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二十年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钱丝诗 余曙光 +2 位作者 卢鲭宇 李勇 胡一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0,80,共6页
基于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02—2021年的2687篇中医药人才培养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数据分析。发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医教协同、教学改革等为热点内容。将中医药人才培养研究划分为改革发展、深化发... 基于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02—2021年的2687篇中医药人才培养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数据分析。发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医教协同、教学改革等为热点内容。将中医药人才培养研究划分为改革发展、深化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热点集中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价值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传承创新、中医药学科及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价值趋向、人才培养机制的协同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强化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素质等隐形知识的培养、探索“医学+X”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道路等未来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人才培养 人才评价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槐 龚少英 +1 位作者 海曼 张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被试687名,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流调中心量表(CES-D),Gr...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被试687名,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流调中心量表(CES-D),Gross等人编制的情绪调节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双因素模型较拟合良好(x^2/df=7.64,CFI=0.99,NNFI=O.96,NFI=0.98,RMSEA=O.095,),疾患者145人(21.1%)、易感者173(25.2%)、有症状但自我满足者94(13.7%)、健康者275(40.0%),年级与家庭来源在心理健康类型分布上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心理健康者在认知重评F(3,683)=23.68,P<0.001,η^2=0.094与表达抑制F(3,683)=11.69,P<0.001,η^2=0.037上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可以用于护理专业心理健康筛查,不同心理健康类型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差异不同,越倾向于健康者越倾向于使用认知重评,越倾向于疾患者越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护理专业大学生 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健康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非工作边界管理一致性与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槐 龚少英 +1 位作者 苗天长 李伟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3-860,共8页
基于个人与组织匹配视角,探讨高校辅导员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分割供给一致性与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技术,对收集的553名高校辅导员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辅导员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 基于个人与组织匹配视角,探讨高校辅导员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分割供给一致性与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技术,对收集的553名高校辅导员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辅导员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分割供给匹配越趋于一致,工作投入与工作满意度越高,“高偏好–高供给”比“低偏好–低供给”的工作投入更低,但“高偏好–高供给”与“低偏好–低供给”之间在工作满意度上没有差异。“高偏好–低供给”比“低偏好–高供给”的工作投入与工作满意度更低,工作投入在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分割供给一致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管理 边界分割偏好 组织分割供给 工作满意度 工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化构建:基于OBE理念的设计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槐 苗天长 陈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1-625,共5页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关系到医学专业人才健全人格的培养。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结合课程模块化理论与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心理健康模块化设计框架,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心理调适模块、职业...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关系到医学专业人才健全人格的培养。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结合课程模块化理论与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心理健康模块化设计框架,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心理调适模块、职业发展模块、积极心理模块。并就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提出了结果导向、开放设计、体验取向三原则,并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的有效实施提出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模块化 O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焦虑对青少年网络疑病的影响:网络健康搜索和不确定性忍耐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苗天长 杨槐 +1 位作者 周璇 张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究健康焦虑和青少年网络疑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健康网络搜索行为、不确定性忍耐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短版健康焦虑量表、网络健康搜索行为指标、不确定性忍耐力以及网络疑病量表对2074名7年级到12年级的青少年进行施... 目的:探究健康焦虑和青少年网络疑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健康网络搜索行为、不确定性忍耐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短版健康焦虑量表、网络健康搜索行为指标、不确定性忍耐力以及网络疑病量表对2074名7年级到12年级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焦虑、网络健康搜索行为、不确定性忍耐力与网络疑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健康焦虑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疑病(β=0.68,95%水平置信区间为[0.29,0.37]),网络健康搜索行为以及不确定性忍耐力在这一关系中起着多重中介作用。健康焦虑通过三条中介路径间接影响网络疑病(总中介效应值=0.173,95%水平置信区间为[0.149,0.199])占比总效应25.59%。结论:健康焦虑不仅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网络疑病,还可以通过网络健康搜索行为和不确定性忍耐力间接预测网络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焦虑 网络健康搜索行为 不确定性忍耐力 网络疑病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