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香型白酒蒸馏与贮存过程中高级脂肪酸及其乙酯的差异研究
1
作者 王文龙 许德富 +4 位作者 敖宗华 周军 明红梅 周燕妮 郑逸龙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180,共6页
为了解浓香型白酒在蒸馏与贮存过程中的高级脂肪酸及其乙酯的馏出规律,并探讨棕榈酸对白酒风味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蒸馏与贮存过程中的高级脂肪酸及其乙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高级脂肪酸含... 为了解浓香型白酒在蒸馏与贮存过程中的高级脂肪酸及其乙酯的馏出规律,并探讨棕榈酸对白酒风味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蒸馏与贮存过程中的高级脂肪酸及其乙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高级脂肪酸含量与蒸馏进程呈正相关,尤其在蒸馏后期显著增加;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及其乙酯和月桂酸乙酯被识别为区分不同年份浓香型白酒的关键标志物。贮存过程中,亚油酸、硬脂酸及棕榈酸乙酯含量呈非线性变化,其含量在8年陈酒中显著下降,表明自发酯化与酯类挥发共同作用。此外,棕榈酸(50 mg/L)抑制己酸乙酯挥发30%,进而影响白酒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高级脂肪酸 高级脂肪酸乙酯 分布 己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提工艺对赶黄草叶提取物风味、功效成分及体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怡君 徐威 +7 位作者 田雪 刘芯宇 唐永清 刘璇 赖谦 曾里 李刚 段飞霞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21-234,共14页
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叶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护肝和解酒活性的新食品原料,可加工为植物饮料食用。为减轻其水提物的不良风味,同时保持有效成分含量,本文探究了低温水提工艺对主要功效成分得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优化低温水提... 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叶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护肝和解酒活性的新食品原料,可加工为植物饮料食用。为减轻其水提物的不良风味,同时保持有效成分含量,本文探究了低温水提工艺对主要功效成分得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优化低温水提工艺,结合冷冻干燥制备赶黄草叶低温水提物(PLE_(50)),并研究了PLE_(50)的功效成分含量、风味成分特征及解酒、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LE_(50)最大溶解度为14.2 mg/mL,此时其总酚、总黄酮、没食子酸、槲皮素及乔松素含量分别为1.90、1.41、49.98、23.57和11.93μg/mL,显著(P<0.05)高于沸水冲泡茶汤。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检测结果显示藏红花醛、2,4-二叔丁基苯酚为赶黄草叶沸水提取物(PLE95)不良风味的主要来源,风味贡献占比分别为54.43%和5.89%,而PLE_(50)中藏红花醛、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极低,风味总贡献度低于0.1%,其关键香气成分主要包括癸醛、β-环柠檬醛、芳樟醇、β-紫罗酮、十一醛、2-十一酮、2-癸酮、D-柠檬烯和月桂醛等,风味贡献总占比76.97%,感官可接受度显著(P<0.05)提升。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酶活实验显示,PLE_(50)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034、0.087、0.91 mg/mL,铁离子还原力在1.6 mg/mL时达到2.26 mmol/L,对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最大激活率为183.33%和951.88%,略优于相同浓度PLE95。综上所述,PLE_(50)功效成分含量较高,风味良好,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解酒活性显著,显示优化后的低温水提工艺达到矫味保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叶 低温水提 风味 抗氧化活性 体外解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交通环境下的交通参与者红外目标轻量化检测模型
3
作者 周军超 陈鑫 +1 位作者 高建杰 唐永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0-1411,共12页
针对交通监测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在多类别交通参与者红外目标检测中存在的识别精度低、实时性差和部署性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9m的CNDS-YOLO交通参与者红外目标轻量化检测模型。首先,设计轻量级CE-MobileNetv3结构以替换整个主干... 针对交通监测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在多类别交通参与者红外目标检测中存在的识别精度低、实时性差和部署性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9m的CNDS-YOLO交通参与者红外目标轻量化检测模型。首先,设计轻量级CE-MobileNetv3结构以替换整个主干网络,旨在优化参数量与检测精度之间的平衡;其次,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SConv)替换特征融合层、辅助可逆分支CBL模块和DS-SPPF模块中的常规卷积,旨在适配实时检测和轻量化部署需求;然后,在颈部融入经归一化改进的N-Swin Transformer模块,用于增强网络对红外目标特征的适应性和表达能力;最后,在检测端开发出尺寸为160×160的小目标检测头,以满足小目标和遮挡目标的检测敏感度需求。结果表明:与基线模型YOLOv9m相比,CNDS-YOLO模型在参数量和浮点计算数上分别降低了31.0%和35.5%,检测速度和平均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24.2%和7.0%;与主流模型相比,CNDS-YOLO模型在实时检测、精度和轻量化部署性等方面明显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交通参与者 红外目标 CNDS-YOLO模型 轻量化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算法的城市空间混行交通参与者检测模型
4
作者 周军超 陈鑫 +1 位作者 高建杰 章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8-186,共9页
为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和交通监测系统对交通参与者的识别精度和检测速度,及时应对城市空间混行交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算法的城市空间混行交通参与者检测模型。首先,在数据输入阶段利用几何变换和像素变换策略来防... 为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和交通监测系统对交通参与者的识别精度和检测速度,及时应对城市空间混行交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算法的城市空间混行交通参与者检测模型。首先,在数据输入阶段利用几何变换和像素变换策略来防止过度拟合,提高鲁棒性和泛化性;其次,使用空间到深度的非跨行卷积(SPD-Conv)模块代替所有原始卷积层,提高对低分辨率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在颈部网络融合结构中加入轻量级坐标注意力机制(CA)模块,在几乎不添加任何计算开销的同时提高对关键信息的识别精度;然后,用边界框损失函数有效交并比(EIoU)替代原损失函数,使模型获得更卓越的收敛速度与识别稳定性;最后,利用平台公开和自建融合的交通参与者数据集(BNS)进行消融和对比试验,运用自动驾驶试验平台进行实景实时检测。结果表明:相比于基线模型YOLOv8n,改进模型SEC-YOLO的每秒传输帧数(FPS)和平均精度均值(mAP)分别提高了7.3%和3.2%;与主流模型对比,mAP和FPS性能值最佳;在自动驾驶试验平台上的实景检测平均准确率为95%。SEC-YOLO算法模型对城市交通参与者的检测准确率更高,鲁棒性和实时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n 空间混行 交通参与者 检测模型 空间到深度的非跨行卷积(SPD-Conv) 坐标注意力机制(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