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研究
1
作者 陈洁 瞿雅懿 +4 位作者 何金晓 蔡晓洋 万子玉 陈华林 李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以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收集的17份黄丝郁金种姜为材料,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建立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并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验证试验,探究种姜等级与... 以道地产区及主产区收集的17份黄丝郁金种姜为材料,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偏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及聚类分析,确定种姜分级指标,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建立黄丝郁金种姜分级标准;并以不同等级种姜为处理进行田间验证试验,探究种姜等级与黄丝郁金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关系,以检验该种姜分级标准的科学性。结果表明,黄丝郁金种姜以种姜粗、种姜重、发芽率为主要分级指标划分三个等级:一级种姜种姜粗≥16 mm,种姜重≥10 g,发芽率≥99.00%,含水量≥70.00%,净度≥96.00%;二级种姜种姜粗≥12 mm,种姜重≥6 g,发芽率≥97.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三级种姜种姜粗≥8 mm,种姜重≥3 g,发芽率≥94.00%,含水量≥75.00%,净度≥96.00%。不同等级种姜田间验证试验发现,随着黄丝郁金植株的生长,其株高、叶长之间差异越显著,表现为一级种姜>二级种姜>三级种姜>等外级种姜;一、二、三级种姜产出药材产量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一级种姜所产一等药材占比更高;一、二、三级种姜所产药材浸出物显著高于等外级种姜(p<0.05)。不同等级种姜在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及质量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研究建立的种姜分级标准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丝郁金 种姜分级 生长 产量 浸出物 挥发油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表面优势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药效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素娟 张鑫 +5 位作者 王智磊 贺仪 蒲秋华 陈林 陈鸿平 刘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陈皮表面分离的优势真菌对主要药效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陈皮表面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结合显微与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定,采用HPLC法和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陈皮的主要药效成分。结果:从陈皮表面分离到优势菌为黑... 目的:研究陈皮表面分离的优势真菌对主要药效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陈皮表面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结合显微与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定,采用HPLC法和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陈皮的主要药效成分。结果:从陈皮表面分离到优势菌为黑曲霉和黄曲霉;陈皮反接黑曲霉与黄曲霉后药效成分发生了改变,二者的改变存在差异,且不同黑曲霉菌株影响药效成分的改变也具有差异,其中1株黑曲霉菌株对陈皮药效成分改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总黄酮、橙皮皮苷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产生了5个明显的新化学成分。结论:真菌代谢转化与陈皮药效物质变化具有相关性,在陈皮陈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其生长代谢消耗药效物质,产生成分改变。从微生物转化角度阐释陈皮"陈久者良"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优势真菌 分离鉴定 反接 药效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及正交设计优选复方龙砂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曾锐 任桂友 +2 位作者 王爽 瞿燕 盛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优选复方龙砂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法,以挥发油体积为响应值,选取加水量、浸泡时间和蒸馏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优化挥发油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芩苷量和干膏率二者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挥发油提取残... 目的优选复方龙砂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法,以挥发油体积为响应值,选取加水量、浸泡时间和蒸馏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优化挥发油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芩苷量和干膏率二者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挥发油提取残渣与地龙等其余6味药材合并后所进行的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结果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36 min,蒸馏提取5.5 h;水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加水10倍,提取1 h。结论实验合理的利用了两个设计方案的特点,所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 复方龙砂颗粒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火麻仁品质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化东 卫莹芳 +2 位作者 郭山山 闫婕 金虹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82-3785,共4页
对不同产地的25份火麻仁从性状、千粒重、薄层色谱、浸出物、脂肪油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火麻仁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火麻仁药材均呈卵圆形或近圆形,但不同产地药材在大小、颜色、表面纹理方面有一定差异。火麻仁药材大小差异较大... 对不同产地的25份火麻仁从性状、千粒重、薄层色谱、浸出物、脂肪油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火麻仁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火麻仁药材均呈卵圆形或近圆形,但不同产地药材在大小、颜色、表面纹理方面有一定差异。火麻仁药材大小差异较大,平均长为0.42~0.63 cm,平均宽为0.30~0.49 cm;不同产地火麻仁千粒重有较大的差异,为13.61~49.90 g。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颜色的深浅有一定差异;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27.00%~39.89%;脂肪油含量在27.04%~37.87%。不同产地火麻仁质量有一定差异,各产地火麻仁是否都适合药用,由于目前火麻仁质量标准尚不完善,无法判定。火麻仁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仁 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药效为指导的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芸霞 龚小红 +3 位作者 李燕 袁岸 张若琪 彭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97-2207,共11页
慢性便秘是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黄用于治疗便秘十分有效。其主要成分有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大黄鞣质和大黄多糖,然而哪种成分才是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却不清楚。本研究提出一种以疾病为基础、以药效为指导的中药... 慢性便秘是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黄用于治疗便秘十分有效。其主要成分有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大黄鞣质和大黄多糖,然而哪种成分才是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却不清楚。本研究提出一种以疾病为基础、以药效为指导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方法来进行中药质量控制。首先建立大鼠便秘模型,进行大黄药效成分筛选,进行不同产地药材质量考察,筛选最适产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发现,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是大黄结合蒽醌。与四川平武、北川大黄相比,凉山大黄质量较优。提取工艺为10.34倍乙醇,提取24.25 min,共4次。其最大提取量为5.455 mg·g-1。本研究可为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便秘 有效物质 提取工艺优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花药离体培养与再生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化东 吴发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02-2603,共2页
以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花药为材料,将其接种在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将分化所得的再生植株炼苗后移栽大田。结果表明,各个培养基配方及试验条件适宜,麦冬愈伤组织诱导较为成功... 以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花药为材料,将其接种在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将分化所得的再生植株炼苗后移栽大田。结果表明,各个培养基配方及试验条件适宜,麦冬愈伤组织诱导较为成功,愈伤组织的分化效果也较好,可达41.5%,组培苗移栽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 花药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