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实践体验 自主发展——初中数学实践性活动实验报告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震
-
机构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2,36,共5页
-
文摘
初中数学实践性活动实验力求从学生的好动心理与数学学科实践性的最佳结合点出发 ,在初中阶段开设数学实践性活动课 ,每周安排一节 ,从模拟性实践、应用性实践到综合性实践进行综合实践教学 ,让学生实践体验、自主发展。
-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实践性活动
实验报告
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
-
Keywords
practical activity
imitative practice
applied practic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初中数学“体验学习”实验报告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任纪勋
-
机构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3-27,共5页
-
文摘
初中数学“体验学习”的实验 ,是“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的教育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体验 ,强调学生的主体实践 ,亲身体验 ,真正把知识通过开放性、实践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探索创造教育的新途径。
-
关键词
初中
数学教学
“体验学习”
实验报告
创造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要求
-
Keywords
learning through practice
experiment
appreciation
-
分类号
G633.6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网格化·微案例:筑牢校园安全的“铜墙铁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旭浓
-
机构
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45,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校园安全专项课题“旨向问题和效能的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微案例探究”(课题编号:2024YGHAQ-Y02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为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依托“旨向问题和效能的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微案例探究”开展系列探索实践。一是织微成网,通过架构“1+5+N”校园安全“大网格”管理层级,编制微案例排查清单,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二是防微杜渐,通过建立“微案例汇报、比对、查验”和“微问题发现、预警、处置、总结”流程,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三是积微成面,依托数字化平台和信息化技术,赋能“隐患排查”和“优化整治”两条线,让网格化管理走向智能化、精准化、系统化。
-
关键词
学校安全管理
校园安全
网格化管理
微案例
智慧管理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螺旋式导学:名校长工作室运作新机制
- 4
-
-
作者
袁玲俊
施国柱
-
机构
宁波教育学院
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32,33,34,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课题“卓越校园长的专业特质与生涯特征研究”(项目批准号:ZD2018006)
浙江名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团队导学的名校长工作室深度学习路径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G20JY-08)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浙江省宁波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名校长带徒的培训活动,“1+1”个体带徒形式在管理实践经验传递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管理智慧共享、带动校长群体快速成长,2015年在总结个体带徒经验的基础上,宁波市启动了以“N+N”(多师多徒)团队导学[1]为特征的名校长工作室实践探索,先后共建立了32个工作室。这些工作室覆盖了宁波市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校,形成了导师学员双主体的校长培训新模式。
-
关键词
双主体
实践探索
管理实践经验
工作室
螺旋式
基础教育阶段
快速成长
导学
-
分类号
G627.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审视一堂多媒体教学课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许海连
-
机构
浙江省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7,共2页
-
文摘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手段,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许多教师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有许多认识上的不足,滥用、误用现象十分普遍.现结合一堂课例来具体谈谈语文教学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中学
语文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教学案例
评析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课题研究重在“一贯”、“系列”、“规范”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施国柱
-
机构
浙江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6,共2页
-
文摘
学校在推动教育科研工作时,要坚持研究主题的一贯性,实现课题成果的不断累积;强调研究内容的系列化,形成课题实践的探究合力:注重研究过程的规范化,保障课题目标的有效达成。
-
关键词
科研兴校
课题研究
体验学习
一贯性
系列化
规范化
-
分类号
G639.2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读出鲁迅回忆性散文中的真情实感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许海连
任富强
-
机构
浙江省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28,共7页
-
文摘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实录
一、“长妈妈”的身份和名字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两个已经永安地母怀里的“魂灵”——鲁迅和他的保姆阿长。我们先来读读鲁迅在《狗·猫·鼠》中阿长谋害隐鼠的一段回忆。(PPT显示有关文字。略。)
-
关键词
回忆性散文
《阿长与(山海经)》
真情实感
鲁迅
教学实录
同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体验型德育: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自主成长
- 8
-
-
作者
施国柱
-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47,共2页
-
文摘
从生态观的角度来看,当下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生态性的割裂与凝滞现象,具体表现为:德育工作往往站在教师视角强势推进,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亲身体验,更谈不上个性化的收获与成长。为改变这种现状,浙江省宁波市慈溪阳光实验学校近年来通过建构体验型德育生态,变教师强制为学生自主选择,变道德灌输为文化浸润,使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不断提升道德素养。
-
关键词
实验学校
道德灌输
亲身体验
道德素养
自主成长
德育工作
生态观
文化浸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从哪里来?
- 9
-
-
作者
施国柱
-
机构
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6,共3页
-
文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重视,大家都认为这是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切入口。我校自1998年建校开始,就将校本研修纳入重点工作范畴,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学校的内涵发展。2003年,学校被浙江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
关键词
校本研修
有效载体
学校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
新课程改革
1998年
教师素养
内涵发展
-
分类号
G428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 10
-
-
作者
施国柱
-
机构
浙江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2,共2页
-
文摘
据报道,在一次有关中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剥开花生并描述果实的结构。结果是,能够正确描述种皮、胚、子叶的人不到10%。几次听著名教授讲这样一个事例:在国外的高校中进行理论知识考查,获第一名的肯定是中国学生;而进行实验操作时,只要有一名中国学生,那么动手能力最差的肯定是他。
-
关键词
小学
教学改革
评价标准
课余活动
创新精神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感受情节背后的性格逻辑
- 11
-
-
作者
任富强
许海连
-
机构
浙江省慈中书院
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2,共2页
-
文摘
《我的叔叔于勒》是经典的外国选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般教师大多以串通情节,前后对比为首选,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来梳理情节。而付老师的这份设计,则能够结合这篇小说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切入口,按“不变”到“变”再到“不变”的教学程序展开,要求学生关注在什么情况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出小说的主题。这是值得肯定的。
-
关键词
性格逻辑
情节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夫妇
感受
教学内容
教学程序
“变”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学活动中发展性教学的构建与实践
- 12
-
-
作者
任纪勋
-
机构
浙江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3年第09M期61-62,共2页
-
-
关键词
发展性教学
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个性差异
问题情境
初中
-
分类号
F623.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