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联合外治对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麒 全宇 +1 位作者 文光 陈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兼外治对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以120例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个组,分别给予西医抗菌治疗、抗菌治疗+口服中药治疗以及抗菌治疗+口服中药+外治,观察3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兼外治对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以120例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个组,分别给予西医抗菌治疗、抗菌治疗+口服中药治疗以及抗菌治疗+口服中药+外治,观察3组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以及1年随访期内复发情况。结果:3组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症状消失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明显短于A组(P>0.05)。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3组间差异明显(P<0.05),B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疗效评价显示,C组较B组治愈率高而无效率低,B组治愈率高于A组,3组间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相当,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从患者治疗开始,随访1年,3组平均复发次数差异明显(P<0.01),C组复发率最低,明显优于B组,而B组优于A组(P<0.01)。结论:对于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在西医抗菌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症状消失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短,复发率低;在中西药的基础上再配合外洗和艾灸,则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利于提高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中老年女性 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构建 被引量:8
2
作者 云洁 王荻 +2 位作者 郭菊兰 陶妍志 樊敏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10期3541-3544,共4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6名消渴目病相关领域的医疗、护理专家作为咨询对象,通过病例回顾、文献查阅初步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的框架,经课题组讨论修订后形成专家咨...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6名消渴目病相关领域的医疗、护理专家作为咨询对象,通过病例回顾、文献查阅初步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的框架,经课题组讨论修订后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再应用德尔菲法对选定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咨询。[结果]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2,协调系数为0.34~0.70,两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经课题组讨论修订形成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结论]两轮咨询结果可靠,所构建的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目病 临床护理路径 德尔菲法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多中心应用的对照研究
3
作者 云洁 王荻 +4 位作者 郭菊兰 樊敏 石慧 周苏梅 李兴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704-3708,共5页
[目的]将前期构建的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观察应用后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生存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效果。[方法]筛选成都市3所医院眼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消渴目病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目的]将前期构建的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观察应用后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生存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的效果。[方法]筛选成都市3所医院眼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消渴目病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分别于病人入组日及出院前 1 d评估病人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满意度、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血糖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出院前1d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目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消渴目病病人,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目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疗效 血糖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智燕 徐泽俊 +3 位作者 杨学芳 王丽 李萍 蒋晓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评价和整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通过检索国内外专业网站以及数据库中关于慢性伤口疼痛评估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4月。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 目的评价和整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通过检索国内外专业网站以及数据库中关于慢性伤口疼痛评估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4月。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1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3篇最佳临床实践,2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类试验研究。从疼痛管理总原则、疼痛评估内容、疼痛评估时机和工具、非药物干预措施、药物干预措施5个维度32个条目总结了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策略。结论总结目前关于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管理慢性伤口疼痛提供循证依据,减轻患者痛苦和疾病负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疼痛 评估 管理 生活质量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但晶 丁华 +3 位作者 王刚 王家豪 巨少华 路怀民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 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2组均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同时对照组给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黑骨藤追... 目的 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2组均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同时对照组给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疼痛介质(PGE2、β-EP)、生长因子(TGF-β1、IGF-1)、骨代谢指标(OPG、RANKL)、TLR4/NF-κB信号通路、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PGE2、RANKLE、TLR4、NF-κB降低(P<0.05),β-EP、生长因子、OPG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反应。结论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联合结筋病灶点温针灸可安全有效地减轻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调节血清TGF-β1、IGF-1、OPG、RANKL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 温针灸 结筋病灶点 塞来昔布胶囊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Bobath疗法对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娣 刘军 +2 位作者 邱玲 赵煜 廖林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针刺 BOBATH疗法 偏瘫 痉挛状态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对患者忠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家伟 景琳 +1 位作者 罗才贵 张爱平 《中国医院》 2009年第9期22-24,共3页
本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分析法,对187位患者所经历的医疗服务失误及其补救事件进行调查;从患者感知失误严重性和失误归因角度分析医疗服务失误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然后运用公平理论三要素将补救措施整理归类九个方面;最后使用结构方程... 本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分析法,对187位患者所经历的医疗服务失误及其补救事件进行调查;从患者感知失误严重性和失误归因角度分析医疗服务失误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然后运用公平理论三要素将补救措施整理归类九个方面;最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院服务失误与补救对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服务失误 服务补救 忠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大鼠皮质神经元与突触数量变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赵圆宇 谭敏 +3 位作者 赵慧 杨静 赵丰 杜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97-2003,共7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突触数量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各5只,持续饲养3个月后,应用无偏体视学定...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突触数量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各5只,持续饲养3个月后,应用无偏体视学定量分析大脑皮质体积、神经元数量及突触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大脑皮质体积下降6.00%,神经元数量减少14.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突触数量显著减少70.14%(P<0.05),且皮质中每神经元的Spinophilin/Neurabin阳性突触小体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型糖尿病早期虽未引起皮质神经元显著丢失,但突触数量急剧减少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大脑皮质 体视学定量 神经元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家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心力衰竭经验辨证特点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鹏 陈婵 +9 位作者 王娟 郭淑贞 王伟 常丽萍 付莉 逯金金 刘敬标 刘洋 祝春燕 陈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12-2615,共4页
目的:分析14家三级甲等医院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经验辨证的特点,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总结经验。方法:通过收集的冠心病心力衰竭经验辨证资料596份,经规范证候命名及证候要素提取后,统计其频率。结果:证候CC13个,CZ12个,CD15个,DF10个,DZM17... 目的:分析14家三级甲等医院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经验辨证的特点,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总结经验。方法:通过收集的冠心病心力衰竭经验辨证资料596份,经规范证候命名及证候要素提取后,统计其频率。结果:证候CC13个,CZ12个,CD15个,DF10个,DZM17个,HZ13个,ZZ10个,WH22个,WX14个,XJ15个,YC11个,HN12个,ZR19个,ZB14个。各家医院排序前五位的证候类型有17个,除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各家医院较公认外,其它类型证候的排序均不尽相同。病位类证候要素及病性类证候要素各家医院的公认度较高,均集中在气虚、血瘀、阴虚、水停、痰、阳虚;心、肾、脾、肺。这些证候要素的频数、频率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证候要素。部分医院还认为本病与气滞、湿、血虚、寒、热、内风、内火、阳亢、精亏、毒;肝、胃、胆、络脉、脑等相关。结论:经规范命名后的证候数量仍较多,各家医院的经验辨证存在差异性,证候要素的公认度相对较高并集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证候 证候要素 经验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10
作者 宋玮 帅垠琦 +2 位作者 王楷 卓兴卫 沈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01-2108,共8页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统计2022年5月至2024年8月4家医院3 227例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 22...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统计2022年5月至2024年8月4家医院3 227例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 227例患者中男性1 953例,平均年龄(58.55±10.31)岁,而女性1 274例,平均年龄(65.42±11.37)岁;合并高脂血症1 270例、糖尿病875例、高血压1 167例、肥胖1 056例;既往有饮酒史1 074例、吸烟史1 634例、家族史690例;临床症状以眩晕、眼花、乏力为主,体征以手掌暗红、口唇紫暗、目眶发暗为主,舌脉以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为主。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证最多,其次为气滞血瘀证、痰热互结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处方涉及中药529味,累积使用频次20 730次;气滞血瘀证处方涉及中药355味,累积使用频次14 025次;痰热互结证处方涉及中药204味,累积使用频次8 160次;气阴两虚证处方涉及中药167味,累积使用频次5 490次。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存在差异,大多数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发病与生活习惯、家族史密切相关,以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居多,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补气养阴为其重要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特征 证型分布 用药规律 真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疗护社区教育干预的范围综述
11
作者 韦皓 刘兰 +2 位作者 周微微 张黄鑫 刘梦婕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社区居民安宁疗护教育干预性研究,为构建社区安宁疗护教育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遵循范围综述方法学,明确研究问题,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社区... 目的分析国内外社区居民安宁疗护教育干预性研究,为构建社区安宁疗护教育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遵循范围综述方法学,明确研究问题,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社区居民安宁疗护教育的干预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6月25日;提取分析目标人群、实施人员、教育内容和形式等,并提出实践建议。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干预对象包括社区普通居民、居家终末期患者及其照护者、社区移民与社会工作者等;干预人员以多学科团队为主,部分由护士独立实施;内容涵盖安宁疗护基础知识、症状管理、沟通、死亡教育与哀伤辅导等;形式包括讲授、多媒体、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结论现有研究的内容与形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文化适应性,建议结合我国老龄化趋势和文化背景,构建多元化、文化适配的社区安宁疗护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居民 安宁疗护 健康教育 范围综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S模型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苟玉琦 刘梦婕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模型,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6个主题:即症状...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6S模型,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归纳出6个主题:即症状控制需求,心理疏导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维护自我主体的需求,临终意愿表达需求,缓解家属哀伤的需求。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呈现多样化,改善其不适症状,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和需求,有利于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模型 终末期肾病 安宁疗护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转换医疗机构原因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
13
作者 李家伟 景琳 张爱平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5-27,共3页
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分析法,通过对成都市378位患者关键事件的有效调查,获得了718个关键行为,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研究患者就医转换行为及其原因;同时分析了患者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情况下转换行为的区别,对患者在不同等级... 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分析法,通过对成都市378位患者关键事件的有效调查,获得了718个关键行为,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研究患者就医转换行为及其原因;同时分析了患者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情况下转换行为的区别,对患者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转换原因进行比较;并提出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转换医疗服务 转换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ESICM《重症监护病房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指南》解读
14
作者 杨俊 刘梦婕 +2 位作者 林钰莲 何云华 苟玉琦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0,共4页
欧洲重症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于2024年发布了《重症监护病房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指南》,从国家差异、共同决策、姑息治疗整合等7个领域剖析成人危重患者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的关键要素,并形成... 欧洲重症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ESICM)于2024年发布了《重症监护病房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指南》,从国家差异、共同决策、姑息治疗整合等7个领域剖析成人危重患者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的关键要素,并形成8条循证建议和19条专家意见。本文探讨指南对优化临终护理质量、提升多学科协作效率等的临床意义,并提出本土化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重症医学会 重症监护病房 临终关怀 姑息治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故事在安宁疗护领域的应用进展及思考
15
作者 刘家慧 刘梦婕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2,共5页
通过系统梳理数字故事在安宁疗护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实践经验,为我国该领域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数字故事以生活纪实、数字遗产传承、教学可视化等多元形式,为患者、丧亲家属及护理专业学生提供多维人文支持。从现实需求层面观察,我... 通过系统梳理数字故事在安宁疗护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实践经验,为我国该领域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数字故事以生活纪实、数字遗产传承、教学可视化等多元形式,为患者、丧亲家属及护理专业学生提供多维人文支持。从现实需求层面观察,我国安宁疗护数字故事具备市场需求驱动、政策支撑、国际经验赋能等优势,但面临专业人员匮乏、隐私保护机制欠缺、故事质量参差、文化适配性不足等现实挑战。为此建议培养专业人才、丰富数字故事制作、完善数字故事评价标准、深化本土文化元素融合,以推动安宁疗护数字故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数字故事 叙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智慧 周毅 +3 位作者 李炜弘 汤朝晖 郭强 陈日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进行证素辨证标记。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U2-Net与ResNet34等网络构建基于舌图数据、症候数据的症候辨证模型(S-Model)、舌图辨证模型(T-Model),并采用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以二者为共同输入的多模态融合辨证模型(TS-Model)。通过F1值、精确率、召回率等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T-Model对十四类证素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86.726%,S-Model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97.826%,TS-Mode的预测F1值波动于55.556%-99.065%。与T-Model、S-Model对比,TS-Model整体F1值较高且稳定。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中医证素智能辨证模型性能较好。多模态融合技术适用于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优化,为下一步建立四诊信息全客观化的高度智能证素辨证模型提供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 2型糖尿病 深度学习 多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经巩膜激光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前瞻性多中心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凤彬 胡白玉 +7 位作者 凌绮莹 宋云河 高新博 张英哲 陈瑜 段宣初 曾流芝 张秀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评估微脉冲经巩膜激光(MP-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拟行MP-T... 目的评估微脉冲经巩膜激光(MP-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拟行MP-TSCPC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63例67眼,其中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未降40眼(占59.7%),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眼(占6.0%),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2眼(占3.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眼(占11.9%),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3眼(占4.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6眼(占9.0%),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眼(占6.0%)。采用ETDRS视力表及Goldmann压平眼压计分别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内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定义为末次眼压较基线降低>20%或眼压不变但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减少。结果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0,P<0.001),其中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个月眼压降幅为(43.7±20.7)%。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为2(0,3)种,较术前的3(2,3)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P=0.007)。术眼术后6个月BCVA(LogMAR视力)为1.40(0.52,2.70),较术前的1.40(0.70,2.70)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P=0.952)。术后6个月手术成功率为83.6%(56/67)。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瞳孔扩大(11/67)、结膜出血(11/67)、轻微前房炎症(1/67)、轻度睫状体脱离(3/67)、局部脉络膜脱离(1/67)和黄斑囊样水肿(1/67),均在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MP-TSCP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手术 多中心研究 微脉冲经巩膜激光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构成的异质性对基层慢性病管理质量调查结果影响的多重对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国 谌金花 +4 位作者 伍悦蕾 刘述益 杜文 肖竹 王意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15-3519,3528,共6页
背景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能力评估是慢性病管理中很重要的内容,但研究者在使用相关量表时没有重视样本异质性对调查结果科学性的影响。目的基于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质量的调查,探讨样本构成的异质性对量表评价结果的影... 背景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能力评估是慢性病管理中很重要的内容,但研究者在使用相关量表时没有重视样本异质性对调查结果科学性的影响。目的基于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质量的调查,探讨样本构成的异质性对量表评价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2022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从成都市23个地级市、区(县)、46家基层医疗单位选取889名医务人员作为样本,使用中文版慢性病保健评估量表(ACIC)评估医疗单位的慢性病管理质量评分,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性别、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岗位构成不同带来的样本异质性对评分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慢性病管理能力总评分与其学历呈负相关,与职称呈正相关(P<0.05);研究对象慢性病管理能力决策支持维度评分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P<0.05);研究对象慢性病管理能力信息系统维度评分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与学历呈正相关(P<0.05)。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提示:(1)总体上医务人员学历越高,给出的慢性病管理能力总评分越低;中级职称倾向于给予最高的评分。(2)决策支持评分维度,工作年限越长的医务人员倾向于给予越高的评分。(3)信息系统评分维度,工作年限越短的人员倾向于给予越高的评分;大专/本科学历倾向于给予最高的评分。结论样本构成的异质性对基层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的结果会产生确切的影响,这意味着评价会发生偏差,特别是不利于机构间的公正比较,以上提示量表的制订需要严格规范适用范围,量表信效度检验及推广使用中需要重视样本的构成情况,保证其同质性,以确保基层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疾病管理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影响因素分析 多重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辅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怡千 文惠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辅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对...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辅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利奈唑胺辅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率,比较治疗前、4周后两组患者免疫因子、肺表面活性蛋白指标水平的差异,绘制Kaplan Meier曲线比较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23%(41/47)和85.11%(40/47),均较对照组的70.21%(33/47)和65.96%(31/47)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和各肺表面活性蛋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时间[(10.59±0.17)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9.12±0.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细菌学疗效均较为显著,可帮助患者调节免疫因子及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 利奈唑胺 免疫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安宁疗护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琴 李沛窈 +1 位作者 苟玉琦 刘梦婕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急诊科安宁疗护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进行信息挖掘与分析。结果最终纳入英文文献2063篇、中文文献46篇。研究热点及前沿集中于预... 目的分析国内外急诊科安宁疗护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进行信息挖掘与分析。结果最终纳入英文文献2063篇、中文文献46篇。研究热点及前沿集中于预立医疗决策、急诊科安宁疗护干预的效果及急诊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教育。结论急诊科安宁疗护相关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国内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可在借鉴国外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基础上,探索本土化的急诊科安宁疗护筛查-干预-评价模式、开展急诊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教育,推动我国急诊科安宁疗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安宁疗护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