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半月板相关损伤的疗效对比: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祥 李鸿鹏 +5 位作者 季琪沛 闫世昌 谌佳 王永深 郭鸿 晋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8,共9页
目的 探究关节镜手术与不同的非手术疗法及假手术干预治疗半月板相关损伤的短期与中长期疗效,比较二者的优劣性,对临床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于关节镜手术、半月板切除术... 目的 探究关节镜手术与不同的非手术疗法及假手术干预治疗半月板相关损伤的短期与中长期疗效,比较二者的优劣性,对临床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有关于关节镜手术、半月板切除术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根据制定好的文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同时使用PEDro标度评价工具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集的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由定性分析可知,手术疗法可能更适合应用在无骨关节炎、无机械症状的患者,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相比于传统的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中长期疗效。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关节镜手术和其他的非手术疗法在数项短期和中长期疗效对比中,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如Lysholm膝关节评分短期对比的MD=0.15,95%CI:-4.05~4.35,I2=0%;中长期Lysholm评分对比的MD=-1.30,95%CI:-3.16~0.57,I2=0%;短期VAS评分的MD=-0.18,95%CI:-0.59~0.23,I2=45%;中长期VAS评分的MD=-0.01,95%CI:-0.20~0.19,I2=36%等。另外,在单独针对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亚组分析中,发现两种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在对半月板损伤短期和中长期疗效的各项结局指标对比中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针对单一的损伤类型,如退行性半月板损伤,两种疗法的效果差异同样没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 关节镜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玲 郭耀光 +1 位作者 李德华 王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颞...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颞三针组采用"颞三针";言语训练组采用言语训练。观察比较3组治疗后言语功能、Frenchay构音评定、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言语功能均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763,P=0.002);治疗后联合组Frenchay构音障碍程度明显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635,P=0.002);治疗后,联合组显效率为47.5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20.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χ~2=5.49,P<0.05);联合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χ~2=12.62,P<0.01);治疗后,3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等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四个领域评分升高的幅度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构音障碍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训练 颞三针 中风 构音障碍 临床疗效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优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芳 张敏 +5 位作者 龙福林 唐婵 蒋慧 肖红 张丹 姜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9期987-990,共4页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具有控制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等多重功能,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各大医院的广泛认可。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以原卫生部印发的《脑出血临床路径》为基础,...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具有控制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等多重功能,目前已得到国内外各大医院的广泛认可。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以原卫生部印发的《脑出血临床路径》为基础,对现有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和探索,并注重结合医院医疗和护理实际,突出中医护理的优势,使护理工作更加精确化、程序化、个体化,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脑性卒中 临床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 优化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带针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术后心率变异性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迪 李鸿鹏 +5 位作者 马江 聂谦 孙剑峰 吴志鹏 张宏才 赵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4535-4544,共10页
背景已知心率变异性(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标,常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短期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常用的冠状动脉病变手术方式,但术后常见恶性心律失常、复发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背景已知心率变异性(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标,常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短期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常用的冠状动脉病变手术方式,但术后常见恶性心律失常、复发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MACE发生,但易合并消化道出血,不能持续有效地改善PCI预后。而眼针可有效减少胸痛持续时间和频率,运动疗法可增强心脏和血管功能,二者相结合的眼针带针运动在PCI术后的应用有待探索。目的探讨眼针带针运动对冠心病(CHD)患者PCI后HRV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2例PCI后中、低危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的分配比例随机分为眼针带针运动组或药物治疗组。眼针带针运动组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眼针带针运动,药物治疗组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两组受试者均完成了2周干预。收集患者以下资料:(1)基线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呼吸频率、介入治疗的时间间隔、教育水平、职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患基础疾病数量。(2)主要指标: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评价PCI后24 h内和2周干预结束当天HRV。记录全部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每5 min内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HF)、低频(LF)、低频/高频比值(LF/HF)。采用MACE评估干预后2、4、8周的预后。通过电话和门诊会诊记录心源性或全因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重度心力衰竭、复发性心肌梗死、再次PCI、胸痛等情况。(3)次要指标: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I(hs-TnI)。(4)安全性指标:PCI后皮下血肿、皮肤病变、肌肉酸痛、呼吸异常、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局指标均在PCI后24 h内和2周干预结束当天测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LF/HF、SDNN、SDANN、SDNN index、LF、HF、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F/HF、SDNN、SDAN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药物治疗组CRP高于眼针带针运动组(P<0.05);两组NT-proBNP、CK-MB和hs-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带针运动组MACE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眼针带针运动在改善PCI后CHD患者的HRV方面比药物治疗更有效,MACE发生率更低,术后短期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眼针疗法 眼针带针运动 心率变异性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艾灸机器人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博 黄山 +2 位作者 张浛芮 李应昆 涂海燕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0-66,共7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在艾灸机器人温度控制中存在参数辨识复杂、适应性差等问题,将强化学习引入到艾灸机器人温控领域中,提出了一种改进强化学习算法。首先,通过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和神经网络联合搭建智能体离线训练仿真环境,以解决智能... 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在艾灸机器人温度控制中存在参数辨识复杂、适应性差等问题,将强化学习引入到艾灸机器人温控领域中,提出了一种改进强化学习算法。首先,通过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和神经网络联合搭建智能体离线训练仿真环境,以解决智能体在线训练效率低下的问题;然后,提出一种结合奖励引导和余弦退火策略的改进强化学习算法,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成功率;最后,将仿真环境训练后的模型迁移到真实环境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超调量为0.2℃,稳态温度保持在43.1℃±0.4℃内,改进后的强化学习算法相比于传统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机器人 温度控制 强化学习 奖励引导 余弦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