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刚 肖幼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64,共4页
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传统“三级”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分析与反思 ,提出了符合国情、可良性循环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应是以现有机制为主、“学校培养”机制为辅 ,双轨并行的观点 ,并着重对“学校培养... 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传统“三级”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分析与反思 ,提出了符合国情、可良性循环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应是以现有机制为主、“学校培养”机制为辅 ,双轨并行的观点 ,并着重对“学校培养”机制的建立和运作以及双轨并行的优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运动 后备人才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投掷项目成绩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小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55,66,共4页
对第5-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投掷项目第一名成绩,前三名、前六名平均成绩变化及中国女子投掷运动员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投掷各单项间发展速度不平衡,其中铁饼竞技水平总体呈衰退态势;铅球、标枪和链球竞... 对第5-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投掷项目第一名成绩,前三名、前六名平均成绩变化及中国女子投掷运动员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投掷各单项间发展速度不平衡,其中铁饼竞技水平总体呈衰退态势;铅球、标枪和链球竞技水平总体呈缓慢发展态势;中国女子铅球和铁饼竞争实力较强,后备人才较充足;链球竞争实力也较强但后备人才缺乏;标枪与世界女子标枪水平差距较大且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投掷 成绩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时间观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向明 彭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5-58,67,共5页
时间寓于田径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了解时间的特性,注意教学工作中的时间表现和变化,考察教学工作中的时间动态,是我们认识时间、驾驭时间、提高时间效益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田径运动技术 教学工作 教学时间 时间效益 认识时间 教学过程 时间表现 时间动态 技术动作 项目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田径技术术语的分类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向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0,87,共4页
田径技术术语是田径运动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技术术语应运而生。本文从结构层次论观点出发,对纵乱纷杂的田径技术术语加以整理,以使田径技术术语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关键词 技术术语 田径运动 系统化 理论体系 层次论 背越式跳高 田径技术 田径运动技术 动作过程 技术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田径竞赛中请假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吴向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3-45,93,共4页
由于现有的田径竞赛规则对田径竞赛中的请假问题缺乏较为详细的阐述.故此问题一直是田径裁判法中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甚至影响了比赛的进程。本文根据田径竞赛规则的精神,对涉及请假问题的若干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和说明,并提出了... 由于现有的田径竞赛规则对田径竞赛中的请假问题缺乏较为详细的阐述.故此问题一直是田径裁判法中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甚至影响了比赛的进程。本文根据田径竞赛规则的精神,对涉及请假问题的若干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和说明,并提出了应遵守的原则,以期使解决这一问题规范化、合理化。同时也望能对田径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做一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竞赛规则 运动员 田径比赛 正当理由 田径裁判 径赛项目 田赛项目 合理化 裁判法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6
作者 刘建 刘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42,共5页
本文力求通过对《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的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对《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的全面认识,从而制订出更科学的裁判方法,更好地为田径运动竞赛服务。
关键词 田径竞赛规则 裁判方法 田径运动 裁判员 运动员 国际田联 裁判工作 田径裁判 田径比赛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径场弯道弧形起点线测画法
7
作者 肖永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3-96,共4页
根据国际田联正式公布的《国际田联手册》(1990~1991年版),第161条第12款要求“在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的比赛中,如运动员超过12人时,可将他们分为两组同时起跑。”我国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田径运动比赛,已执行了... 根据国际田联正式公布的《国际田联手册》(1990~1991年版),第161条第12款要求“在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的比赛中,如运动员超过12人时,可将他们分为两组同时起跑。”我国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田径运动比赛,已执行了国际田联的要求。为了便于在实践中应用,按照国际田联批准的以内突沿半径36米、36.50米、37米、37.898米半圆式400米场地的3000米、5000米、10000米项目弧形起点线,用余弦放射式计算的“点连接”法丈量测画,现提供分两组同时起跑的起点线放射距离和测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场 国际田联 弯道 田径运动 运动员 内突沿 弧形 点连接 亚运会 点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400m分段时间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及血乳酸值的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骆建 张艺宏 +2 位作者 胡俊梅 吴向明 田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7-60,共4页
通过对不同训练水平400m运动员两次比赛实际分段时间、运动成绩、血乳酸值等进行测试和评定发现:前0~100m分段时间相对过快,必然引起后300~400m分段时间相对过慢,造成运动成绩差,血乳酸值相对高。分析:0~100m分段时间相对过快,缩短... 通过对不同训练水平400m运动员两次比赛实际分段时间、运动成绩、血乳酸值等进行测试和评定发现:前0~100m分段时间相对过快,必然引起后300~400m分段时间相对过慢,造成运动成绩差,血乳酸值相对高。分析:0~100m分段时间相对过快,缩短了作加速运动的距离,促使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积累速率成非线性加大,造成在离终点还有一定距离时,运动速度相对迅速减慢,此时运动对能源物质的消耗所产生乳酸引起血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m 分段时间 减速运动距离 运动成绩 血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远运动员髋关节振动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吕青 张利峰 +3 位作者 钟家银 周志雄 徐勇 吴新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对10名跳远专项二级运动员进行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在刺激频率为30~35Hz,加速度25~30 m/s2条件下,经过8周系统的振动力量训练,试验组髋关节的屈伸肌群与对照组屈肌肌群最大功增长都非常明显,表现出髋关节屈肌最大功比试验前有显著... 对10名跳远专项二级运动员进行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在刺激频率为30~35Hz,加速度25~30 m/s2条件下,经过8周系统的振动力量训练,试验组髋关节的屈伸肌群与对照组屈肌肌群最大功增长都非常明显,表现出髋关节屈肌最大功比试验前有显著性地提高,试验组髋关节屈伸肌最大功增长幅度比对照组屈伸肌最大功幅度大。试验组髋关节伸肌对照组屈伸肌峰力矩前4周比后4周增长幅度大,后4周增长幅度有所减缓,试验组后4周髋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增长幅度比对照组高。髋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力量增长幅度比屈肌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刺激 髋关节 相对峰值力矩 最大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琼 田军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0,共2页
从奥林匹克运动特有的功能入手,探讨了该运动对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发展、竞争意识和实干精神的培养以及社会公正理想的形成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全能运动的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琼 田军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2期50-51,共2页
研究女子全能运动的发展,有利于探索女子全能运动发展的规律,对促进与完善女子全能运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女子 全能运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竞赛规程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建 吴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9-42,共4页
本文在分析了竞赛规程作用的基础上,对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的异同及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对制定竞赛规程时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制定竞赛规程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竞赛规程 竞赛规则 运动竞赛 运动员 关键性 组织者 运动技术 项目设置 异同 教练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短跑途中跑“送髋”技术教学训练效果的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泽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3,共4页
通过专家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针对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点,设计了与短跑途中跑"送髋"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发力特点相对接的技术训练方法,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二年级短跑组学生22人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训练实验,并对实... 通过专家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针对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点,设计了与短跑途中跑"送髋"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发力特点相对接的技术训练方法,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二年级短跑组学生22人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训练实验,并对实验对象的专项成绩、送髋技术效果以及其它相关运动学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受试对象的100米成绩和途中跑"送髋"技术及相关运动学指标均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跑 途中跑 送髋 伸髋 技能训练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当代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跑的技术特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太平 吴芬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7-51,共5页
通过看录像、影片,参阅资料,对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跑的技术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特点为“以摆带蹬,蹬摆结合,缩短文撑时间,以松、大、快、前跑进”的积极摆动式技术。
关键词 短跑 运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栏下栏支撑水平力量和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4-63,共10页
本研究采用高精度三维测力台(kistler9281B)与高速摄影机(A—16)同步,对不同水平高栏运动员下栏支撑水平力量和速度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①A组和B组运动员不同的下栏支撑水平力曲线特征以及水平缓冲和蹬伸冲量比值使其下栏支撑水平速... 本研究采用高精度三维测力台(kistler9281B)与高速摄影机(A—16)同步,对不同水平高栏运动员下栏支撑水平力量和速度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①A组和B组运动员不同的下栏支撑水平力曲线特征以及水平缓冲和蹬伸冲量比值使其下栏支撑水平速度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②减小水平缓冲冲量的关键是缩短缓冲时间,以期缩短整个下栏支撑时间;增大水平蹬伸冲量在于加大水平蹬伸力量。③下栏着地瞬间身体重心与支撑点的水平距离,着地支撑角度大小以及身体躯干角度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下栏着地支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栏支撑 水平冲量 水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男子优秀运动员200米跑技术研究
16
作者 夏祥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5-51,共7页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对参加全国六运会的我国男子优秀运动员200米跑技术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探讨了我国运动员200米跑技术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提高200米跑技术水平的主攻方向,为运动训练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 200米跑 男子优秀运动员 生物力学分析 参考数据 技术现状 技术水平 高速摄影 运动训练 100米跑 支撑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志诚、杨光110米栏起跨技术的动力特征分析
17
作者 何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7,共8页
本文旨在定量分析高水平110米栏运动员起跨技术。两名国家田径队高栏运动员为本研究测试对象,用两台三维测力台和一部16毫米高速摄影机同步测试,影片解析数据和测力数据经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出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①余志诚起... 本文旨在定量分析高水平110米栏运动员起跨技术。两名国家田径队高栏运动员为本研究测试对象,用两台三维测力台和一部16毫米高速摄影机同步测试,影片解析数据和测力数据经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出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①余志诚起跨支撑冲击冲量小,支撑蹬伸时相垂直和水平冲量大,使其起跨离地腾起初速度和跨栏步平均速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增大起跨着地角、缩短起跨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与支撑点的距离,是缩短缓冲时间和整个起跨支撑时间的技术要求;③余志诚起跨上栏技术更加接近“跑栏”技术,比较符合现代高栏起跨技术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量 起跨支撑 腾起初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项力量训练是掌握技术和提高成绩的基础——铅球技术教学法探讨
18
作者 曹镕 李仙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7-71,共5页
笔者在我院体育系本科86级男生4个教学班104人中设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推铅球技术教学实验。在总学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减少技术教学时数,增加专项力量训练时间,结果缩短了掌握推铅球技术的时间,加速提高了运动成绩。
关键词 推铅球技术 运动成绩 专项力量训练 体育系 实验组 教学班 教学法探讨 总学时 本科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