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通过自噬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袁久术 周明阳 +3 位作者 王雪茹 黄苏苏 高泓 杜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0,I0036,共7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病程长且预后差,以轴突变性坏死、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雪旺细胞凋亡等神经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自噬是神经细胞的清洁机制,通过清除多余的代谢物来消除细胞压力源造成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病程长且预后差,以轴突变性坏死、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雪旺细胞凋亡等神经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自噬是神经细胞的清洁机制,通过清除多余的代谢物来消除细胞压力源造成的伤害,从而维持细胞内稳态平衡。持续的高糖环境改变了机体自噬水平,自噬被抑制或过度激活均会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加速DPN进展,恢复自噬平衡,从而减轻神经损伤对于DPN的治疗尤为关键。DPN的治疗目前尚无满意方案,中医药在防治DPN的进程中以多靶点、多效应、多成分等独特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大量中医药治疗DPN的动物及临床研究均显示自噬是中医药治疗DPN的重要靶点,恢复自噬平衡可以减轻神经损伤、延缓神经细胞死亡进程,起到防治DPN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不明,基于此,对自噬的调控及其在DP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单味中药或复方有效成分对自噬干预作用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DPN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自噬的潜在治疗靶点,为进一步提升中医治疗DPN的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雪旺细胞 中医药 调控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S在NAS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ERS防治NASH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穆杰 雷娜 +5 位作者 宋虹霏 曾玲 李岫滟 吴圣杰 李青峰 李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210,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被公认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风险因子,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NASH疾病机制复杂,涉及了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被公认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风险因子,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NASH疾病机制复杂,涉及了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脂质代谢等多个生物学机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NASH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揭示,不仅在于ERS易受脂过载信号影响而启动,还在于其与NASH“多重打击”间的密切联系,鉴于ERS逐渐被认为是NASH关键机制之一,越来越多的中药复方及单体防治NASH的效应机制研究也开始关注于ERS途径,因此该文分别对ERS与NASH“多重打击”间的密切联系及中药复方、单体通过ERS途径改善NASH的效应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合理有效治疗NASH提供理论和实验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内质网应激 炎症 细胞凋亡 多重打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网络科普的认识现状及需求调查: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陆伟 王鑫鹏 马萍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对中医药网络科普的认识和需求,寻求促进中医药网络传播发展的方法,以实现中医药网络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中医药网络科普的认可度及喜爱度、接触中医药网络科...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对中医药网络科普的认识和需求,寻求促进中医药网络传播发展的方法,以实现中医药网络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中医药网络科普的认可度及喜爱度、接触中医药网络科普的途径和想要了解的中医药知识等,运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83.03%的群众喜欢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中医药相关知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是否使用过中医药养生保健是中医药网络科普喜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目前,中医药网络传播普及率较低,超过七成的人最想获得的中医药网络科普知识是关于食疗和饮食养生保健;不同年龄和职业对中医药网络科普平台的需求不同,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对中医药网络科普知识的需求也不同。结论:成都市居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力度,从需求侧出发,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特点开展个性化中医药科普服务,同时应有效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中医药网络科普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网络科普 网络传播 中医药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研究治疗老年痴呆与血管性痴呆方剂的组方用药差异 被引量:14
4
作者 文跃强 付颖 +3 位作者 魏江平 陈欢 代渊 徐世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50-2155,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近5年期刊文献中治疗老年痴呆与血管性痴呆方剂的组方用药差异,寻找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近5年来治疗老年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近5年期刊文献中治疗老年痴呆与血管性痴呆方剂的组方用药差异,寻找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近5年来治疗老年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方剂数据库,利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比较治疗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方剂中的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常用药对、潜在药对及挖掘得到新方的差异。结果: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方剂中前20位高频使用中药中共13味一致,各有7味不同。同主要体现了虚瘀痰互结为二者的共有病机,异体现了老年痴呆以脾肾亏虚、精血不足为病机侧重点,而血管性痴呆以痰瘀互阻、浊毒阻络为病机侧重点;性味二者均以温药为主,但老年痴呆以甘温为主,其次为平性和寒性,血管性痴呆以苦温为主,其次为寒性和平性;归经均以肝经为主,其次依次为心经、脾经和肾经,具有一致性;此外挖掘分别发现了潜在药对和新方分别为16个、7个和26个、13个。结论:老年痴呆与血管性痴呆处方用药同中有异,各有侧重,提示前者治疗重在温阳健脾,后者重在化痰逐瘀、泄毒醒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血管性痴呆 方剂 配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文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143-214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频次统计、用药...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频次统计、用药模式及组方规则分析,并在核心药物组合的基础上演化出新处方。结果:筛选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方剂169首,涉及中药265味,得出药物出现频次以补益药最高,在此基础上统计常用药对及组合规律,并得到新处方4个。结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扶正为本,同时以清热解毒类、化痰软坚类、活血化瘀类中药祛除诱因,体现了乳腺癌治疗中"病证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乳腺癌 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基础医学“创新性融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刍议《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
6
作者 李雪萍 刘伟伟 +2 位作者 张天娥 龚圆渊 高永翔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7,共4页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教育入门课程,其内容抽象、深奥、晦涩难懂,加之部分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等因素给《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带来了困难并提出了挑战。笔者基于相关教学经历与体会,结合团队成员关于构建中西基础医学"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教育入门课程,其内容抽象、深奥、晦涩难懂,加之部分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等因素给《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带来了困难并提出了挑战。笔者基于相关教学经历与体会,结合团队成员关于构建中西基础医学"创新性融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展开的系列探索,对基于中西基础医学"创新性融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理念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推广实验教学、丰富实验类型、拓展实验范畴等的意义在本文进行刍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实验教学 中西基础医学“创新性融合性实验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文化变迁机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叶晓 陈云慧 +1 位作者 陈骥 张宗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6-69,共4页
当今中医药的海外传播丰富多彩并已逐渐形成本土化特色,但人们对此现象褒贬不一。以文化人类学视角为切入点,首次从文化传播、涵化和独立发明三种文化变迁的途径,对纷繁多样的中医药海外传播现象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与分析,认为海外中... 当今中医药的海外传播丰富多彩并已逐渐形成本土化特色,但人们对此现象褒贬不一。以文化人类学视角为切入点,首次从文化传播、涵化和独立发明三种文化变迁的途径,对纷繁多样的中医药海外传播现象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与分析,认为海外中医药的本土化发展符合其客观发展规律;应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来正确认识中医药海外传播中出现的文化变迁现象;对于中医药海外传播中涌现的新理论、新疗法和新工具,应勤求博采、取其精华、共同发展提高,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获得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中医药 针灸 海外传播 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楷 宋玮 +4 位作者 侯雨君 陈颖 廖晨希 谭玉 周思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5-611,共7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间歇性腹痛伴或不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胀为主要临床特征。IBS的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表明,可能与内脏高敏、肠动力异常、黏膜屏障破坏、肠道免...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间歇性腹痛伴或不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胀为主要临床特征。IBS的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表明,可能与内脏高敏、肠动力异常、黏膜屏障破坏、肠道免疫失调、慢性低度炎症、脑肠互动异常等有关。现有研究表明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参与IBS发病的多个环节,并扮演重要角色,其分泌的组胺、类胰蛋白酶、细胞因子等介质影响IBS的发生与发展;靶向肥大细胞的药物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中医药调控IBS的机制与肥大细胞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肥大细胞在IBS发病中的机制进行综述,并结合肥大细胞在中医药治疗IBS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肠易激综合征 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智慧 周毅 +3 位作者 李炜弘 汤朝晖 郭强 陈日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8-918,共11页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 目的为适应互联网+智能医疗的时代需求,纳入舌诊仪图像数据及问诊结构化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为中医智能化辨证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共纳入2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邀请3位专家分别进行证素辨证标记。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U2-Net与ResNet34等网络构建基于舌图数据、症候数据的症候辨证模型(S-Model)、舌图辨证模型(T-Model),并采用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以二者为共同输入的多模态融合辨证模型(TS-Model)。通过F1值、精确率、召回率等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T-Model对十四类证素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86.726%,S-Model的预测F1值波动于0.000%-97.826%,TS-Mode的预测F1值波动于55.556%-99.065%。与T-Model、S-Model对比,TS-Model整体F1值较高且稳定。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中医证素智能辨证模型性能较好。多模态融合技术适用于中医证素辨证模型优化,为下一步建立四诊信息全客观化的高度智能证素辨证模型提供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素辨证 2型糖尿病 深度学习 多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数据过采样的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亚强 李凯伦 +1 位作者 舒红平 蒋永光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该任务尚有待探索,类别分布不均衡是该任务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该文围绕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任务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中医临床四诊描述抽取语料库;... 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该任务尚有待探索,类别分布不均衡是该任务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该文围绕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任务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中医临床四诊描述抽取语料库;然后基于无标注的中医临床记录微调通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实现该模型的领域适应;最后利用小规模标注数据,采用批数据过采样算法,完成中医临床记录四诊描述抽取模型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抽取方法的总体性能均优于对比方法,并且与对比方法的最优结果相比,该文方法将少见类别的抽取性能F1值平均提升了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记录 四诊描述抽取 类别分布不均衡 批数据过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会择 赖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1275,1282,共6页
医学免疫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也是医学生基础医学理论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医学免疫学实验可将基础知识进行系统串联,并融入学生实际操作、主动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免疫学基本概... 医学免疫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也是医学生基础医学理论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医学免疫学实验可将基础知识进行系统串联,并融入学生实际操作、主动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免疫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已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至2021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以及关键词突现图谱6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近10年发文量较为平稳;已初步形成内部合作关系紧密的代表性研究团队;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具有较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包括实验教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实验课及医学生。同时,该领域研究内容已较为成熟,涵盖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整体研究,具体包括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教学实践中特定学生及教师群体的研究3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中得到各类医学高校专业教师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正日趋成型。本研究将有助于广大教师把握该领域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开展后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实验 教学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运六气理论对刘完素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立伟 任江 +1 位作者 王一童 柳长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40,共7页
五运六气理论(以下简称“运气理论”)思想贯穿刘完素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对病机理论的影响、火热论的创立及刘完素临床诊疗思想的影响等。运气理论对刘完素病机理论的影响包括六气交变论病机、五运亢承论病机、运气标本论病机三... 五运六气理论(以下简称“运气理论”)思想贯穿刘完素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对病机理论的影响、火热论的创立及刘完素临床诊疗思想的影响等。运气理论对刘完素病机理论的影响包括六气交变论病机、五运亢承论病机、运气标本论病机三个方面。刘完素对六气病机的理解和“水善火恶”的哲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火热论”的创立。运气理论对刘完素临床诊疗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标本中气理论对脏腑经络病症进行分类、以运气理论论脉诊、以运气思想推演疾病传变、司气备药几个方面。刘完素开启了金元时代的医学理论创新与争鸣,对明清温病学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完素 五运六气 病因病机 标本传变 亢害承制 火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证异治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石林 陈为 +3 位作者 于宏波 王浩中 沈宏春 邓瑞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1-503,共3页
从证的多元性、个体化特征和疾病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同证异治的理论基础,并以同证异方的现象论证其客观存在。提出同证异治的理论在临床上可以开拓辨证思路,在理论上可以促进辨证细化分型,对完善辨证论治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同证异治 理论基础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规范化临床路径治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向红 王蕊 +1 位作者 孙香娟 常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10-221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临床路径,用中医内外合治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55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治用汤药苏葶麻杏甘石汤(炙麻黄5g,...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临床路径,用中医内外合治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55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治用汤药苏葶麻杏甘石汤(炙麻黄5g,生石膏20g,杏仁8g,甘草6g,葶苈子6g,鱼腥草10g,桑白皮8g,苏子8g)加减口服,同时用中医特色疗法:药物贴敷及中药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18%,痊愈率为38.18%,显效率为5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5%,痊愈率为12.73%,显效率为30.91%。两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化中医临床路径下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疗效显著,突出了中医治疗特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喘嗽 规范化治疗 中医临床路径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病证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小虎 唐辉 陈学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94-995,共2页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烙印之一,其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意义更为重大。中医临床施治病人时往往是辨病与辨证...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烙印之一,其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意义更为重大。中医临床施治病人时往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以辨证施治用的相对较多,因此,为中医所用的动物模型也当是病证结合,尤其要能体现中医的证型。然而要建立理想的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目前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医病证 动物模型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檀丽丽 黄巍 +3 位作者 杨子璇 阙平鑫毅 张宏 唐宋琪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6-769,共14页
作为一种预后不良的慢性进行性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其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基于IPF动物模型与人IPF在疾病表... 作为一种预后不良的慢性进行性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其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基于IPF动物模型与人IPF在疾病表型等方面的相似度,从药物和环境因素所诱导的纤维化机制、组织病理学改变、纤维化阶段、造模时间等方面梳理IPF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阐述不同动物模型的优缺点、特征及应用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动物模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病即止”的医学哲学原理及现代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唐旭 范俊德 王浩中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9-81,共3页
"中病即止"与"效不更方"是中医治疗学中治疗显效后后续治疗的两种不同策略。参考"正邪相争"引起人体"阴阳失衡"而致病的中医学基本理论,治疗过程中凡需顾护正气、锻炼正气、重建人体"阴... "中病即止"与"效不更方"是中医治疗学中治疗显效后后续治疗的两种不同策略。参考"正邪相争"引起人体"阴阳失衡"而致病的中医学基本理论,治疗过程中凡需顾护正气、锻炼正气、重建人体"阴阳平衡"以及防止成瘾等临床情况,均可考虑采取"中病即止"的策略予以应对。在我国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下,深入探讨"中病即止"的医学哲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于引导医学回归本来价值、防止过度医疗、开展适度治疗和姑息治疗以及协调医疗规范和个体化医疗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病即止 过度医疗 适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传统中医理论科研思路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永光 任玉兰 刘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7-580,共4页
中医的现代科研应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目标,而从辨治理论的细化着手。辨治细化是为了辨证和用药更加细致、具体和规范,使之能更为准确的指导临床诊疗。证结构、症规范、辨证量化和辨证标准是证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用药细化则应以药效... 中医的现代科研应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目标,而从辨治理论的细化着手。辨治细化是为了辨证和用药更加细致、具体和规范,使之能更为准确的指导临床诊疗。证结构、症规范、辨证量化和辨证标准是证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用药细化则应以药效、药量、方剂结构为主体。由于中医的思维逻辑以多因素辨析为基本模式,因而瞄准中医辨治核心之"证、症、方、药",围绕"组团、主核、多向关联"展开科学研究,是中医传统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医理论 科研思路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糖泰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靶点预测与机制探讨
19
作者 陈世婷 梅英秀 +1 位作者 陈明珠 杜联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2-78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通络糖泰方(TLTT)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查找通络糖泰化学成分信息,运用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化学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通络糖泰方(TLTT)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查找通络糖泰化学成分信息,运用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化学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DPN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蛋白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相关网络图,筛选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研究。高糖诱导雪旺细胞构建DPN体外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TLTT对RSC96细胞存活率影响,Real-time PCR检测RSC96细胞Wnt/β-catenin通路相关靶向分子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SC96细胞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筛选豆甾醇、β-谷甾醇、槲皮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EGFR、AKT1、MAPK3等关键靶点和Wnt、PI3K-Akt与MAPK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豆甾醇、β-谷甾醇、槲皮素等成分能与EGFR、AKT1、MAPK3等靶点良好对接。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0%TLTT含药血清可促进高糖雪旺细胞活力,上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GSK-3β、Wif-1蛋白表达。结论TLTT治疗DPN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性,其可能机制为TLTT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高糖对雪旺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促进雪旺细胞增殖,从而改善DPN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糖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实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遗书“注病”探微
20
作者 刘钰潇 刘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1,共3页
敦煌遗书作为莫高窟藏经洞遗留下来的瑰宝,所涵括的古医籍大大丰富了隋唐前后医学典籍,有着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特别是其中涉及“注病”的记载,为研究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传染病诊疗体系的演变提供了关键性史料。“注病”作为古代传染病的... 敦煌遗书作为莫高窟藏经洞遗留下来的瑰宝,所涵括的古医籍大大丰富了隋唐前后医学典籍,有着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特别是其中涉及“注病”的记载,为研究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传染病诊疗体系的演变提供了关键性史料。“注病”作为古代传染病的一个缩影,与后世之肺痨、寄生虫感染等有着紧密的演变关系。梳理敦煌遗书中涉及“注病”的内容,对相关条文进行汇集分析,以填补注病治疗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演变发展的空白,丰富古代传染病的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注病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