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都市夏季近地面臭氧污染气象特征
被引量:
52
1
作者
徐锟
刘志红
+1 位作者
何沐全
张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5,共10页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件和NO_2浓度的影响,高温、低湿、强辐射有利于臭氧大量生成,NO_2浓度高低决定了臭氧浓度的峰值大小;在污染期间,大气边界层高度远高于本地平均水平,数值约为平均水平的2~3倍;成都市臭氧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异,成都市区的臭氧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光化学反应,而灵岩寺地区的臭氧来自于VOCs和大气水平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臭氧
气象特征
NO2
臭氧污染过程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稳定天气系统下气溶胶沉降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嘉霖
刘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5期184-187,共4页
选取天津地区春末夏初一次空气污染过程,利用安徽光机所研制的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资料,结合微波辐射计、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天津地区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当时的气象条件及大气边界层逆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选取天津地区春末夏初一次空气污染过程,利用安徽光机所研制的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资料,结合微波辐射计、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天津地区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当时的气象条件及大气边界层逆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气溶胶的沉降过程与能见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次连续的观测过程中监测到大气气溶胶随时间有一个明显的沉降过程。气溶胶层层顶下降1 km,当日能见度在相同时段里明显降低,说明气溶胶的沉降对能见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逆温层I的存在抑制了大气的垂直运动,逆温层II异常稳定,在较长的时间内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天津地区此次空气污染过程中污染物主要为外源性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气溶胶
沉降
能见度
逆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三次暖切变线极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37
3
作者
杨晓霞
吴炜
+6 位作者
姜鹏
徐娟
胡顺起
刁秀广
高留喜
王文青
华雯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0-1560,共11页
应用加密观测、常规观测、卫星云图和雷达探测的资料及NCEO/NCAR(1°×1°)再分析资料,对由东省三次极强降水天气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西风槽是三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前低...
应用加密观测、常规观测、卫星云图和雷达探测的资料及NCEO/NCAR(1°×1°)再分析资料,对由东省三次极强降水天气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西风槽是三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前低层大气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同,有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层暖式切变线辐合和暖湿平流产生的上升运动与地面辐合线附近产生的上升运动相叠加,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造成强降水。较强的风垂直切变使得对流有组织地发展。强降水期间,中高层弱的干冷空气侵入,使得对流不稳定加强,中高层具有高位涡的干冷空气入侵诱发低层中尺度涡旋发展,辐合上升运动加强。低层暖湿气流螺旋式辐合上升与中高层入侵的干冷空气相遇,水汽凝结率增大,降水强度增强。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的时段与极强降水的时段相对应。有利的地形对局地短时极强降水有重要作用。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低槽的位置、强弱不同,中高冷空气的强度和入侵路径不同,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内部结构和移动方向不同,造成强降水的地理位置和强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强降水
诊断和对比分析
低层暖切变线
高空槽
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
地形作用
云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市夏季近地面臭氧污染气象特征
被引量:
52
1
作者
徐锟
刘志红
何沐全
张娟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四川省环境保护
科学
研究院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四川盆地城市群发展对大气污染影响机制研究"(41771535)
文摘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件和NO_2浓度的影响,高温、低湿、强辐射有利于臭氧大量生成,NO_2浓度高低决定了臭氧浓度的峰值大小;在污染期间,大气边界层高度远高于本地平均水平,数值约为平均水平的2~3倍;成都市臭氧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异,成都市区的臭氧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光化学反应,而灵岩寺地区的臭氧来自于VOCs和大气水平输送。
关键词
成都市
臭氧
气象特征
NO2
臭氧污染过程
地区差异
Keywords
Chengdu
ozone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O2
ozone pollution process
regional differences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稳定天气系统下气溶胶沉降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嘉霖
刘东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
科学
院安徽光学精密仪器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5期184-187,共4页
基金
环保行业专项(201409001)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4BAC23B01)
天津市重大科技专项(14ZCDGSF00027)
文摘
选取天津地区春末夏初一次空气污染过程,利用安徽光机所研制的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资料,结合微波辐射计、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天津地区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当时的气象条件及大气边界层逆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气溶胶的沉降过程与能见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次连续的观测过程中监测到大气气溶胶随时间有一个明显的沉降过程。气溶胶层层顶下降1 km,当日能见度在相同时段里明显降低,说明气溶胶的沉降对能见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逆温层I的存在抑制了大气的垂直运动,逆温层II异常稳定,在较长的时间内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天津地区此次空气污染过程中污染物主要为外源性输送。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气溶胶
沉降
能见度
逆温
Keywords
Laser radar
Aerosol
Sedimentation
Visibility
Temperature inversion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三次暖切变线极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37
3
作者
杨晓霞
吴炜
姜鹏
徐娟
胡顺起
刁秀广
高留喜
王文青
华雯丽
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山东省聊城市气象局
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0-1560,共11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1-026和CMAYBY-2013-040)
山东省气象局2012和2013年科研项目(2012sdqxz03和2013sdqx01)共同资助
文摘
应用加密观测、常规观测、卫星云图和雷达探测的资料及NCEO/NCAR(1°×1°)再分析资料,对由东省三次极强降水天气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西风槽是三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前低层大气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同,有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层暖式切变线辐合和暖湿平流产生的上升运动与地面辐合线附近产生的上升运动相叠加,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造成强降水。较强的风垂直切变使得对流有组织地发展。强降水期间,中高层弱的干冷空气侵入,使得对流不稳定加强,中高层具有高位涡的干冷空气入侵诱发低层中尺度涡旋发展,辐合上升运动加强。低层暖湿气流螺旋式辐合上升与中高层入侵的干冷空气相遇,水汽凝结率增大,降水强度增强。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的时段与极强降水的时段相对应。有利的地形对局地短时极强降水有重要作用。低层暖式切变线和500 hPa低槽的位置、强弱不同,中高冷空气的强度和入侵路径不同,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内部结构和移动方向不同,造成强降水的地理位置和强度不同。
关键词
极强降水
诊断和对比分析
低层暖切变线
高空槽
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
地形作用
云团特征
Keywords
extreme severe rainfalls, diagnosis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low-level warm shear line, higher-level trough, intrusion of middle-higher-level dry and cold airs, terrain effect, cluster features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都市夏季近地面臭氧污染气象特征
徐锟
刘志红
何沐全
张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次稳定天气系统下气溶胶沉降过程分析
张嘉霖
刘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省三次暖切变线极强降水的对比分析
杨晓霞
吴炜
姜鹏
徐娟
胡顺起
刁秀广
高留喜
王文青
华雯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