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改变与青光眼的关系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玉洁 祝光宇 +1 位作者 孙悦 路雪婧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320,325,共8页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NVU)在青光眼中的重要性已被证实,在未来或可成为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治疗靶点。NVU是由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细胞构成的细胞群落,其通过神经血管耦合(NVC)参与视网膜神经血管间的生理病理作用。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NVU)在青光眼中的重要性已被证实,在未来或可成为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治疗靶点。NVU是由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细胞构成的细胞群落,其通过神经血管耦合(NVC)参与视网膜神经血管间的生理病理作用。青光眼作为代表性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与视网膜微血管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密切相关,因此NVU功能的正常运转在其中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NVU的结构基础,包括视网膜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在NVU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以及NVC对视网膜血流调节和代谢及毒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并阐述了NVU各组分及其功能异常与青光眼之间的联系,这将有利于基于神经血管角度进一步明确青光眼作用机制,为视神经保护提供新的防范方向或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神经血管单元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血管耦联 眼胶质淋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域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毛明珠 黎梦宇 +4 位作者 韦丁杨 陈丽 刘逸 李杰 钟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UWF SLO)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对DR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所... 目的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UWF SLO)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对DR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UWF SS-OCTA、UWF SLO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用于检测DR病变,包括微动脉瘤(MA)、视网膜内出血(IRH)、视网膜无灌注区(NPAs)、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s)、视网膜静脉串珠(VB)、视网膜新生血管(NVE)、视盘新生血管(NVD)及玻璃体积血(VH)。联合三类影像检查(以下简称三联影像)结果作为标准对照,对比不同影像两两联合对DR病变的检出率及对DR严重度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175眼。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MA、IRH、NPAs、IRMAs、NVE、NVD及VH的检出率分别为91%、83%、77%、69%、27%、10%及12%,Kappa依次为0.812、1.000、1.000、1.000、0.986、0.970及1.000。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DR的严重度分级具有优异一致性(Kappa=0.943)。结论 UWF SS-OCTA联合UWF SLO能准确识别MA、IRH、NPAs、IRMAs、NVE、NVD及VH,对DR筛查及分级诊断准确性高,适用于临床上对DR的大规模筛查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扫频源OCT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灌注区识别的对比及预测研究
3
作者 郭楚云 韩悦 +7 位作者 陈丽 刘逸 成洪壮 宁欣如 沈亚丹 凌若岚 钟捷 李杰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 比较广域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SS-OCTA)与广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UW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无灌注区(NP)检测中的差异,评估SS-OCTA对扫描范围外NP预测的准确性,并探讨NP的分布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 目的 比较广域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SS-OCTA)与广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UW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无灌注区(NP)检测中的差异,评估SS-OCTA对扫描范围外NP预测的准确性,并探讨NP的分布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9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行UWFA和SS-OCTA检查的69例(88眼)DR患者,通过手动标注NP,比较两种影像技术对NP的检出率,并分析NP的分布规律及SS-OCTA预测扫描范围外NP的准确率。结果 在20 mm×24 mm SS-OCTA对应的扫描范围内,以UWFA为标准,NP的总体检出率为47.40%,在各象限中,SS-OCTA对NP的检出率分别为:颞上区为51.56%,颞下区为58.35%,鼻上区为45.50%,鼻下区为43.17%。鼻下区NP出现频次最高,占总NP数量的41.71%。SS-OCTA在鼻上区和鼻下区预测其扫描范围外NP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与78.41%。两项检查所计算的视网膜缺血指数(ISI)具有高度正相关性(r^(2)=0.74)。结论 由于视野局限性,SS-OCTA尚不能完全取代UWFA用于DR患者的NP检测,但其仍然是评估视网膜缺血程度的有效工具,并且在其扫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预测视野外NP的能力。鼻下区是DR患者NP高频出现的区域,早期诊断和随访中应特别关注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无灌注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广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前后视网膜内液体积量化与视觉功能相关性
4
作者 刘逸 沈亚丹 +4 位作者 郭楚云 陈丽 李杰 倪光明 钟捷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网络分割模型量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视网膜内液(IRF)体积,探讨IRF体积与视功能和OCT视网膜参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7月到2024年9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37例(42眼)。使用三维分...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网络分割模型量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视网膜内液(IRF)体积,探讨IRF体积与视功能和OCT视网膜参数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7月到2024年9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37例(42眼)。使用三维分割模型自动量化基线和末次随访时6 mm×6 mm OCT范围内的IRF体积。分析基线和末次随访时,视力与IRF体积、中央视网膜厚度(CST)、视网膜内层紊乱(DRIL)、高反射物质(HRF)、外界膜(ELM)、椭圆体带(EZ)、玻璃体黄斑界面异常(VMIA)的相关性;分析基线和末次随访时,IRF体积与CST、DRIL、HRF、ELM、EZ、VMIA的相关性以及末次随访时视力与基线时IRF体积、CST、DRIL、HRF、ELM、EZ、VMIA的相关性。结果与基线相比,末次随访时患者BCVA(logMAR)显著上升,IRF体积与CST显著下降,HRF显著减少,DRIL、ELM、EZ显著恢复(均为P<0.05),VMIA无显著变化(P=1.000)。基线时,BCVA与IRF体积、CST、DRIL、HRF均呈负相关,与ELM、EZ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VMIA无相关性(P=0.069)。末次随访时,BCVA与DRIL、HRF、VMIA均呈负相关,与ELM、EZ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与IRF体积、CST均无相关性(P=0.419、0.994)。基线时,IRF体积与CST呈正相关(P<0.001);与ELM、EZ均呈负相关(均为P<0.01);与DRIL、HRF、VMIA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IRF体积与CST、HRF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与DRIL、ELM、EZ、VMIA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BCVA与基线时BCVA、ELM、EZ均呈正相关,与基线时的IRF体积、CST、DRIL、HRF、VMIA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DME患者基线IRF体积是基线和末次随访时视力的重要影响因素,IRF体积是DME管理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三维分割 IRF体积 OCT生物标志物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眼病“暴风客热”的古代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婷 余慧君 王万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45-3951,共7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古代文献对暴风客热的治疗方法及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并起到指导临床的作用。方法收集古代文献治疗暴风客热处方119首,对处方的成书时间,药物的频数、频率、性味、归经等进行归纳、总结。结...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古代文献对暴风客热的治疗方法及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并起到指导临床的作用。方法收集古代文献治疗暴风客热处方119首,对处方的成书时间,药物的频数、频率、性味、归经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献临床治疗暴风客热大多成书于唐、宋以后,共收集药味157味,高频中药22味,性味以寒性、苦味为主,大多数药物归于肺、肝经。结论利用文献计量学可初步揭示古代药物临床治疗暴风客热的药物规律,古人治疗暴风客热遵循"祛风解表""理气宣肺""清热解毒凉血""通腑泄热""清肝明目"的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客热 急性结膜炎 文献计量学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焦环大小及其与瞳孔直径的关系对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于嘉 张晶 +3 位作者 周跃华 袁晓辉 周其亮 李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大小及其与瞳孔直径(PD)的关系是否会影响眼轴长度(AL)增长速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6月在北京茗视光眼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3、6、9...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大小及其与瞳孔直径(PD)的关系是否会影响眼轴长度(AL)增长速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6月在北京茗视光眼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3、6、9和12个月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AL)和中央角膜厚度(CCT),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陡峭曲率(Ks)和角膜平坦曲率(Kf)。根据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年角膜地形图差异图模式上离焦环直径(PPRD)与PD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较大PPRD(LPPRD)组(PD0.05)。2个组患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PD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1.133,P=0.293;F时间=231.427,P=0.112)。结论离焦环大小及其与PD的关系是影响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近视患者AL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PPRD更小者AL增长更缓慢,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治疗 角膜塑形术 离焦环 眼轴长度 近视性离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对近视患者眼底病变筛查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珊 周跃华 +1 位作者 郑燕 张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评价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检查在角膜屈光手术前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对2017年3—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052例2104眼先行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充分扩瞳后,... 目的评价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检查在角膜屈光手术前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对2017年3—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052例2104眼先行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充分扩瞳后,再使用间接检眼镜进行检查,观察眼底病变的情况。分别对2种检查方法检查出的视网膜病变数量、病变眼数、病变部位、漏诊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共筛查出眼底病变137例186眼,2种方法均检测出的眼底病变89眼121个病灶。其中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发现眼底病变110眼150个病灶,漏诊27眼36个病灶;经扩瞳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发现眼底病变116眼157个病灶,漏诊21眼29个病灶。2种检查方法眼底病变检出一致性较好(kappa=0.776,P<0.001);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不同种类视网膜病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7,P=0.004)。相对于间接检眼镜,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和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检出率较高。2种检查方法对眼底病变检出率、不同年龄眼底病变检出数、不同象限眼底病变检出数以及不同屈光度眼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是角膜屈光手术前近视患者眼底病变筛查的可靠方法,与常规扩瞳间接检眼镜眼底病变检出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眼底病变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间接检眼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胶质淋巴系统及相关眼病研究进展
8
作者 祝光宇 程雨欣 路雪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3330-3334,共5页
最近发现的眼胶质淋巴系统更新了临床对眼内循环的认知,其是一个由神经胶质细胞终足上水通道蛋白4(AQP4)驱动并依赖视网膜动、静脉周围间隙的房水-组织液交换系统,最终起到将β淀粉样蛋白等神经毒性物质排出眼外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眼胶... 最近发现的眼胶质淋巴系统更新了临床对眼内循环的认知,其是一个由神经胶质细胞终足上水通道蛋白4(AQP4)驱动并依赖视网膜动、静脉周围间隙的房水-组织液交换系统,最终起到将β淀粉样蛋白等神经毒性物质排出眼外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眼胶质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描述了生理状态下该系统具体的循环路径及其在青光眼、视盘水肿、Terson综合征(TS)等疾病过程中的障碍机制,并提出未来可确定眼胶质淋巴系统具体调控环节,针对具体环节改善该系统的功能,如利用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促进眼内代谢废物的清除,这将有机会为青光眼等诸多眼病和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眼胶质淋巴系统 青光眼 视盘水肿 TERSON综合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屈光地形图的儿童青少年视网膜周边离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思瑶 梁双凤 +2 位作者 郭玉娟 李羽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究视网膜周边离焦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就诊的8~15岁儿童青少年192例(192眼,均取右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正视组、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每组各64例(64眼)。散... 目的探究视网膜周边离焦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就诊的8~15岁儿童青少年192例(192眼,均取右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正视组、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每组各64例(64眼)。散瞳验光,并以SE记录;IOL Master 900检测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值[水平角膜曲率值(K 1)和垂直角膜曲率值(K 2)];采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测量视网膜离焦量,正值为远视性离焦,负值为近视性离焦。以黄斑中心凹为圆心,视网膜总离焦记录为TRDV;环形区域分为0°~10°、>10°~20°、>20°~30°、>30°~40°、>40°~53°,分别记录为RDV-0°~10°、RDV-10°~20°、RDV-20°~30°、RDV-30°~40°、RDV-40°~53°;象限区域分为上侧、下侧、颞侧、鼻侧,分别记录为RDV-S、RDV-I、RDV-T、RDV-N。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范围离焦量的差异;Spearman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SE、AL与离焦量的关系。结果正视组、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受检者的RDV-20°~30°、RDV-30°~40°、RDV-40°~53°均为远视性离焦。三组受检者TRDV、RDV-10°~20°、RDV-20°~30°、RDV-30°~40°、RDV-40°~53°、RDV-S、RDV-T、RDV-N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RDV、RDV-20°~30°、RDV-30°~40°、RDV-40°~53°、RDV-S、RDV-T、RDV-N与SE均呈负相关,与AL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RDV-0°~10°、RDV-I与SE、AL均不相关(均为P>0.05);RDV-10°~20°与AL呈正相关(P=0.012),与SE不相关(P=0.233)。结论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随着偏心度和近视程度增大而增大。视网膜离焦具有不对称性。周边(10°~53°)、上侧、鼻侧、颞侧视网膜离焦可能与近视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视网膜离焦 近视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灯明目胶囊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血管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刘春梦 丁珊 +4 位作者 董雪雯 赵丹丹 蒲思源 裴利 张富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8-435,共8页
目的研究芪灯明目胶囊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6只出生后第7天的(P7)SPF级C57BL/6J幼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OIR组、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每组9只。正常组小鼠于正常环境下... 目的研究芪灯明目胶囊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6只出生后第7天的(P7)SPF级C57BL/6J幼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OIR组、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每组9只。正常组小鼠于正常环境下饲养,其余小鼠均在高氧环境中[氧浓度为(75±2)%]饲养5 d(P7~P12)后再在正常环境中饲养5 d(P12~P17)建立OIR模型。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从P12开始分别给予芪灯明目胶囊(900 mg/kg)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阿帕替尼(70 mg/kg)灌胃,1次/d,连续5 d。P17时,摘取小鼠眼球,制作眼球石蜡切片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各组小鼠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目;制作视网膜铺片并行FITC-dextran荧光染色,计算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比、新生血管密度与总血管密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与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和荧光强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分布。结果正常组、OIR组、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目分别为(2.83±4.40)、(37.33±5.43)、(23.83±6.79)和(14.00±9.34)个,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13,P<0.001),其中OIR组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OIR组视网膜存在大片无灌注区域与新生血管芽,血管迂曲,分布紊乱,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血管分布较OIR组更均匀,无灌注区面积和新生血管较OIR组减少。正常组、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比和新生血管密度均较OIR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芪灯明目胶囊组和阿帕替尼组CD31免疫荧光强度和HIF-1α吸光度值明显低于OIR组,α-SMA免疫荧光强度和VE-cadherin吸光度值明显高于O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芪灯明目胶囊能够抑制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血管周细胞覆盖,缓解视网膜缺氧以及增加血管完整性,对OIR小鼠视网膜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小鼠 芪灯明目胶囊 阿帕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探讨视网膜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管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吴美初 柯殷雨 +1 位作者 唐云华 张富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3-667,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筛查和诊断对有效治疗AD至关重要,然而AD诊断的复杂性使得基层筛查面临困难。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延,其变化与AD进展紧密相连,能够为非入侵性早期检测AD提供新途径。近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筛查和诊断对有效治疗AD至关重要,然而AD诊断的复杂性使得基层筛查面临困难。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延,其变化与AD进展紧密相连,能够为非入侵性早期检测AD提供新途径。近年来,深度学习(DL)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图像识别和分析方面,DL与视网膜成像的结合在诊治AD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DL在分析AD视网膜图像中的应用进展,包括疾病的诊断、进展预测、长期管理策略,以及现阶段在临床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DL在AD视网膜图像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图像分类与分析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LASIK术后视网膜周边离焦及视觉质量变化
12
作者 李羽 郭玉 +2 位作者 娟汪思瑶 张美美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视网膜周边离焦及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51例(102眼)纳入研究,其中女27例(54眼),男24例(48眼)。使用多...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视网膜周边离焦及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51例(102眼)纳入研究,其中女27例(54眼),男24例(48眼)。使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仪测量视网膜周边离焦。记录视网膜周边总屈光差异值(TRDV);四个象限的RDV:上方RDV(RDV-S)、下方RDV(RDV-I)、鼻侧RDV(RDV-N)及颞侧RDV(RDV-T);距黄斑中心凹10°、20°、30°、40°及53°相应同心圆环区域的RDV(分别表示为RDV 0°-10°、RDV 10°-20°、RDV 20°-30°、RDV 30°-40°、RDV 40°-53°)。采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并记录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比(SR),10 c·d^(-1)、20 c·d^(-1)、30 c·d^(-1)空间频率下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分别表示为10 c·d^(-1) MTF、20 c·d^(-1) MTF、30 c·d^(-1) MTF)以及截止频率(MTF cutoff)。采用iTrace像差仪测量并记录角膜垂直三叶草(Z_(3)^(-3))、垂直彗差(Z_(3)^(-1))、水平彗差(Z_(3)^(1))、水平三叶草(Z_(3)^(3))、垂直四叶草(Z_(4)^(-4))、垂直二次散光(Z_(4)^(-2))、球差(Z_(4)^(0))、水平二次散光(Z_(4)^(2))、水平四叶草(Z_(4)^(4))及总高阶像差(HOA)的数据。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者视网膜周边TRDV、RDV-S、RDV-N、RDV 20°-30°、RDV 30°-40°、RDV 40°-53°比较,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值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者OSI、MTF cutoff及10 c·d^(-1) MT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者角膜Z_(3)^(-3)、Z_(3)^(-1)、Z_(3)^(1)、Z_(3)^(3)、Z_(4)^(-4)、Z_(4)^(-2)、Z_(4)^(0)、Z_(4)^(2)、Z_(4)^(4)及HO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ΔRDV 0°-10°与ΔZ_(3)^(-3)、ΔZ_(3)^(1)、ΔZ_(4)^(-2)、ΔZ_(4)^(0)及ΔZ_(4)^(2)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ΔRDV 10°-20°与ΔZ_(4)^(-4)及ΔZ_(4)^(-2)呈正相关(均为P<0.05);ΔRDV 20°-30°与ΔZ_(4)^(-4)及ΔZ_(4)^(4)呈正相关(均为P<0.05);ΔTRDV、ΔRDV 40°-53°均与ΔHOA呈负相关(均为P<0.05)。ΔRDV-S与ΔZ_(3)^(-1)及ΔHOA呈负相关(均为P<0.05),与ΔZ_(4)^(4)呈正相关(P<0.05);ΔRDV-N与ΔZ_(4)^(-4)呈正相关(P<0.05)。结论FS-LASIK能降低近视患者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但引入了部分角膜高阶像差,且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周边离焦 视觉质量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斐斐 钟鑫 段俊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方法临床确诊为糖尿病的71例(71眼)患者和91名(91眼)健康者分别纳入糖尿病组和正常组。采用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检测两组受检者,并应用仪器配套软件分析距离视盘中心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方法临床确诊为糖尿病的71例(71眼)患者和91名(91眼)健康者分别纳入糖尿病组和正常组。采用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测量仪检测两组受检者,并应用仪器配套软件分析距离视盘中心1.5~3.0个视盘直径的视网膜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值。结果 71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各个年龄段、不同糖尿病病程间比较,视网膜动脉、静脉及其各象限分支动脉、静脉的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糖尿病组视网膜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0);糖尿病组视网膜动脉各象限的血氧饱和度均较正常组高,其中颞上分支、颞下分支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糖尿病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较正常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视网膜静脉血氧饱和度颞上分支、颞下分支较正常组高,鼻下分支较正常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糖尿病组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0)。结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糖尿病患者不同象限的血管血氧饱和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视网膜氧代谢异常程度在各象限的分布并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氧饱和度 视网膜动脉 视网膜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小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基于单细胞RNA测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嘉珍 莫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87-1092,共6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RNA-seq)技术探索巩膜成纤维细胞在近视形成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索巩膜成纤维细胞在近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健康的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近视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6只/组。阴性对照组双眼前节...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RNA-seq)技术探索巩膜成纤维细胞在近视形成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索巩膜成纤维细胞在近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正常健康的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近视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6只/组。阴性对照组双眼前节无遮盖、近视模型组使用半透明眼罩行右眼形觉剥夺,实验开始及结束时均测眼轴,并单细胞捕获右眼巩膜成纤维细胞进行RNA-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进行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近视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筛选出差异基因169个(P>0.05),112个上调基因和57个下调基因,分子功能中71个GO项(P<0.05)。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中有:白细胞聚集、分化以及细胞黏附等与炎症相关GO项;ATP代谢与结合,氧化还原过程、氧化应激反应、氧化磷酸化等与缺氧相关的GO项;蛋白质折叠、蛋白质转运以及蛋白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内质网、内质网腔、内质网应激等与蛋白质及内质网应激相关GO的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的富集信号通路主要为与缺氧相关的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等通路,与炎症相关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白细胞跨内皮转运等,以及与蛋白质相关的帕金森氏病、亨廷顿病、蛋白质消化吸收等通路。结论巩膜成纤维细胞在近视形成过程中出现功能障碍,与炎症、缺氧、蛋白质调节及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基因表达和通路的调节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形觉剥夺性近视 单细胞RNA-seq 巩膜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视网膜周边离焦 被引量:7
15
作者 帅钰 于嘉 +3 位作者 张晶 郭玉娟 刘曦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83-986,991,共5页
目的应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MRT)分析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后视网膜周边不同区域的离焦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4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验配OK镜的近视患儿128例128眼(右眼),于戴OK镜前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 目的应用多光谱屈光地形图(MRT)分析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后视网膜周边不同区域的离焦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4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验配OK镜的近视患儿128例128眼(右眼),于戴OK镜前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患儿角膜陡峭曲率、角膜平坦曲率、陡峭子午线方向的角膜偏心率和平坦子午线方向的角膜偏心率,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患儿戴OK镜前的中央角膜厚度、基线眼轴长度(AL1)及戴OK镜1年后的眼轴长度(AL2),MRT获取患儿戴OK镜1年后视网膜离焦量(RDV)。根据戴OK镜1年后不同眼轴年增长量(CAL)将研究对象分为SAL组(CAL≤0.3 mm)和LAL组(CAL>0.3 mm),比较两组患儿戴OK镜1年后视网膜周边0°~10°、>10°~20°、>20°~30°、>30°~40°、>40°~53°范围内的平均离焦量(分别记为:RDV 0°~10°、RDV10°~20°、RDV20°~30°、RDV30°~40°、RDV40°~53°)以及视网膜0°~53°范围内总体离焦量的平均值(TRDV),视网膜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四个象限的平均离焦量(分别记为:RDV-S、RDV-I、RDV-T、RDV-N),分析视网膜周边不同区域离焦情况对眼轴增长的影响。结果戴OK镜1年后,SAL组患儿视网膜周边RDV20°~30°、RDV30°~40°、RDV40°~53°、TRDV、RDV-I、RDV-T均低于LAL组(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1与CAL呈负相关(P<0.05);其他眼部生物参数、年龄、视网膜周边RDV0°~10°、RDV-S及RDV-N与CAL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视网膜周边RDV10°~20°、RDV20°~30°、RDV30°~40°、RDV40°~53°、TRDV、RDV-I、RDV-T与CAL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近视患儿视网膜周边10°~53°范围的离焦状态与眼轴增长密切相关,RDV越低眼轴增长越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视网膜周边离焦 眼轴长度 角膜塑形镜 近视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甲唑胺片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诊疗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古秋梅 范家明 曲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2-403,共2页
患者, 女, 55岁, 彝族, 于2020年7月15日因双眼被混凝土击伤2个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诊断为双眼钝挫伤、左眼视网膜脱离、右眼晶状体半脱位, 并行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术, 术后恢复良好;8月26日患者因右眼... 患者, 女, 55岁, 彝族, 于2020年7月15日因双眼被混凝土击伤2个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诊断为双眼钝挫伤、左眼视网膜脱离、右眼晶状体半脱位, 并行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硅油填充术, 术后恢复良好;8月26日患者因右眼视物不清, 偶感眼痛、眼胀再次就诊。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专科查体:视力右眼0.04, 左眼数指/30 cm;右眼角膜透明, 前房浅, 瞳孔正圆, 4∶00位可见虹膜后粘连, 对光反射迟钝, 晶状体混浊、向前移位, 玻璃体混浊, 视网膜平伏;左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 眼底散在激光斑, 视网膜平伏, 其余眼部结构无异常;眼压右眼35.5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15.2 mmHg。入院诊断:右眼钝挫伤、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右眼晶状体半脱位、右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硅油眼。术前1 d口服醋甲唑胺片25 mg(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035)每日2次, 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右眼每日3次。于8月27日行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见右眼晶状体4:00~11:00位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术后第1天右眼视力0.15, 前房偏浅, 瞳孔正圆, 对光反射迟钝, 人工晶状体位正, 其余眼部结构无异常;左眼同术前。术后右眼高眼压, 最高时40.2 mmHg, 继续口服醋甲唑胺片25 mg每日2次, 连续服用14 d;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连续用药2 d;头孢硫脒2 g静脉滴注每日2次, 连续用药3 d以预防感染;右眼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9月8日门诊复查患者眼压右眼13.6 mmHg, 左眼15.4 mmHg, 停用醋甲唑胺片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人民医院 玻璃体切割 玻璃体混浊 虹膜后粘连 光反射迟钝 晶状体半脱位 视网膜复位 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b/db小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润西 黎晓冬 +1 位作者 张梅 谢学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97-2104,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血管单元病变,发病率随着糖尿病患者人口增多而显著上升,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病因,然而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且治疗手段有限,故利用合理的动物模型去探寻DR的发病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血管单元病变,发病率随着糖尿病患者人口增多而显著上升,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病因,然而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且治疗手段有限,故利用合理的动物模型去探寻DR的发病机制与治疗靶点至关重要。db/db小鼠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2型DR的早期防治研究中。本文就db/db小鼠模型在DR发病机制探索和中西医药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予以阐述,以期为DR的相关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B/DB小鼠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对离体状态下血-视网膜内屏障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晨 张梅 谢学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对离体状态下血-视网膜内屏障(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7 d SD大鼠用于取材及细胞原代培养。将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和视网膜Müller胶质细胞(RMGC)分离及传代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对离体状态下血-视网膜内屏障(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7 d SD大鼠用于取材及细胞原代培养。将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和视网膜Müller胶质细胞(RMGC)分离及传代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将RMEC与RMGC共培养以构建正常条件下的体外iBRB模型,制备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并分别标记为中药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本实验分8组。选取构建成功的体外iBRB细胞共培养模型,按不同培养条件进行分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培养;中药干预正常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培养;低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50 mg·L^(-1)AGEs培养;中药干预低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50 mg·L^(-1)AGEs培养;高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0 mg·L^(-1)AGEs培养;中药干预高AGEs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0 mg·L^(-1)AGEs培养;缺氧组用含体积分数20%空白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 mmol·L^(-1)连二亚硫酸钠培养;中药干预缺氧组用含体积分数20%中药含药血清的DMEM液及终浓度1.0 mmol·L^(-1)连二亚硫酸钠培养。利用细胞电阻仪检测各组RMEC层的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表达。结果在AGEs或缺氧条件下,低AGEs组、高AGEs组及缺氧组RMEC层TEER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细胞培养24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RMEC层TEE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培养48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RMEC层TEER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培养72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RMEC层TEER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干预低AGEs组、中药干预高AGEs组、中药干预缺氧组RMEC层TEER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高于同一时段相对应的非中药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AGEs组、高AGEs组及缺氧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阳性表达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均弱于正常对照组。在细胞培养24 h、48 h和72 h后,中药干预正常组、中药干预低AGEs组、中药干预高AGEs组、中药干预缺氧组Occludin、ZO-1蛋白在RMEC层的阳性表达均强于同一时段相对应的非中药干预组。结论AGEs及缺氧均可导致体外iBRB模型RMEC层TEER降低及Occludin、ZO-1蛋白表达减弱,补肾活血中药方血清能有效提高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抑制iBRB模型通透性增加,从而起到对体外iBRB模型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中药方 血-视网膜内屏障 糖基化终末产物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糖酵解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沐霖 余嘉珍 莫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0-993,1000,共5页
糖酵解是生物通过在细胞内对糖的分解代谢获取部分能量的一种途径,视网膜的病理性改变多与能量代谢相关,视网膜Müller细胞是正常视网膜功能及几乎所有形式的视网膜损伤和疾病的参与者,Müller细胞在调控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 糖酵解是生物通过在细胞内对糖的分解代谢获取部分能量的一种途径,视网膜的病理性改变多与能量代谢相关,视网膜Müller细胞是正常视网膜功能及几乎所有形式的视网膜损伤和疾病的参与者,Müller细胞在调控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中与糖酵解前体代谢产物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视网膜及其Müller细胞与糖酵解前体代谢产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酵解 视网膜 MÜLLER细胞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7-500,共4页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治屈光不正的主流手术方式。近年来,中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临床应用使准分子激光板...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治屈光不正的主流手术方式。近年来,中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临床应用使准分子激光板层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的开展也使得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进入了新的阶段。与传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相比,上述手术方法具有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等优点。TransPRK、SMILE或飞秒制瓣LASIK联合核黄素角膜交联也为薄角膜、角膜地形图异常的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在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时代,如何依据术眼术前影响因素和各种手术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成为眼科医师新的挑战,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患眼的解剖因素、患者的个体需求、手术设备的特点以及各种手术的适应证范围,重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努力提高屈光不正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角膜屈光手术 视觉质量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