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文怡 魏绍斌 +3 位作者 刘龙 彭霞 刘莹 黄金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学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寒凝、痰湿、湿热、气虚、实热、血瘀等8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后得出气滞血瘀、气滞肾虚血瘀、肾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湿热瘀结、气滞寒凝血瘀等6种临床常见复合证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气滞、气虚、寒凝、实热、痰湿、湿热等10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兼痰湿、肾虚寒凝血瘀、肾虚寒凝气滞、肾虚气滞血瘀和肾虚气滞等5个常见临床复合证型。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同病况比较,痛经分别为54.03%和88.71%;月经不调分别为18.55%和44.09%;不孕分别为31.45%和18.82%。结论: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证候分布复杂,临床上均以复合证型出现,两种疾病均以气滞肾虚血瘀为常见症候。②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异常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比例较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病 中医证候分布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癸女贞胶囊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嘉音 李扬璐 +2 位作者 阮祥燕 李玉林 刘敏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目的观察资癸女贞胶囊对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7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31)。对照组单纯应用雌二醇贴片,研究组联合雌二醇贴片和资癸女贞胶囊,治疗3个月期间监测排卵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 目的观察资癸女贞胶囊对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7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31)。对照组单纯应用雌二醇贴片,研究组联合雌二醇贴片和资癸女贞胶囊,治疗3个月期间监测排卵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黄体期孕酮和雌二醇浓度,随访1年后的妊娠和活产情况。结果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型内膜数目明显增多(P<0.05),排卵日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随访,研究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二醇贴片联合资癸女贞胶囊可显著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内膜血供,优化内膜厚度和类型,改善黄体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这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为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资癸女贞胶囊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肾为封藏之本”论治乌茜汤在崩漏中的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文怡 邓琳雯 王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54-655,共2页
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即乌茜汤出自《素问.腹中论篇》,是传世文献中第一首妇科方剂。该方一开一合,通塞兼司,具备助肾之封藏功效,而肾虚封藏失职,经血非时而下发为崩漏,故该方治疗崩漏是"肾为封藏之本"的具体临床应用。笔者在临... 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即乌茜汤出自《素问.腹中论篇》,是传世文献中第一首妇科方剂。该方一开一合,通塞兼司,具备助肾之封藏功效,而肾虚封藏失职,经血非时而下发为崩漏,故该方治疗崩漏是"肾为封藏之本"的具体临床应用。笔者在临床上继承名老中医杨家林教授经验选用此方治疗崩漏收获良好疗效,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主封藏 乌茜汤 崩漏 收涩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尹巧芝 张吉仲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7期1316-1317,共2页
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的形成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即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暗耗,元气损伤密切相关,同时,与其后天因素,即生活环境、文化程度、职业等也密切相关。这种体质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与否及其发病程... 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的形成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即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暗耗,元气损伤密切相关,同时,与其后天因素,即生活环境、文化程度、职业等也密切相关。这种体质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与否及其发病程度的轻重缓急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围绝经期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