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岱朝 陈卫银 +4 位作者 李红刚 梁晓鹰 张利 赵军伟 杨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4-818,共5页
目的观察参芎滴丸(黄芪、丹参、川芎等的提取物组成)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缺血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表达的影响及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 目的观察参芎滴丸(黄芪、丹参、川芎等的提取物组成)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缺血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表达的影响及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的标记反应,探讨其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的机制。方法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GAP-43、SYN的表达及BrdU标记反应情况。结果细胞坏死模型组最为明显,并可见核固缩、碎裂,用药组细胞坏死较模型组轻,假手术组和空白组胞核完整,核仁清晰,胞质淡染,细胞与间质分界清楚。在大鼠缺血损伤后第7天,模型组脑内GAP-43和SYN的表达显著增加,相比模型组,用药组脑内损伤区周围GAP-43及SYN显著增加;模型组脑内损伤区对BrdU的摄取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脑内损伤区周围BrdU标记反应显著增加。结论参芎滴丸能够上调脑损伤修复过程中神经元突起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促进缺血损伤后的神经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滴丸 脑缺血 再灌注 神经可塑性 GAP-43 SYN BRD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库与神经病学建设 被引量:7
2
作者 曹凌晓 黄越 +27 位作者 蔡志友 陈彪 陈生弟 樊东升 方伯言 郭燕军 韩璎 黄华品 纪文军 李红燕 刘坤 裴中 彭丹涛 施福东 隋轶 唐北沙 王枫 王雯 王朝霞 吴安华 徐运 杨东东 张国富 张力伟 张振涛 赵伟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4-923,共10页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随着脑库建设可将神经病学再度带入崭新的认知领域,促进神经系统疾病新病种的发现与确定,对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新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脑库发展史、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与神经病学的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我国脑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神经科学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泽然 黄梦颖 +2 位作者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314-3319,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超快速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II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IL-1β、Rel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卫银 孙承铭 +4 位作者 王会民 黄梅 朱观祥 祝彼得 刘福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SⅡA)预处理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成年SD雄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TSⅡA预处理组;TSⅡA治疗组;假手术组;空白组。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SⅡA)预处理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成年SD雄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TSⅡA预处理组;TSⅡA治疗组;假手术组;空白组。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结果 IL-1β和RelA mRNA在除空白组外的各组均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TSⅡA预处理组、TSⅡA治疗组、IPC组均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P<0.05),IPC组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较TSⅡA预处理组和TSⅡA治疗组低(P<0.05),TSⅡA预处理组IL-1β和RelA mRNA与TSⅡA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SⅡA预处理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其下调炎性因子IL-1β和RelA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脑缺血 白介素 核转录因子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复脉汤加减对PIGD型帕金森病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芳 金硕果 +3 位作者 陈卫银 冉宁晶 张扬 杨东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31-2134,共4页
目的:研究三甲复脉汤加减对姿势步态异常(PIGD)型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并从神经炎症、氧化应激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将100例入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两组均予左旋多巴+舍曲... 目的:研究三甲复脉汤加减对姿势步态异常(PIGD)型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并从神经炎症、氧化应激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将100例入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两组均予左旋多巴+舍曲林,治疗组予三甲复脉汤加减,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疗程均为12周。在0、4、8、12周对HAMD、PDSS、UPDRSⅢ进行评定,并检测外周血IL-17、尿酸水平。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HAMD、UPDRSⅢ评分依次递减,并在各时间点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12周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12周,两组PD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改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IL-17、尿酸水平在各时间点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在治疗12周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甲复脉汤加减可以显著改善PIGD型PD抑郁和睡眠障碍,并能增强左旋多巴对运动症状的疗效,其对外周血IL-17和尿酸表达的调节可能是该方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睡眠障碍 三甲复脉汤 IL-17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强 朱玉霞 +1 位作者 赵欢 陈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40-144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 Fang Data)和... 目的系统评价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 Fang Data)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纳入研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同时人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结果有10项随机对照实验,共999例患者入选。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改善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两者临床疗效相当,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津力达 降糖药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郁疏治疗痰热扰心证型失眠10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史敏 杨东东 赵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观察糖郁疏治疗痰热扰心证型失眠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00例)和西医对照组(100例),同时征集100例睡眠正常人群为正常对照组,中医治疗组予以糖郁疏治疗,1次15 g、1日3次、口服;西... 目的观察糖郁疏治疗痰热扰心证型失眠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00例)和西医对照组(100例),同时征集100例睡眠正常人群为正常对照组,中医治疗组予以糖郁疏治疗,1次15 g、1日3次、口服;西医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片每次1 mg、睡前30 min口服。上述治疗持续12周。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6周、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分。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正常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查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观察两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1.0%),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82.0%)(P<0.05)。结论痰热扰心证型失眠患者5-HT、5-HIAA、NA神经递质紊乱,糖郁疏可以改善失眠症状及调节神经递质,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郁疏 失眠 痰热扰心证型 5-羟色胺 5-羟吲哚乙酸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福友治疗偏头痛的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丽 张志全 刘福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刘福友老师认为"风邪"是偏头痛发病的根本,分别从风火、风痰、风瘀三方面辨治,应用选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其辨治思路清晰,便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经验 刘福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为特征的脑淀粉样发作一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金硕果 孙鸿辉 +2 位作者 杨芳 刘美君 张玉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8-109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岁,2017年3月15日主因“反复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5d”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入我院治疗。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每次发作时以指尖麻木逐渐至肘关节,发作时,不能握紧左手,但不影响左...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岁,2017年3月15日主因“反复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5d”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入我院治疗。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每次发作时以指尖麻木逐渐至肘关节,发作时,不能握紧左手,但不影响左上肢抬举,每次发作持续时间2~3min自行缓解,不遗留肢体活动障碍或麻木,5d共发作4次,每次发作症状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上肢 感觉减退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淋巴系统——脑卒中病理机制的新探索 被引量:7
10
作者 易婷 金硕果 +2 位作者 尹海燕 高萍 朱天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6-1140,1154,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促进脑脊液(CSF)-组织液(ISF)交换流动的系统,起到维持CSF-ISF平衡及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病理改变及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促进脑脊液(CSF)-组织液(ISF)交换流动的系统,起到维持CSF-ISF平衡及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病理改变及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胶质淋巴系统对脑卒中后CSF循环及脑水肿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不同类型的脑卒中的病理改变也有影响。本文就胶质淋巴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病理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胶质淋巴系统 水通道蛋白质4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意识障碍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启正 杨东东 +3 位作者 刘美君 祝梦婷 金硕果 孙鸿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0-771,共2页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于1962年由C.Miller-Fisher首先描述,该病以单侧肢体发作性不自主抖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期间多不伴有意识障碍。发病机制目前较公认的为低灌注理论。我们报道1例合并...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于1962年由C.Miller-Fisher首先描述,该病以单侧肢体发作性不自主抖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期间多不伴有意识障碍。发病机制目前较公认的为低灌注理论。我们报道1例合并意识障碍的LS-TIA,经规律药物治疗后症状未缓解,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未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意识障碍 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肝脏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宇 李钊颖 +1 位作者 李爽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0-223,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负性调控信号以达到增强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免疫耐受失衡或正常免疫亢进从而导致免疫性肝炎。本文主要通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机制、危险因素以及...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负性调控信号以达到增强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免疫耐受失衡或正常免疫亢进从而导致免疫性肝炎。本文主要通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机制、危险因素以及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并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肝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初步归纳。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促进抗肿瘤免疫的同时,由于作用机制的非肿瘤组织靶点特异性,可能造成非同质化的免疫相关的肝损伤,治疗上以恢复免疫稳态为主。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患者的管理往往需要在治疗窗、毒性和特定损伤治疗之间取得平衡,并开展多学科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免疫抑制剂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障碍与腔隙性卒中的因果关系:一项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鑫敏 常文 +2 位作者 吕小锋 来锐 梁静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6-1455,共10页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讨甲状腺功能障碍与腔隙性卒中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中提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腔隙... 目的: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讨甲状腺功能障碍与腔隙性卒中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中提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腔隙性卒中的GWAS汇总数据,分别包含494577、172938和254459个样本。在正向MR分析中,本研究以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暴露,分别获取了103和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以腔隙性卒中作为结局。在反向MR分析中,以腔隙性卒中作为暴露获取了3个SNP作为IV,以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结局。双向MR分析均应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WM)和MR-Egger作为补充分析方法以评估因果效应。同时还进行了异质性和多效性检验并使用留一法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定性。结果:遗传预测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腔隙性卒中的风险增加相关(IVW:OR=1.118,95%CI=1.030~1.214),未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腔隙性卒中(IVW:OR=1.011,95%CI=0.958~1.067)以及腔隙性卒中对甲状腺功能减退(IVW:OR=1.093,95%CI=0.996~1.200)和腔隙性卒中对甲状腺功能亢进(IVW:OR=0.857,95%CI=0.556~1.320)存在因果关联。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腔隙性卒中风险增加有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腔隙性卒中的研究及反向研究中并未发现因果关联,该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进行验证,以及未来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甲状腺功能障碍 腔隙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淋巴系统--脑部疾病机制研究新方向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泽然 易婷 +1 位作者 高萍 金硕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03-3606,3615,共5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介导的依靠动脉、静脉周围血管间隙的脑脊液-脑组织液交换流动的系统,是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帕金森病、失眠、抑郁症等脑病的共同特征,是一条新的脑代谢途径,可以清除包括β-淀粉样...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介导的依靠动脉、静脉周围血管间隙的脑脊液-脑组织液交换流动的系统,是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帕金森病、失眠、抑郁症等脑病的共同特征,是一条新的脑代谢途径,可以清除包括β-淀粉样蛋白、乳酸在内的代谢产物。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有关胶质淋巴系统在脑部疾病的研究,得出:胶质淋巴系统可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发病机制和诊治策略研究带来新视角;胶质淋巴系统有望为一些脑部疾病诊断提供新的有效证据;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部疾病治疗给药方式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脑疾病 脑部血管周围间隙 水通道蛋白质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参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清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萍 易婷 +1 位作者 朱天民 金硕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1-782,共2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策略。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种机制导致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和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治疗策略。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种机制导致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和清除之间失衡,造成了Aβ在大脑中的增加和脑实质内斑块的最终积累,这是AD发病和发展的关键步骤[1]。AD普遍的病因可能与大脑Aβ清除功能障碍有关,各种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强调水通道蛋白4(AQP4)可为AD中Aβ代谢和清除的分子靶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质4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肽类 基因缺失 认知障碍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