小目标检测模块与160×160尺度的特征融合层进行连接。在使用自建的包含常见7种玉米病虫害数据集进行测试的情况下,DSCGAM-YOLO v8s模型的检测精确度、召回率分别达到了81.2%和71.3%,与YOLO v8s模型相比分别提高了9.9、8.9百分点。对比YOLO v3模型、YOLO v5s模型、YOLO v8s模型mAP分别提升了15.7、11.4、11.1百分点,对比其他研究中提出的玉米病虫害识别模型YOLO v3-Corn、Improved-YOLO v5s、YOLO v8-Extend模型mAP提升了12.8、8.4、6.8百分点。在保证提取相同特征参数,识别计算量提升不大的前提下,DSCGAM-YOLO v8s模型有效提高了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识别
目标检测
YOLO
v8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教学云平台 构建计算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茂扬
王铁军
何嘉
方睿
魏维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
应用教研室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79,8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文摘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根据双循环机制运行的结果得出,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最大的三方面是:系统思维,对社会、企业和商业环境的认知以及系统实施能力。针对问题,我们逐步构建了计算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建设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云平台。这个体系符合CDIO和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运行5年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OBE
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教学云平台
计算机专业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P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混合人工蜂群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
2
作者
沈正林
吴涛
周启钊
陈曦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西南民族
大学
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
学院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7,共8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23ZDYF0171,23RKX0645)。
文摘
计算卸载是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多用户多MEC服务器场景中计算卸载策略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混合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Reverse Sine-Cosine,ARSC).首先,使用反向学习策略初始化种群,优化种群的初始解;然后,在雇佣蜂阶段利用正余弦算法的全局最优引导信息,提升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最后,为了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引入动态感知因子对算法的步长因子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卸载策略、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卸载策略,ARSC策略在系统时延、系统能耗、收敛性等指标上均有所改善.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人工蜂群算法
正余弦算法
多用户多MEC
Keywords
mobile edge computing(MEC)
computation offloading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sine-cosine algorithm
multi-user and multi-MEC server
分类号
TN925.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司南
沈艳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23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2061)。
文摘
针对目前移动边缘计算位置隐私保护算法导致用户任务卸载时服务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维诺图机制和-地理不可区分机制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V-Geo。首先,云服务器以地图中的边缘节点作为维诺图的生成元,采用逐点插入法生成维诺图,将地图划分为若干维诺格,并将地图划分数据分发至地图中的用户;其次,用户以自身所在维诺格为安全区域,融合-地理不可区分机制在该维诺格范围内基于自身真实位置生成一个虚假位置用于代替真实位置进行任务卸载;最后提出一种融合时延、能耗和距离损失的服务质量损失模型,该模型根据用户对时延、能耗和距离损失的不同需求评估用户任务卸载时的服务质量高低。以场景内所有用户的服务质量损失模型作为指标,改变时延、能耗和距离损失的权重占比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在同等的隐私保护程度下,V-Geo算法较基于本地差分隐私的改进算法(V-R)用户的服务质量损失平均减少了31.2%。同时证明了在不同用户数量和不同边缘节点数量下,V-Geo算法较其他算法依旧存在优势。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位置隐私保护
差分隐私
维诺图
地理不可区分机制
Keywords
Mobile Edge Computing(MEC)
loc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differential privacy
Voronoi diagram
geo-indistinguishability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缓存机制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姣
沈艳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20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2061)。
文摘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环境下,用户需求快速增长,但由于移动设备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受限,时延和能耗问题日益突显。此外,任务的重复卸载和处理也进一步加剧了时延和移动设备的高能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有缓存机制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方案来减少任务卸载过程中的时延和能耗。首先,基于任务的流行度、新鲜度、数据大小等因素设计一个缓存机制,根据该机制的结果设计缓存更新策略。然后,针对任务卸载和缓存问题,建立一个联合优化模型,优化模型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考虑了任务卸载和缓存对移动设备时延和能耗的影响。为求解这一复杂的优化模型,通过添加惩罚函数的形式将约束条件加入目标函数,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获得任务卸载和缓存的最优决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无缓存的本地计算、无缓存的任务卸载、使用随机缓存的任务卸载等方案相比,该方案的总时延降低了37.00%以上,缓存命中率提高了7.78%以上,具有较高的缓存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缓存机制
缓存更新
缓存命中率
Keywords
Mobile Edge Computing(MEC)
task offloading
caching mechanism
cache update
cache hit rate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病斑精细化分割方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虹
李林峰
杨昊
文武
陈敏
周航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成都
信息
工程
大学
学生工作处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7,共1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JDZH0034)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0964)。
文摘
[目的]为解决植物叶中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分割精度差的问题,实现精确的植物叶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任务,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片病斑精细分割方法。[方法]以葡萄叶黑腐病、葡萄叶黑麻疹病、草莓叶斑病组成的数据集Ⅰ,苹果叶斑点落叶病、苹果叶黑星病以及苹果叶桧胶锈病组成的数据集Ⅱ为例,以Deeplabv3+为基础,提出一种名为MFA-Net的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其使用改进的Xception网络作为主干网络。首先,在编码器部分提出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并用其对主干网络进行改进;该模块通过3个分支提取不同尺度的信息,再通过由坐标注意力机制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组成的双分支注意力部分突出病斑特征信息。其次,在编码器部分提出双残差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其使用2个残差分支对病斑区域信息进行弥补,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捕捉输入图像的细节信息。最后,通过引入2个融合模块组建解码器,有助于减轻信息的丢失问题并维持特征的丰富性。[结果]在评价指标上,2个数据集的mIoU分别为92.07%和91.91%。与Unet、Unet(Resnet50)、Unet++、HRNetV2、Deeplabv3+(Resnet101)和Deeplabv3+(Xception)等模型相比,在数据集Ⅰ上,mIoU分别提高3.73%、5.44%、3.18%、2.79%、5.93%和2.65%;在数据集Ⅱ上,mIoU分别提高3.82%、5.17%、2.92%、2.38%、6.37%和2.13%。[结论]在植物叶病斑区域分割领域中,该方法的分割效果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并改善了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的分割效果。
关键词
多尺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残差结构
小目标病斑分割
病斑边缘分割
Keywords
mlti scale features
attention mechanism
residual structure
small target lesion segmentation
edge segmentation of lesions
分类号
S43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 分层分流培养卓越工程师
被引量:
9
6
作者
魏维
何嘉
何晋
谢明元
易平
机构
成都
信息
工程
学院
计算机
学院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2,共4页
基金
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编号:TS2488)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0"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教高函〔2010〕7号)"实施阶段性成果
+1 种基金
2014四川省教改项目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改重点项目(编号:Z2013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同一专业内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专业层面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此,我们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中各个要素,营造了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学习环境,构建了分层分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宏观的培养体系分层分流、中观的专业课程分层教学、微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
分层分流
专业建设理念
教学方法
专业环境
卓越工程师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VAE-EGAN架构的地震脉冲干扰异常检测
7
作者
严英殊
余贞侠
文晓涛
王秋成
文武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成都
理工
大学
地球物理
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采集技术中心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脉冲神经网络识别理论及方法研究”(2023NSFSC0258)
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岩石物理驱动的非常规油气地震多参数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2023ZYD0158)。
文摘
在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脉冲信号作为一种干扰,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的品质,是地震采集现场重点监控的干扰对象。为准确检测脉冲信号,减少地震脉冲信号对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VAE-EGAN架构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的生成稳定性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判别能力,通过权值衰减和谱归一化技术降低模型过拟合的可能。新设计的损失函数结合多个判别器的独特结构,提高了GAN在异常捕捉任务上的竞争力。西部某工区实际地震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异常检测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93.75%和96.77%,异常定位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89.82%和92.73%。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脉冲信号异常检测精度方面的有效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中脉冲信号检测的复杂性,有助于保障地震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
地震脉冲
异常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Keywords
seismic pulse
anomaly detec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variational autoencoder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腹侧通路启发的脂肪肝超声图像分类方法VPNet
8
作者
丁丹妮
彭博
吴锡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西南交通
大学
计算机
与人工智能
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2-669,共8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培育项目(MZGC20230077)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G0125)
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2ZYD0117)。
文摘
考虑腹侧通路在视觉信息处理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一种基于腹侧通路的脂肪肝分类方法。通过整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生物视觉认知模型,模拟从初级视觉皮层(V1)到下颞叶皮层(IT Cortex)的层次化信息加工流程,从而构建全新的神经网络架构——VPNet (Ventral Pathway Network)。此外,受生物视觉机制中非经典感受野(nCRF)抑制机制在背景噪声抑制方面的启发,模拟该机制以应对超声图像中斑点噪声的挑战,进而增强模型的特征识别能力。在自制数据集上进行四类别的脂肪肝变异程度识别时,VPNet达到88.37%的准确率;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二类别的脂肪肝诊断时,VPNet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的最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已知公开数据集研究中较优的ResNet101-SVM相比,VPNet的准确率分别在自制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上提升了11.63和0.7个百分点,证明了所提方法在脂肪肝疾病诊断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超声图像分类
脂肪肝变性
生物视觉
腹侧通路
非经典感受野抑制
深度学习
Keywords
ultrasound image classification
fatty liver degeneration
biological vision
ventral pathway
non-Classical Receptive Field(nCRF)inhibition
deep learning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两阶段修复模型的虚拟视点合成研究
9
作者
张应驰
魏敏
文武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78,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2020YFG0442,2020YFG0453)。
文摘
在绘制虚拟视点图像后往往会出现空洞、重叠和伪影现象,为了提高虚拟视点图像的合成质量,提出基于两阶段修复模型的虚拟视点修复方法。采用双视点映射合成出虚拟视点图像,通过使用部分卷积的空洞填补网络进行空洞填补,通过图像优化网络去除图像中的重叠、伪影和部分卷积带来的局部色差。实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虚拟视点图像在保证原有纹理信息的前提下,能准确地处理图像中的空洞、重叠、伪影等问题,与经典算法对比客观评价指标PSNR和SSIM分别高达31.878和0.9207,具有较高的绘图质量。
关键词
虚拟视点合成
部分卷积
多尺度融合
图像修复
Keywords
Virtual viewpoints synthesis
Partial convolution
Multiscale fusion
Image inpaint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安全单向信息传输设备研究及设计
被引量:
8
10
作者
赵伯听
李飞
牟鹏至
机构
成都
信息
工程
学院
计算机
系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6期98-99,152,共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GG0007)
文摘
通过修改UDP通信协议,结合光传播的不可逆性,首次实现了安全单向信息传输系统,防止USB设备向目标主机进行文件传输时,盗取目标主机中的资料。系统硬件方面采用了S3C2410芯片(ARM920T内核)、光发送器、光接收器、多模单向光纤以及USB控制芯片等,软件方面设计了自定义UDP通信协议实现ARM芯片上的uCLinux系统向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阐述了自定义UDP通信协议的结构、注释、规则。该系统结合嵌入式USB通信设备和自定义UDP通信协议,不仅传输效率达到2M以上,而且实现传输的单向性、可靠性。
关键词
单向传输
S3C2410
光发送/接收器
嵌入式USB
Keywords
One-way transmission S3C2410 Optical transmitter/receiver Embedded USB
分类号
TP33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可信计算的恶意代码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陈麟
林宏刚
黄元飞
机构
成都
信息
工程
学院
计算机
系统与网络安全研究所
国家
计算机
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713-3715,共3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863-301-06-08-A)
文摘
根据TCG规范中可信传递的思想,提出一种恶意代码防御机制,对被执行的客体实施完整性度量以防止恶意代码的传播;对客体的执行权限严格进行控制,防止恶意代码的执行,降低恶意代码的传播速度并限制其破坏范围,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不被破坏。利用可信计算技术设计并实现恶意代码防御机制。
关键词
可信计算
可信传递
恶意代码防御
Keywords
trusted computing
transitive trust
resisting malicious code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层的文本信息隐藏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罗霄峰
富璇
李蕊
胡月
罗万伯
机构
四川
大学
数学
学院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
信息
工程
学院
计算机
学院
中国民航研究二所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076011)
文摘
针对文本载体冗余度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文本中分层隐藏信息的技术,建立了一个由待藏信息表示层、待藏信息加密层、载体内容层、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五个层次组成的隐藏模型。待藏信息表示层将待藏信息编码成不可读的符号序列,待藏信息加密层则对这些不可读符号序列进一步加密。载体内容层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对前一层的输出进行嵌入隐藏,载体内码层和载体版式层分别通过选择载体文字自身的机器编码标准及版式来隐藏信息。每层有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作为参数,各层各司其职,高度独立。根据不同的隐藏要求,可以选择跳过某层,直接进入下层。介绍了各层的隐藏技术和方法,并在微软的W ord文本中实现了该5层隐藏模型。
关键词
信息隐藏
文本信息隐藏
信息安全
Keywords
information hiding
information hiding in text docu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分类号
TP309.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4
13
作者
赵秋云
魏乐
舒红平
刘魁
机构
成都
信息
工程
学院
计算机
学院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0-235,263,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NZ0005)
文摘
针对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周期长、建设成本高、可复用资源少等问题,基于构件和SOA技术,在Java EE技术框架下,选择Ext JS、DWR、Spring和i Batis技术框架设计开发了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平台提供涵盖基础构件、业务构件在内的构件库和大量的使能工具,集成了软件设计、开发、调试、装配、部署、监控和治理等各个环节,支持流程驱动下基于构件装配的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同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搭建了平台体系架构,并对平台部分典型构件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平台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软件开发平台
SOA
构件
Key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SOA
component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神经隐式表面表征的动态可扩展SLAM技术
14
作者
张嘉钏
戈湑
王录涛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1126,共8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基金项目(23ZDYF0756)。
文摘
针对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过程中,受遮挡、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构造地图易出现空洞、断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辐射场的三维场景重建方法,提升建图质量,实现无边界场景的重建和地图的动态扩展。基于密度场是由一个定义良好的表面产生的这一假设,通过约束表面的不透明度误差,使射线采样点更好地吻合辐射场分布;为实现压缩网格占用的空间的同时,不降低重建分辨率,引入线性插值的方法,获得指定坐标的特征向量集;引入光度约束、深度约束和符号距离值约束,提升复杂几何表面细节恢复能力。多个数据集与实际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在重建地图的精度、完整度和完整率上都有所提升,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三维重建
神经隐式网络
体渲染
截断有符号距离函数
线性插值
体素网格
Keywords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 construction
3D reconstruction
neural implicit networks
body rendering
truncated signed distance function
linear interpolation
voxel mesh
分类号
TP242.6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锚框模型目标检测任务的语义集中对抗样本
15
作者
谢云旭
吴锡
彭静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142)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JDTD0020,2021YFG0018,2022YFG0026)。
文摘
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干扰。现有的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对抗样本的研究较为缺乏,导致此类模型更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影响。为改善这种情况,采用一种针对无锚框目标检测器的对抗样本通用框架,其基于识别到的类快速进行梯度收集,其比基于单个候选框生成扰动的方法效率更高。同时提出一个提取语义信息掩码的方法,使得对抗扰动仅集中于图像中语义信息丰富的区域,使得产生的扰动更为稀疏和集中。在两个数据集上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白盒和黑盒实验中都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可为此类网络鲁棒性的改进优化提供支撑。
关键词
对抗样本
语义信息
目标检测
无锚框模型
深度学习
Keywords
Adversarial sample
Semantic information
Object detection
Anchor-based model
Deep learning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特征增强和深度关系感知策略的3D人脸识别方法
16
作者
张龙
胡金蓉
张艳
黄果
黄飞虎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川西南空间效应探测与应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YFQ0072,2022YFQ0073)
川西南空间效应探测与应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项目(ZDXM202301002)。
文摘
针对2D人脸识别方法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3D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人脸几何信息中获取特征,对光照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根据对现有研究内容的分析,设计了一个双域特征增强模块。该模块分别从通道域和空间域提取出人脸的局部特征,并将其作为全局特征的增强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人脸特征。针对3D人脸数据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3D人脸识别的特征学习策略。该策略旨在使人脸识别模型学习从3D人脸的深度关系中提取身份特征,能够极大缓解三维人脸中噪声对特征计算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在公开数据集Bosphorus和Texas上分别获得了96.32%与98.93%的验证准确率,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识别精度,并且在复杂情况下的人脸识别也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
3D人脸识别
深度学习
深度关系感知
双域特征增强
Keywords
3D face recognition
deep learning
deep relationship perception
dual domain feature enhancement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体场景视觉显著计算
17
作者
魏维
魏敏
程邦胜
机构
成都
信息
工程
学院
计算机
学院
出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4-1179,共6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09ZA155)资助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研基金项目(J201105)资助
文摘
借鉴人视觉系统中一体化的多种显著控制策略,本文建立视频显著内容理解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由控制空间模型和面向实现的网格模型组成.控制空间整合多个控制视频内容理解方式的因素,网格将控制空间的控制策略映射到具体实现技术.接着,本文提出一种遵照以上计算模型的多通路场景显著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金字塔分解及中心-环绕差计算得到亮度、颜色和方向3个静态分显著图,采用背景注册技术抽取场景中动态信息及亮度中心环绕差运算得到场景正规化的动态分显著图,用具有自适应链接强度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融合成最终的显著图.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兼顾场景中动静显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视觉局部对比、关键特征、场景全局长时特性、场景语义联系、当前任务等各个因素统一作用控制支配内容显著理解.
关键词
显著计算建模
注意力控制策略
显著图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场景分析
Keywords
salience computation modeling
attention control strategies
conspicuity maps
PCNN
scene analysis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可编程计算架构的诊断超声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18
作者
王录涛
王微
吴锡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电子科技
大学
电子
工程
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1期204-20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71191)
文摘
诊断超声信号处理系统的可编程与可重构性对于超声成像技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给出一种基于可编程计算架构的诊断超声成像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实现方法。系统具有48路并行发射通道与回波信号接收通道,可实现128阵元线阵或48阵元相控阵换能器的激励信号的产生、回波信号调理与50 MHz、12 bit同步采集与接收。数字化回波数据在Virtex6 FPGA内经解串、波束合成、正交解调后送入TMS320C64x+DSP进行组织图像重建。在系统软件控制下,DSP通过控制FPGA内的信号处理代码可实现系统功能的重构,以满足新一代成像算法开发与验证需求。
关键词
超声成像
可编程计算
波束合成
系统架构
Keywords
Ultrasound imaging
Programmable computing
Beamforming
System architecture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尺度降噪自编码器的遮挡行人重识别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朱烨
段少茁
郭艳芬
彭静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0-2226,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3YFG0100)。
文摘
为了解决行人重识别(ReID)中的遮挡问题,同时减轻遮挡数据集不足的影响,对遮挡行人重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降噪自编码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学生-教师模型采用知识蒸馏学习方法进行联合训练,实现知识从教师模型到学生模型的转移。利用人工遮挡图像训练自编码器,将输入数据压缩成潜在空间的特征表示,再将其解码为与原始输入最相似的形式,实现数据的降噪重构。基于训练好的自编码器,利用真实遮挡图像进行训练,并嵌入一个注意力模块,用于区分遮挡图像和整体图像的差异特征,从而提高模型对遮挡图像的鲁棒性和识别性能。实验表明,与目前先进的遮挡行人重识别相比,所提方法在Occlude-Duke、Occluded-ReID、Partial-ReID数据集上都取得了优越的性能。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遮挡
降噪自编码器
知识蒸馏
Keywords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occlusion
denoising autoencoder
knowledge distillation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YOLO v8s模型的玉米病虫害图像识别
20
作者
杨骞云
沈艳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1-24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2172061)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23YFG0116)。
文摘
针对目标检测模型YOLO v8s在光照变化大和背景杂乱情况下,对玉米病虫害进行识别过程中存在检测漏检率高以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s的玉米病虫害识别模型——DSCGAM-YOLO v8s。DSCGAM-YOLO v8s模型基于YOLO v8s模型,首先将GAM全局注意力机制加入C2f模块中的Bottleneck之前,构建全新设计的C2f-ATTENTION模块,在充分获取上下文信息的基础上降低复杂背景对病虫害图像识别的干扰;接着在Neck部分网络结构设计并添加DySnakeConv模块,DySnakeConv模块具有自适应调整卷积核的形状特性,更好地捕捉和感知图像中玉米病虫害的目标特征,避免光照和背景杂乱的影响;最后改进了Neck颈部网络结构,建立了160×160尺度的特征融合层以提升检验框对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增强了浅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的融合同时提高了识别精度,在Head网络中增加微小目标检测模块与160×160尺度的特征融合层进行连接。在使用自建的包含常见7种玉米病虫害数据集进行测试的情况下,DSCGAM-YOLO v8s模型的检测精确度、召回率分别达到了81.2%和71.3%,与YOLO v8s模型相比分别提高了9.9、8.9百分点。对比YOLO v3模型、YOLO v5s模型、YOLO v8s模型mAP分别提升了15.7、11.4、11.1百分点,对比其他研究中提出的玉米病虫害识别模型YOLO v3-Corn、Improved-YOLO v5s、YOLO v8-Extend模型mAP提升了12.8、8.4、6.8百分点。在保证提取相同特征参数,识别计算量提升不大的前提下,DSCGAM-YOLO v8s模型有效提高了识别精度。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识别
目标检测
YOLO
v8模型
分类号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设教学云平台 构建计算机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邹茂扬
王铁军
何嘉
方睿
魏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混合人工蜂群算法的计算卸载策略
沈正林
吴涛
周启钊
陈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
陈司南
沈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缓存机制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研究
陈姣
沈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病斑精细化分割方法
徐虹
李林峰
杨昊
文武
陈敏
周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专业建设理念为引领 分层分流培养卓越工程师
魏维
何嘉
何晋
谢明元
易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VAE-EGAN架构的地震脉冲干扰异常检测
严英殊
余贞侠
文晓涛
王秋成
文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受腹侧通路启发的脂肪肝超声图像分类方法VPNet
丁丹妮
彭博
吴锡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两阶段修复模型的虚拟视点合成研究
张应驰
魏敏
文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一种安全单向信息传输设备研究及设计
赵伯听
李飞
牟鹏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可信计算的恶意代码防御机制研究
陈麟
林宏刚
黄元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分层的文本信息隐藏研究
罗霄峰
富璇
李蕊
胡月
罗万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
赵秋云
魏乐
舒红平
刘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神经隐式表面表征的动态可扩展SLAM技术
张嘉钏
戈湑
王录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无锚框模型目标检测任务的语义集中对抗样本
谢云旭
吴锡
彭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采用特征增强和深度关系感知策略的3D人脸识别方法
张龙
胡金蓉
张艳
黄果
黄飞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媒体场景视觉显著计算
魏维
魏敏
程邦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可编程计算架构的诊断超声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王录涛
王微
吴锡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多尺度降噪自编码器的遮挡行人重识别研究与应用
朱烨
段少茁
郭艳芬
彭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改进YOLO v8s模型的玉米病虫害图像识别
杨骞云
沈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