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武化人:新时代中华武术具身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雪佚 马秀杰 +1 位作者 唐双双 曾浩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6,共11页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具身教育价值,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聚焦中华武术在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从生理、心理及伦理3个维度系统探讨武术文化塑造人格的内在逻辑与实践...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具身教育价值,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聚焦中华武术在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从生理、心理及伦理3个维度系统探讨武术文化塑造人格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武术人格培养随历史演进呈现鲜明时代特征:先秦以“礼射修身”立君子之范,秦汉借“军功爵制”铸忠勇之魂;隋唐创“武举择贤”树忠义之标,宋元融“理学思想”育仁义之骨;明清倡“知行合一”修道德之身,民国扬“强国强种”燃爱国之志。经三千年淬炼,形成以尚武精神为底色、忠勇品质筑基、仁义道德立心、家国情怀导向的“知行合一”人格体系,在礼法制度与家国实践中完成精神品格的代际传承与时代升华。在此基础上,研究从生成逻辑揭示武术对青少年人格的三重作用:1)武术技与术的磨炼对青少年生理人格的塑造;2)武术礼与艺的沉淀对青少年心理人格的建构;3)武术道与理的升华对青少年伦理人格的淬炼。基于此,研究提出中华武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实践路径:1)推动高质量学科发展,提升武术人格培养高度;2)用多样化技术练习,挖掘武术人格培养深度;3)展开多维度学科融合,拓宽武术人格培养广度,进而助力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育人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武术 具身教育 青少年人格教育 生理人格 心理人格 伦理人格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武术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独特功能、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双双 马秀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4,共11页
中华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体现。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武术蕴含着厚德载物、天人合... 中华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体现。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武术蕴含着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和谐尚中、兼收并蓄等深厚的武术精神内涵。研究发现,中华武术在发展中展现出了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民族风骨,蕴含着直觉体悟、身心合一的健康内涵,具备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功能,彰显了发展产业、激活经济的多维价值,胸怀着崇尚和平、兼容并包的宏伟胸襟。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华武术必须以自身具有的独特功能承担起展示民族形象、维护人民健康、培育时代人才、促进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使命。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局势,中华武术理应承担更大使命,不断凝聚武术力量,在新时代展现出敢闯敢试、敢破敢立的武术精神,为促进文化传承发展、保障全民身心健康、落实教育立德树人、促进生产经济增长、提升文化实力贡献武术力量,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发挥出作用、展现出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武术 历史使命 独特功能 遵循原则 实践路径 新时代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价值意蕴、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9
3
作者 马秀杰 唐双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0,共8页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想感情,在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逻辑分析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价值意蕴、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进行分析...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想感情,在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逻辑分析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价值意蕴、遵循原则与实践路径进行分析阐释。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推进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提升国家文化自信以及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独特功能,在新时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推动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应坚持中国特色、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从目标点、基础点、着力点、支撑点和关键点等方面不断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效能,深化巩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绩惠民,持续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自强,深入赓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文脉,大力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历史使命 价值意蕴 遵循原则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受众媒介接触行为对武术文化传播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辛双双 马秀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章在构建微观武术国际化传播效果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合成传播效果综合指数。采用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与媒介接触种类数等几个维度作为媒介接触行为概念,借助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媒介接触行为对不同教育程度海外受众的武... 文章在构建微观武术国际化传播效果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合成传播效果综合指数。采用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与媒介接触种类数等几个维度作为媒介接触行为概念,借助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媒介接触行为对不同教育程度海外受众的武术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个媒介接触行为指标均与传播效果存在正相关,并且武术信息接触时间、传统媒介接触类型数与网络新媒介接触类型数相对于武术信息接触月频次对不同教育程度群体的武术传播效果调节效应要显著,武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元的,媒介接触行为有待于后续研究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接触 传播效果 武术文化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喇昶旭 赵斌 马秀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7,共13页
运用NVivo 12.0 Plus处理软件对英国本土太极拳传播者即本土“桥联群体”的访谈文本进行扎根分析,经过3轮编码建构了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1)英国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主要由动作纹... 运用NVivo 12.0 Plus处理软件对英国本土太极拳传播者即本土“桥联群体”的访谈文本进行扎根分析,经过3轮编码建构了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1)英国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主要由动作纹理、功能纹理与文化纹理3项主范畴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的阐释框架;2)太极拳动作纹理包含2个副范畴,分别是动作美观与易学易练;3)太极拳功能纹理主要有显功能与潜功能2部分构成;4)太极拳文化纹理主范畴主要由历史认知与哲学认知2个副范畴构成;探讨了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的地方性阐释框架和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逻辑理路,从而提出了重视具身认知、开发多元功能、促进意识转变等我国未来太极拳跨文化“在地化”传播实践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桥联群体 跨文化传播 在地化 深度纹理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发明 被引量:5
6
作者 Paul Bowman 马秀杰(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文章通过对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审视,探寻亚洲传统武术的"正宗性"与"非正宗性"的二元论在西方人意象中的这一现状,分析西方人对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渴望以及亚洲在传承过程中"正宗... 文章通过对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审视,探寻亚洲传统武术的"正宗性"与"非正宗性"的二元论在西方人意象中的这一现状,分析西方人对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渴望以及亚洲在传承过程中"正宗性"流变的必然性等问题。与此同时,研究运用德里达解构主义从微观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亚洲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论述。为进一步证实此观点,以太极拳为案例研究讨论了改变的形式、改变的内容,以及传统太极拳在西方的表现特点。文章意在呼吁全世界的武术学者与传承者传播正确的知识,而不是过度地追求"发明"的"正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传统武术 正宗性 东方主义 传统太极拳 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武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7
作者 罗清元 赵雪佚 +3 位作者 唐双双 胡贵丹 马秀杰 赵斌 《体育文化导刊》 2025年第8期104-11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武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并提出实践路径。价值意蕴:以高科技激发产业动能,以高效能重塑产业模式,以高融合构建产业格局,以高韧性增强产业生态。实践路径:深化...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武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并提出实践路径。价值意蕴:以高科技激发产业动能,以高效能重塑产业模式,以高融合构建产业格局,以高韧性增强产业生态。实践路径: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强化要素赋能,加快产业高效化流动;优化多维融合,构建产业多样化生态;细化内容供给,塑造产业全面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武术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