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简介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I0004-I0005,共2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是成都中医学院,始创于1956年,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成都中医药大学、199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始招收藏医专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民族医学专科、本科、... 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是成都中医学院,始创于1956年,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成都中医药大学、199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始招收藏医专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民族医学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药学院 民族 医学专科 中医学院 国家教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野下传统医药的互联共存——以印度阿育吠陀医药、中医药和藏医药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文娟 聂佳 +1 位作者 贾敏如 张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05-1808,I0001,共5页
传统医药是指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形成且传承至今,在当代医疗实践中仍有应用的医药体系。作为世界传统医药中最具融合特色的三种医药体系,印度阿育吠陀医药、中医药及藏医药以古丝绸之路与佛教为纽带和载体,从理论到实践皆存在诸多相通... 传统医药是指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形成且传承至今,在当代医疗实践中仍有应用的医药体系。作为世界传统医药中最具融合特色的三种医药体系,印度阿育吠陀医药、中医药及藏医药以古丝绸之路与佛教为纽带和载体,从理论到实践皆存在诸多相通之处。文章从三者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出发,比较其医学理论、诊治方法、三果汤的应用,提出了在"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下,三大传统医药体系相互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各自的理论体系及诊疗技术,促进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之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传统医药 联系 印度阿育吠陀医药 中医药 藏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道地药材黄连品质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范刚 唐策 +4 位作者 张静 赖先荣 孟宪丽 张艺 范昕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4-1280,共7页
本文以道地药材黄连的研究为例,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分析,运用ISSR等方法考察其遗传型,采用HPLC、1H-NMR及NIR等方法对化学型进行分析,并从抗内毒素、抗微生物的生物热力学,以及治疗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等角度考察其药效型,综... 本文以道地药材黄连的研究为例,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分析,运用ISSR等方法考察其遗传型,采用HPLC、1H-NMR及NIR等方法对化学型进行分析,并从抗内毒素、抗微生物的生物热力学,以及治疗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等角度考察其药效型,综合分析其相关性,初步建立了基于黄连生态型、基因型、化学型和药效型的道地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同时建立了结合道地性的黄连规范化质量标准,为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黄连品质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品质评价 黄连 中医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药经典名方三味蔷薇散关键信息考证
4
作者 白马 施春桥 +7 位作者 郎卡益珍 罗江玲 才让吉 华尔江 泽翁拥忠 仁青吉 降拥四郎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93-2502,共10页
目的系统探究藏医药经典名方三味蔷薇散的处方来源、方剂组成、药物基原、加工炮制、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等,为其深度开发、合理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查阅法,检索《俄嚓金麦》《零星秘诀集》《直贡医算集》等古今藏医药典... 目的系统探究藏医药经典名方三味蔷薇散的处方来源、方剂组成、药物基原、加工炮制、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等,为其深度开发、合理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查阅法,检索《俄嚓金麦》《零星秘诀集》《直贡医算集》等古今藏医药典籍及现代文献,对其处方源流、药材基原、炮制工艺、方解及用法用量等进行考证与分析。结果三味蔷薇散最早源于15世纪强巴·米尼玛通瓦屯丹所著的《俄嚓金麦》(《■》),其成书年代远早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所收录的文献——19世纪的《藏药验方精选·长寿宝鬘》。其组方为蔷薇花15份、波棱瓜子7份、诃子3份,在临床中对胆热病、肝热病等肝胆疾病及原发性头痛、饮酒后头痛等病症疗效确切,是治疗赤巴型疾病的核心方剂之一。不同文献在药材使用部位、用量配比及用法用量上存在差异,经文献考证及专家咨询后,对其关键信息进行了明确。结论本研究梳理并厘清了三味蔷薇散的处方源流、药材基原、炮制工艺、方解及用法用量等关键信息,为该方剂的传承发展、创新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三味蔷薇散 经典名方 关键信息 文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石饲料致动物胆固醇结石模型造模要素及中医药防治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纯 徐晓娟 +5 位作者 王张 邓蒂斯 李宛静 雒芙蓉 梁小青 张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定量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效率及评价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选取1993—2016年期间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文献,录入动物种别、致石饲料配方、成石率、测试指标、受试药物... 目的:定量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效率及评价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选取1993—2016年期间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文献,录入动物种别、致石饲料配方、成石率、测试指标、受试药物等重要信息,定量统计和分析造模要素。结果:常用豚鼠、小鼠、兔等动物;致石饲料常用胆固醇、脂肪等,其中豚鼠最常用的致石饲料配方为90.00%全价饲料、1%胆固醇、2%猪油、5%蔗糖和2%酪蛋白,连续喂养49 d,成石率平均为87.40%;小鼠最常用的配方为83.50%全价饲料、1%胆固醇、15%脂肪、0.5%胆酸,连续喂养45 d,成石率平均为89.48%;兔最常用的配方为98.80%全价饲料、1.2%胆固醇,连续喂养50 d,成石率平均为72.40%;犬喂食含0.3%胆固醇的致石饲料,连续42 d,成石率为100%;树鼩喂食含胆固醇20%、蔗糖20%、大油(猪油)15%、蛋黄20%、玉米粉25%的致石饲料,连续喂养42 d,成石率为100%;金黄地鼠喂食含葡萄糖74.3%、酪蛋白20%、食盐5%、维生素0.5%和氯化胆碱0.2%的致石饲料,连续21 d,成石率为50%。常测试的指标为,胆汁中TC、TBIL、LDL、BA、PL、HDL等,血清中TC、TG、TBIL、LDL、BA、HDL、CKK等。造模的同时给药,常用药物包括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中药复方,涉及甘草、大黄、白芍、金钱草、柴胡、茵陈等77种药材。结论:致石饲料常用于制造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但配方及其成石率差异大、成本高、耗时长,中医药有利于肝胆系统功能恢复,防止成石性胆汁的产生,评价指标主要涵盖脂质、肝功能及胆道动力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石饲料 胆固醇结石 动物模型 造模要素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民族医药古籍发掘整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俞佳 张艺 +3 位作者 德洛 张丹 刘继林 邓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9-1363,共5页
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作为民族医药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本文采用问卷、访谈、文献等方法,从文献的资源调查、发掘整理等方面阐述四川省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研究现状。根据四川省藏医药、彝医药、羌医药的现状差... 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作为民族医药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本文采用问卷、访谈、文献等方法,从文献的资源调查、发掘整理等方面阐述四川省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研究现状。根据四川省藏医药、彝医药、羌医药的现状差异,提出了民族医药发展忽略文献研究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保护与利用四川省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等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四川省民族医药文献发掘整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民族医药 古籍文献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医药对体质辨识思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商禹 赵文卓 +3 位作者 程黄佳瑾 刘馨蔚 崔正植 张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2234-2239,共6页
民族医药对于体质的认识起源于本民族的文化和临床实践,其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中医学比较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和文化性。现以目前主要民族医药藏、蒙、维、傣、朝医学对体质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整理和归纳对目前我国主要民族医药对... 民族医药对于体质的认识起源于本民族的文化和临床实践,其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与中医学比较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和文化性。现以目前主要民族医药藏、蒙、维、傣、朝医学对体质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整理和归纳对目前我国主要民族医药对体质的认识进行总结,探讨“民族医药体质认知思维”的发展和传承,以期达到有效地发展和传承民族医药体质学术思想,并促进传统医学知识的现代应用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医药 体质医学 原创思维 研究进展 藏医药 蒙医药 维医药 傣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民族医药传承创新 被引量:13
8
作者 罗婕 张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2211-2216,共6页
民族医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民族医药是在不同区域的民族之间共同交流后形成的。近年来,“中国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藏医《四部... 民族医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民族医药是在不同区域的民族之间共同交流后形成的。近年来,“中国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藏医《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民族医药知识得到保护,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但民族医药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然存在。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从历史记忆、民族政策、文化认同、人才教育、健康产业5个维度探讨构建中华民族医药共同体路径。旨在强化各民族医药文化的交互作用,创造互惠均衡的民族医药发展环境,为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医药 途径 传承 发展 创新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药与印度传统医药对三果汤传统应用及现代研究概述 被引量:32
9
作者 杨继家 张艺 +4 位作者 冀静 姚喆 贾敏如 德洛 泽翁拥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1316,共6页
来源于印度的三果汤由余甘子、诃子和毛诃子组成,它不仅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著名印度传统药配方,而且还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等众多常用藏药复方的基础方,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1995年版)中。近年来,我国... 来源于印度的三果汤由余甘子、诃子和毛诃子组成,它不仅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著名印度传统药配方,而且还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等众多常用藏药复方的基础方,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1995年版)中。近年来,我国和印度学者对三果汤化学、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均取得了成果,尤其在抗疲劳、抗氧化、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方面,三果汤均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保健作用。对此,本文介绍了三果汤在印度传统医药和藏医药应用中的异同,并对三果汤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现代制剂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在学习借鉴印度传统医学经验基础上,应结合藏医药、印度传统医药理论和临床特点,开展体现传统医药整体性的三果汤药效物质基础和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印度传统医药 三果汤 药效物质基础 配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方法的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静 赵可惠 +4 位作者 泽翁拥忠 唐策 左芳 降拥四郎 张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85-2888,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收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和《常用藏成药诠释》中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藏医...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收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和《常用藏成药诠释》中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藏医治疗"真布病"的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真布病"的118首方剂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演化得到新处方8个,表明藏医治疗"真布病"的药物以活血理气、利水祛湿、舒筋活络为主兼具清热凉血类。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了藏医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治疗"真布病"及新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铺助平台 藏医 “真布病”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更藏加 尕藏措 +6 位作者 张鹰 郭伟晨 德洛 泽翁拥忠 张丹 聂佳 刚焕晨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治疗HAPC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藏医治疗HAPC方案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HAPC属于藏医血隆病的范畴,俗称"多血症"。为...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治疗HAPC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藏医治疗HAPC方案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HAPC属于藏医血隆病的范畴,俗称"多血症"。为揭示藏医药治疗该病方剂组方用药规律,通过整理《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的相关治疗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藏医治疗HAPC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分析、新方分析和证型分布。结果:收集了治疗HAPC的210首方剂,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味药分别是诃子、木香、红花、余甘子、肉豆蔻、豆蔻、丁香、土木香、天竺黄、毛诃子,累计用药频率达33.19%。发现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共演化得出新处方11首。结论:用药频率较高藏药的药性均以针对血型HAPC治疗为主,依次是隆型、赤巴型、培根型、木布病等5种分型,体现了该病在不同分型下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组方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辨证论治和进一步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意义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HAPC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方剂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药经典著作《晶珠本草》的学术特色探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俞佳 张艺 +3 位作者 聂佳 张丹 降拥四郎 更藏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藏医药古籍文献是藏医临床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在藏医药特色与优势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晶珠本草》是藏药学方面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内容详实、藏医药特色浓厚、高原特点突出,临床实用性强。本文从药物分... 藏医药古籍文献是藏医临床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在藏医药特色与优势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晶珠本草》是藏药学方面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内容详实、藏医药特色浓厚、高原特点突出,临床实用性强。本文从药物分类、加工炮制方法、文献价值,以及藏药与中药的药性理论比较等方面,对《晶珠本草》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特色进行分析,为推动藏医药古籍文献发掘整理,更好地发挥对藏医药科研、医疗及应用开发的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珠本草》 藏医药 经典著作 学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宇 降拥四郎 +6 位作者 赖先荣 德洛 邝婷婷 张静 王毓杰 伍文彬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5期1042-1046,共5页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已成为严重威胁高原人群健康的主要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在藏医药经典古籍《四部医典》中记载有该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具有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本文对藏医药防治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优势和现代创...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已成为严重威胁高原人群健康的主要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在藏医药经典古籍《四部医典》中记载有该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具有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本文对藏医药防治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优势和现代创新研究做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藏医药治疗HAPC临床有效性规范化不足、藏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问题,提出在继承藏医药理论基础上,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加强藏医药治疗HAPC古籍文献整理与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和用药方案,以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现代研究手段,进一步研究藏医药治疗HAPC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继承与创新 系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藏医药浴疗法研究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天虹 更藏加 +3 位作者 降拥四郎 赖先荣 张艺 央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318-322,共5页
藏医药浴疗法属于藏医外治疗法范畴,是日常洗浴护理与特色藏药治疗的结合,因其独到的藏医学理论、独特的治疗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民族医药本质上属于医学范畴,但具有较多的人文因素,因此对... 藏医药浴疗法属于藏医外治疗法范畴,是日常洗浴护理与特色藏药治疗的结合,因其独到的藏医学理论、独特的治疗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民族医药本质上属于医学范畴,但具有较多的人文因素,因此对藏医药浴疗法的研究,既要进行藏医学科学研究,又要注意进行藏文化特色研究。医学人类学是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疾病和保健问题及其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本文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探索了藏医药浴疗法特色,提出了藏医药浴疗法现代研究中的问题及建议,以期在系统理解藏医药浴疗法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开展具有藏医药文化特色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类学 藏医药浴疗法 文化特色 现代研究 问题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我国传统医药研究领域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芳芳 赵可惠 +2 位作者 王天虹 孟宪丽 张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6-879,共4页
目的:了解国内蛋白质组学在传统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蛋白质组学在传统中医药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医药卫生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与主题相关研究型... 目的:了解国内蛋白质组学在传统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蛋白质组学在传统中医药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医药卫生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与主题相关研究型文献,运用Note Express v3.2.0.6915和Excel 2013等软件以及各数据库自带分析功能从发表时间、期刊分布、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文献被引量、基金资助情况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350篇有效文献。蛋白质组学近10年在传统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年均发文量135篇,基本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发文量前3位的研究机构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22个高频关键词分析发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型证候上研究较多,在中药及中药复方研究中以药效作用机制研究为主,通常以双向电泳-质谱联合为蛋白质组学常用技术分析方法,在治疗疾病方面,以心脑血管疾病上应用最多。结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蛋白质组学技术已成为中国传统医药研究领域热门技术,并逐步走向成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医药现代化和世界化发展,但在少数民族医药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强该技术在民族医药领域的研究,以促进中国传统医药的全面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中国传统医药 中医药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嬗变进程中的我国彝族医药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兹阁 曾商禹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98-3707,共10页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对彝族医药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阐释彝族医药传承与发展现状。方法本文综合传统文献研究法、信息学方法与田野调查,从学术文献发表、古籍整理与现代书籍出版、政策扶持与学科建设、传承保护等多个角度,对彝...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对彝族医药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阐释彝族医药传承与发展现状。方法本文综合传统文献研究法、信息学方法与田野调查,从学术文献发表、古籍整理与现代书籍出版、政策扶持与学科建设、传承保护等多个角度,对彝族医药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结果目前,彝族医药在中医药现代化大背景下稳步发展,具体表现为文献发表量逐年增长、古籍整理日益完善、学科建设继续加强、传承保护受到重视等方面。但也存在体系不完善、人才缺乏、知名度不高、资源整合度较低、研究层次尚浅等明显问题。结论未来,加大挖掘整理及发扬发展彝族医药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亟需强化应用型研究,使彝医药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的快速通道,是彝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医药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藏医药学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艳菊 张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27-2935,共9页
运用知识图谱及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0-2019年从CNKI检索来的全部藏医药文献进行研究,绘制出领域内高产作者及机构的知识图谱,该图谱形象地显示出这些高影响力作者所属当代藏医药学的主流领域,通过对图谱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领域主要... 运用知识图谱及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0-2019年从CNKI检索来的全部藏医药文献进行研究,绘制出领域内高产作者及机构的知识图谱,该图谱形象地显示出这些高影响力作者所属当代藏医药学的主流领域,通过对图谱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领域主要包含七个研究团队,高校是研究的中坚力量,张艺、钟国跃、魏立新是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构成了研究的主流群体及其发展的航向标,为藏医药创新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藏医的理论研究和藏药的理化研究是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科学知识图谱 学术群体 代表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医药半结构化数据的功效挖掘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羊羊 彭芳胜 +4 位作者 田华咏 曾商禹 郭维加 张艺 刘秀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32-1938,共7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半结构化数据的土家族医药进行品种规范和常用功效的可视化发现。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民族药辞典》、《土家医方剂学》等土家族代表性医药文献,建立土家族医药原始数据库,包含药物拉丁学名、药用部位、性味、毒性...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半结构化数据的土家族医药进行品种规范和常用功效的可视化发现。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民族药辞典》、《土家医方剂学》等土家族代表性医药文献,建立土家族医药原始数据库,包含药物拉丁学名、药用部位、性味、毒性、功效、主治疾病等。借助Visual FoxPro 9.0软件对土家族医药特性进行频次统计和品种规范,主要以法定标准收录;借助TCMISS(V2.5)、Cytoscape3.6.1、Gephi0.9.2等软件对土家药"药物-功效-主治"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功效挖掘和可视化展示。结果筛选土家药共1453味,方剂共771首,其中土家药主要以"寒(凉)、平"性偏多,苦味药频次最高,其次是辛味药、甘味药;清热败毒、赶风除湿等功效出现频次最高;皮肤疮癣、妇科疾病等是关联程度较大的主治病症。结论土家族医药的品种规范和"药性-药味-功效-主治"隐形关系可视化分析,可为完善土家药信息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医药 半结构化数据 品种规范 功效挖掘 可视化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桑蒂”质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平 罗世英 +5 位作者 李梦佳 谭小燕 孙建彬 罗维早 唐策 张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测定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异荭草苷、8-羟基-1,3,5-三甲氧基口山酮(R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R3)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6.93%~103.58%,RSD 0.82%~2.9%。各批样品聚为2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404%,筛选出芒果苷、龙胆苦苷、异荭草苷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全面评价“桑蒂”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蒂”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药铁棒锤不同药用部位中生物碱含量测定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毓杰 曾陈娟 +3 位作者 姚喆 张静 焦玉霞 张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测定铁棒锤不同药用部位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为民族药铁棒锤不同药用部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WatersXTerraTMRP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有机相),0.03mol/L碳酸氢铵溶液,浓氨水调pH9.5(水相),梯度洗脱... 目的:测定铁棒锤不同药用部位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为民族药铁棒锤不同药用部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WatersXTerraTMRP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有机相),0.03mol/L碳酸氢铵溶液,浓氨水调pH9.5(水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3种生物碱类成分可以完全分离,乌头碱、去氧乌头碱、3-乙酰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11.5μg(r=1.0000),0.11~5.5μg(r=0.9999),0.084~4.2μg(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6.2%,RSD=0.8%;96.3%,RSD=0.9%;96.6%,RSD=0.7%。结论:铁棒锤母根与子根生物碱含量和组成差异较小,可以增加为新的药用部位;铁棒锤幼苗中生物碱含量较高,建议在临床使用时减少用量或炮制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棒锤 生物碱 乌头碱 去氧乌头碱 3-乙酰乌头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