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研究
1
作者
陈洁
瞿雅懿
+4 位作者
何金晓
蔡晓洋
万子玉
陈华林
李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以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收集的17份黄丝郁金种姜为材料,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建立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并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验证试验,探究种姜等级与...
以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收集的17份黄丝郁金种姜为材料,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建立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并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验证试验,探究种姜等级与黄丝郁金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关系,以检验该种姜分级标准的科学性。结果表明,黄丝郁金种姜以种姜粗、种姜重、发芽率为主要分级指标划分三个等级:一级种姜种姜粗≥16 mm,种姜重≥10 g,发芽率≥99.00%,含水量≥70.00%,净度≥96.00%;二级种姜种姜粗≥12 mm,种姜重≥6 g,发芽率≥97.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三级种姜种姜粗≥8 mm,种姜重≥3 g,发芽率≥94.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不同等级种姜田间验证试验发现,随着黄丝郁金植株的生长,其株高、叶长之间差异越显著,表现为一级种姜>二级种姜>三级种姜>等外级种姜;一、二、三级种姜产出药材产量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一级种姜所产一等药材占比更高;一、二、三级种姜所产药材浸出物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不同等级种姜在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及质量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研究建立的种姜分级标准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丝郁金
种姜分级
生长
产量
浸出物
挥发油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药效为指导的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英文)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芸霞
龚小红
+3 位作者
李燕
袁岸
张若琪
彭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97-2207,共11页
慢性便秘是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黄用于治疗便秘十分有效。其主要成分有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大黄鞣质和大黄多糖,然而哪种成分才是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却不清楚。本研究提出一种以疾病为基础、以药效为指导的中药...
慢性便秘是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黄用于治疗便秘十分有效。其主要成分有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大黄鞣质和大黄多糖,然而哪种成分才是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却不清楚。本研究提出一种以疾病为基础、以药效为指导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方法来进行中药质量控制。首先建立大鼠便秘模型,进行大黄药效成分筛选,进行不同产地药材质量考察,筛选最适产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发现,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是大黄结合蒽醌。与四川平武、北川大黄相比,凉山大黄质量较优。提取工艺为10.34倍乙醇,提取24.25 min,共4次。其最大提取量为5.455 mg·g-1。本研究可为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便秘
有效物质
提取工艺优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皮表面优势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药效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素娟
张鑫
+5 位作者
王智磊
贺仪
蒲秋华
陈林
陈鸿平
刘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陈皮表面分离的优势真菌对主要药效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陈皮表面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结合显微与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定,采用HPLC法和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陈皮的主要药效成分。结果:从陈皮表面分离到优势菌为黑...
目的:研究陈皮表面分离的优势真菌对主要药效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陈皮表面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结合显微与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定,采用HPLC法和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陈皮的主要药效成分。结果:从陈皮表面分离到优势菌为黑曲霉和黄曲霉;陈皮反接黑曲霉与黄曲霉后药效成分发生了改变,二者的改变存在差异,且不同黑曲霉菌株影响药效成分的改变也具有差异,其中1株黑曲霉菌株对陈皮药效成分改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总黄酮、橙皮皮苷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产生了5个明显的新化学成分。结论:真菌代谢转化与陈皮药效物质变化具有相关性,在陈皮陈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其生长代谢消耗药效物质,产生成分改变。从微生物转化角度阐释陈皮"陈久者良"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优势真菌
分离鉴定
反接
药效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研究
1
作者
陈洁
瞿雅懿
何金晓
蔡晓洋
万子玉
陈华林
李敏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兴工程-中药标准化行动项目(ZYBSG-Y-SC-42)
“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CXTD 2018016)。
文摘
以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收集的17份黄丝郁金种姜为材料,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建立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并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验证试验,探究种姜等级与黄丝郁金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关系,以检验该种姜分级标准的科学性。结果表明,黄丝郁金种姜以种姜粗、种姜重、发芽率为主要分级指标划分三个等级:一级种姜种姜粗≥16 mm,种姜重≥10 g,发芽率≥99.00%,含水量≥70.00%,净度≥96.00%;二级种姜种姜粗≥12 mm,种姜重≥6 g,发芽率≥97.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三级种姜种姜粗≥8 mm,种姜重≥3 g,发芽率≥94.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不同等级种姜田间验证试验发现,随着黄丝郁金植株的生长,其株高、叶长之间差异越显著,表现为一级种姜>二级种姜>三级种姜>等外级种姜;一、二、三级种姜产出药材产量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一级种姜所产一等药材占比更高;一、二、三级种姜所产药材浸出物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不同等级种姜在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及质量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研究建立的种姜分级标准科学可行。
关键词
黄丝郁金
种姜分级
生长
产量
浸出物
挥发油
姜黄素
Keywords
Radix Curcumae longae
grading of seed ginger
growth
yield
extract
volatile oil
curcumin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药效为指导的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英文)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芸霞
龚小红
李燕
袁岸
张若琪
彭成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97-2207,共11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13B05):西南区域附子、灯盏花等大宗中药材质量标准提高及其综合利用,负责人:彭成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3502):基于西部道地药材的创新药物研究,负责人:彭成
+2 种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105132120001):大黄附子寒热配伍治疗阳虚便秘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研究,负责人:李芸霞
四川省科技厅青年基金(2013JQ0018):基于PK-PD的中药道地药材资源大黄附子有效部位创新药物研究,负责人:李芸霞
四川省科技厅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项目(2014TD0007):中药药理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曾南
文摘
慢性便秘是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黄用于治疗便秘十分有效。其主要成分有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大黄鞣质和大黄多糖,然而哪种成分才是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却不清楚。本研究提出一种以疾病为基础、以药效为指导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方法来进行中药质量控制。首先建立大鼠便秘模型,进行大黄药效成分筛选,进行不同产地药材质量考察,筛选最适产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发现,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是大黄结合蒽醌。与四川平武、北川大黄相比,凉山大黄质量较优。提取工艺为10.34倍乙醇,提取24.25 min,共4次。其最大提取量为5.455 mg·g-1。本研究可为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黄
便秘
有效物质
提取工艺优化
质量控制
Keywords
Rhei Radix et Rhizoma
constipation
bioactive component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皮表面优势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药效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3
作者
刘素娟
张鑫
王智磊
贺仪
蒲秋华
陈林
陈鸿平
刘友平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中药材
质量
标准化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药
资源
系统
研究与
开发
利用
省
部
共建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培育基地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618-6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072991)
基于陈皮
+6 种基金
青皮"一体二用"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动态变化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
负责人:刘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310034-14):霉变陈皮污染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
负责人:刘友平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5JY0012):川产大宗药材川陈皮快速
无损模式识别及品质评价模型研究
负责人:陈鸿平
文摘
目的:研究陈皮表面分离的优势真菌对主要药效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陈皮表面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结合显微与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定,采用HPLC法和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陈皮的主要药效成分。结果:从陈皮表面分离到优势菌为黑曲霉和黄曲霉;陈皮反接黑曲霉与黄曲霉后药效成分发生了改变,二者的改变存在差异,且不同黑曲霉菌株影响药效成分的改变也具有差异,其中1株黑曲霉菌株对陈皮药效成分改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总黄酮、橙皮皮苷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产生了5个明显的新化学成分。结论:真菌代谢转化与陈皮药效物质变化具有相关性,在陈皮陈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其生长代谢消耗药效物质,产生成分改变。从微生物转化角度阐释陈皮"陈久者良"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
陈皮
优势真菌
分离鉴定
反接
药效物质
Keywords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preponderant fungi,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oculation, effective substance
分类号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研究
陈洁
瞿雅懿
何金晓
蔡晓洋
万子玉
陈华林
李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药效为指导的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英文)
李芸霞
龚小红
李燕
袁岸
张若琪
彭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陈皮表面优势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药效物质的影响
刘素娟
张鑫
王智磊
贺仪
蒲秋华
陈林
陈鸿平
刘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