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志病的中医芳香精油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欣 唐军 +6 位作者 杨丹丹 林俊芝 张定堃 杨昕 杨明 贺亚男 郑川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25-2832,2839,共9页
情志病是因精神情志变化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情志病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其利用芳香药物经鼻腔... 情志病是因精神情志变化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使得情志病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一种疾病。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其利用芳香药物经鼻腔、皮肤等吸收,来调节气机和调和脏腑阴阳,达到预防、减轻或治疗情志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病 病因病机 中医芳香疗法 治则 芳香精油 起效途径 作用机制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腺肌病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调节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士丹 陈佩佩 +3 位作者 付先芸 魏绍斌 王坤 陈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I0031-I0036,共13页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评价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和波幅。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比GFW干预前后肠道菌群Alpha及Beta多样性变化,筛选差异肠道菌群。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探索GFW干预后肠道代谢产物的变化。对差异菌群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GFW调控AM的可能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HE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形成AM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给予GFW治疗后体外子宫收缩波幅明显降低(P<0.05),收缩频率呈下降趋势。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示3组样本间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模型组样本肠道菌群分布有显著差异,GFW治疗后能一定程度回调AM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AM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调(P<0.01,P<0.01),厚壁菌门、柔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P<0.05)。经GFW干预后,柔壁菌门、支原体属以及肠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P<0.05,P<0.01),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代谢组学筛选结果证实AM模型小鼠具有22种与氧化应激、免疫及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相关的肠道差异代谢物,如前列腺素D_(3)、谷氨酸、色氨酸、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粪胆素等。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验验证结果证实,AM小鼠子宫组织中存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经GFW治疗后ROS及TNF-α的表达水平回调。结论GFW可改善AM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有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桂枝茯苓丸 肠道菌群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TIME”视角下论肺癌“调神助气”诊疗策略的构建
3
作者 文进渝 何佳玮 +5 位作者 郑川 钟杨 姜玉玲 付西 由凤鸣 马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44-2253,共10页
慢性应激触发肿瘤免疫微环境失稳态是推动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医“神”与慢性应激及“气”与“免疫”之间的映射关系,认为“慢性应激-TIME-肺癌”交联机制与中医“形气神同病”的病机表征关联,“神”“气”紊乱是推动肺癌“形”... 慢性应激触发肿瘤免疫微环境失稳态是推动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医“神”与慢性应激及“气”与“免疫”之间的映射关系,认为“慢性应激-TIME-肺癌”交联机制与中医“形气神同病”的病机表征关联,“神”“气”紊乱是推动肺癌“形”变的根本,亦是防治“形”变之关键。根据协同改善慢性应激之“调神”及重塑TIME之“助气”的治疗原则,把握肺癌演进各阶段的核心病机以谴方施药,充分借鉴临床经验及药理学研究成果以精准打靶,联合针灸、功法、音疗等特色疗法共同调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稳态以治“形”,以期为肺癌的综合防治体系提供新思路与可及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调神助气 慢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男性生殖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静益 李俊君 +4 位作者 方春燕 蒲诗云 张凤 杨薆黎 俞旭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淫羊藿苷是传统补益中草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属黄酮类化合物。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作用广泛,具有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抗氧化、促进睾酮生成、改善勃起功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和调控细胞周期等多种药... 淫羊藿苷是传统补益中草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属黄酮类化合物。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作用广泛,具有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抗氧化、促进睾酮生成、改善勃起功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和调控细胞周期等多种药理活性,在男科及辅助生殖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淫羊藿苷在男性生殖系统的药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结合文献可视化分析探讨目前研究现状及热点,为淫羊藿苷在男性生殖健康领域的药用价值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男性生殖系统 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CT的BALB/c小鼠肺腺瘤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简芹 向思睿 +5 位作者 王楚楚 陈芜 付西 由凤鸣 郑川 林俊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92,共8页
目的 建立基于Micro-CT动态表征的BALB/c小鼠肺腺瘤动物模型研究方法。方法 取8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低剂量组(1 mg/g乌拉坦腹腔注射1次)、模型中剂量组(1 mg/g乌拉坦腹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2周)、模型高剂量组(1 mg/... 目的 建立基于Micro-CT动态表征的BALB/c小鼠肺腺瘤动物模型研究方法。方法 取8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低剂量组(1 mg/g乌拉坦腹腔注射1次)、模型中剂量组(1 mg/g乌拉坦腹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2周)、模型高剂量组(1 mg/g乌拉坦腹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4周)和空白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采用Micro-CT定期监测小鼠肺结节生长情况,Analyze 12.0分析系统绘制小鼠肺部3D图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第11周时均观测到类圆形高密度影的肺结节。结节形成率随造模周数增加而升高,至第21周时,模型高、中、低剂量组结节形成率分别为93.8%、93.8%、87.5%;结节数分别以2~4个、1个、1~2个为主;低剂量组肺结节最大直径平均值高于中、高剂量组(P<0.05);肺结节体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高、中、低剂量组病理类型均为肺腺瘤。结论 模型各剂量组均成功诱导肺腺瘤,Micro-CT可对小鼠肺结节生长情况进行表征,其中模型中剂量组结节形成率高,肺腺瘤数量适中,模型稳定,更适合小鼠肺腺瘤动物模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坦 BALB/C小鼠 肺腺瘤 MICRO-CT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探析强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申毅锋 朱坤 +5 位作者 董良 尤耀东 李广森 黄晓朋 常德贵 俞旭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05-4518,共1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强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成分和潜在分子机制,并对不育症模型小鼠进行相关作用靶点的实验验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收集强精片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强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成分和潜在分子机制,并对不育症模型小鼠进行相关作用靶点的实验验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收集强精片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筛选男性不育症的疾病靶点;然后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预测靶点取交集,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网络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氯化镉注射造模不育症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电镜观察睾丸结构,qPCR检测Pi3kcb、Akt1表达量,探讨强精片治疗不育症的潜在机制。并将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探讨潜在作用成分及靶点机制。结果共获得109个强精片活性成分及286个可用于后续分析的靶点,476个男性不育症靶点,映射得出69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GO分析提示主要与营养、抗氧化、对类固醇激素反应等生物过程及功能相关。KEGG通路分析提示主要与PI3K-Akt、TNF、内分泌抵抗等信号通路相关,PI3K-Akt是核心信号通路。强精片可以改善不育症模型小鼠睾丸结构,提高Pi3kcb、Akt1 mRNA表达。强精片中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β-谷固醇、花生四烯酸与靶标蛋白MAPK1、AKT1、HSP90AA1、IL6、ESR1结合稳定。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强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主要靶标和通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精片 男性不育症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义芳 胡艳娥 +3 位作者 杨懿 付西 祝捷 由凤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21-3229,共9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空白组和痛泻要方含药血清组,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24、48和72 h各组对HCT116细胞活力的...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空白组和痛泻要方含药血清组,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24、48和72 h各组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痛泻要方含药血清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经不同浓度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P2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10%空白组相比,10%痛泻要方含药血清仅在48 h对HCT116细胞活力具有明显抑制效应(P<0.01);与20%空白组比较,20%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在48和72 h可抑制HCT116细胞活力(P<0.01,P<0.05),且空白血清含量增加并不会抑制细胞活力,故后续实验选择10%空白血清、48 h作为药物对照和干预时间;流式细胞术表明,与空白组相比,10%和20%痛泻要方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能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P<0.01),并诱导HCT116细胞凋亡(P<0.05),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痛泻要方含药血清能够不同程度上调P21、Bax表达,下调Cyclin B1、CDK1、Bcl-2、p-PI3K、p-Akt表达(P<0.05,P<0.01)。结论痛泻要方能够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结肠癌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的余甘子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仓储害虫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浩洲 张定堃 +6 位作者 李梦琪 谭鹏 包晓明 莫太刚 樊三虎 韩丽 林俊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681-2691,共11页
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 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S),对比余甘子药材粉末与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在封闭空间内研究余甘子药材及精油对药材甲、咖啡豆象、米象、印度谷蛾等仓储害虫死亡率、进食率和趋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药材和精油成分基本一致,但药材中小分子酸类等成分含量更高。余甘子药材与精油均对进食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昆虫死亡率,趋避作用明显,且余甘子精油驱虫效果更强。结论:余甘子药材和精油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乙酸乙酯、芳樟醇、α-松油醇等可能是其抗虫主要物质基础。本文首次报道了余甘子的抗虫作用,为余甘子精油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精油 仓储害虫 抗虫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萃取 气味强度特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煎煮时间对三果汤化学成分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邓璇 仇敏 +5 位作者 黄浩洲 樊三虎 张定堃 罗传红 韩丽 林俊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212-1221,共10页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为:没食子酸、诃子次酸增加,诃子酸、诃黎勒酸、没食子酸乙酯、鞣花酸降低,柯里拉京先增加后降低。抗疲劳评价实验中,小鼠游泳时间及11种疲劳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煎煮时间越长,三果汤抗疲劳能力越强。差异化合物中与抗疲劳药效相关性最大的为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说明煎煮会促使三果汤大分子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且这种水解有利于抗疲劳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果汤 煎煮时间 多酚 水解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加工沉淀固废物中活性成分鉴定与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格菲 谭庆刍 +6 位作者 林俊芝 罗传红 樊三虎 曹志坚 张定堃 黄浩洲 韩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699-2704,共6页
目的:研究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与资源化物质鞣花酸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收集余甘子鲜汁沉淀物,采用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 目的:研究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与资源化物质鞣花酸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收集余甘子鲜汁沉淀物,采用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余甘子鲜汁沉淀物的化学成分;以鞣花酸含量为指标,分别采用醇提法、酶提法、碱溶酸沉法对鞣花酸进行提取纯化,且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筛选提取工艺。结果:红外分析表明,余甘子鲜汁沉淀物具有C、O元素,苯环、酚羟基等基本结构;UPLC-Q-TOF-MS结果表明,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鞣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且鞣花酸占比最高,为39.91%;提取工艺优化结果显示,碱溶酸沉法为较优工艺,进一步优化后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NaOH浓度2%、超声提取时间20 min,该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为47.38%,纯度为94.2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鞣花酸提取物粉末中有大量柱状结晶,推测为鞣花酸分子平面聚合形成。结论:余甘子鲜汁沉淀物中鞣花酸天然丰度高,可作为鞣花酸天然来源途径之一。所得到的鞣花酸提取纯化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含量及纯度较高,适宜用于余甘子鲜汁固废物中鞣花酸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固废物 鞣花酸 提取纯化 工艺优化 含量测定 质谱分析 绿色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庆刍 黄浩洲 +5 位作者 罗传红 李莞 莫太刚 张定堃 韩丽 林俊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692-2698,共7页
目的:测定余甘子果渣中的化学成分,优选提取工艺与免洗凝胶的制剂处方,开发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的含量;通过抑菌圈筛选余甘子果... 目的:测定余甘子果渣中的化学成分,优选提取工艺与免洗凝胶的制剂处方,开发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的含量;通过抑菌圈筛选余甘子果渣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余甘子果渣的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及凝胶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处方。结果: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的成分基本相同,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在果渣的含量中约为药材中含量的21.99%~67.63%、0.52%~4.79%、7.38%~8.79%、10.15%~16.10%。诃黎勒酸、柯里拉京、没食子酸对白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低于10μg/mL,而鞣花酸的MIC为16.38~32.75μg/mL。以没食子酸、柯里拉京与诃黎勒酸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取余甘子果渣,加入10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2 h,提取1次。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最优凝胶基质配方为30%余甘子果渣提取液、0.4%卡波姆U20、3%甘油、4%的95%乙醇、三乙醇胺调pH值到5~6,其余为纯化水。结论:余甘子果渣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抑菌免洗凝胶的制备工艺可行,为中药固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果渣 抑菌凝胶 综合利用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昼间啮齿类动物的活动模式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亦谦 高泓 +1 位作者 谢红艳 谢春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5-1101,共7页
昼间啮齿类动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昼夜节律,随着生物钟的发现,近年来此类动物逐渐展露出夜间啮齿类动物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以新兴模型的姿态出现在代谢、光反应、神经调节、社会行为等医学研究领域。然而国内尚缺乏此类动物的报道。因此,... 昼间啮齿类动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昼夜节律,随着生物钟的发现,近年来此类动物逐渐展露出夜间啮齿类动物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以新兴模型的姿态出现在代谢、光反应、神经调节、社会行为等医学研究领域。然而国内尚缺乏此类动物的报道。因此,本文回顾昼间动物时间生态位的调控,着重介绍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智利八齿鼠(Octodon degus)、尼罗河草鼠(Arvicanthis niloticus)和羚羊地松鼠(Ammospermophilus leucurus)这四种较公认的昼间啮齿类动物的活动模式和应用进展,以期为时间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间啮齿类动物 昼夜节律 活动模式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酚质量传递规律视角下的余甘子质量标准研究思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敏 谢慧娟 +5 位作者 罗传红 李格菲 张定堃 樊三虎 黄浩洲 林俊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705-2710,2717,共7页
余甘子是我国西南地区特色药食同源品种。目前,余甘子质控标准国际上可参考的主要有《英国药典》《印度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为评价指标。然而,作为余甘子重要药效物质基础的多酚(... 余甘子是我国西南地区特色药食同源品种。目前,余甘子质控标准国际上可参考的主要有《英国药典》《印度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为评价指标。然而,作为余甘子重要药效物质基础的多酚(鞣质)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具有特殊的转化与传递规律。现有质量评价方法仅以没食子酸和鞣花酸作为评价指标,难以合理有效评价余甘子的质量。为此,本文基于余甘子多酚成分转化传递规律,结合余甘子应用现状及现有余甘子药典标准,对余甘子质量标准研究思路与制定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质量标准 没食子酸 鞣花酸 质量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补胰方通过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樊月月 罗浩 +3 位作者 李富豪 徐梦珠 郝娟 谢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7-242,I0031-I0033,共9页
目的观察参芪补胰方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参芪补胰方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动物采用高糖... 目的观察参芪补胰方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参芪补胰方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动物采用高糖高脂饲养加腹腔注射STZ法造模,二甲双胍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中药组给予不同剂量参芪补胰方,给药6周后留取标本。ELISA法检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法观察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TLR4、MyD88、NF-κB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TLR4、MyD88、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参芪补胰方对T2DM FBG水平方面有明显下降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参芪补胰方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10、IL-17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可以通过改善大鼠胰腺组织损伤、促进细胞结构组织修复、减少细胞凋亡起到抗T2DM的作用;同时,与模型组比较,参芪补胰方组大鼠胰腺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芪补胰方可能通过调控T2DM大鼠炎症因子及TLR4、MyD88、NF-κB表达发挥其抗T2D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补胰方 糖尿病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成像中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凤 俞旭君 +3 位作者 董良 杨薆黎 张静益 温艳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66-1172,共7页
目的:探索光声层析成像(photoacoustic tomography,PAT)和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multispectral optoacoustic tomogra-phy,MSOT)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中进行睾丸结构和功能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探索光声层析成像(photoacoustic tomography,PAT)和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multispectral optoacoustic tomogra-phy,MSOT)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中进行睾丸结构和功能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迈之灵组),每组6只。模型组、迈之灵组均采用缩窄左肾静脉并结扎左侧精索静脉侧支方法造模,经过4周相应措施干预后,比较实验大鼠左侧睾丸的PAT/MSOT图像、氧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研究不同干预措施实验大鼠的睾丸成像特征。结果:PAT/MSOT能对大鼠睾丸结构进行清晰成像,能够反映睾丸内的氧代谢水平。结论:PAT/MSOT可检测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睾丸结构和功能改变,是一种简易、无创、安全的新型睾丸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层析成像 多光谱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 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