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41
1
作者 赵文吉 李敏 +4 位作者 黄博 齐景梁 吴发明 于素玲 俸世洪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通过分析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在中药材GAP生产中的地位和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优化的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 中药材种子种苗 市场现状 质量标准化 对策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药学教材沿革看中药理论框架发展概况 被引量:5
2
作者 蒋淼 张廷模 +4 位作者 陈勇 杨敏 闵志强 黄巍 沈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71-274,282,共5页
中药理论框架包括药性理论、配伍理论、采制理论、分类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药学教材编写均紧扣当时的理论框架。以建国后历版教材中各理论相关概念、术语的记载情况,及其增加、删减情况为研究对象,整理中药各理论发... 中药理论框架包括药性理论、配伍理论、采制理论、分类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药学教材编写均紧扣当时的理论框架。以建国后历版教材中各理论相关概念、术语的记载情况,及其增加、删减情况为研究对象,整理中药各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框架理论体系逐渐发展,并趋于完善、科学、合理,但仍存在不足,提出毒性不宜作为性能理论内容,修改单行概念两点建议,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中药理论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教材 中药理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专业的《临床中药学》的合理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建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9期139-140,共2页
笔者为探索与中医、中药专业目标吻合的《临床中药学》合理教学模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从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效果评价、考试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可构建"一中心、二特色、三模块、四要素"的《临床中药学... 笔者为探索与中医、中药专业目标吻合的《临床中药学》合理教学模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从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效果评价、考试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可构建"一中心、二特色、三模块、四要素"的《临床中药学》合理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 不同专业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川明参药材中香豆素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宏 赵波 +2 位作者 刘静 彭成 张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川明参药材中2种香豆素成分欧前胡素及5-异戊烯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欧... 目的建立测定川明参药材中2种香豆素成分欧前胡素及5-异戊烯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欧前胡素在0.16~0.97μg(r=0.9998),5-异戊烯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在0.13~0.76μg(r=0.9996)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欧前胡素和5-异戊烯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98.11%,RSD分别为1.65%、1.73%.结论该测定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研究结果为建立完善川明参药材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明参 欧前胡素 5-异戊烯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榆升白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佳 李莎 +4 位作者 广兵 王泽宇 邱玲 宋川霞 邓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2期1641-1645,共5页
目的:建立和提升地榆升白片制剂鉴别和含量的测定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地榆升白片制剂中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对制剂中的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鉴别方法斑点清晰、专属... 目的:建立和提升地榆升白片制剂鉴别和含量的测定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地榆升白片制剂中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对制剂中的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鉴别方法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简单可行;HPLC法测定中没食子酸和地榆皂苷Ⅰ分别在20.50~184.50、20.70~207.00μg·m L^(-1)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响应,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3%、100.14%(n=6),RSD分别为0.58%、1.18%。结论:该方法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地榆升白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升白片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没食子酸 地榆皂苷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实现中药源头的现代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发明 李敏 俸世洪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期8-10,50,共4页
主要论述中药材源头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实现生产现代化应采用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中药 种植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藤根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伊 陈胡兰 +1 位作者 王谦 凌辉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对糯米藤根药材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研究糯米藤根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并以标准药材为对照,研究建立糯米藤根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检测药材中水分、灰分等含量,测定糯米藤根药材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建... 目的对糯米藤根药材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研究糯米藤根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并以标准药材为对照,研究建立糯米藤根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检测药材中水分、灰分等含量,测定糯米藤根药材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建立了糯米藤根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以及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并确定了糯米藤根药材浸出物含量。结论研究结果为完善糯米藤根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建立该药材国家标准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藤根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药用植物学实验技能目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薇 万德光 +1 位作者 吴清华 裴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20-121,共2页
以学生为主体,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为目的,以实验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为指导,开展中药形态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建立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技能目标体系,既突出传统的知识点,又与现代学科发展相联系,也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 以学生为主体,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为目的,以实验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为指导,开展中药形态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建立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技能目标体系,既突出传统的知识点,又与现代学科发展相联系,也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实验技能 目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对离体状态下血-视网膜内屏障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晨 张梅 谢学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对离体状态下血-视网膜内屏障(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7 d SD大鼠用于取材及细胞原代培养。将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和视网膜Müller胶质细胞(RMGC)分离及传代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对离体状态下血-视网膜内屏障(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7 d SD大鼠用于取材及细胞原代培养。将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和视网膜Müller胶质细胞(RMGC)分离及传代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将RMEC与RMGC共培养以构建正常条件下的体外iBRB模型,制备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并分别标记为中药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本实验分8组。选取构建成功的体外iBRB细胞共培养模型,按不同培养条件进行分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培养;中药干预正常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培养;低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50 mg·L^(-1)AGEs培养;中药干预低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50 mg·L^(-1)AGEs培养;高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0 mg·L^(-1)AGEs培养;中药干预高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0 mg·L^(-1)AGEs培养;缺氧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 mmol·L^(-1)连二亚硫酸钠培养;中药干预缺氧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 mmol·L^(-1)连二亚硫酸钠培养。利用细胞电阻仪检测各组RMEC层的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表达。结果在AGEs或缺氧条件下,低AGEs组、高AGEs组及缺氧组RMEC层TEER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细胞培养24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RMEC层TEE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培养48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RMEC层TEER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培养72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RMEC层TEER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干预低AGEs组、中药干预高AGEs组、中药干预缺氧组RMEC层TEER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高于同一时段相对应的非中药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AGEs组、高AGEs组及缺氧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阳性表达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中药干预低AGEs组、中药干预高AGEs组、中药干预缺氧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阳性表达均强于同一时段相对应的非中药干预组。结论AGEs及缺氧均可导致体外iBRB模型RMEC层TEER降低及Occludin、ZO-1蛋白表达减弱,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能有效提高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抑制iBRB模型通透性增加,从而起到对体外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中药方 血-视网膜内屏障 糖基化终末产物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的灵芝醇提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宇 苏海国 +3 位作者 周勤梅 李梦婷 郭力 戴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探讨7种不同种的灵芝中三萜及甾醇含量及子实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萜及甾醇含量,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不同种的灵芝子实体醇提物... 为探讨7种不同种的灵芝中三萜及甾醇含量及子实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萜及甾醇含量,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不同种的灵芝子实体醇提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黄边灵芝(G.luteomarginatum)、赤芝(G.lucidum)、紫芝(G.sinense)、无柄灵芝(G.resinaceum)、无柄紫灵芝(G.mastoporum)、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e)三萜及甾醇含量依次降低,除无柄紫灵芝和皱盖假芝外,其余5种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7种灵芝的子实体醇提物均具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半抑制率(IC_(50))分别为102.12、143.84、92.17、121.11、92.74、163.11、40.25μg/mL;对于SMMC-7721细胞,除皱盖假芝具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外,IC_(50)为166.21μg/mL,其余6种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7个种中皱盖假芝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但其三萜及甾醇含量却最低,因此推测皱盖假芝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可能除三萜及甾醇外还包含其它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三萜及甾醇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鞘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芳 夏厚林 +4 位作者 宁梓君 黄萍 黄小燕 唐建军 张廷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6,共5页
将叠鞘石斛药材粉末经70%乙醇提取后,经HPD-300型大孔树脂纯化,得联苄类化合物。采用ORAC法、1,1-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测定叠鞘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清除AAPH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 将叠鞘石斛药材粉末经70%乙醇提取后,经HPD-300型大孔树脂纯化,得联苄类化合物。采用ORAC法、1,1-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fenton反应测定叠鞘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清除AAPH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叠鞘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和V C清除AAPH自由基能力的ORAC值分别是0.33、0.21mg/L;叠鞘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和V C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是62.89、3.44mg/L;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50分别是408.10、14.04mg/L;抑制羟自由基的EC50分别是7.86、1.89mg/mL。与V C相比,叠鞘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清除AAPH自由基的能力,能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羟自由基;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各用药浓度范围内呈一定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鞘石斛 联苄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清除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红色素与3种天然色素还原性和抗氧化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倩 王能飞 +3 位作者 张梅 金滨滨 吴佐浩 臧家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探讨南极红色素、胭脂虫红色素、紫甘蓝色素、紫苏色素的还原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4种天然色素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还原性和抗氧化性。浓度为1 mg/m L时,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为26.52%、20.51%、15.32%、30.65%;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 探讨南极红色素、胭脂虫红色素、紫甘蓝色素、紫苏色素的还原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4种天然色素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还原性和抗氧化性。浓度为1 mg/m L时,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为26.52%、20.51%、15.32%、30.65%;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3.11%、16.23%、94.64%、96.92%;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7.31%、42.03%、72.67%、58.37%。具有还原性和抗氧化性的天然色素,特别是真菌色素南极红色素,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色素 南极红色素 还原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兰志琼 卢先明 +3 位作者 陈继兰 周毅 马逾英 胡友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6期66-68,共3页
目的:确定香豆素在白芷药用部位根中的积累部位,为进一步揭示白芷活性成分香豆素类及其积累规律与白芷内部结构及发育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结合冰冻切片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对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白芷木栓... 目的:确定香豆素在白芷药用部位根中的积累部位,为进一步揭示白芷活性成分香豆素类及其积累规律与白芷内部结构及发育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结合冰冻切片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对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白芷木栓层、木质部和栓内层、韧皮部中分布的分泌组织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均有明显的蓝色荧光发生,其中分泌组织的荧光与对照品欧前胡素的荧光相同,而同步阴性对照实验中分泌组织的荧光消失。结论:在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分布于分泌组织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根 香豆素 分泌组织 组织化学定位 自发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川贝母粉末掺杂鉴别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芳 郑义蕾 +3 位作者 王霄 刘红梅 方成鑫 郭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开展川贝母粉末饮片的掺杂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IR)和扫描电镜法鉴别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结果淀粉和米粉的红外光谱一维图谱与川贝母粉末饮片极其相似,二阶导数图谱显示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后有变化,淀粉... 目的开展川贝母粉末饮片的掺杂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IR)和扫描电镜法鉴别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结果淀粉和米粉的红外光谱一维图谱与川贝母粉末饮片极其相似,二阶导数图谱显示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后有变化,淀粉与米粉分别在1 489cm-1和669cm-1处有特征吸收峰;川贝母粉掺加淀粉和米粉的扫描电镜图谱与川贝母粉末有明显不同。结论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可以直观、有效地鉴别川贝母粉是否掺加淀粉和米粉,为川贝母粉末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扫描电镜 川贝母 粉末饮片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发酵过程中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控制对策刍议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强 马祖兵 +2 位作者 李小芳 吴纯洁 罗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29,共5页
红曲因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然而红曲中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的发现,加之二者含量测定方法各异、标准不统一等因素,给我国红曲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我国红曲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红... 红曲因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然而红曲中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的发现,加之二者含量测定方法各异、标准不统一等因素,给我国红曲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贸易壁垒,严重制约了我国红曲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红曲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检测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以及如何有效进行控制,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红曲产品中桔霉素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红曲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传统红曲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桔霉素 黄曲霉毒素 检测方法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强强 韩丽 +2 位作者 潘媛 王淼 杨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7期29-30,37,共3页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定波长为489nm,葡萄糖在2.0~14.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3.7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测定波长为489nm,葡萄糖在2.0~14.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3.7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APS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俊 蒋桂华 +2 位作者 敬小莉 陈琴 朱敏凤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对国内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与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遗传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醇提物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宇 熊亮 +4 位作者 彭成 李小翠 蒙春旺 刘菲 郭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6-231,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从姜黄中分离鉴定了7 个合物,分别为Zingerol(1)、Dihydroferulic acid ethyl ester(2);乙基-3-(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3)、Zingerone dimer [4,4’-(6,6’-dihydroxy-5,5’-dimethoxy-[1,1’-biphenyl]-3,3’-diyl)bis(butan-2-one)](4)、姜酮(5)、4-(3,4-二甲氧基苯基)丁烷-2-酮(6)、香草醛(7)。其中,化合物1~5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IC50值分别为(3±0.2)μmol/L和(12±1.0)μmol/L,化合物1优于阳性对照VC(VC的IC50值(13±1.1)μmol/L),化合物2与VC效果相当,还原力实验中,化合物1活性优于VC,浓度低于0.125 μmol/mL时化合物2活性强于VC。结论:化合物4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2、3和6为姜黄属中首次发现,化合物1抗氧化活性较强可能与其脂肪链2位上羟基取代有关,姜黄醇提物中的酚类成分是姜黄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技术筛选鉴定冬虫夏草中指标性蛋白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童芯锌 王艺璇 +7 位作者 陈璐 邱乙 万德光 任艳 彭成 沈才洪 李军德 国锦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期26-30,36,共6页
对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及其伪品建立稳定可靠的双向电泳鉴定方法。正品冬虫夏草中共同表达的蛋白质斑点为88个,伪品稳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为21个,提示可作为下一步冬虫夏草鉴定的指标性组分。进一步质谱分析与NCBI数据库比对表明:6种... 对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及其伪品建立稳定可靠的双向电泳鉴定方法。正品冬虫夏草中共同表达的蛋白质斑点为88个,伪品稳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为21个,提示可作为下一步冬虫夏草鉴定的指标性组分。进一步质谱分析与NCBI数据库比对表明:6种蛋白仅来自于菌数据库,9种蛋白仅来自于昆虫数据库,12种蛋白仅来自于全库,3种蛋白昆虫和菌的数据库均能检索,1种蛋白仅来自于菌数据库和全库,提示下一步可进行冬虫夏草指标性蛋白质功能研究,为冬虫夏草有效成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双向电泳 指标性蛋白质 功能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半夏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化东 吴发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150-151,200,共3页
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并结合实地走访,对我国的半夏资源及生产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我国半夏野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安徽、云南和贵州等省区,栽培量较大的主要是甘肃、山西、山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该研究为半夏... 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并结合实地走访,对我国的半夏资源及生产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我国半夏野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安徽、云南和贵州等省区,栽培量较大的主要是甘肃、山西、山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该研究为半夏的资源收集与保护,半夏的生产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