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泉 涂翔 +2 位作者 张嬿 杨威英 龙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PubMed、CBM、WanFang Data和CNKI,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查找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PubMed、CBM、WanFang Data和CNKI,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查找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参照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0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个研究,共计12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患者的智力精神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常规内科基础疗法、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P<0.05),但是并不优于多种疗法(多奈哌齐、胞二磷胆碱等)的合并分析疗效(P≥0.05);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P<0.005),但是与常规疗法、多种疗法合并分析疗效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改善患者痴呆水平方面,银杏叶提取物优于胞二磷胆碱;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优于γ-氨基丁酸类药物(P<0.05)。不良反应分析显示,银杏叶提取物与非银杏叶制剂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可能优于常规内科基础疗法、γ-氨基丁酸类药物及丹参制剂;药物安全性与非银杏制剂无差异。但限于纳人研究较少及疗法学质量上的局限,本系统评价结果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血管性痴呆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S-1/PI3K/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莉 罗鹏 +3 位作者 周田田 李燕 谢红艳 吕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低、高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厄贝沙坦低...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低、高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厄贝沙坦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按30、60 mg/kg剂量灌服厄贝沙坦,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测量大鼠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模型评估指数(HOMA-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亚基(PI3Kp85)、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p-AKT)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BP、FBG、FINS和HOMA-IR升高(P<0.05),IRS-1、PI3Kp85、p-AKT和GLUT4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厄贝沙坦低、高剂量上述指标均发生逆转(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通过IRS-1/PI3K/GLUT4信号通路改善高血压合并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IRS-1/PI3K/GLUT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