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冰洁 车虹 +4 位作者 胡琏 易文静 肖利 刘培佳 刘松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g)、泼尼松(0.2 ml/10 g)和滋阴凉血方+泼尼松(0.2 ml/10 g)共4组,每组8只,剩余8只小鼠设为空白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2周。采集血样和脾脏组织,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外周血小板数;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17及外周血血小板生成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组织IL-33、s ST2、ST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阴凉血方+泼尼松组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上升(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滋阴凉血方+泼尼松可有效地调节Th17/Treg平衡,进而有效改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T2/IL-3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滋阴凉血方 泼尼松 免疫功能 ST2/IL-3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的对香豆酸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侯著法 赵冰洁 +2 位作者 刘松山 易文静 车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441,共7页
目的:探讨对香豆酸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1s,以不同浓度对香豆酸(0、0.4、0.8、1.6、3.2 mmol/L)作用于MM.1s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并以1/2 IC_(... 目的:探讨对香豆酸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1s,以不同浓度对香豆酸(0、0.4、0.8、1.6、3.2 mmol/L)作用于MM.1s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并以1/2 IC_(50)、IC_(50)、2 IC_(50)及转染ov-Nrf-2、ov-Nrf-2+IC_(50)作用于MM.1s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荧光强度及线粒体膜电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对香豆酸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M.1s细胞的增殖(r=0.997),其IC_(50)值为2.754 mmol/L;与对照组相比,1/2 IC_(50)组、IC_(50)组、2 IC_(50)组、ov-Nrf-2+IC_(50)组细胞凋亡及ROS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P<0.01),IC_(50)组、2 IC_(50)组Nrf-2、HO-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IC_(50)组相比,ov-Nrf-2+IC_(50)组细胞凋亡、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香豆酸能抑制MM.1s细胞增殖,可能靶向Nrf-2/HO-1信号通路影响MM细胞氧化应激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对香豆酸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香豆酸诱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 被引量:2
3
作者 侯著法 赵冰洁 +3 位作者 车虹 易文静 刘培佳 刘松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对香豆酸诱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方法选择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OCI-LY1),以不同浓度对香豆酸(0、0.4、0.8、1.6、3.2 mmol/L)作用于OCI-LY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其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 目的探讨对香豆酸诱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方法选择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OCI-LY1),以不同浓度对香豆酸(0、0.4、0.8、1.6、3.2 mmol/L)作用于OCI-LY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其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随后设置分组:(1)空白对照组、对香豆酸(1/2 IC_(50)组、IC_(50)组、2 IC_(50)组);(2)空白对照组、对香豆酸IC_(50)组、4-PBA组(5 mmol/L)、4-PBA+IC_(50)组,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GRP78、ATF6、CHOP、p-PERK、p-IRE1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对香豆酸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OCI-LY1细胞增殖,其IC_(50)值为2.601 mmol/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 IC_(50)组、IC_(50)组、2 IC_(50)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及GRP78、ATF6、CHOP、p-PERK、p-IRE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IC_(50)组相比,4-PBA组、4-PBA+IC_(50)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及GRP78、ATF6、CHOP、p-PERK、p-IRE1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4-PBA组相比,4-PBA+IC_(50)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及GRP78、ATF6、CHOP、p-PERK、p-IRE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香豆酸抑制OCI-LY1细胞增殖,可能通过激活OCI-LY1细胞内质网应激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 对香豆酸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