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回族武术拳谱的身体叙事形态——以《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
1
作者
马林
王明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3,81,共9页
基于身体叙事理论,选取具有武学想象与武技实践代表性的回族武术拳谱《邓州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着重阐释其身体叙事的基本形态。研究发现,其身体叙事形态的基本架构为以智勇双全的身...
基于身体叙事理论,选取具有武学想象与武技实践代表性的回族武术拳谱《邓州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着重阐释其身体叙事的基本形态。研究发现,其身体叙事形态的基本架构为以智勇双全的身体作为叙事动力,以自然隐喻的身体作为叙事修辞,以六合相合的身体作为叙事符号。这三种身体叙事形态互融共生诠释出“回族武术身体的过去如何言说”,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的“和的身体”叙事形态,为“回族武术未来身体如何存在”提供了发展方向的启示:在数字时代下既要注重从延伸到回归的身体转向,重温传统武术拳谱典籍中的身体之“和”;又要审视理解技术的身体,进而再塑传统武术“虚实共在”的身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武术
拳谱
邓州心意六合拳
身体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困境与路径突破
被引量:
7
2
作者
胡宇
龚茂富
朱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对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实践与特征、困境以及路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研究指出,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提供关于武术新的知识和观念,推动武...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对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实践与特征、困境以及路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研究指出,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提供关于武术新的知识和观念,推动武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的交融,以及有助于理解武术历史的生成,因而具有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清末以降,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笼统泛化保护、政府主导的全国挖整保护、博物馆为主的专业化保护三个阶段。同时,呈现出保护范围逐渐完善、保护方法逐渐科学化与多样化,并形成了政府、社会、学者、大众多方参与的保护格局特征。研究认为,当前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机制仍不健全、保护资金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保护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相关研究滞后。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突破这些保护困境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保护范围
保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求新与端本: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体系的镜像透视与主线考析(1897—1911年)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雨
杜俊儒
王明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2,共9页
清末师范学堂是我国教育史上出现的最早的教师专门培养机构,其体育课程与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结构和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认知求新和教学端本的视角,对清末师范学堂的体育教学定位、体育教...
清末师范学堂是我国教育史上出现的最早的教师专门培养机构,其体育课程与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结构和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认知求新和教学端本的视角,对清末师范学堂的体育教学定位、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修习要求、体育教学评价及其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考证与分析,力图展示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体系透视出的镜像与主线。研究认为,清末师范学堂的体育教学是近代师范体育教学的开端,也是我国高等体育师范教育的前身和起始;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教学内容已初步成型,教学过程趋于寻求完善,教学评价呈现多元化方式,体育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程。体育教学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诉求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师范学堂体育教学内容突破了兵式体操的束缚,健康与卫生保健知识开始出现在师范学堂体育教学内容中,通过修建专门的体育场地和增添体育器材的种类,保证了师范学堂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师范学堂体育课程修习时限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致,注重从道德教育的视角评判体育教学,体育实习成绩成为学生毕业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注重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奠定了中国高等体育师范教育的基础,加快了近代体育高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师范学堂
兵式体操
普通体操
体操专修科
高等体育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武术视阈下散打的发展方向
4
作者
叶勇杰
《天工》
2018年第3期105-105,共1页
武术散打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传统民族体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发展。但传统武术散打成为奥运会竞技项目的希望依旧渺茫。可以说,散打面临中国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普遍困境。而最根本制约原因是散打项目偏离人们的需求,导致自身发展难以维续...
武术散打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传统民族体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发展。但传统武术散打成为奥运会竞技项目的希望依旧渺茫。可以说,散打面临中国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普遍困境。而最根本制约原因是散打项目偏离人们的需求,导致自身发展难以维续。在传统武术视阈下,理清散打项目的发展困境,探讨解决策略,指明散打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散打
困境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回族武术拳谱的身体叙事形态——以《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
1
作者
马林
王明建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
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3,8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TY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3XJC890003)。
文摘
基于身体叙事理论,选取具有武学想象与武技实践代表性的回族武术拳谱《邓州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着重阐释其身体叙事的基本形态。研究发现,其身体叙事形态的基本架构为以智勇双全的身体作为叙事动力,以自然隐喻的身体作为叙事修辞,以六合相合的身体作为叙事符号。这三种身体叙事形态互融共生诠释出“回族武术身体的过去如何言说”,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的“和的身体”叙事形态,为“回族武术未来身体如何存在”提供了发展方向的启示:在数字时代下既要注重从延伸到回归的身体转向,重温传统武术拳谱典籍中的身体之“和”;又要审视理解技术的身体,进而再塑传统武术“虚实共在”的身体形象。
关键词
回族武术
拳谱
邓州心意六合拳
身体叙事
Keywords
Hui martial arts
fist manual
Heart and Mind Liuhe Fist Manual
body narrative
分类号
G852.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困境与路径突破
被引量:
7
2
作者
胡宇
龚茂富
朱静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
体育
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郑州大学
体育
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15ZDB145)。
文摘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实地考察法,对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实践与特征、困境以及路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研究指出,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提供关于武术新的知识和观念,推动武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的交融,以及有助于理解武术历史的生成,因而具有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清末以降,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笼统泛化保护、政府主导的全国挖整保护、博物馆为主的专业化保护三个阶段。同时,呈现出保护范围逐渐完善、保护方法逐渐科学化与多样化,并形成了政府、社会、学者、大众多方参与的保护格局特征。研究认为,当前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机制仍不健全、保护资金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保护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相关研究滞后。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突破这些保护困境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武术
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保护范围
保护方法
Keywords
Wushu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otective scope
protective measure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求新与端本: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体系的镜像透视与主线考析(1897—1911年)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雨
杜俊儒
王明建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成都
大学
体育
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体育
教研部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2,共9页
文摘
清末师范学堂是我国教育史上出现的最早的教师专门培养机构,其体育课程与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结构和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认知求新和教学端本的视角,对清末师范学堂的体育教学定位、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修习要求、体育教学评价及其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考证与分析,力图展示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体系透视出的镜像与主线。研究认为,清末师范学堂的体育教学是近代师范体育教学的开端,也是我国高等体育师范教育的前身和起始;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教学内容已初步成型,教学过程趋于寻求完善,教学评价呈现多元化方式,体育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程。体育教学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诉求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师范学堂体育教学内容突破了兵式体操的束缚,健康与卫生保健知识开始出现在师范学堂体育教学内容中,通过修建专门的体育场地和增添体育器材的种类,保证了师范学堂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师范学堂体育课程修习时限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致,注重从道德教育的视角评判体育教学,体育实习成绩成为学生毕业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注重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奠定了中国高等体育师范教育的基础,加快了近代体育高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师范学堂
兵式体操
普通体操
体操专修科
高等体育师范教育
Keywords
P.E.
normal school
military gymnastics
general gymnastics
gymnastics course
P.E.in higher education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武术视阈下散打的发展方向
4
作者
叶勇杰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搏击系
出处
《天工》
2018年第3期105-105,共1页
文摘
武术散打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传统民族体育领域获得一定的发展。但传统武术散打成为奥运会竞技项目的希望依旧渺茫。可以说,散打面临中国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普遍困境。而最根本制约原因是散打项目偏离人们的需求,导致自身发展难以维续。在传统武术视阈下,理清散打项目的发展困境,探讨解决策略,指明散打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散打
困境
发展路径
分类号
G852.4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回族武术拳谱的身体叙事形态——以《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
马林
王明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武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困境与路径突破
胡宇
龚茂富
朱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求新与端本:清末师范学堂体育教学体系的镜像透视与主线考析(1897—1911年)
刘雨
杜俊儒
王明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传统武术视阈下散打的发展方向
叶勇杰
《天工》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