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体质辨识中医老年综合评估在养老照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袁野
杨威英
龙驹
陈梦君
贾华楠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干部科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782-1785,共4页
-
基金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ZRQN1752)
-
文摘
目的:研究基于体质辨识中医老年综合评估(CGA)在养老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成都康馨缘颐养中心、成都静雅养老服务中心、成都市遐龄居颐养生态园三家养老院入住的老年人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60例。3组均开展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CGA,干预组:向评估对象及照护人员公开全部评估结果,并在常规医养照护基础上根据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CGA结果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隐藏中医体质辨识评估结果,仅在常规医养照护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干预;空白组:隐藏全部评估结果,仅给予常规医养照护,3组均连续养护12个月。分别在入组时、入组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评估3组干预效果,比较其生命质量(WHOQO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并统计12个月内3组住院率及体质辨识情况。结果:与入组时比较,入组第3个月、第6个月干预组WHOQOL评分及入组第12个月时3组WHOQO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干预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与入组时比较,入组第3个月、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后3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在入组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与入组时比较,入组第12个月3组收缩压、TC、TG、FBG及干预组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干预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且对照组收缩压、TG及FBG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12个月内干预组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但对照组与空白组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CGA可有效控制老年人群疾病进展,提升其生命质量与生活能力,在养老照护中应用效果显著。
-
关键词
体质辨识
中医
老年综合评估
养老照护
-
Keywords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Elderly care
-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胡泉
涂翔
张嬿
杨威英
龙驹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干部科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基地办公室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83-686,共4页
-
文摘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PubMed、CBM、WanFang Data和CNKI,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查找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参照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0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个研究,共计12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患者的智力精神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常规内科基础疗法、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P<0.05),但是并不优于多种疗法(多奈哌齐、胞二磷胆碱等)的合并分析疗效(P≥0.05);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P<0.005),但是与常规疗法、多种疗法合并分析疗效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改善患者痴呆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胞二磷胆碱;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优于γ-氨基丁酸类药物(P<0.05)。不良反应分析显示,银杏叶提取物与非银杏叶制剂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可能优于常规内科基础疗法、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药物安全性与非银杏制剂无差异。但限于纳人研究较少及疗法学质量上的局限,本系统评价结果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血管性痴呆
系统评价
-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