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仁锋 王筱春 +1 位作者 张猛 刘修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5,共6页
主体功能区划对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挑战。在研习区划理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实践的基础上发现:(1)主体功能区划既是综合性区域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又是其结果,同时,还是地域空间管制的科学方法之一。(2)现有方法研究... 主体功能区划对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挑战。在研习区划理论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实践的基础上发现:(1)主体功能区划既是综合性区域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又是其结果,同时,还是地域空间管制的科学方法之一。(2)现有方法研究集中在实践层面的具体方法上,且仍停留在实证主义和结构主义相融合的哲学基础上,缺乏对区划方法的人本主义探讨。(3)现有研究虽初步形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程序,但区域功能判别和功能区域定界及指标体系构建仍未取得突破。基于此,首次提出了由区划哲学层次方法论、区划科学层次基本方法、区划实践层次具体方法构成三层一体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深入阐述了方法体系中每层的功能及逻辑关联,各层方法的内涵、基本内容,梳理出区划实践层次具体方法的方法路线、区划技术程序及其关键步骤常用方法等一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省级主体功能区划 方法体系 方法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仁锋 王筱春 刘修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8,共5页
选择云南省为实证区域,建构了主导影响因素—基于层次聚类的空间叠加法,评价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全省县域综合发展潜力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外围低,交通干线与城镇节点区域高、乡村区域低的特点;且滇中初步形成中心—外围格局,滇东... 选择云南省为实证区域,建构了主导影响因素—基于层次聚类的空间叠加法,评价云南省区域综合发展潜力。全省县域综合发展潜力空间上呈现滇中高、外围低,交通干线与城镇节点区域高、乡村区域低的特点;且滇中初步形成中心—外围格局,滇东南、滇西与滇南初步形成点状。区域发展潜力与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呈高度正相关,综合评价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3类潜力区域,其发展模式分别为:技术与体制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序化、高效益"的城市群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县域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集聚城镇密集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城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发展潜力 发展潜力区划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外包产业统计标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梅 江维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自2006年商务部启动服务外包产业"千百十工程"以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提高规模、吸引人才、培养企业、完善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商务部已出台了若干政策完善服务外包统计管理,为此规范产业统计标准意义重大。本... 自2006年商务部启动服务外包产业"千百十工程"以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提高规模、吸引人才、培养企业、完善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商务部已出台了若干政策完善服务外包统计管理,为此规范产业统计标准意义重大。本文在对比借鉴国际知名机构统计标准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服务外包产业边界及分类的建议,同时对我国服务外包统计工作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统计标准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