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胃癌中的杀伤效果
1
作者 陈玲娟 王琪 +9 位作者 王璐 沈翌飞 王海斌 王恒鑫 苏学杰 雷美煦 陈显侠 艾承锦 李一凡 周雅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7-1144,共8页
目的:光动力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近来受到关注,光敏剂的效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应用光动力疗法杀伤胃癌细胞的效果。方法:应用PEG-MTPABZ-PyC干预胃癌细胞MKN45,利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 目的:光动力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近来受到关注,光敏剂的效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应用光动力疗法杀伤胃癌细胞的效果。方法:应用PEG-MTPABZ-PyC干预胃癌细胞MKN45,利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光敏剂进入细胞的时间和在细胞中的定位;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应用光动力疗法后光敏剂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并利用CCK-8法验证单纯PEG-MTPABZ-PyC光敏剂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法检测干预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情况。结果:单纯的PEG-MTPABZ-PyC光敏剂对细胞无杀伤作用,具有高效的细胞相容性,6 h内能够进入细胞内部,定位在溶酶体细胞器。经光动力光照治疗后光敏剂高效杀伤胃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杀伤效果显著增强(P<0.05),并且在细胞内产生大量ROS。结论:新型光敏剂PEG-MTPABZ-PyC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胃癌中具备高效的杀伤力,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光敏剂 PEG-MTPABZ-PyC 光动力疗法 胃癌 杀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细菌Phascolarctobacterium/Phascolarctobacterium faecium与2型糖尿病中代谢紊乱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莉莎 熊大迁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61-1568,共8页
目的寻找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的差异菌群,并初步评估差异核心菌群在疾病代谢紊乱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11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0名T2DM患者与体检中心的30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寻找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的差异菌群,并初步评估差异核心菌群在疾病代谢紊乱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11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0名T2DM患者与体检中心的30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构成T2DM组与对照组(NC组)。收集2组志愿者的血液标本和粪便标本,血液标本用于葡萄糖、胰岛素和血脂类指标的检测,粪便标本用于肠道菌群的16SrRNA检测,之后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组间的T2DM血液指标和差异菌种进行分析;使用RT-qPCR验证前期小RNA谱筛选结果,并将筛选的差异菌与早期实验的脂质代谢组、miRNAs谱基因组数据进行多组学关联分析,构建多参数的ROC曲线模型。结果T2DM具有特异性的肠道菌群特征,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与粪考拉杆菌(Phascolarctobacterium faecium,P.faecium)在患病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P.faecium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r=-0.78,P<0.001)、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r=-0.89,P<0.001)、胰岛素(r=-0.71,P<0.01)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Phascolarctobacterium则与胰岛素(r=-0.67,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0.64,P<0.001)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所构建的基于Phascolarctobacterium/P.faecium、脂肪酸α-linolenic acid、miR-122-5p的联合指标的ROC曲线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将T2DM患者与健康者区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28(P=0.001)与0.934(P<0.001)。结论T2DM患者具有特异性的肠道菌群分布,其中,Phascolarctobacterium菌属和P.faecium菌与疾病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两类细菌理论上可作为T2DM的核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考拉杆菌属 粪考拉杆菌 多组学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化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与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廖明星 潘瑞琪 +2 位作者 艾承锦 李珊珊 周新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肺纤维化患者常规CT呈现与普通间质性肺炎相似征象,早期诊断困难。文中研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肺纤维化发生的价值。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 目的肺纤维化患者常规CT呈现与普通间质性肺炎相似征象,早期诊断困难。文中研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肺纤维化发生的价值。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8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作为纤维化组;并抽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所有受试均检测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进行肺功能检查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胸部高分辨CT(HRCT)检查,量化HRCT肺组织受累程度,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与肺功能及HRCT受累程度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者及其联合预测肺纤维化的效能。结果纤维化组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t=19.517、17.311、18.980,P<0.05),肺功能参数TLC、FVC、FEV1%pred、DLCO%pred显著低于健康组(t=-11.732、-10.389、-11.447、-7.044,P<0.05),HRCT评分高于健康组(t=16.505,P<0.05)。HRCT评分≤4分的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明显低于HRCT>4分患者(t=-8.423、-3.346、-10.176,P<0.05)。肺纤维化患者KL-6、TGF-β、CXCL13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pred、DLCO%pred呈负相关(P<0.05),与HRCT评分呈正相关(P<0.05);KL-6、TGF-β与TLC呈负相关(P<0.05)。TGF-β>499.75 pg/mL时,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26%、91.43%;KL-6>468.52 U/mL时,预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5.39%、82.86%;CXCL13>4.65 ng/mL时,预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0.79%、91.43%;三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独预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26%、88.57%。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伴血清KL-6、TGF-β、CXCL13明显上升,且与肺纤维化病变程度、肺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三者中TGF-β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价值最高,且联合诊断预测效能优于单项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趋化因子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琼英 艾承锦 +3 位作者 张爽 张朝明 江泽友 熊大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03-3806,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联合诊断价值,为COPD的早期诊断发掘新的标志物和诊断模式。方法:采集COPD(139例)和健康体检者(139例)的静脉血,检测CRP和RDW值,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联合诊断价值,为COPD的早期诊断发掘新的标志物和诊断模式。方法:采集COPD(139例)和健康体检者(139例)的静脉血,检测CRP和RDW值,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比较COPD和健康体检者两组间CRP和RDW值的变化;随后用SPSS 19.0软件绘制CRP和RDW分别诊断COP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诊断价值;然后用Logistics回归预测CRP和RDW诊断COPD的概率,最后绘制CRP和RDW联合诊断COPD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CRP单独诊断COPD的AUC为0.713,RDW单独诊断COPD的AUC为0.875,CRP和RDW联合诊断COPD的AUC为0.957,最大约登指数为0.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93%。结论:CRP和RDW分别对COP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可作为COPD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C-反应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瘀证辨证分型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江泽友 徐灿 葛一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16-25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瘀证辨证分型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纳入医院门诊收治的气虚、气滞、寒凝血瘀证及正常健康人各40例,入院后测定血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容积(MPV)、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MCH)、红细... 目的:探讨不同血瘀证辨证分型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纳入医院门诊收治的气虚、气滞、寒凝血瘀证及正常健康人各40例,入院后测定血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容积(MPV)、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红细胞聚集指数(RE)、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B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炎症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寒凝血瘀证MPV、PDW高于对照组(P 〈0. 05),气虚血瘀证MCV、MCH、RDW高于对照组(P 〈0. 05),气虚血瘀证上述指标高于气滞血瘀组、寒凝血瘀证(P 〈0. 05),寒凝血瘀证MPV、PDW高于气虚、气滞血瘀证(P 〈0. 05);气虚、气滞、寒凝血瘀证RE、BV、HCT、ESR高于对照组(P 〈0. 05),寒凝血瘀证PV高于对照组、气虚、气滞血瘀证(P 〈0. 05),气滞血瘀证RE、BV、HCT、ESR均高于气虚血瘀证(P 〈0. 05),其BV、HCT、ESR又高于寒凝血瘀证(P 〈0. 05);气虚、寒凝血瘀证各凝血指标高于对照组(P 〈0. 05),气滞血瘀证APTT、TT、PT、D-D高于对照组(P 〈0. 05),气虚、气滞血瘀证APTT、TT、PT、FIB低于寒凝血瘀证(P 〈0. 05),气虚血瘀证D-D高于气滞、寒凝血瘀证(P 〈0. 05),寒凝血瘀证D-D高于气滞血瘀证(P 〈0. 05);气滞血瘀证血脂指标高于对照组(P 〈0. 05),寒凝血瘀证TC、LDL高于对照组(P 〈0. 05),气虚、寒凝血瘀证各血脂指标均低于寒凝血瘀证(P 〈0. 05);气虚、气滞、寒凝血瘀证NO、SOD低于对照组(P 〈0. 05),ET、CRP高于对照组(P 〈0. 05),气虚、寒凝血瘀证NO低于气滞血瘀证(P 〈0. 05),寒凝血瘀证ET、CRP高于气虚、气滞血瘀证,SOD低于气虚、气滞血瘀证(P 〈0. 05),气虚血瘀证ET、SOD高于气滞血瘀证(P 〈0. 05),CRP低于气滞血瘀证(P 〈0. 05)。结论:不同血瘀证辨证分型患者血常规指标存在差异,可作为量化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辨证分型 凝血 血脂 血常规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干扰IRS-1基因通过PI3K/AKT通路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和转移能力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江泽友 徐灿 葛一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探究下调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表达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TPC-1组,sh-scram组和sh-IRS-1组,用sh RNA IRS-1 (sh-IRS-1)转染sh-IRS-1组细胞,sh RNA转染sh-IRS-1组细胞,TP... 目的:探究下调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表达对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TPC-1组,sh-scram组和sh-IRS-1组,用sh RNA IRS-1 (sh-IRS-1)转染sh-IRS-1组细胞,sh RNA转染sh-IRS-1组细胞,TPC-1组仅加入载体处理,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S-1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倍数,流式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scram组比较,sh-IRS-1组IRS-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sh-IRS-1转染细胞后3 d和4 d,sh-IRS-1组细胞增殖倍数明显低于sh-scram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h-scram组;同时,与sh-scram组比较,sh-IRS-1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降低;此外,sh-IRS-1还能显著降低p-PI3K/PI3K和p-AKT/AKT的比值。结论:干扰IRS-1表达能降低人乳头状甲状腺癌TPC-1细胞生存能力和转移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S-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产妇足月前胎膜早破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及OAS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潘瑞琪 廖明星 +2 位作者 江梦曦 陈玲娟 艾承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遗传因素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文中分析初产妇PPROM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7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PROM初... 目的遗传因素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文中分析初产妇PPROM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7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PPROM初产妇临床资料(PPROM组);另按1∶1比例选取同期医院分娩的年龄相仿的82例足月妊娠后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法测定MMP-7、OAS 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血清MMP-7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OAS 1表达。分析MMP-7、OAS 1基因多态性与PPROM的关系。结果PPROM组携带AG型(51.22%)基因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G型等位基因比例(36.59%)显著高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组、对照组OAS 1基因rs1077467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ROM组脐血MMP-7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OAS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MMP-7 rs1156818位点AG基因型可能使PPROM发生风险增加2.128倍(校正OR=2.128,95%CI:1.623~2.788),携带等位基因G可能使PPROM发生风险增加2.149倍(校正OR=2.149,95%CI:1.719~2.387)。结论携带MMP-7(rs1156818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与初产妇PPROM易感性有关;而OAS1 rs1077467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PPROM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 2′-5′-寡腺苷酸合成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非细菌性病原体抗体在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瑜 陈晓玲 +4 位作者 孙云芝 高志芬 兰庆萍 吴波 张朝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选择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清非细菌性病原体IgM抗体的差异性,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出现发热、反复咳嗽、咽喉疼痛的呼吸道感染的416例患者... 目的:本研究选择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清非细菌性病原体IgM抗体的差异性,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出现发热、反复咳嗽、咽喉疼痛的呼吸道感染的4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成人307例(男189例,女118例),儿童109例(男64例,女45例),采用真空采血管收集血液3.0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使用西班牙VIRCELL,S.L.公司生产的荧光免疫分析(FIA)试剂盒(批号:11N403),在Leica DMLB2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8种病原体IgM抗体的苹果绿色荧光着色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成人血清非细菌性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是MP>RSV>IV-A>IV-B>ADV>PIV>CP>COX,儿童MP>IV-B>PIV>IV-A>RSV>ADV>CP,COX;成人和儿童的二重及以上的感染率均较高,但成人和儿童无差别。结论: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非细菌性病原体感染率较高,以MP感染率最高,且二重以上的感染相对较高,提示在对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治疗中应高度重视非细菌性病原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非细菌性病原体 血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急性湿疹大鼠皮肤TNF-α与I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葛一漫 张朝明 +4 位作者 胡一梅 王毅 吴心语 谢国丽 张灵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37-1640,1646,共5页
目的:探讨马齿苋提取物对急性湿疹大鼠背部皮肤TNF-α与IL-4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黄柏组、马齿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于大鼠右背部皮肤造模... 目的:探讨马齿苋提取物对急性湿疹大鼠背部皮肤TNF-α与IL-4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黄柏组、马齿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2,4-二硝基氯苯(DNCB)于大鼠右背部皮肤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复方黄柏组、马齿苋组分别给予1 ml无菌蒸馏水、复方黄柏液和马齿苋提取液。实验第21天断颈处死动物,肉眼观察4组大鼠右背部皮肤病变,取大鼠左、右背部相同面积皮肤,称重法比较皮肤重量,免疫组化法(SP法)染色4组大鼠右背部皮肤TNF-α、IL-4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其含量。结果:正常组大鼠右背部皮肤光滑、未见病理性改变,模型组大鼠右背部皮肤出现明显肿胀、红斑、糜烂和渗出,复方黄柏组、马齿苋组上述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组和马齿苋组大鼠皮肤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与复方黄柏组比较,马齿苋组大鼠皮肤肿胀度有所减轻(P<0.05)。空白组、模型组、复方黄柏组、马齿苋组的TNF-α含量分别是(6 652.66±1 190.94)、(19 927.10±5 494.21)、(7 515.13±877.66)、(6 809.93±1 385.54);IL-4含量分别是(5 378.44±1685.01)、(26 334.89±3 993.48)、(7 814.84±1 751.38)、(8 246.57±975.08)。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黄柏组和马齿苋组大鼠皮肤组织TNF-α、IL-4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复方黄柏组比较,马齿苋组大鼠皮肤组织TNF-α、IL-4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马齿苋提取液对湿疹皮肤具有明显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促炎因子TNF-α,同时适度的调控抗炎因子IL-4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提取物 急性湿疹 TNF-Α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儿高热惊厥分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高莉 熊大迁 +2 位作者 江泽友 张朝明 胡琼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578,58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热惊厥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评价二者鉴别诊断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6个月到5岁之间的患儿100例,均为初诊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入院,入院时均采集指尖...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热惊厥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评价二者鉴别诊断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6个月到5岁之间的患儿100例,均为初诊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入院,入院时均采集指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结果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组的NLR平均值分别为2.16±1.26和3.62±1.51,RDW平均值分别为15.04±1.73和16.89±1.44。本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以2.52作为NLR的cut-off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5%和66.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0。RDW的cut-off值为16.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1%和5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9。结论本研究发现NLR和RDW可能为临床医生鉴别单纯型和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提供一定实验依据,但诊断价值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热惊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调控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丽璇 胡琼英 熊大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2-1147,共6页
作为一个高度适应性且组成复杂的特殊"器官",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可以发酵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产生各种代谢产物,代谢产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糖脂... 作为一个高度适应性且组成复杂的特殊"器官",肠道菌群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可以发酵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产生各种代谢产物,代谢产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糖脂代谢,从而影响机体生理功能。本文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策略和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宿主miRNA的相互调控作用及其与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莉莎(综述) 胡琼英 熊大迁(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4-1008,共5页
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和保持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人类众多疾病相关。miRNAs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分子,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基因层面的调控作用几乎影响机体所有的生物学进程。另外,肠道菌群能和宿主miRNA... 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和保持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人类众多疾病相关。miRNAs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分子,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基因层面的调控作用几乎影响机体所有的生物学进程。另外,肠道菌群能和宿主miRNAs相互调控,在维持肠道内稳态和预防相关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就肠道菌群-宿主miRNAs相互调控作用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微小RNA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CDO1、RASSF1A和SHOX2基因甲基化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晓阳 张爽 江泽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ysteine dioxygenase type 1,CDO1)、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member 1A,RASSF1A)和人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rt stature homeobox 2,SHOX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ysteine dioxygenase type 1,CDO1)、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member 1A,RASSF1A)和人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rt stature homeobox 2,SHOX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各基因甲基化在NSCLC中的潜在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QMSP)法分析55例NSCLC组织和55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CDO1、RASSF1A和SHOX2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析各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各基因甲基化在NSCL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NSCLC组织中CDO1、RASSF1A和SHOX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85.45%(47/55)、41.82%(23/55)和29.09%(16/55),肺部良性病变组织中CDO1、RASSF1A和SHOX2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5.45%(3/55)、9.09%(5/55)和3.64%(2/55)。与肺部良性病变组织相比,CDO1、RASSF1A和SHOX2基因甲基化在NSCLC中更易被检测到(P均<0.001)。CDO1、RASSF1A和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NSCLC的敏感性分别为85.45%、41.82%和29.09%,特异性分别为94.55%、90.91%和96.36%,区分NSCLC组织和肺部良性病变组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200、0.6721和0.6415(P<0.001,P=0.002,P=0.011)。此外,三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结论与RASSF1A和SHOX2相比,CDO1基因甲基化是筛查NSCLC更有效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甲基化 CDO1 RASSF1A SH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Grp E的表达、纯化及热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张宏鹏 赵沙沙 +5 位作者 龙小滨 吴爽 白垒 罗淼 黄爱龙 汪德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肺炎链球菌可引起细菌性肺炎和脑膜炎、发热性菌血症等多种疾病。对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Grp E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及热稳定性测定,以便于进一步分析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 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 目的:肺炎链球菌可引起细菌性肺炎和脑膜炎、发热性菌血症等多种疾病。对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Grp E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及热稳定性测定,以便于进一步分析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Grp 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 E,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834中表达,Ni2+-NTA亲和层析柱和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Grp E蛋白,Hiload Superdex 75凝胶层析柱分析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热稳定性(thermal shift assay,TSA)法测定热稳定性。结果: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W28-Grp E,在表达菌E.coli B834中可溶性表达。2获得高纯度(95.0%以上)Grp E蛋白,发现该蛋白在溶液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3测定Grp E蛋白在p H 6.0、20 mmol/L盐浓度缓冲液中有较高热稳定性。结论:利用经典的蛋白质克隆表达纯化技术,获得了高表达量高纯度的Grp E蛋白,并初步测定其热稳定性为下一步蛋白晶体培养、三维结构解析及感染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热休克蛋白Grp E 蛋白质表达纯化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广义增长模型在COVID-19中的应用及意义
15
作者 马晓阳 杨忠豪 江泽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0-88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意大利和美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历经的发展阶段及当前疫情所处的情势,为各国疫情的发展趋势提供预测和参考。方法:基于双参数广义增长模型建立COVID-19动力学模型,对中国、意大... 目的:分析中国、意大利和美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历经的发展阶段及当前疫情所处的情势,为各国疫情的发展趋势提供预测和参考。方法:基于双参数广义增长模型建立COVID-19动力学模型,对中国、意大利和美国累计感染人数分阶段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各阶段增长模式、感染率及有效再生数Rt,并对中国、意大利和美国累计感染人数进行短期模拟预测分析。中国、意大利和美国拟合数据分别来自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湖北省健康卫生委员会网站每日疫情通报、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疫情通报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中国疫情数据统计时间段为2020年1月11日至3月3日,意大利、美国疫情数据统计时间段为2020年2月13日至4月25日。结果:根据模型得出,当存在人为干预时,COVID-19累计感染人数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增长模式,第1阶段呈无障碍指数增长,第2、3阶段呈次指数增长,第4阶段呈次线性增长。中国于2月19日进入第4阶段(p=-1.9022,Rt=0.970)。截至4月25日,意大利已处于第3阶段(p=0.0100,Rt=1.001),而美国仍处于第2阶段(p=0.5005,Rt=1.065)。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第2阶段实际感染人数显著小于预测感染人数,意大利和美国5月10日累计感染人数分别为242582和1556286人。结论:截至4月25日,中国疫情基本得到遏制;意大利疫情得到放缓,但仍然存在蔓延风险;美国疫情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短期不会出现明显回落,且第2阶段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线性拟合 指数 次指数 次线性 有效再生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