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两种类型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的差异 被引量:18
1
作者 华仁民 张文兰 +1 位作者 姚军明 陈培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27-130,共4页
华南地区主要产出两种类型的花岗岩类,一是壳源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二是壳-幔混源的钙碱型浅成花岗岩类。二者不仅在成因上有很大差别,在成矿作用上也明显不同。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这两种类型花岗岩在成岩-成矿关系上的差异。研究表... 华南地区主要产出两种类型的花岗岩类,一是壳源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二是壳-幔混源的钙碱型浅成花岗岩类。二者不仅在成因上有很大差别,在成矿作用上也明显不同。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这两种类型花岗岩在成岩-成矿关系上的差异。研究表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的成岩与对应的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以南岭地区为例,在燕山中期第一阶段170~150Ma达到高潮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其相关的钨锡等稀有金属矿化多发生在燕山中期第二阶段150~139Ma,成岩与成矿相差10~20Ma,这一时间差反映了这类花岗岩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之间在物质来源和地质构造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那些壳-幔混源的钙碱型浅成花岗岩类,由于其成岩时就具备这种条件,因此成岩-成矿基本同时,没有明显的时间差。由此可见,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主要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高的热流值,以及深部流体的参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成因类型 成矿作用 时间差 地幔流体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卡拉塔格钠质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49
2
作者 唐俊华 顾连兴 +6 位作者 郑远川 方同辉 张遵忠 高军辉 王福田 汪传胜 张光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50-1166,共17页
东天山卡拉塔格早泥盆世卡拉塔格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海相富钠质的安山岩、流纹岩和英安岩,夹少量的钠质玄武安山岩和钠质玄武岩以及正常系列的玄武安山岩。钠质火山岩的特征是:Na2O=1.69~6.38%,Na2O/K,O〉1,多在2~100间:无... 东天山卡拉塔格早泥盆世卡拉塔格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海相富钠质的安山岩、流纹岩和英安岩,夹少量的钠质玄武安山岩和钠质玄武岩以及正常系列的玄武安山岩。钠质火山岩的特征是:Na2O=1.69~6.38%,Na2O/K,O〉1,多在2~100间:无论是斑晶还是基质,斜长石均为富钠长石;酸性岩石斑晶主要是钠长石和石英,中基性岩石斑晶主要是钠长石(少量更长石):酸性岩以斑状结构、霏细结构、球粒结构为主,而中基性岩以交织结构、玻晶交织结构为主。各类岩石全岩化学分析计算结果均含标准矿物Q、Hy、Hm,一部分含Di或C,在TAS图上全都投于亚碱性区;∑REE=25、96-96.11ppm,LaN/YbN=1.68-5.32,Eu/E^*=0.46-1.25,LaN/SmN=1.01-2.95;强不相容元素适度富集,Nb和Ta强烈亏损,部分样品Cs、Rb、K、Zr和Hf适度亏损。这些特征表明,该区钠质火山岩的原始岩浆可能来自富钠俯冲洋壳熔体与地幔楔岩石反应的产物部分熔融。这样的岩浆形成机制与前人有关卡拉塔格是早泥盆世岛弧的认识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质火山岩 俯冲洋壳 钠长石 地幔楔 卡拉塔格 东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红透山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变质变形和成矿组分再活化 被引量:33
3
作者 顾连兴 汤晓茜 +5 位作者 郑远川 吴昌志 田泽满 陆建军 肖新建 倪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23-934,共12页
辽宁红透山铜-锌块状硫化物产在太古宙绿岩带中,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和变质,变质程度达高级角闪岩相。野外和显微镜研究表明,矿石在进变质过程中发生过强烈的机械再活化和重结晶,但各种进变质结构大部分已被变质峰期的全面重结... 辽宁红透山铜-锌块状硫化物产在太古宙绿岩带中,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和变质,变质程度达高级角闪岩相。野外和显微镜研究表明,矿石在进变质过程中发生过强烈的机械再活化和重结晶,但各种进变质结构大部分已被变质峰期的全面重结晶所清除,目前保存着的结构主要是变质峰期和退变质过程的产物。退变质过程以黄铁矿变斑晶生长、矿石糜棱岩的形成、二次退火和化学再活化为特征。矿床中高度富集铜和金的矿石是韧性剪切形成的矿石糜棱岩受退变质流体叠加而成。磁黄铁矿主要是同生沉积后重结晶的产物,另有一部分由退变质热液形成,而黄铁矿变斑晶则有沉积-重结晶、磁黄铁矿退变质脱硫和热液叠加多种成因。世界各地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各有三种成因类型。磁黄铁矿的类型有:同生沉积-变质重结晶、同生沉积黄铁矿变质和退变质热液充填或交代;黄铁矿的类型有:同生沉积-变质重结晶、磁黄铁矿退变质脱硫和退变质热液充填或交代。红透山矿区的退变质流体具有从早到晚氧逸度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磁黄铁矿 块状硫化物矿床 韧性剪切带 再活化 红透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帽峰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93
4
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6 位作者 邓平 蒋少涌 姜耀辉 邱检生 黄国龙 叶海敏 谭正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687,共11页
帽峰花岗岩体是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体中一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19.6±0.9Ma, 属于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的主要元素显示富硅、富碱、强过铝质和低CaO/Na2O比值等特征。微量元素富集Rb,Th, U,Ce,Sm和... 帽峰花岗岩体是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体中一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19.6±0.9Ma, 属于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的主要元素显示富硅、富碱、强过铝质和低CaO/Na2O比值等特征。微量元素富集Rb,Th, U,Ce,Sm和Y而亏损Ba,Sr,P和Ti;LREE轻微富集(LREE/HREE=1.70-9.63,(La/Yb)N=0.41-6.25),Eu亏损明显(δEu=0.02-0.22);具有低的εNd(t)值(-12.3--10.8),变化的δ18O(4.1-11.3‰)、(87Sr/86Sr)i(0.71049- 0.73359)、206Pb/204Pb(18.345-22.019)和207Pb/204Pb(15.646-15.863)以及古老的Nd模式年龄(1879-1996Ma)。以上特征表明,帽峰岩体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通过古元古代成分不均一的泥质变质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粤北帽峰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Lomagundi事件的指示 被引量:39
5
作者 汤好书 陈衍景 +1 位作者 武广 杨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75-3093,共19页
2.33~2.06Ga期间发生了全球性大气圈充氧作用及其相关的δ^(13)C_(carb)正异常,被称为Lomagundi事件。2.2~2.174Ga的辽河群大石桥菱镁矿及其围岩显示了δ^(13)C_(carh)正异常,是运用REY(REE+Y)指纹技术研究Lomagundi事件的良好对象。... 2.33~2.06Ga期间发生了全球性大气圈充氧作用及其相关的δ^(13)C_(carb)正异常,被称为Lomagundi事件。2.2~2.174Ga的辽河群大石桥菱镁矿及其围岩显示了δ^(13)C_(carh)正异常,是运用REY(REE+Y)指纹技术研究Lomagundi事件的良好对象。本文研究表明,6件白云岩围岩样品∑REE为0.988×10^(-6)~2.744×10^(-6);Y/Ho比值为37.9~49.4(平均42.5±4.7);(La/La~*)_(SN)为1.075±0.317,(Gd/Gd~*)_(SN)为1.390±0.166,均为正异常;HREE富集(Nd_(SN)/Yb_(SN)=0.38~0.78)。所有上述特征与现代海水REY配分模式一致,表明这些样品记录了Lomagundi时期海水的REY特征。6件菱镁矿样品∑REE为4.549±2.239,高于围岩白云岩;HREE弱亏损(Nd_(SN)/Yb_(SN)=1.141±0.265),Y/Ho平均值为40.2±3.2;(La/La~*)_(SN)为0.657~1.149(平均0.919±0.203),(Gd/Gd~*)_(SN)=1.036±0.081,正异常程度弱于白云岩,但仍显示以海水来源为主。矿体顶板滑石白云岩∑REE含量最高(10.758);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为平坦型,(Eu/Eu~*)_(SN)正异常高达1.97,Gd和Y正异常最小,Y/Ho比值最低(31.3),(Nd/Yb)_(SN)为0.89,显示受后期热流体交代影响。菱镁矿(Sm/Yb)_(CN)值(2.61±0.45)高于白云岩(1.19±0.27),指示海水由深变浅,大石桥菱铁矿及其围岩白云岩REY主要来自陆源溶解物,洋底热液贡献微弱,制约REY特征的主导因素为大气圈-水圈的性质,如fO_2,pCO_2等。白云岩和菱镁矿(Ce/Ce~*)_(SN)值平均分别为1.11±0.13和1.04±0.08,表明2.2~2.174Ga期间大陆风化作用加剧,海水呈碱性,pH值>8.2。2.33Ga前的化学沉积物(Eu/Eu~*)_(SN)>1.53,2.06Ga后的化学沉积物(Eu/Eu~*)_(SN)<1.53,大石桥组白云岩和菱铁矿(Eu/Eu~*)_(SN)均值分别为1.44±0.11和1.58±0.20,表明2.2~2.174Ga时海相沉积物(Eu/Eu~*)_(SN)≈1.53,2.33~2.06Ga是地球水圈-气圈系统由还原向氧化转变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magundi事件 辽河群 化学沉积物 REY 海水组成 大气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铀矿田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的成因: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O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8
6
作者 陆建军 吴烈勤 +5 位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高剑峰 黄国龙 邓平 谭正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基本无Eu异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与板内玄武岩的相似;铅同位素具有典型的Dupal异常铅特征,ε_(Nd)(t)值为3.2~4.7,(^(87)Sr/^(86)Sr),为0.70446~0.70628;在Pb-Pb,Nd-Pd,Nd-Sr和Sr-Pb相关图解上,数据点都位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是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由介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的、相对富集的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而这种富集地幔可能是由俯冲带流体交代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Nd-Sr-Pb-O同位素 地幔源区特征 辉绿岩脉成因 粤北下庄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钙质结壳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漆滨汶 林春明 +3 位作者 邱桂强 李艳丽 刘惠民 高永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19-530,共12页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主要由深色泥岩组成,其中砂岩透镜体发育。在砂岩透镜体与泥岩接触带的钙质结壳是含油气盆地泥岩(烃源岩)—流体(油、气、水)—砂岩(储集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产物。烃源岩—地层水相互作用生成的有机酸促...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主要由深色泥岩组成,其中砂岩透镜体发育。在砂岩透镜体与泥岩接触带的钙质结壳是含油气盆地泥岩(烃源岩)—流体(油、气、水)—砂岩(储集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产物。烃源岩—地层水相互作用生成的有机酸促使烃源岩中矿物、特别是碳酸盐矿物溶解。烃源岩中生成的烃类流体和地层水,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向临近的砂岩透镜体内运移,同时携带含碳酸盐的有机酸一起运移。烃源岩—水溶液作用后的流体重新进入到一个新的储集岩后,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要与储集岩再次发生作用。流体与储集岩作用的直接结果是方解石和白云石沉淀到储集岩中,它们将占有原岩的部分孔隙空间,形成胶结物,进而形成钙质结壳。这样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为晚期胶结物,主要为含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砂岩透镜体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与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存在很好的负相关性。钙质结壳的存在使得孔隙结构也发生变化原生孔隙被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发育的次生孔隙是碳酸盐胶结物的晶间和晶内微孔隙;压汞曲线较陡,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高;喉道偏细,分选较差。东营凹陷牛35井沙三中段2939~3003m井段6个主要砂层组的精细解剖表明,砂岩透镜体与泥岩接触带的钙质结壳是控制砂岩透镜体成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古近系 碳酸盐 钙质结壳 砂岩透镜体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艳丽 林春明 +3 位作者 于建国 陈海云 路天明 漆滨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420,共8页
超音频电磁—大地电磁测深法(EH4)具有不受高阻层屏蔽影响、性能稳定、轻巧便携、操作方便、施工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适合浅层地质勘探。本文以杭州湾南岸新湾地区的EH4电磁勘探测量结果为例,论述了它在晚第四纪地层基底识别、岩... 超音频电磁—大地电磁测深法(EH4)具有不受高阻层屏蔽影响、性能稳定、轻巧便携、操作方便、施工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适合浅层地质勘探。本文以杭州湾南岸新湾地区的EH4电磁勘探测量结果为例,论述了它在晚第四纪地层基底识别、岩性和沉积相划分、储层和天然气层判别等方面的应用结果。研究表明,EH4电磁成像系统获得的新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电阻率—深度剖面,能够详细地反映晚第四纪地层基底连续变化情况,新湾地区晚第四纪沉积层基底为一凹凸不平的不整合面,变化极其复杂。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均不同,随着沉积物粒度的减小电阻率亦减小,因而借助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大致划分沉积物及沉积相类型。通过单点电阻率曲线和电阻率—深度剖面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地下介质电阻率变化情况,气层厚度、气层与水层电阻率差值越大,气层在电阻率曲线上的显示越强,反之则越弱。电阻率曲线可以确定砂质透镜体的位置和分布范围,并判断出气层深度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电磁成像系统 晚第四纪地层 杭州湾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兴地区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陆慧娟 华仁民 +1 位作者 毛光周 龙光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60,共8页
镁铁-超镁铁质岩的成岩过程、原始岩浆的成分特征及岩浆源区性质的判别对探讨大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赣东北德兴地区年龄约838 Ma的镁铁-超镁铁岩的主、微量元素、REE和Sm-Nd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它们多属亚碱... 镁铁-超镁铁质岩的成岩过程、原始岩浆的成分特征及岩浆源区性质的判别对探讨大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赣东北德兴地区年龄约838 Ma的镁铁-超镁铁岩的主、微量元素、REE和Sm-Nd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它们多属亚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它们都一致具有较高的εNd(t)值;但有些样品具有明显的“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些则显示板内拉张的信息等。作者据此探讨了赣东北地区新元古代镁铁质岩的成因、岩浆演化过程和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德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内流体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晓峰 华仁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340,共8页
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作用是一个复杂的构造物理化学过程和力学 -化学的耦合过程。它不仅影响着岩石的变形机制 ,促进变形构造的发生和发展 ,而且影响着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的变化。本文在综合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 ,岩石的... 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作用是一个复杂的构造物理化学过程和力学 -化学的耦合过程。它不仅影响着岩石的变形机制 ,促进变形构造的发生和发展 ,而且影响着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的变化。本文在综合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 ,岩石的成分变异和体积变化是韧性剪切带内流体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韧性剪切带内构造 -流体演化历史、构造物理化学、岩石应变模式及其特征的研究是今后韧性剪切带内流体作用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前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流体作用 构造物理化学 变形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五莲七宝山辉石二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岩浆源区性质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检生 王德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12-617,共6页
本文所研究的辉石二长岩为七宝山火山机构中央岩株体的主体岩石。化学成分上,该岩体富碱、富钾,铝含量较高,相对贫钛,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过渡族元素。其Rb/Sr、K/Nb、Th/Nb和Ba/Nb值均较高,并具有偏高的I_(Sr)值和显著偏低的ε... 本文所研究的辉石二长岩为七宝山火山机构中央岩株体的主体岩石。化学成分上,该岩体富碱、富钾,铝含量较高,相对贫钛,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过渡族元素。其Rb/Sr、K/Nb、Th/Nb和Ba/Nb值均较高,并具有偏高的I_(Sr)值和显著偏低的ε_(Nd)(t)值。根据对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同时在与区内相关岩石对比的基础上,指出其岩浆源区含有EM Ⅰ和EMⅡ多种富集组分,岩石应主要起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二长岩 地球化学 富集型地幔 山东五莲七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和意义 被引量:81
12
作者 陈培荣 孔兴功 +2 位作者 倪琦生 章邦桐 刘昌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734-741,共8页
研究表明分布在赣南寻邬县的白面石—菖蒲火山—沉积盆地和龙南县的东坑—临江火山—沉积盆地火山岩系下部的玄武岩与流纹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是一套中侏罗世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和流纹岩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 研究表明分布在赣南寻邬县的白面石—菖蒲火山—沉积盆地和龙南县的东坑—临江火山—沉积盆地火山岩系下部的玄武岩与流纹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是一套中侏罗世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和流纹岩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内玄武岩一致,表明中国东南大陆存在燕山早期的裂谷作用或碰撞后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大陆裂解 燕山早期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姚家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界面特征 被引量:51
13
作者 卓弘春 林春明 +3 位作者 李艳丽 冯志强 张顺 赵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8,共10页
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形成于盆地演化的坳陷期,此时松辽湖盆北部发育富有特色的大型湖泊三角洲沉积,沿湖盆纵向长轴主要出现三角洲—湖相泥岩充填模式,发育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类型。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相由浅水三角洲逐渐变为湖... 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形成于盆地演化的坳陷期,此时松辽湖盆北部发育富有特色的大型湖泊三角洲沉积,沿湖盆纵向长轴主要出现三角洲—湖相泥岩充填模式,发育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类型。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相由浅水三角洲逐渐变为湖泊沉积。其中青山口组主要发育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沉积亚相;姚家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亚相。岩心观察资料显示,研究区泉头组顶部至姚家组顶部共识别出6个沉积层序,相应有7个沉积层序界面,其中一个同时为超层序界面。层序界面附近主要见古土壤、冲刷面、钙质结核、削截等现象,层序界面之上覆盖鲕粒灰岩、生物屑灰岩,并见虫孔构造、黄铁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界面 青山口-姚家组 松辽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的Re-Os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金城 蒋少涌 +2 位作者 王孝磊 杨竞红 张孟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7-413,共7页
从浙东、闽东南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和“复合岩体”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玄武岩和角闪辉长岩,分离出钛-磁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角闪辉长岩的γo_s(130Ma)为-83.7~-47.1,其(^(187)Os/^(188)Os)_i过低,为0.0667和0.0205... 从浙东、闽东南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和“复合岩体”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玄武岩和角闪辉长岩,分离出钛-磁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角闪辉长岩的γo_s(130Ma)为-83.7~-47.1,其(^(187)Os/^(188)Os)_i过低,为0.0667和0.0205这低得不合理的(^(187)Os/^(188)Os)_i表明成岩之后Re-Os体系可能受到扰动,某些地质过程导致外加Re的进入,使岩石的^(187)Re/^(188)Os比值偏高、(^(187)Os/^(188)Os)_i及γo_s(t)值偏低。玄武岩的γo_s(130Ma)=21.4~267.8,其(^(187)Os/^(188)Os)_i为0.1531~0.4639。Re-Os、Sm-Nd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玄武岩浆不是来自富集地慢,而是来自亏损的地幔源区,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受了地壳岩石和熔体的混染。晚中生代时期,东南沿海“大陆弧”下的地幔可能不是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具有亏损特性,因而是软流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玄武岩-角闪辉长岩 地幔 早白垩世 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金山含金黄铁矿的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毛光周 华仁民 +4 位作者 高剑峰 龙光明 陆慧娟 李伟强 赵葵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稀土元素在地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查明稀土元素在地质体中的赋存状态,对应用稀土元素解决地学问题非常有意义。本文利用分步溶样ICP-MS测试方法对江西金山金矿含金黄铁矿中稀土元素作了详细的研究,试图弄清黄铁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 稀土元素在地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查明稀土元素在地质体中的赋存状态,对应用稀土元素解决地学问题非常有意义。本文利用分步溶样ICP-MS测试方法对江西金山金矿含金黄铁矿中稀土元素作了详细的研究,试图弄清黄铁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实验表明,金山金矿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黄铁矿的流体包裹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很低;而具有高稀土元素含量的硫化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硫化物所包含的富Zr微矿物中,如锆石、金红石、尖晶石、钛铁矿等。这些微矿物究竟是以包裹体子晶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捕虏晶的形式存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黄铁矿中包含的硅酸盐相对黄铁矿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的影响很大,直接制约了黄铁矿的稀土元素组成。黄铁矿流体包裹体与黄铁矿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虽然在含量上有差异,但其配分形式相似,所以黄铁矿的稀土元素组成可以代表黄铁矿中液体包裹体的稀土元素组成,通过分析黄铁矿的稀土元素特征,可以示踪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性质,前提是实验中不要将黄铁矿样品全部溶掉,以保证黄铁矿中所包裹的硅酸盐相不参与黄铁矿REE组成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赋存状态 包裹体相 硅酸盐相 黄铁矿 金山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地区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演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陆慧娟 华仁民 +1 位作者 毛光周 龙光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本文收集并整理赣东北及邻区岩浆岩年龄数据200多个,在综合、分析大量地质资料与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较全面地总结本区中元古代以来的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本区古元古代及更早时期的岩浆活动确切记录很少... 本文收集并整理赣东北及邻区岩浆岩年龄数据200多个,在综合、分析大量地质资料与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较全面地总结本区中元古代以来的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本区古元古代及更早时期的岩浆活动确切记录很少,反映出赣东北地区可能没有古老的陆壳。中—新元古代丰富多彩的岩浆活动,记录了江南造山带在扬子板块东南缘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本区古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总体来说不强烈,主要发育在一些海西—印支期的断裂拗陷带,并且伴随与海底火山活动—热水沉积相关的成矿作用。中生代尤其燕山期是赣东北地区岩浆活动较强烈的一个时期,以德兴铜厂—富家坞花岗闪长斑岩和银山潜火山岩为代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铜金多金属矿床,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典型代表;本区在白垩纪处于拉张伸展的构造环境,发育双峰式岩浆岩建造。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不强,仅在一些张裂带有少量岩浆活动。本文还结合近期工作,对一些争议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 岩浆活动 构造演化 赣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地区浅层生物气资源量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春明 卓弘春 +1 位作者 李广月 陈海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3-830,839,共9页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气源岩主要为河漫滩相和浅海相。经计算,河漫滩相源岩总生气量为1 032.52×108m3,总吸附气量为274.66×108m3,总溶解气量为693.10×108m3,总扩散气量为4.29×108m3,总游离气量为60.47×108m3;而... 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气源岩主要为河漫滩相和浅海相。经计算,河漫滩相源岩总生气量为1 032.52×108m3,总吸附气量为274.66×108m3,总溶解气量为693.10×108m3,总扩散气量为4.29×108m3,总游离气量为60.47×108m3;而浅海相源岩相应为1 412.75×108,556.68×108,749.83×108,10.28×108和95.96×108m3。这一计算结果显示了研究区浅层形成的生物气体首先受地层水的溶解和粘土的吸附,大部分溶解在粘土层水中呈水溶气相态发生运移,当甲烷气在地层水中溶解达到饱和后才会出现游离态。游离气主要赋存于沉积物颗粒间隙中,浅地层的游离气运移量远小于溶解气运移量,河漫滩相游离气量小于浅海相游离气量。浅海相沉积物总吸附气量为河漫滩相沉积物总吸附气量的2倍多,泥岩层的吸附气量是砂岩层吸附气量的18倍多,说明浅层沉积物颗粒大小与甲烷的保存有关,沉积物颗粒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吸附甲烷。计算结果还表明,杭州湾地区浅层天然气具有广泛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生物气 资源量 评价 杭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长石花岗岩中雪球结构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福春 朱金初 +1 位作者 金章东 李晓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5,共9页
在某些富锂、氟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石英和钾长石斑晶中常见 (半 )雪球结构。雪球结构的产出特征、雪球体中钠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以及其他间接证据都说明 ,雪球结构是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对矿物结晶顺序、石英和钠长石的生... 在某些富锂、氟含稀有金属花岗岩的石英和钾长石斑晶中常见 (半 )雪球结构。雪球结构的产出特征、雪球体中钠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以及其他间接证据都说明 ,雪球结构是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对矿物结晶顺序、石英和钠长石的生长速率以及固相线温度的研究表明 ,富锂、氟、钠的花岗质残余岩浆完全具备形成雪球结构的条件。岩浆熔体中较高的Na2 O/K2 O比值和F、H2 O含量在雪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F的高含量使岩浆固相线温度降低 ,岩浆得以充分分异演化 ,形成接近端员组分的钾长石和钠长石 ;Na2 O/K2 O比值较大使钠长石首先结晶 ;较高的F和H2 O含量使岩浆粘度降低 ,石英的生长速率相对加快并逐渐包裹钠长石形成雪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球结构 钠长石花岗岩 形成机理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气研究现状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51
19
作者 林春明 李艳丽 漆滨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7-330,共14页
综合论述了生物气的特征及其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生物气成因、地球化学特征、勘探研究现状、生物气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并介绍了生物气系统概念和特征,最后叙述了生物气藏的分布和我国生物气藏的远景。生物气是在还原环境的生物化学作... 综合论述了生物气的特征及其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生物气成因、地球化学特征、勘探研究现状、生物气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并介绍了生物气系统概念和特征,最后叙述了生物气藏的分布和我国生物气藏的远景。生物气是在还原环境的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有机质为厌氧微生物所分解的最终产物,它以甲烷为主,并含部分二氧化碳及少量氮气和其它微量气体组分,生物甲烷气δ13C1值一般小于-55‰。生物甲烷气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乙酸发酵和CO2还原2种类型。生物气生成与其所处的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的类型和丰度、水介质性质、地质作用、沉积时间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生物气埋藏浅,分布广泛,一般存在于三角洲、大陆架和部分陆相沉积环境中,储层时代主要为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白垩纪的储量最丰富,古近纪、新近纪次之,第四纪生物气藏的规模一般较小。我国生物气勘探研究历史虽然不长,但生物气资源量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成因与特点 研究进展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台地相区宗地剖面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春明 杨湘宁 +1 位作者 卓弘春 漆滨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8-707,i0004,共11页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详细的岩石岩相学、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贵州宗地剖面晚石炭世—二叠纪早期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研究表明,贵州宗地剖面晚石炭世—二叠纪早期地层至少可识别出6种主要...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详细的岩石岩相学、沉积学研究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对贵州宗地剖面晚石炭世—二叠纪早期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研究。研究表明,贵州宗地剖面晚石炭世—二叠纪早期地层至少可识别出6种主要岩相及11种具有不同环境意义的微相类型。宗地剖面晚石炭世地层可以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二叠纪早期地层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笔者等阐述了沉积层序的各种界面的露头标志,探讨了三级层序和层序区域对比的基本特征。三级沉积层序在不同古地理单元和不同沉积环境中可以进行对比。三级层序发育TST和HST,LST不发育或难以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宗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