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影像组学对中轴骨脊索瘤与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聂佩 郝大鹏 +6 位作者 王宁 杨光杰 颜蕾 苗文杰 段绍峰 左盼莉 徐文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建立术前鉴别中轴骨脊索瘤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中轴骨脊索瘤59例、骨巨细胞瘤33例共92例患者,64例为训练集,28例为验证集。基于CT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LASSO模型进行特征选择,... 目的:建立术前鉴别中轴骨脊索瘤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中轴骨脊索瘤59例、骨巨细胞瘤33例共92例患者,64例为训练集,28例为验证集。基于CT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LASSO模型进行特征选择,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得分(Rad-score)。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独立临床预测因素联合Rad-score构建综合模型,通过校正、ROC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从CT图像中共提取1409个组学特征,降维后获得7个最有鉴别价值的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标签在训练集(AUC为0.890,95%CI:0.800~0.980)和验证集(AUC为0.860,95%CI:0.700~1.000)中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年龄和位于中轴骨两端是独立的临床预测因素。联合独立临床预测因素和Rad-score构建的综合模型,在训练集(AUC为0.970,95%CI:0.930~1.000)和验证集(AUC为0.920,95%CI:0.810~1.000)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训练集中,综合模型的AUC优于组学模型(Z=2.092,P=0.036)。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模型较组学模型具有更高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的综合模型术前鉴别中轴骨脊索瘤和骨巨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骨巨细胞瘤 中轴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均质肾透明细胞癌 被引量:15
2
作者 颜蕾 杨光杰 +7 位作者 聂佩 苗文杰 龚爱迪 赵钰鋆 崔景景 贾妍 华闻达 王振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2-737,共6页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综合模型,验证其术前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与均质肾透明细胞癌(hd-ccRCC)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fp-AML与39例hd-ccRCC。在增强CT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综合模型,验证其术前鉴别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与均质肾透明细胞癌(hd-ccRCC)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fp-AML与39例hd-ccRCC。在增强CT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图像手工勾画肿瘤ROI,提取影像特征,计算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CC),采用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方程,并计算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及三期联合的影像组学得分。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列线图的拟合度,以ROC曲线分析检测列线图的鉴别效能,以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鉴别fp-AML和hd-ccRCC的净获益。结果自各期图像中提取出包括强度、形状、纹理、图像滤波在内共1029个特征,对ICC均>0.75的特征进行LASSO选择,分别于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和三期联合获得6、6、5和7个有鉴别意义的特征,AUC分别为0.83[95%CI(0.73,0.92)]、0.80[95%CI(0.70,0.91)]、0.78[95%CI(0.68,0.89)]和0.86[95%CI(0.77,0.95)]。基于三期联合影像组学得分和临床特征的列线图的AUC为0.90[95%CI(0.81,0.99)],以之术前鉴别fp-AML和hd-ccRCC可获得较满意的诊断净获益。结论通过列线图表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建立的综合模型术前鉴别fp-AML与hd-ccRCC具有较高诊断效能,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肾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肌脂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鉴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樊知昌 夏雨薇 +4 位作者 甄俊平 周宇堃 靳波 边文瑾 杨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利用宫颈MR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识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ⅠA期宫颈癌患者与51例HSIL患者,按照4∶... 目的利用宫颈MR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识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ⅠA期宫颈癌患者与51例HSIL患者,按照4∶1的比例设置训练集(ⅠA=34,HSIL=41)与测试集(ⅠA=9,HSIL=10)。收集其术前MRI图像,经预处理后上传至影像组学云平台,分别在OSag-T2WI、OAx-T1WI以及OAx-T2FS上逐层手动勾画宫颈,获得宫颈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提取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值分析法(Variance Threshold)、单变量特征选择法(SelectKBest)以及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数据降维、特征选择。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机器学习,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序列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OSag-T2WI、OAx-T1WI、OAx-T2FS以及OSag-T2WI联合OAx-T2FS分别得到8个、10个、6个以及9个有效特征。以OSag-T2WI联合OAx-T2FS的组学特征值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9[95%CI(0.741.00)];基于OAx-T1WI的模型诊断效能最低,AUC为0.51[95%CI(0.230.78)]。结论基于MRI的影像组学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较好地在没有明确病灶的情况下区分ⅠA期宫颈癌与HSIL,对于术前减少侵入性检查与指导术式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临床放射组学列线图与深度学习鉴别非典型肺错构瘤和肺腺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传彬 李翠平 +4 位作者 曹锋 郜言坤 钱宝鑫 董江宁 吴兴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 探讨临床放射组学列线图(CRN)和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DCNN)对非典型肺错构瘤(APH)和非典型肺腺癌(AL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从两家医疗机构回顾性收集307例患者。机构1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4:APH=97,ALA=87)... 目的 探讨临床放射组学列线图(CRN)和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DCNN)对非典型肺错构瘤(APH)和非典型肺腺癌(AL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从两家医疗机构回顾性收集307例患者。机构1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4:APH=97,ALA=87)和内部验证集(n=79:APH=41,ALA=38),机构2的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n=44:APH=23,ALA=21)。分别建立CRN模型和DCNN模型,并采用德隆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两种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通过人-机竞赛评估人工智能(AI)在肺结节Lung-RADS分类中的价值。结果 DCNN模型在训练集和内、外部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CRN模型(0.983 vs 0.968、0.973 vs 0.953、0.942 vs 0.9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31、0.34)。在放射科医师-AI竞争实验中,AI倾向于下调APH组中更多的Lung-RADS类别,并肯定ALA中更多的Lung-RADS类别。结论 DCNN及CRN在区分APH和ALA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前者表现更优;AI在评价肺结节的Lung-RADS分类方面优于放射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肺腺癌 列线图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