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探讨--基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兆麟 张悦 Fritz Frenkler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6-219,225,共5页
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对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首先阐释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分类,着重指出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区别以及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结构;然后进行具体分析,... 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对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首先阐释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分类,着重指出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区别以及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结构;然后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1.明确学科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2.在模块化教学体系中,贯穿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3.秉承"包豪斯"教育传统,采取工作坊和学徒制相结合。最后进行了总%结,为我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生教育 德国研究型大学 实践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设计的产品设计DNA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卢兆麟 李升波 +1 位作者 张悦 Fritz Frenkler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共7页
产品设计DNA是基因工程的思想运用于工业设计领域所产生的新概念,涉及多个知识领域,旨在赋予产品独特的形态及风格意象以塑造品牌。文中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产品设计DNA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表达结构、应用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及... 产品设计DNA是基因工程的思想运用于工业设计领域所产生的新概念,涉及多个知识领域,旨在赋予产品独特的形态及风格意象以塑造品牌。文中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产品设计DNA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表达结构、应用研究进展、关键技术及现有研究之不足。最后提出产品设计DNA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为:揭示全生命周期下的产品设计DNA生成与衍化规律;探索用户对于产品设计DNA的认知机制;实现产品设计DNA推理与生产环节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DNA 发展趋势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映射关系的产品设计DNA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卢兆麟 张悦 Fritz Frenkler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9,共6页
为了建立产品设计DNA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之间的匹配,提出了基于映射关系的产品设计DNA描述方法。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和感性意象得分分别对产品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然后运用维恩图得到两种聚类交集中的样本,并用轮廓图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建... 为了建立产品设计DNA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之间的匹配,提出了基于映射关系的产品设计DNA描述方法。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和感性意象得分分别对产品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然后运用维恩图得到两种聚类交集中的样本,并用轮廓图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建立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的定性匹配关系;进一步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到形态特征与感性意象的多元回归方程,建立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的定量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并预测产品的造型发展趋势。最后以摩托罗拉手机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描述方法 感性工学 产品设计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语义分析的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卢兆麟 Fritz Frenkler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针对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的特点,以某电动汽车造型设计为例,探讨产品语义分析在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产品语义的内涵,基于信息传播理论将汽车造型设计的语义定义为能指与所指,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 针对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的特点,以某电动汽车造型设计为例,探讨产品语义分析在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产品语义的内涵,基于信息传播理论将汽车造型设计的语义定义为能指与所指,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产品语义表征方法,通过社会、经济、技术三因素,分析了电动汽车的产品机会;以实例说明了产品语义分析在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从而为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设计 新能源汽车 产品语义分析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造型的用户视觉模式识别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卢兆麟 李升波 +1 位作者 徐少兵 Fritz Frenkler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11-1718,共8页
为使汽车造型设计更好地符合目标用户的审美心理,以跨文化视角对用户视觉模式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提出汽车造型视觉识别一般模型。以汽车前视正面造型为样本,选取中德两国用户作为被试者,以品牌识别为任务... 为使汽车造型设计更好地符合目标用户的审美心理,以跨文化视角对用户视觉模式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提出汽车造型视觉识别一般模型。以汽车前视正面造型为样本,选取中德两国用户作为被试者,以品牌识别为任务,首先使用Dikablis眼动仪进行眼动跟踪实验,再结合Likert量表进行识别度的问卷调查。利用灰度直方图对眼动热点图进行特征提取,并对用户感兴趣区域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为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汽车造型 比较研究 视觉模式识别 眼动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格特征的汽车造型认知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卢兆麟 张悦 +2 位作者 成波 李升波 Fritz Frenkler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7,共8页
本文中对用户的汽车造型认知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基于风格特征的汽车造型知识本体,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于特征匹配的汽车造型认知模式,并提出了认知过程模型。选取汽车前部造型为样本,使用Dikablis眼动仪进行眼动跟踪实验,并结合Lik... 本文中对用户的汽车造型认知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基于风格特征的汽车造型知识本体,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于特征匹配的汽车造型认知模式,并提出了认知过程模型。选取汽车前部造型为样本,使用Dikablis眼动仪进行眼动跟踪实验,并结合Likert量表问卷调查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喜好度"和"识别度"呈正相关,识别度越高的车型越能获得更多用户的购买意愿;(2)在对汽车品牌的识别过程中,用户的工作记忆对造型视觉信息进行处理,并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车型信息进行分析比对,车辆造型特征设计应兼顾视觉刺激强度和连续性,从而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3)汽车前部造型中的典型性和标志性特征具有重要的识别引导作用,能迅速、有效地建立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视觉信息通道,在设计中应引起重视;(4)由于"捆绑"机制与格式塔心理学的作用,美感的产生更多地依赖于汽车造型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造型 风格特征 认知机制 眼动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T因素的产品机会确定方法——以德国MUTE电动汽车项目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悦 卢兆麟 Fritz Frenkler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S-E-T"是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经济、技术"的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找出现有产品和新趋势推动下所产生的需要或者改进可能性之间的缺口。以德国M U T E电动汽车为例,基于这三种因素对新产品机会进行了评... "S-E-T"是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经济、技术"的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找出现有产品和新趋势推动下所产生的需要或者改进可能性之间的缺口。以德国M U T E电动汽车为例,基于这三种因素对新产品机会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工业设计实现该机会。具体设计过程包括概念设计与造型设计,概念设计又包括车身工程设计、品牌规划两个阶段;造型设计部分又包括总体造型设计、标识性特征设计、细节设计三个阶段。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产品机会 MUTE电动汽车 概念设计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