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CMR评估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蒋林岚 谢明国 +3 位作者 付兵 唐思诗 杨智 苏春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6,共7页
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一种在排除其他既往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心脏出现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及电生理异常的一类心肌病。由于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传统影像学方法的局限性,例如可能无法检测到早期的舒张... 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一种在排除其他既往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心脏出现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及电生理异常的一类心肌病。由于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传统影像学方法的局限性,例如可能无法检测到早期的舒张功能异常、心肌纤维化及微小结构改变,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能够定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CCM的诊断与评估。本文综合现有研究,综述了CMR在CCM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其在心肌功能、心肌结构、纤维化评估等方面的优势,并讨论了当前研究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CCM的认识和诊断,从而最终改善CCM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硬化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左心室功能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泽然 黄梦颖 +2 位作者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314-3319,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超快速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7.0T心血管磁共振探究苍艾挥发油对高原心功能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博深 陈柏君 +8 位作者 尹红科 王磊 陈皓田 方鑫 李亥辰 索靖航 熊磊 张永海 郜发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5-872,共8页
目的基于7.0T心血管磁共振(CMR)探索苍艾挥发油(CAVO)对青藏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心功能损伤模型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原模型组、CAVO治疗组和红景天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 目的基于7.0T心血管磁共振(CMR)探索苍艾挥发油(CAVO)对青藏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心功能损伤模型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材料与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原模型组、CAVO治疗组和红景天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从平原(海拔500 m)转运至青藏高原(海拔4250 m)饲养2个月后,使用相应药物灌胃给药14 d。使用7.0T高场强CMR测量左心室功能,并采用组织追踪技术分析心肌应变。使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纤维化,小麦胚芽凝集素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线粒体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心肌肌钙蛋白T、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CAVO治疗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高原模型组[(66.61±1.38)%比(60.94±3.21)%;t=3.969,P=0.032],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高于高原模型组(-25.68±1.30比-22.84±1.17;t=3.967,P=0.003);HE、Masson和小麦胚芽凝集素染色显示高原模型组心肌细胞出现肥大、坏死以及间质纤维化,超微结构破坏,CAVO治疗后有所改善。CAVO治疗组大鼠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比高原模型组明显下降[(314.03±20.05)pg/ml比(518.30±18.13)pg/ml;t=13.090,P=0.001]。结论CAVO治疗可减轻高原低压缺氧引起的心脏损伤,其效果可通过7.0T高场强CMR动态、无创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艾挥发油 高空病 磁共振成像 心肌应变 心室功能 大鼠 SPRAGUE-DAWLEY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MRI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莉 唐鹤菡 +5 位作者 刘洋洋 林丽丽 陈国勇 蔡磊 袁放 宋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以吲哚氰绿(ICG)15、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金标准,评估Gd-EOB-DTPA增强MRI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5例肝脏肿瘤患者及12例肝功能正常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在术前(4周内)均进行了Gd-EOB... 目的:以吲哚氰绿(ICG)15、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金标准,评估Gd-EOB-DTPA增强MRI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5例肝脏肿瘤患者及12例肝功能正常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在术前(4周内)均进行了Gd-EOB-DTPA增强MRI检查、ICG清除试验、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以肝细胞摄取率(HUI)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采用Spearmanrank相关检验分析HUI与ICG15、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HUI与ICG15呈负相关(r=-0.718,P=0.003);HUI与Child-Pugh评分呈负相关(r=-0.663,P=0.007);HUI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711,P=0.003)。12例小肝癌患者不同部位(肝左叶、右叶、尾叶)的HU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以定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并且能对不同叶段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分别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储备功能 肝肿瘤 Gd—EOB-DTPA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右髂静脉动静脉瘘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余薇 梁高 +2 位作者 谢明国 杨阳 邬颖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5-286,共2页
1病例简介男,53岁,主诉:睾丸炎治疗后双下肢水肿,乏力、头晕,逐渐加重。体格检查:双下肢水肿明显,呈凹陷性,伴皮肤瘙痒,右下腹部可扪及强烈搏动,听诊器闻及震颤明显。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见图1A,腹部血管超声见图1D。右髂静脉频谱多普勒... 1病例简介男,53岁,主诉:睾丸炎治疗后双下肢水肿,乏力、头晕,逐渐加重。体格检查:双下肢水肿明显,呈凹陷性,伴皮肤瘙痒,右下腹部可扪及强烈搏动,听诊器闻及震颤明显。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见图1A,腹部血管超声见图1D。右髂静脉频谱多普勒见图1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1F)诊断明确后,使用分叉型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上海微创,主体100 mm,分腿40 mm)行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经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和破口成功隔绝(图1G),术后第2天双下肢水肿明显缓解;术后第5天,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行下腔静脉滤器(贝朗临时滤器)植入术,摄片显示滤器位置满意(图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髂动脉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Ⅱ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小艳 邬颖华 +2 位作者 郭亮 匡敏 王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Ⅰ~Ⅱ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磁共振张量成像(DTI)表现及变化规律。材料与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14只,实际存活9只,共18个肾脏,对照组6只,共12个肾脏;实验组给予1%链脲佐菌素腹腔... 目的:探讨Ⅰ~Ⅱ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磁共振张量成像(DTI)表现及变化规律。材料与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14只,实际存活9只,共18个肾脏,对照组6只,共12个肾脏;实验组给予1%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pH 4.5);2周后对两组大鼠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在6个非共线方向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b值取0、600 s/mm2;并留取血尿标本测量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取双肾行病理检查;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盲法观察及测量双侧肾脏皮质、髓质兴趣区的ADC值和FA值。结果:实验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两组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均正常;实验组动物大鼠双肾病理表现为Ⅰ~Ⅱ期DN损害,对照组大鼠双肾病理均正常;实验组大鼠皮、髓质ADC值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髓质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髓质FA值与对照组皮、髓质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成像的ADC值和FA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血尿生化指标更能反映早期DN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源 何春水 +5 位作者 廖华强 曾伟 张宏伟 刘洋 牟艳 官泳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留血管鞘,经鞘灌注上述药物,每日1次,共5~7 d。术后观察患肢缺血症状、皮肤溃疡和趾端坏疽的改善情况。结果21例中20例成功实现经皮经腔球囊扩张和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技术成功率95.2%。无严重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术后保留血管鞘,灌注药物5~7 d后复查造影,显示经球囊扩张后血管腔保持通畅。术后20例患者均出现诸如患肢皮温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静息痛减轻或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2~7个月,4例皮肤溃疡愈合,2例坏死足趾脱落,创面愈合,已坏疽的足趾均变干燥,坏死范围停止扩大,未出现需截肢现象。结论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能够改善肢体缺血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阻止病变发展;保留血管鞘连续灌注药物有助于保持扩张后的血管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 动脉内药物灌注 慢性下肢肢体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余薇 杨阳 邬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115,120,共4页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仍是临床中的挑战性难题。多模态MRI借助新技术在结构和功能成像层面分析疾病,为肾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决策和疗效反应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以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作者就近年来多模态MRI在...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仍是临床中的挑战性难题。多模态MRI借助新技术在结构和功能成像层面分析疾病,为肾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决策和疗效反应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以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作者就近年来多模态MRI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肾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余薇 杨阳 邬颖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1-504,共4页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术前精准分期及分级诊断RCC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影像组学基于数据挖掘方法从CT、MR等图像中提取定量特征并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且非侵入性的评估手段,现已用于RCC诊...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术前精准分期及分级诊断RCC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影像组学基于数据挖掘方法从CT、MR等图像中提取定量特征并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且非侵入性的评估手段,现已用于RCC诊断、亚型分类、核分级、评估疗效及预测预后等。本文对影像组学用于RCC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影像组学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致气性肾盂肾炎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阳 邬颖华 汪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7-477,共1页
患者女,69岁,因“右侧腰背部痛1个月”就诊;既往2型糖尿病史半年,血糖控制不佳。查体:体温39.5℃,左侧腰背部压痛,右肾区扣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5.91×10^9/L,中性粒细胞96.2%,全血C反应蛋白150 mg/L;尿白细胞136.1/μl,尿... 患者女,69岁,因“右侧腰背部痛1个月”就诊;既往2型糖尿病史半年,血糖控制不佳。查体:体温39.5℃,左侧腰背部压痛,右肾区扣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5.91×10^9/L,中性粒细胞96.2%,全血C反应蛋白150 mg/L;尿白细胞136.1/μl,尿红细胞54.9/μl,尿蛋白++,尿肌酐221μmol/L,尿素氮32.1 mmol/L。CT平扫:右肾呈肿块样增大,边界欠清,密度较均匀;右肾实质内及肾周散在气体密度影;右肾周间隙模糊,肾周筋膜增厚(图1)。CT诊断:考虑为气性肾盂肾炎。行超声引导下右肾穿刺引流术,见大量白色絮状物流出;光镜下见光滑念珠菌孢子及菌丝;尿液培养与之相符。通过药物敏感试验选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同时进行血糖管理。1周后复查CT,见右肾体积缩小,右肾及肾周积气减少,右侧肾周渗出改变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气性肾盂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结核合并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阳 张力元 邬颖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5-265,共1页
患者男,27岁,因"腰背部疼痛1年余,加重5天"入院;此前当地医院诊为胸椎结核,并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查体:胸椎棘突压痛,椎旁软组织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结核抗体(+),结核T细胞斑点(+),血沉52 mm/h,C反应蛋白52.13 mg/L。CT平扫:... 患者男,27岁,因"腰背部疼痛1年余,加重5天"入院;此前当地医院诊为胸椎结核,并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查体:胸椎棘突压痛,椎旁软组织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结核抗体(+),结核T细胞斑点(+),血沉52 mm/h,C反应蛋白52.13 mg/L。CT平扫:T10~T12前柱凹陷性骨质破坏,后缘骨质硬化,前缘见最大径约6.7 cm×5.3 cm×6.2 cm肿块,边缘见泥沙样高密度影,向下延伸至双侧腰大肌上缘,胸主动脉显示不清(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动脉瘤 假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脑血管畸形误诊为脑室肿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阳 张力元 邬颖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72-772,共1页
患者男,42岁,因“头晕伴乏力1周”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平扫示侧脑室内不规则肿块影,考虑侧脑室肿瘤。头部MRI:侧脑室内见不规则混杂信号,呈浅分叶状,约5.1 cm×4.1 cm×3.5 cm,以稍短T1稍长T2信号为主(图1A),其内... 患者男,42岁,因“头晕伴乏力1周”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平扫示侧脑室内不规则肿块影,考虑侧脑室肿瘤。头部MRI:侧脑室内见不规则混杂信号,呈浅分叶状,约5.1 cm×4.1 cm×3.5 cm,以稍短T1稍长T2信号为主(图1A),其内见少量囊变;FLAIR呈稍高信号(图1B);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ADC图以稍高信号为主,局部有小片状低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略呈环状(图1C),周围脑组织肿胀。影像学诊断:侧脑室肿瘤性病变合并卒中,不除外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脑室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为特征的脑淀粉样发作一例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金硕果 孙鸿辉 +2 位作者 杨芳 刘美君 张玉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8-109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岁,2017年3月15日主因“反复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5d”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入我院治疗。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每次发作时以指尖麻木逐渐至肘关节,发作时,不能握紧左手,但不影响左...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1岁,2017年3月15日主因“反复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无力5d”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入我院治疗。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每次发作时以指尖麻木逐渐至肘关节,发作时,不能握紧左手,但不影响左上肢抬举,每次发作持续时间2~3min自行缓解,不遗留肢体活动障碍或麻木,5d共发作4次,每次发作症状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上肢 感觉减退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价单侧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损伤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曾利川 杜勇 +5 位作者 廖华强 谢明国 张玉东 黄睿 梁英 杨汉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纤维示踪成像(fiber tractography, FT)技术在定量评价单侧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损伤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64例单侧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间孔狭窄病人与3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和纤维示踪成像(fiber tractography, FT)技术在定量评价单侧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损伤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64例单侧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间孔狭窄病人与30例健康志愿者,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对病人进行疼痛学评分。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腰椎间盘检查以及L3、L4及L5神经根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示踪成像。其中,DTI b值设为800 s/mm2,分别在DTI图像上测量各神经平均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在FT图像观察神经纤维束走行情况。分析病人VAS评分与受压侧神经根FA值的相关性。结果: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和健康志愿者腰骶部神经根在DTI和FT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健康志愿者左右两侧及不同层面之间神经根平均FA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L3-L5神经根平均FA值为0.199±0.025,FT图像上双侧神经根走行自然。而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受压侧神经根平均FA值为0.145±0.024,同层面对侧神经根平均FA值为0.201±0.026,受压侧神经根FA值明显低于健侧神经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T显示患侧神经根不同程度受压、变窄以及纤维束断裂。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疼痛VAS评分为7.82±1.23,与受压侧神经根平均FA值呈负相关(r=-0.728,P<0.05)。结论:DTI和FT可较好的显示和定量评价单侧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损伤,损伤侧神经根平均FA值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虚拟平扫技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姝芩 谢明国 +1 位作者 侯中华 彭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胸部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VNC)图像质量,探讨能谱CT胸部VNC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收集60例胸部病变患者,常规平扫后开启能谱模式进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增强图像经后处理得到4组VNC图像:动脉期水基图、动脉期抑碘图、... 目的比较胸部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VNC)图像质量,探讨能谱CT胸部VNC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收集60例胸部病变患者,常规平扫后开启能谱模式进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增强图像经后处理得到4组VNC图像:动脉期水基图、动脉期抑碘图、静脉期水基图、静脉期抑碘图;比较常规平扫与4组VNC的噪声、对比噪声比(CNR)、钙化灶显示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平扫、动脉期水基图、动脉期抑碘图、静脉期水基图、静脉期抑碘图噪声分别为17.54±6.22、15.46±2.78、19.69±6.61、15.44±3.84、19.78±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5,P<0.05),水基图噪声低于抑碘图;常规平扫与4组VNC的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5,P>0.05);常规平扫与4组VNC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2.170,P<0.05),VNC中静脉期抑碘图主观评分最高;以常规平扫为基准,VNC对钙化灶检出率为86.7%,采用VNC可较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减少约31%的有效辐射剂量。结论 VNC图像噪声略高于常规平扫,对细小钙化灶的检出率较常规平扫低,不同类型胸部VNC中静脉期抑碘图的图像质量最佳,由于明显降低患者有效辐射剂量,胸部VNC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增强 虚拟平扫 辐射剂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治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所致气胸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利川 杜勇 +7 位作者 杨汉丰 徐晓雪 谢明国 张玉东 李莉 王渠 胡琳 廖华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与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对治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气胸的意义。方法收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并接受抽气治疗的102例患者,观察比较单纯抽气与单纯抽气+与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对治疗肺穿刺术后并发气胸... 目的探讨采用与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对治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气胸的意义。方法收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并接受抽气治疗的102例患者,观察比较单纯抽气与单纯抽气+与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对治疗肺穿刺术后并发气胸的效果。结果 102例接受单纯抽气治疗的患者中,72例(72/102,70.59%)患者单纯抽吸治疗有效,其中18例完全缓解,54例部分缓解;30例(30/102,29.41%)单纯抽气无效,采用与活检相反体后穿刺抽气,其中8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2例患者抽气治疗失败而转采用胸腔置管术;改进抽气治疗方法后,抽气治疗气胸总有效率由70.59%(72/102)上升至98.04%(100/102)。结论采用单纯抽气+与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可以有效治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的气胸,从而减少使用胸腔置管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气胸微创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气胸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与磁敏感加权血管造影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 被引量:12
17
作者 梁高 余薇 +4 位作者 宫宁 曾利川 胡琴 侯中华 谢明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明亮血管征(BVS)及磁敏感加权血管造影(SWAN)磁敏感血管征(SVS)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病(AICVD)颅内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101例AICVD患者采集颅脑3D-ASL及SWAN图像,以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诊断BVS和SV... 目的评价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明亮血管征(BVS)及磁敏感加权血管造影(SWAN)磁敏感血管征(SVS)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病(AICVD)颅内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101例AICVD患者采集颅脑3D-ASL及SWAN图像,以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诊断BVS和SVS的一致性。以CT血管造影(CTA)结果为标准(39例阳性),评价BVS与SVS检出颅内动脉狭窄的效能;根据动脉狭窄位置分为大动脉狭窄亚组(n=16)和中小动脉狭窄亚组(n=23),比较BVS与SVS检出大动脉狭窄与中小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及其诊断差异。结果观察者间判断BVS及SVS的一致性高(Kappa均≥0.8,P均<0.05)。3D-ASL显示BVS阳性30例、阴性71例,SWAN显示SVS阳性23例、阴性78例;根据BVS及SVS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4.36%、98.39%及89.11%和56.41%、98.39%及82.18%。BVS与SVS判断颅内大动脉狭窄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1,P=0.01),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VS与SVS诊断颅内中小动脉狭窄的一致性中等(Kappa=0.43,P=0.01),而BVS阳性率(82.61%,19/23)显著高于SVS(56.52%,13/23)(P<0.05)。结论BVS与SVS诊断AICVD颅内动脉狭窄的效果均较好,二者对大动脉狭窄诊断效能相近,BVS对中小动脉狭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腔内治疗后对比剂外渗影像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高 余薇 +4 位作者 谢明国 刘敏 刘姝芩 侯中华 张明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1,共4页
对比剂外渗(CE)和出血性转化(HT)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腔内治疗(EVT)后的常见并发症,两者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转归。早期鉴别诊断CE和HT,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CE影响因素,常规CT、双能CT(DECT)及... 对比剂外渗(CE)和出血性转化(HT)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腔内治疗(EVT)后的常见并发症,两者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转归。早期鉴别诊断CE和HT,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CE影响因素,常规CT、双能CT(DECT)及MRI诊断EVT后CE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预防CE和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外渗 血管腔内治疗 出血性转化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检相反体位抽气治疗CT引导肺穿刺活检后迟发性气胸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利川 杜勇 +7 位作者 杨汉丰 徐晓雪 廖华强 张玉东 王渠 刘雪梅 黄睿 谢明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治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后迟发性气胸的意义。方法收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并发迟发性气胸的患者70例,分析采用原活检穿刺点抽气(A组,30例)与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B组,40例)对治疗该型气胸的效... 目的探讨采用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治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后迟发性气胸的意义。方法收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并发迟发性气胸的患者70例,分析采用原活检穿刺点抽气(A组,30例)与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B组,40例)对治疗该型气胸的效果差异。结果 A组8例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B组16例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A、B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95.0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检相反体位穿刺抽气可增加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迟发性气胸的治疗有效率,从而减少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气胸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MRI评估阿霉素诱导卵巢切除大鼠模型心肌毒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梦迪 朱冬勇 +3 位作者 马露 李亥辰 陈柏君 郜发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心脏MRI成像(CMRI)评估以阿霉素诱导卵巢切除大鼠模型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阿霉素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卵巢切除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2只。切除前3组大鼠双侧卵巢。对高... 目的观察心脏MRI成像(CMRI)评估以阿霉素诱导卵巢切除大鼠模型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阿霉素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卵巢切除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2只。切除前3组大鼠双侧卵巢。对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以2.5 mg/kg和1.5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阿霉素,每周1次,共6周,建立心肌毒性模型;对其余2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第0周)、阿霉素注射后每周(第1~6周)及注药结束后间隔2周行CMRI至第12周,比较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及左心室标准化心肌T2信号强度比值(T2 SIr)的差异。结果相比卵巢切除组和假手术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LVEF分别于第8周及第12周开始下降,LVGRS、LVGCS及LVGLS绝对值分别于第6周及第8周开始降低,左心室T2 SIr分别于第6周及第8周达峰(P均<0.05)。相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LVEF于第8周,LVGRS和LVGLS于第6周始上升,LVGCS仅于第8周升高,第6、8、10周左心室T2 S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切除组与假手术组间各时间点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MRI心肌应变和T2 mapping有助于早期评估卵巢切除后大鼠模型阿霉素诱导心肌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卵巢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大鼠 阿霉素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