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调控杏仁核神经信号通路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恐惧消退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凯 张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19-3624,3631,共7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恐惧消退的干预作用,以及对杏仁核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WWP2)/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 目的:探究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恐惧消退的干预作用,以及对杏仁核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WWP2)/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增强的连续单一应激法构建PTSD模型,随后电针治疗21 d,通过旷场实验、场景化条件化恐惧反应实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免疫共沉淀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评价电针的干预效应。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距离、穿越中央格数量及直立次数均少(P<0.05),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在恐惧消退训练期和恐惧重建检测阶段大鼠的僵直时间百分比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杏仁核WWP2、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低(P<0.05),PTEN蛋白表达高(P<0.05)。电针组上述蛋白表达变化逆转(P<0.05),PTEN与WWP2的结合能力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杏仁核组织中SYN、GAP-43蛋白阳性表达低(P<0.05),电针组杏仁核组织中SYN、GAP-43蛋白阳性表达高(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改善PTSD大鼠的自主活动和探索行为,促进恐惧记忆的消退,以上作用与杏仁核WWP2/PTEN/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及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惧记忆 杏仁核 电针 杏仁核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WWP2)/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