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一步合成N/P-掺杂碳点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凤 廖彩云 +4 位作者 王美娜 郑保战 肖丹 吴莉 郭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18,共6页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一步合成具有不同荧光性能的N/P-掺杂碳点。利用X-ray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得碳点的元素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碳点的光学性能,并考察了合成体系、碳源和掺杂情...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一步合成具有不同荧光性能的N/P-掺杂碳点。利用X-ray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得碳点的元素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碳点的光学性能,并考察了合成体系、碳源和掺杂情况对所得碳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加入植酸作为磷源成功实现了P-掺杂,所得碳点粒径约为2.3 nm。合成体系和碳源将影响所得碳点的荧光发射光谱和量子产率,通过P-掺杂可使其峰位发生明显移动,并改善碳点的荧光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氮/磷掺杂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煮法制备蓝色荧光铕纳米粒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凤 廖彩云 +3 位作者 王美娜 李静 吴莉 郭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56-1960,共5页
利用简单"一锅煮"的方法快速制备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的铕纳米颗粒(Eu NPs@BSA/H2O2)。以氯化铕为铕源、BSA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在含有H2O2体系中合成Eu NPs@BSA/H2O2。利用荧光光谱仪考察了合成体系和合成条件对所得纳米颗粒... 利用简单"一锅煮"的方法快速制备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的铕纳米颗粒(Eu NPs@BSA/H2O2)。以氯化铕为铕源、BSA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在含有H2O2体系中合成Eu NPs@BSA/H2O2。利用荧光光谱仪考察了合成体系和合成条件对所得纳米颗粒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最佳p H为12. 0,BSA最佳浓度为14. 0 mg m L-1,最佳反应温度为55℃,最佳反应时间为25 min。Eu NPs@BSA/H2O2的粒径分布为2~7nm,其荧光激发和发射峰分别位于~340和~4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纳米颗粒 荧光特性 湿化学法 荧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